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136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有余数的除法说课稿 会同县林城镇二完小 杨远成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有余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教学思考、教学设计这两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我的教学思考 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我对教材的理解 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二年级学习的表内除法主要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这部分学习内容主要是研究“分完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单元中共有3个例题,例1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

2、以前学过的表内除法的相关知识,然后着重对表内除法的竖式计算进行巩固,这是进一步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基础。例2是对有余数的除法进行教学,教材通过一个现实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让学生着重理解余数的含义,学会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例3,则是探究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领会并能运用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的关系。例4是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对教材的处理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我认为,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选择学生喜爱的身边活动,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我对本课的设计突出地体现了这一点,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两个大知识点进行

3、教学,因为教材例题中的摆花情境,我们三年级学生很少能亲自实践,所以我抓住我校是“全国少年军校示范学校”这一素材,创设了“军训游戏”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让军训游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享受军训游戏的过程中自然领悟、体验新知。在“余数与除数间的关系”的探讨中,我让学生通过“观察验证辨识拓展”的形式,把课堂交给学生,通过自主探讨,自主发现,从而解决本课的难点。在例3的教学中,让小组采取分工合作计算的形式,减轻学生课堂负担,提高课堂效率,防止单一计算而产生厌烦的情绪,让学生真正体验到通过团队努力取得成功的快乐。例4的教学安排到第二课时。总之本堂课,我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

4、间里,用合作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基于以上思考,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通过创设情境和动手操作,让学生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表示商和余数。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口算和笔算表内除法和有余数除法。 3、通过自主探究明确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关系。 4、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经历发现知识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中体会探究的乐趣。 而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和明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则是本节课的重、难点所在。 二、我的教学设计 为了能最大化地落实教学目标,有效地突

5、破重、难点,我设计了“游戏设疑导入,激发兴趣”、“操作体验,自主探究”、“巩固新知,应用拓展”“照应开头,归纳总结”四个教学环节。 首先是“游戏设疑导入,激发兴趣”环节。 一上课,展示暑期军训场景,教官想测试一下同学们的应变能力。随即叫七名同学上台,老师一喊“三”,即三位同学手拉手,谁没有能牵上,即被淘汰。当老师口令一出,下面的同学可以同时猜测这次有几位同学会被淘汰。接下来再加一位,老师喊“三”,看又有几位被淘汰。当学生正欲欲越试之时,老师马上话锋一转,同学们,你们发现每次都有同学会被淘汰,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为什么第一次淘汰的是一个,第二次却会淘汰两个呢?你们想知道原因吗?就让我们带着这个问

6、题进入到今天的这节课。等学了新知识后,你们就会知道为什么了?通过身边常做的这个有趣游戏,把学生学习的兴趣迅速地调动了起来,同时为学生设下疑问,带动学生求知的欲望,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进入到第二个环节“操作体验,自主探究”。 到这一环节,主要通过学生回顾,操作,对比,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表内除法原有的基础上自主探究,通过生动的军训游戏情境,解决本课中的重点与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我将这一环节设计成四个层次。 一、回顾体验,打好铺垫 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必须在理解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算式的写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新课之前一定要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复习,为下面探索新知做好知识,技能

7、,经验和心理上的准备。我先创设游戏情境导入,课件展示场景:暑期军训中,教官正在组织同学们进行速度接力赛,准备挑选几名优秀的同学,代表我校赴北京参加速度接力赛,今天把男女同学分开选拔,首先女同学之间进行比赛。女同学们共有18人,分成三组,每组有几个同学进行比赛?让学生直接回答,同时巩固好“平均分”的概念,强调平均分。 交流后,让学生能写出算式进行计算。 明确写法:分成三组,每组有几个同学进行比赛?引导回顾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为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实际操作,感受新知 在感知了“平均分”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提问,我们在平时分组分物时,是不是都可以平均分而没有剩余了?接着出示男生选拔赛

8、的场景:男生共23人,也分成三组,每组有多少人?让学生用圆片代替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摆一摆,分一分。展示进行交流,如有学生分成11人与12人,提示“平均分”的概念,而得出余着的两人,提问还够不够分?这时引导学生给它起一个名字,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接下来引导学生分清余数和商,用讲授法,直接告之学生横式的写法,中间要用六个点把它们隔开,学生尝试书写,根据对实践题的理解,寻找商与余数的单位,能领悟其中的意思。竖式的方法让学生自主探究,把自己的操作结合竖式进行对比,老师再强调竖式中的书写格式,再通过与例1竖式的对比,发现它们的异同之处,从而认识有余数的除法的竖式,也加深对除

9、法竖式的掌握。 三、观察比较,理解概念 在前两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采用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设问,如果军训中男生有22、23、24、25、26、27、28、29人,那么又该如何地分?每组分几人,又各剩下几人。将学生所回答的答案依次投影出来,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小组交流共同讨论,从而发现余数比除数小的关系。 接着趁热打铁,马上进行验证:如果分成五组,让学生说一个总人数。小组分工合作:一半进行计算,一半用圆片摆,看看剩余的结果是否比除数5小。比比哪小组验证得快。 验证后,随即组织练习,进入第三阶段,“巩固新知,应用拓展”。 1、我来当当小法官。展示以下习题: 455

10、=85 第一题余数与除数一样大 214=45 余数比除数大 257=4 3 余数虽然比除数小,但是它的计算是错误的 326=52 给出正确的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建立正确的表象。 3、完成51页中“做一做” 4、开放题:现在军训结束了,挑选出来的6名女同学赴北京参加速度接力赛,一举夺得了第一名,老师非常高兴,马上买来一篮子桔子奖励她们,可是平均分下去,篮子里还剩了几个分不下去了,你能猜猜篮子里的桔子有可能剩着几个吗?猜对的同学奖励一个桔子。 这一开放题,让学生用余数比除数小的关系灵活解决实际问题,本题以猜测加奖励的形式,既巩固知识又活跃思维,再一次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 第四个环节,“照应开头,归纳总结” 同学们,学到这,现在你知道刚上课时做的游戏,为什么有人会被淘汰吗?投影游戏场景,让学生进行计算,发现疑问,解决问题。在这,我充分把握课堂,有效地运用课堂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再次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体验最深的是什么? 总之,本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渗透在每个教学环节之中,结合当地特色,创设学生喜爱的情境组织课堂教学,让学生自主操作,引导观察,组织探讨,合作交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整节课前后呼应,学生在探究中不断深入地领悟新知,巩固旧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