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读后感.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078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育》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教育》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教育》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教育》读后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育》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育》读后感.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教育读后感我在工作中怎样开展新教育实验 寒假里,我阅读了朱永新的新教育一书,这之前我对“新教育”的了解只是偶尔在网站上一瞥而过的“新教育在线论坛”并不以为是。通过这次阅读,我知道了,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的事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帮助教师和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它的核心理念是: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 它的价值取向是:“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持才有奇迹”。了解了它的精神,知道了它的“学理基础”,学习了它的“四大改变”“六大行动”“九大定律”等,“新教育”的确是一种富有辩证法精神的教育,是一种动态的、面向未来的教育。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重点从以下三方

2、面开展和落实“新教育”的和理念。 一、落实自己的“专业发展” 在新教育中提出“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教育要努力地区促进每一个人过一种幸福完整的生活”,“学校管理最灵魂最核心的东西就事用教师的专业发展带动学校的发展,影响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成长,则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如果没有教师的快乐,那就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所以,我要首先做一个快乐的教师,最为教育工作者,我快乐的基础就是我能够在教育生活中成长,而我的成长取决于我所实现的专业发展。 我非常认同新教育中的专业发展“三专”模式。但就具体学科而言,我认为音乐教师除了“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之外还需要对专业听赏和专业练习这样的

3、“专业技能”倾注更多的时间。我们且不说“新教育”中的三专模式。但就音乐教师安身立命的专业技能而言,由于每天的繁杂琐事,铺天盖地的迎检做课,有多少音乐老师能够每天都有时间静下心来听听音乐,弹弹曲?难怪许多声乐专业钢琴专业毕业的老师教了若干年书后会感叹“唱不出一首像样的歌,弹不出一首像样的曲子。” 这是当今许多音乐教师的境况,也是我的经历,我想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结果,无外乎两种情况要么没心情,要么没时间。新教育给我的启发是,首先,面对新在教育现状“改变自己的行走方式”,使自己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工作热情,减少工作中的畏难、倦怠和偾事情绪,努力为自己的快乐做主。其次,学会合理安排和及时调整时间,协调家

4、庭与工作之间的关系,以求达到一种最好的平衡状态。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不要眼高手低,也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不求最好,只求更好”,学会快快行动,慢慢来,时刻提醒自己多读、多写、多听、多练、多交流。 二、努力创建“理想课堂”。 新教育第七章中分析了四种课堂话语,提出了理想课堂的六个度,总结了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这一章的对我的教学实践活动有非常深刻的指导性。在我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我会先从“理想课堂”的“六个度”做起,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努力使课堂充满活力、情趣与智慧。 参与度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不做自己的表演,不做事先预设程序的再现。时刻审视自己是否在课堂上讲“废话”,

5、拒绝“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和能力,做到一堂课上学生的参与时间不少于二分之一。 亲和度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之间进行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 自由度努力使课堂充满着自由轻松的氛围,使课堂多一些轻松,多一些幽默,多一些欢声笑语,多几许神采飞扬。 整合度努力把课上的教学内容音乐的相关知识进行整合,把枯燥的乐理知识、作品分析变得生动、多元、实用。 练习度努力让学生练习和实践,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手、动口,通过聆听、模仿、体验,在互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 延伸度努力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与深度延伸,从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为学生的进一步探究留下空间。 三、

6、一步一步地走到“新教育”的三重境界 新教育中提出“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想要达到这三重境界,书中引经据典,列出了许多教育家的理论和方法。在第一重境界中,新教育所列描述的有效教学框架以及对它的解说值得我们应用和借鉴;在第二重境界中,新教育强调要发掘知识这一伟大事物内在的魅力“课堂,是真理呈现之处;教学,是知识散发出魅力之时”;在地三重境界中,新教育强调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把学习视为一个同时展开的三重对话:即,人与知识的对话;人与他者的对话;人与自己的对话。 在这一重境界的阐述里,新教育强调了人与知识的对话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理想课堂所追求的是“倾听”与“应对”。除此之外,我们还看到了了佐藤学的“学习共同体”,提醒我们在课堂教学里,应该以实现活动性、合作性、表现性的学习为课题,在教师集体中,应该以彼此观摩教学、构建作为专家一起成长的“同事性”为课题。我们也学到了莫兰论述过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路径:“自我审查、自我分析、自我批评”。这个路径的实施,最好的办法就是写教学随笔,记录、反思自己日常教学,从而促进教师的成长。 看完本书之后,我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进一步渗透和深化新教育的理念,实施新教育的方法,努力“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