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沉浮》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146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趣的沉浮》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趣的沉浮》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趣的沉浮》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趣的沉浮》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趣的沉浮》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有趣的沉浮教学设计大班科学有趣的沉浮活动设计 商州区幼儿园 房萍 一、活动目标: 大班幼儿对事物的表面现象观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他们对活动的需要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加强烈,对幼儿而言,动作是思维。因此,结合大班的幼儿科学教育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使幼儿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是沉的,哪些是浮的。 2、初步学习简单的记录方法。 3、激发幼儿对沉浮现象的兴趣。 二、重点:了解物体的沉浮现象。 难点:认识箭头表示的含义并能够根据沉浮现象正确分类。 三、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提供探索的条件,我做了以下准备: 各种操作材料:课

2、件幻灯片,水槽,水,各种沉浮材料,如,石头、羽毛、玻璃球、螺丝钉、乒乓球、橡皮泥、塑料瓶、玉米粒、尺子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东西,实验记录单,彩笔。 四、教法和学法: 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中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反映,给予及时的应答,形成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尽量为幼儿操作创造条件,通过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感受探究过程和方法,体验乐趣。 教法:设疑法、提问法、观察法,记录法,视听讲相结合的方法。 学法:小组合作法、猜想法、操作法,观察法,记录法,体验交流法。 五.教学过程: 遵循纲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相关理论,我设计了以下五个环节: 故事设置悬念导入,激发幼儿好奇

3、心。 文彦博树洞取球 从前有个孩子叫文彦博,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外面踢球。你踢过来,我踢过去,玩得真高兴。忽然,有一个小朋友使劲踢了一脚,这球一滚老远,一下子滚到一棵老树下面去了。小朋友赶紧跑来找。咦!球呢?怎么不见了? 原来这棵树长得很粗很粗,几个小朋友手拉手也围不过来,可是它给虫子咬空了,树根那儿就给咬出了一个大洞。球掉到这个树洞里去了。这怎么办呢?得想个办法把球拿出来呀。一个小朋友卷起袖子,趴在地上,把胳膊伸到洞里去摸,不行,洞太深,摸不到底。又有个小朋友跑回家去,拿了一根长长的棍子来,伸到洞里去拨,也不行,那洞里面还是弯弯曲曲的,棍子怎么也伸不到底。球拿不上来,大家再玩什么呢?这球白

4、白扔在树洞里,不是太可惜了吗?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想不出办法来。大家正在焦急的时候,忽然听到文彦博说:“有啦!我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什么好办法呀? 文彦博叫大家赶紧回家拿水桶拾水,拿盆子盛水。咕嘟嘟,咕嘟嘟,一桶桶水,一盆盆水,往树洞里灌,树洞给灌满了水,球就浮上来了。 大家多么高兴啊,又能玩球了。大家都说文彦博真聪明。 这个环节我是为了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进而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活动环节。 演示: 苹果,纸船在水中的情况。 苹果放入水中,会落到水底,落到水底的叫做沉,纸船能漂在水面的叫做浮。今天,我们探究一下有趣的沉浮。 分组实验:沉与浮 1、根据幼儿喜欢水

5、的特点,进行提问,你认为这些物品放进水里会怎样?让幼儿大胆猜想?猜想的对不对,让我们动手试试吧! 2、分小组,组员商量分工, 小组长一名,汇报员,记录员 3、实验注意事项: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来做一做这个实验,把桌上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放到水里,要轻轻地放,如果这个东西能浮在水面上,我们就在这个东西的图片下边,如果沉下去了就打。 不能玩水,打闹,防止衣服弄湿。 作好记录。 4、发实验器材及记录单。 5、介绍器材 6、开始试验并做好记录。 7、小组展示。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故事中的问题: 小朋友和文彦博比比谁聪明,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活动延伸: 小朋友你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小乌鸦可聪明了,下来可读读,看小乌鸦怎样喝到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