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大夫》心理学影评.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329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德华大夫》心理学影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爱德华大夫》心理学影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爱德华大夫》心理学影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爱德华大夫》心理学影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爱德华大夫》心理学影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德华大夫》心理学影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爱德华大夫心理学影评爱德华大夫心理学影评 计算机学院 数字媒体技术091班 张生 学号:09173132 爱德华大夫是由著名导演阿尔费雷德希区柯克所导演,英格丽褒曼、格雷戈里派克主演的心理悬念片。 讲述的是格林马纳斯精神病疗养院院长默奇逊大夫即将退休,新走马上任的爱德华大夫很快与年轻漂亮的女大夫康斯坦丝一见钟情,然而不久康斯坦丝发现自己的情人竟然是一个冒名顶替的精神病患者,其真名叫约翰巴伦坦。约翰巴伦坦在其童年时代因顽皮造成弟弟意外身亡,受到严重精神创伤而产生强烈的内疚和罪恶感。约翰从医学院毕业后被征人伍,但也厌恶战争、反对杀人。一次飞机失事后受伤住院,遇到了爱德华大夫。爱德华大夫接受格林精神

2、病院董事会的聘请,准备接任院长一职。现代院长对爱德华的即将到任心怀不满,当爱德华与约翰在滑雪时,从其背后开枪打死了爱德华。约翰目睹爱德华身亡,又一次受到精神刺激后,自认为是爱德华而来到格林精神病院就任。康斯坦丝通过对约翰的一些异常行为的判断,坚信自己所爱的人是无辜的。康斯坦丝求助于其老师,老师通过对约翰所做的梦的分析,解开了约翰的心结,最后康斯坦丝以自己的心理专业知识与聪明才智将真正的凶手默奇逊大夫揭露出来。 在影片的整体构思上,不得不说导演的逻辑思维非常缜密,影片的情节环环相扣,每一环看似无心却在为后面的某个情节做铺垫,每一个片段都暗含着心理学解析,让心理学家们可圈可点。 我单从“本我”、“

3、自我”和“超我”的角度谈谈自己对约翰巴伦坦精神病的想法。 弗洛伊德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最模糊而不易把握的部分,是生命体系中完全无目的的盲目兴奋,包括生物性的冲动和遗传下来的本能。本我要求满足基本的生物要求,毫无掩盖与约束,不知是非善恶,不懂得道德和价值观念,本我的表现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其活动受快乐原则支配,不顾现实的限制性要求。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的,自我在本我的表面,处于前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它的前意识部分是人们可以意识到的“我”。自我的下面与本我难以清楚地分开。自我的任务是满足本我的欲望,但要受现实原则的支配。它须判断本我的欲望是

4、事实还是幻想,考虑是否符合实际,并斟酌利害考虑后果,必要时,根据外界现实情况控制或推迟本我欲望的满足。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性和审慎。超我也称为理想的自我,是从自我发展而来,是人格结构中的监察机构,是一切道德准则的代表,其主要作用是管制不被社会所容的原始冲动,监督、控制和约束自我,使个体按照其所属的社会道德观念,鉴别是非善恶,作为自我行动的准则。 自我的处境是艰苦的,对上要符合超我的要求,对下要满足本我的欲望,对外要适应现实环境。自我总是在尽力调和三者的要求与主张,调和的好,会促使人格健康的发展;如果调和的不好,就会发生焦虑;如果实在无法调和就会发生精神病态。 影片中的约翰的其弟弟意外死亡后,

5、产生了强烈的内疚感和罪恶感,认为是自己杀死了弟弟。此时,超我要惩罚自己,惩罚是痛苦的,而以唯乐原则行事的本我不愿意自己受苦,本我与超我发生剧烈的冲突,自我从中调和两者的矛盾,调和的结果应当是使本我与超我各自都得到满足,同时至少在主观上做到与现实相适应,于是自我就运用了心理防御机制即将弟弟死亡一事压抑到潜意识中去,这样,在意识层面弟弟死亡的事情不存在了,超我不用再想着惩罚自己,本我也不会与超我发生矛盾,自我也就不用调和了。由于潜抑作用,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事情似乎被遗忘了,约翰在意识上不感到焦虑和痛苦,发生了主动性遗忘。主动性遗忘和因时间长久所造成的自然遗忘不同。在主动性遗忘中,被潜抑的欲望和冲动

6、并没有消失,仍在不自觉地影响人的行为。在特定的情境下,它还会回到意识中来。 当约翰目睹爱德华的死,又一次受到了精神刺激,虽然他对爱德华的死因有所察觉,但童年时代痛苦回忆的再现将这一印象又压抑到潜意识中;同时,潜意识中杀弟的罪恶感引发了超我对自我惩罚的欲望,自我所做的工作就是把杀害爱德华的罪名揽到自己身上,以求赎罪。但是,本我对自我的做法不满意,于是,自我又从中调和,将自己变为爱德华,爱德华没有死,仍然活着,也就不存在杀爱德华与自我惩罚的事情了。此时,真实的自己又压抑到潜意识中而被遗忘,心理得到了暂时的平衡。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东西并没有真正遗忘,不但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反而是非常活跃的,向上运动

7、的,向外推的;而意识却施以相反的力量,向内紧压,当两者在互相作用的过程中,自我从中协调,结果是潜意识中的东西通过梦的形式显露出来。做梦时,由于意识模糊,自我的压抑功能松懈,潜意识中的想法涌现出来,不过由于自我要考虑到超我的监督,所以在梦中反映出来的并不是经历或欲望的本来面目,而是已经伪装或象征化了的、超我可以接受的形象。在约翰的梦中,赌场象征着精神病院,留胡子的人是爱德华,“二十一点了”是指“二十一点俱乐部”,院长曾在那里威胁爱德华,当时约翰也在场,梦中的院长变成戴着面具的赌场老板。高楼象征某处高山峻岭,可能是一处滑雪度假地,小轮子象征手枪。由飞鸟联想到翅膀,再联想到天使,可能预示着地名,约翰向山下飞跑象征着滑雪而下,当时他感到极度恐怖说明发生了可怕的事情。通过释梦,还原被伪装和象征化了的内容,使被压抑的经历回到意识领域中。康斯坦丝又通过旧地重游唤醒了约翰的记忆,回忆起童年时代弟弟发生意外的情景,潜意识中纠缠了多年的自认为杀弟的罪恶感得以解除。接着又回忆起爱德华摔下悬崖的情景,有人从背后向爱德华开枪,并不是自己将他推下去,最后终于找到了真正的凶手。 这部影片可以算是心理影片的开山之作,它是第一部严肃讨论心理分析的影片。这个故事也由于披上精神分析的外衣而更加神秘叵测,对后来的精神分析影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派克和褒曼两位主角的演出也十分精彩。此部影片很值得回味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