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形的力量》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021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拱形的力量》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拱形的力量》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拱形的力量》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拱形的力量》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拱形的力量》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拱形的力量》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拱形的力量》教学实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拱形的力量教学实录拱形的力量教学实录 李显春 教材说明: 拱形的力量是义务教育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是从不同形状结构的物体和它能承受力大小的视角,引导学生探究常见的形状和结构。前两课主要探究条形材料的抗弯曲能力与形状的关系,学生已经知道改变纸的宽度、厚度或者改变纸的形状都可以改变纸的抗弯曲能力。本课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拱形结构,希望学生在实践探究中不断发现问题,了解拱形受力的状况,找到拱形能承受较大压力的原因,提出增强拱形承重能力的方法。学生能初步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小事物蕴含着大道理,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教学目标: 1、认识拱形结构,知道拱形结构的承

2、重能力比横梁要强。 2、能根据实验观察发现拱形受力后形状的变化,分析出拱形受力的状况,再根据拱形的受力状况,提出增强拱形承重能力的方法,并付之于实践探究。 3、能在合作探究中不断地思考,逐步深入地研究关于拱形的问题。 4、能初步感受到生活中的许多小事物蕴含着大道理,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教学重点: 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能根据拱形的形变来分析拱形受力的状况。 教学难点: 学生能根据拱形受力后形状的变化,分析出拱形受力的状况。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谈话引入,凸显主题 师:生活中有许多经典的建筑,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生:桥。 生:城门。 生:凯旋门。 生:山海关。 师:欣赏了各种各样桥和

3、城门的图片,你觉得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生:都是建筑。 生:都有圆形的结构。 生:都是拱形。 师:建筑师为什么要把它们设计成拱形的结构?美观?还是出于别的考虑? 生:美观。 生:牢固。 生:承受的重量可以更大一些。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从拱形的力量中来寻找答案。 二、主题研究1:平纸与拱纸承重能力的比较 师:要了解拱形的力量有多大,我们不妨来做个比较。我这儿有两张纸,一张是拱形的,一张是平的。 师:这两张纸的材料和大小都一样,跨度都是12厘米,现在如果在纸的中间轻轻地放上垫片,大家估计一下哪张纸的承重能力强一些? 生:平纸。 生:拱形的纸。 生:我也觉得是拱形的纸。 师:真的是这样的吗?让我

4、们来检验一下。注意垫片以碰到纸面为标准,可以用手在纸面下方托一下。 师出示实验要求: 垫片必须轻放在中间 拱足距离相同 ,跨度都为12CM 观察当纸面倒塌时,平纸与拱纸的区别 师:同样材料和大小的纸,哪种形式的承重能力更强一些? 生:拱形的纸。 师:为什么拱形纸的承重能力比较强呢?你能作出自己的判断吗? 生:因为它是拱形的。 生:因为它把垫片的重量顶住了。 师:刚才大家只关注了纸能承受几颗垫片,而忽略了纸在承重过程中形状上发生的变化。我们来看一下,当在这两张纸上分别各放一个垫片时,形状各有什么变化? 生:平纸向下凹。拱形的纸两边往外面推开去。 生:平纸中间向下面塌下去。拱形的纸两边向外面推出去

5、。 师:那我们如果再在上面加一个垫片的话,平纸往下凹得更厉害了,支撑不住,塌了。拱形的纸,拱脚也向两边推得更开了。 师板书: ,并注明拱脚。 师:静止的拱脚会向两边推开,说明肯定对它施加了一个力,我们把这个力称为外推力。那么这个外推力来自于哪里呢? 生:纸的上面。 师出示悬空的垫片。 生:来自于垫片。 生:外推力来源于垫片。 师:压在拱纸上的垫片对拱纸产生了一个怎样的压力。 生:向下的力。 师:垫片的压力是向下的,而“拱纸”的拱脚是向两边推开去的,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上面的垫片太重了,把压力向两边传了一点。 生:因为通过拱纸把压力向两边传递了。 师:对。正因为向下的压力传向了两边,所以“拱

6、脚”才会向两边推开。) 三、主题研究2:使拱形承受更大的重量 师:刚才的拱纸能承受几个垫片? 生:2个。 师:如果想多放几个垫片,使拱纸承受更大的重量,有什么办法?请动手试一下。 师:能告诉我,有什么好办法了吗? 生:我们放了4个垫片。 师:你是怎样做到的? 生:拱脚的两边用东西挡住。 师:为什么? 生:因为这样拱足就不会向外推开去了。 师:这样用来抵住拱脚的东西,我们把它叫做拱足。 师板书 师:今天给大家提供的用来抵住拱脚的材料是螺帽。你觉得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垫片要放在中间。 生:螺帽要紧贴桥的两边。 师出示实验要求: 垫片必须轻放在中间 拱足距离相同 ,跨度都为12CM 做好实验记

7、录 各小组分析实验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师:请拿出材料,开始动手做。请你先用2个螺帽,第2次用更多一些。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实验记录单: 使拱形承受更大的重量 数量 序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随着螺帽个数的增加,拱纸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螺帽数 无 垫片数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汇报实验数据,教师输入到EXCEL表格中。 师:同学们都非常能干,刚才的实验都做得很成功。那么你在刚才的实验中发现了什么?请观察下屏幕上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生:螺帽个数越多,能承受的垫片数就越多。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拱足比较重。 生:因为拱足把纸挡住了。 师:哪个组的拱纸承受的垫片

8、最多?愿意把实验过程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我们组用了8个螺帽。2边各4个。然后垫片是轻轻地放上去。最后放了10个垫片。 师:就屏幕上的数据而言,抵住拱脚的螺帽数越多,能承受的垫片就越多,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拱纸推不开去了。 师:对。因为拱足抵住了拱形受压时产生的外推力。 师:那么随着重量的增加,拱纸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生:中间会向下凹下去。 生:中间会向下凹,太重了就塌掉了。 师:随着重量的增加,不光是拱脚会向两边伸展,拱的两侧也会向两边伸展,中间会向下凹。 中间向下凹说明拱受到一个向下的力,两侧向两边伸展说明拱受到一个向外的力。 (动画演示并出示字幕:拱形承载重量时,能把压力向下向外传递给相邻的部分,产生外推力。如果能抵住这个外推力,拱形就能承载很大的力量。) 四练习与知识延伸 生做练习:选择题2题 师: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的拱形结构。比如我们在本课开头看到的城门,比如我们接下来要看到的石拱桥。 五、练习搭建一个拱 师:下面请小组为单位,搭建一个拱桥。 学生小组实验 优秀作品展示 布置课外作业:找一找我们周围的拱形 材料: 学生:拱纸3条、垫圈30个、实验记录单、螺帽若干个、粗笔1支 教师:拱纸10条、平纸3条、垫圈30个、实验记录单、螺帽25个、粗笔3支、教鞭、课件、演示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