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和芦苇》读后感.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208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橡树和芦苇》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橡树和芦苇》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橡树和芦苇》读后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橡树和芦苇》读后感.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橡树和芦苇读后感橡树和芦苇读后感 大风过后,一棵巨大的橡树被狂风连根拔起,橡树躺在地上却看到芦苇依然在风中舞蹈,就奇怪地问道:“为什么你们这么低矮弱小却能抵御大风而不被摧毁呢?”芦苇平静地答道:“正因为你粗壮有力敢与狂风抗衡,结果被刮断了。而我们则相反,我们自知软弱,风来时我们弯腰让它过去,所以才会一次次地逃过劫难。” 这也许就是树大招风的来历吧。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木强则折。虽然老子的观念在现在看来有其片面性,但我们还是能从其中得到很多的启示。 柔弱也是一种智慧。 思想过于僵化,是一种直,是一种硬,单一的坚强并不可取

2、。“大丈夫有泪不轻弹”是一个铮铮铁骨男子汉的写照,但情感的不外露不见得对身体有好处。所以,“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体现了一种智慧。大丈夫同样富有感情、需要放纵,释放能量和感情本身就是一种解脱,可以减轻内心的压力。 柔弱和坚硬是可以转化的。橡树因为强壮而死去,又会因为死后腐朽变得柔弱。而芦苇因为柔弱而得以保全,获得存在,因能抵御风雨而显得坚强。水最柔却能滴水穿石,火亦柔却能熔化钢铁,世间事就是那么奇妙。 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虽有唯心特征,但实际上却说明机遇和挑战并生的道理。“当上帝将你的门关上的时候,已经为你打开了另一扇窗。”当我们面对困难,面对挑战时,不要灰心,只要把握住机会,挑战就

3、会变成机会。最黑暗的时候就是离黎明不远了!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们都会面临一些困难,只要大家都肯积极动脑子,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面对问题既可选择“硬”,也可选择“软”,甚至可以“软硬兼施”,那就要看具体的情势了。技术攻关是一场硬仗,必须疾风骤雨,强攻不懈;思想工作却需要和风细雨,春风拂面;而改革既需要雷厉风行的行动,又要慢慢融和的精神感化软硬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直硬不妨选择一次软,一直软也不妨选择一次硬。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变通,学会实事求是、因势利导、与时俱进。大禹的父亲鲧用填堵的方式治水失败被杀,而大禹却用疏导的方式治水成功为王,这就是变通的结果。 在面临问题时,竭力保持某种平衡,硬撑着不去变通、不去改变、不去革新,只能使事情的发展走向衰败。而变就有希望。变和创新总会有一定的风险,但不行动也是一种行动,不冒风险才是更大的风险。 该弯腰时就不妨弯一下,总比被刮倒更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而只有锐意改革,不害怕变化,善于从变化中寻找办法,更远大的理想才能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