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7979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我的成长足迹教学设计 任桥小学 丁耀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课程。我的成长足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再见,我的小学生活第一课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是围绕学生毕业前的生活展开的要让学生通过回顾小学六年的成长历程,了解自己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优势,增强自信心,为将来升入中学的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本课教学中,要让同学们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感受从外表的变化到自己取得的进步,以及积累的成长经验,为自己的成长感到骄傲,为第二课组织学生写临别感言,以恰当的方

2、式对帮助自己成长的同学和老师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作好铺垫。可见,本课在本单元乃至整册课本的教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2、教材处理 在本课教材的处理上,我把它与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我的成长册”进行了有机整合,充分挖掘学生在兴趣、爱好、成长进步等方面的优势,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增强自信心。 3、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热爱集体、热爱母校、热爱老师,有感恩之情。 提升小主人的责任感;形成热爱同学、关注他人的生活态度。 能力: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培养分类、归纳的能力;用个性化的方式介1 绍自己;为母校发展提出建议。 知识:概括自己和同学的特点,认识到自己的变化与进步。 4、教学重点

3、从自己成长的足迹中去再现那些记忆深刻的事,认识自己的变化与进步。 5、教学难点 积累成长经验,感受成长快乐,感悟童年生活的珍贵。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六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整理归纳能力,他们为自己即将完成小学阶段的学习而高兴,留恋生活了六年的校园。校园生活给他们留下过美好的回忆。但他们还不能主动从中总结出自己的进步与变化,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还不善于表达。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许多学生可能没有或者未保留能反映自己成长进步的照片、奖状、证书、作业本、成绩册、评语等,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他们中鲜活的事例,激发学生的美好回忆。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

4、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从自己成长的足迹中去再现那些记忆深刻的事,认识自己的变化与进步。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积累成长经验,感受成长快乐,感悟童年生活的珍贵。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让学生有所感悟,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给予学生更大更广的空间去发现、去了解、去回忆自己的点滴进步。六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小组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课前指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学习着手,多角度、多个侧面去回顾小学六年的2 生活,收集相关资料,让学生主动发现、主动寻找,主动回忆。根据学生收集整理的资料,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体会成长的快乐。 三、教法设计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成长册范例

5、、图表 教学手段: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问答法”进行教学。 四、学法指导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 1、在教学中,通过“回望小学生活”,先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的变化,感受时间的推移使许多的事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我们正在成长。让学生明白,除了我们的身体发生变化以外,还有许多方面我们都有了变化,我们在变化中得到了进步,让学生去正确认识自己的变化与进步。 2、通过“我的成长大事记”和制作成长记录册,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

6、,从中积累成长经验,感受成长快乐,感悟童年生活的珍贵。 3播放课件:冰心奶奶的话 4、制作成长册 ,交流自己成长的快乐。 五、知识的层级结构: 情景导入 展示资料 合作学习 个性展示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老师自己以及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图片、故事,采访家长及学生的录像短片、课件。制作成长册,制作空表格。 2、学生准备:准备相片、作业本等能记录反映自己成长与变化的资料;准备成长记录册。 七、课时安排 : 1课时 八、教学程序 为使本课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使广大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1、活动一 回望小学生活 播放视频:回望小学生活

7、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从上面内容中,你有什么发现和感受? 师:六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绿草如茵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天真烂漫的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一切都是那样诱人。 4 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呀!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跨进学校的大门,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2、师:同学们,看了刚才的录像片段,你想到了些什么? 3、师:亲爱的同学们,不久我们就要和我们的小学生活说“再见”了,在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我们已经从丫丫学语的孩童成长为了青春亮丽的少男少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难忘的小学生活,记录下我们成长的足迹吧!

8、 活动二 我的成长大事记 1播放动画:值得记忆的事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这六年中,你还有哪些值得记忆的成长中的大事?播放课件:我的成长大事记 2、师:看过了这个成长大事记,你觉得怎么样?你想不想也做一个这样的成长大事记,来记录自己成长的足迹呢?你觉得制作这样一个成长大事记,应该做好哪些准备呢?聪明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呢?你想和小组同学一起分享你的想法吗? 3、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指导,尽可能地让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讨论中。 4、小组交流。各组同学汇报自己的讨论结果,师生共同评价。 5、老师梳理学生的回答,给予指导。如:按时间顺序记录成长中的大事,对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给自

9、己的成长册起一个有意义的名字等 我的成长大事记 5 时间 年龄 事件 纪念物 感受 6、播放课件:冰心奶奶的话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谈谈自己的体会和认识。 合作学习,制作“成长册” 1、教师给学生发放下列表格,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的小学生活,撰写“成长册”。 2、小组合作,展开竞赛,对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教师予以适时评价和鼓励。 3、学生自主设计自己的成长册。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困难。 个性展示,交流成长快乐 1、鼓励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制作的成长册,并交流自己成长的快乐。 6 2、对于新颖、有个性的设计,教师予以表彰鼓励。【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的成长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制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九、板书设计 不断进步 我的成长足迹 快乐成长 珍贵的回忆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