《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947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们来养蚕教学设计教 学 设 计 题 目 学 校 设计来源 教 材 分 析 学 情 分 析 教 学 目 标 我 们 来 养 蚕 总课时 4 本单元用养蚕的经过来告诉我们的同学,小动物的成长过程。科学的看待小动物的生长过程,让小朋友们爱护小动物,尊重生命,善待身边的动植物。 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1 知道蚕卵孵化与气温等条件有密切关系。 2 意识到人类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物资源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意识到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体和人类是有密切关系的。 3 观察蚕卵和蚕蚁的特征,以

2、及从蚕卵到蚁蚕发生的变化。 重 点 难 点 课 前 准 备 能细致观察蚕卵和蚁蚕的外形特征,以及蚕卵孵化的过程,并用合适的方式做好记录。 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什么样的环境比较适宜蚕卵孵化。 养蚕记录表、养出的蚁蚕。 教 学 流 程 分环 节 课与时间 时 一教学 导入 第 二教学 新课 一 课 时 三拓展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学生认真听讲 讲,认真思考问题。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1蚕宝宝出生了 1出示课件:学生了解我国养蚕的历史。 2提问:我国有这悠久的蚕文化和如此发达的丝绸业,你有什么想说的? 3过渡:想不想我们动手来养蚕? 了解怎样养蚕 1提问:怎样养蚕? 2学生根据所

3、查资料或向他人请教的汇报。 3交流后明确: 蚕宝宝的家的安排:温暖、通风、清洁、舒适的环境。 蚕的食物:新鲜、干净的桑叶。 4为了能把蚕养得更好,根据自己的设想,制定一个养蚕计划。 三布置养蚕任务 1分组,按家庭住址就近为原则。 2分发蚕卵,课后用放大镜观察蚕卵的形状。 3待大多数小组都开始孵化的时机组织课上观察和讨论 4、交流:怎样的环境更适宜蚕卵孵化 5、明确:体呈褐色或赤褐色,细小。蚁蚕体长约2.5mm,体幅约0.5mm。 继续观察蚕的生长情况,及时写好观察日记 延伸 1蚕宝宝出生了 明确:体呈褐色或赤褐色,细小。蚁四 板书 蚕体长约2.5mm,体幅约0.5mm。 激发学生兴趣 蚕卵、以

4、及用来孵化蚕卵的丝绵纸,小纸盒等。 养蚕史及养蚕过程的有关课件。 课前布置查阅资料或向他人请教怎样养蚕。 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图片和视频资料挺感兴趣,直观的展示了有关天气的现象。有助学生理解。 同学交流后确: 蚕宝宝的家的安排:温暖、通风、清洁、舒适的环境。 蚕的食物:新鲜、干净的桑叶。 密切注视蚕卵的孵化,结合教材第30页的提示探究怎样的环境更适宜蚕卵孵化。 做好观察记录。记录孵化出来的蚁蚕是什么样子的。 教 学 流 程 分环 节 课教 师 活 动 与时间 时 2蚕宝宝在长大 蚕宝宝顺利出生了,怎样才能把 一教学它们养得又大又壮,它们会发生怎样 导入 的变化?让我们一起关注蚕宝宝的 成

5、长吧! 第 观察蚕体生长与变化 二教学新课 1蚕宝宝出生有两周了,在这两周 里,大家发现蚕宝宝的哪些变化? 2交流蚕的新变化: 蚕宝宝还喜欢吃什么 1过渡:在不伤害蚕宝宝的前提下, 二 我们在饲养过程中还可以针对自己 的问题做一些小实验。 设计方案 学生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明确:这是蚕幼虫期最重要的生 理变化现象:“睡眠”和“蜕皮”。 观察蚕宝宝换“新衣” 1出示:处于眠前、眠中和眠 课 后的蚕。 三拓展 蚕宝宝为什么要蜕皮? 延伸 2蚕宝宝在长大 四 板书 这是蚕幼虫期最重要的生理变化现象:“睡眠”和“蜕皮” 时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学生认真听讲 讲,认真思考问题。

6、 激发学生兴趣 放大镜、温度计、新鲜桑叶、纸盒或其他养蚕器具、尺子、观察记录本等。 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图片和视频资料挺感兴趣,直观的展示了有关天气的现象。有助学生理解。 学生描述 1描述蚕宝宝身体大小、颜色等方面的变化。 2描述蚕宝宝吃桑叶的情形及蚕宝宝食量的变化。 3描述其他新发现。 4学生观察:比较蚕宝宝“蜕皮”前、“蜕皮”中、“蜕皮”后的情形。 5汇报观察结果。 教 学 流 程 分环 节 课与时间 时 一教学 导入 第 二教学三 新课 课 时 三拓展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3 蚕宝宝大变样 1汇报:蚕一生中要蜕多少次皮。 2明确:一般蚕一生中

7、要进行4次这样的“睡眠”和“蜕皮”。 3过渡:当蚕进行完第4次这样的“睡眠”和“蜕皮”后,再过一段时间,蚕宝宝又不吃桑叶了,浑身通明透亮这时,它要吐茧结丝了。 一、活动 蚕宝宝“作茧自缚” 明白:蚕熟之后,它们会本能的向上攀爬,以寻找一个适合它们结茧的立体空间,这种现象就叫做“上山”。我国古代人们用干草扎在一起给蚕制作了一个可以依托的空间。现代,人们又用硬纸板做成了一个个小格子来给蚕做茧。 二活动 蚕茧里的秘密 1把先结成的茧和刚结的茧轻轻摇动,比较发出的不同声音让他们猜想蚕在里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辨别蚕蛹,区分雌蛹和雄蛹:雌蛹一般肥大,大腹便便。雄蛹个体比较瘦小,但显得很结实。 观察蚕蛾交

8、配是一件非常有趣的活观察雌蛾产卵的情景,看一看产延伸 动,了多少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 3 蚕宝宝大变样 四 板书 蚕熟 蚕蛹 学生认真听讲 讲,认真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 硬纸板或稻草等制作“蚕山”的工具和材料。蚕宝宝吐丝结茧过程的录象。 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图片和视频资料挺感兴趣,直观的展示了有关蚕的生活情况。有助学生理解。 学生欣赏熟蚕那晶莹透亮的美丽身体。 观察蚕成熟了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体色、体形、大小等各方面的变化等 学生总结出熟蚕的形态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去辨别自己养的蚕是否成熟。 学生观看蚕蛾破茧而出时的录象 教 学 流 程 分环 节 课与时间 时 一教学 导入 第

9、二教学 新课 四 课 三拓展 延伸 时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4昆虫 1交流:雌蛾产卵的情景产了多少卵,刚产下的卵是什么颜色? 2讨论:养蚕活动中,我们还有哪些疑问?在下次养蚕中继续研究。 3过渡:让我们一起来整理养蚕活动中的资料,看有什么新发现。 一、整理养蚕日记 1出示所有养蚕日记。 2整理养蚕日记,看有什么新发现。 3分析养蚕日记, 整理: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 4比较这几种动物的一生有什么相同之处。 5教师归纳:变态。 二、比较它们的身体 1出示蚕蛾、蜻蜓、蝗虫、蚂蚁等实物。 2观察它们的身体由几部分组成?每部分是什么样子?它们的身体

10、有什么相似之处? 3记录观察结果并汇报。 4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 三它们是昆虫吗 1学生看教材第40页的图,指出这些动物哪些是昆虫,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 2到你住宅的周围去找一找,看能找到哪些昆虫,把它们画下来,装订 成一本昆虫图册. 4昆虫 四 板书 蚕蛾、蜻蜓、蝗虫、蚂蚁 学生认真听讲 讲,认真思考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 布置学生课前搜集蝴蝶、蜜蜂等动物的一生的资料。一些昆虫实物。 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图片和视频资料挺感兴趣,直观的展示了有关昆虫的生活情况。有助学生理解。 学生汇报。 思考:蚕宝宝一生要经历哪几次大的变化? 学生汇报,填写好教材第38页的表格。 4学生汇报课前搜集蝴蝶、蜜蜂等动物的一生的资料。 记录观察结果并汇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