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作业.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355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作业.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作业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现代汉语语法修辞课程作业 一、分析题 1指出下列词语的构成方式 说明 砖头 化学 月亮 革命 鸟儿 董事 雪白 太太 答:说明 砖头 化学 月亮 革命 鸟儿 董事 雪白 太太 2分析下列单位,将他们分别归入词和短语,并简要说明理由 老鹰老照片 木头撞头 甘苦雨雪 白菜-白布 雪白-雪堆 答: 词 老鹰、木头、白菜、雪白 短语 老照片、撞头、雨雪、白布、甘苦、雪堆 区别:意义上综合与加合;结构上是否可拆 3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词性。 他过分激动。 你买了多少礼物? 里面黑咕隆咚的。 任何事情都应该尽力去做。将来一定属于你们。 1 答:过分是副词、多

2、少是数词、里面是名词、任何是代词、将来是名词 4辨析下列各组词,从作句法成分和组合能力上说明它们的语法特征。 友好友谊 特别格外 答:形容词名词;形容词副词。 语法特征:形容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和定语。 名词经常作主语和宾语。 副词主要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句子等,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在句中主要作状语。 1)“友好”和“友谊”这两个词的语法功能不同,“友好”前面可以加“不”和“很”,而“友谊”不行。我们可以说“很友好”、“不友好”,但不能说“很友谊”、“不友谊”;“友好”在句子中主要充当谓语和定语,“友谊”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和宾语。根据它们的不同功能,我们说“友好”是一

3、个形容词,“友谊”是一个名词。 2)“特别” 强调特征与其它不同。可作形容词,例:她很特别;也可作副词,例:今天特别冷。 “格外”是副词,强调与一般事物属性不同意。 5区别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说明各组内词,哪些是兼类词,哪些同2 音词,哪些是词类活用。 这是一个误会/别误会了我的意思 苹果两块钱一斤/现在的一斤相当于古代的一百钱。 他比阿Q还要阿Q。 答:兼类词 同音词 词类活用 6指出下列短语的结构关系。 简单明了简单极了勇敢一点忍住悲痛 答:分别为:联合、述补、述补、述宾 7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有歧义的请作多种分析。 对校长的讲话进行批评 发现敌人的哨兵叫王平 答: 对 校长的 讲话

4、进行 批评 发现 敌人的 哨兵 叫 王平 | 偏正 | | A | 主 | 谓 | | 介| 词结构 | 偏 | 正 | B | 连 | 动 | | 偏 | 正 | 第一句没有歧义。第一句是个状中结构。对校长的讲话是介词短3 语做状语,其中校长的讲话可以划分出定语校长和中心语讲话。进行批评是中心语,应该是个连谓结构。 第二句有歧义。可以做两种分析:1、主语:发现敌人的哨兵。谓语:叫。宾语:王平。主语又可划分为,定语,发现敌人,中心语,哨兵。主语中的定语有可以分为动语,发现,宾语,敌人。2、动语:发现。宾语:敌人的哨兵叫王平。宾语再划分为:主语,敌人的哨兵。谓语,叫。宾语,王平。主语再划分为,定

5、语,敌人,中心语,哨兵。 8区别下列两组短语,证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读三遍读三篇 明天春节明天完成 答:“读三篇”是述宾结构,“三篇”是名量词,修饰的是它后面的名词性的词。“读了三遍”是述补结构,“三遍”是动量词,修饰的是它前面的动词、形容词性的词。 “明天春节”是主谓结构。“明天完成”是偏正结构。 9请写出下列歧义短语的意义和类型 菜不热了 出土文物 没有买票的 在火车上贴标语 答:1)菜不热了:菜凉了菜不用加热了 出土文物:出土的文物出土了一件文物 没有买票的:没有人买票还没买票的人 在火车上贴标语:在火车皮上贴标语在火车里贴标语4 10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型 看来不会下雨了。 爱祖国、恨敌人是

6、战士们的共同特点。 这女孩手冻僵了。 你能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 答:分别是动词性非主谓句、动词谓语句、主谓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 11用划线加注法分析下列复句,并指出层次之间的关系。 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上的实际需要相联系, 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 如果不是为人民所掌握, 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也是不起作用的。 答: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上的实际需要相联系,| 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 并列 | 如果不是为人民所掌握,| 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也是不起作用的。 并列 假设 让步 12分析下列有语误句子,指出其原因,并改正。 老张的衣服比老王的衣服做得好。 5 林冲在高衙内派人一次有一次害他

7、性命时才走上反抗的道路。 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不但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而且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 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免遭盗窃,这是此次展览主办方深感头痛的问题。 答:歧义,老张的衣服比老王的做得好。 语序不当。,林冲在高衙内一次又一次派人害他性命时才走上反抗的道路。 语序不当,这个村连续两年获得大丰收,不但不吃国家的救济粮了,而且向国家交售了六万斤大米。 述宾搭配不当,如何防备展览会的贵重物品遭盗窃的消极行为,这是此次展览主办方深感头痛的问题。 13下列广告词很有特色,指出它们在修辞上的特点。 钻石音响音响中的钻石。 牌蚊香,默默无“蚊”的奉献。 答:是比喻;是双关。 14分析下

8、列两个句子,指出它们用了什么修辞格,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 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 感情的激流已经在胸中奔腾多日,眼看就要破堤而出了。 6 答:借喻暗喻。 借喻:用喻体来代替本体,也就是说,本体不出现,喻体在上下文中有所交代,读者或听话人能理解两者的关系。 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以喻体直接代替本体,直接把甲说成乙。“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以“厚障壁”来比喻“我”和闰土之间形成的感情距离。借喻由于只有喻体出现,所以能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关联想来揭示事物的特征,以达到渲染气氛,将情感与

9、形象融为一体的目的。 暗喻:从表面看来是判断、叙述或说明暗中包含着比喻关系。暗喻的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与明喻的区别在于它的喻词由“是、成了、变为、当作、变成”等词充当。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它们之间在形式上是相合的关系,说甲是乙。喻词常由:是、就是、成了、成为、变成等表判断的词语来充当。暗喻又叫隐喻。 15分析两面两句话,它们都可有两个意思。请问:它们都是双关吗?为什么? 外甥打灯笼照舅 我想起来了。 答:为双关,为歧义。两层意义的联系性质不同。 第一句是歇后语,是双关。第一个意思是外甥打灯笼-照旧:按照歇后话的原则,就是每个字都有本身的意义。有外甥则有7 舅。打灯笼有“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找

10、”的意思。同音过来,照旧就是照样还是原来那样,没有变化。第二个意思是外甥打灯笼-丢大人了:外甥打灯笼自己是找人,找谁呢?当然是找大了了。所以就是大人丢了。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某人办了不好意思的人,丢人了。 第二句有歧义,不是双关。第一个意思是我想起床了。第二个意思是我想起某事了。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现代汉语语法?与古汉语语法相比,有哪些主要特点? 答:现代汉语语法就是指现代汉语中组词成句的规则总合,是现代汉民族使用语言的方法,现代汉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现代汉语中很多词的意思,是由古代汉语的词意延伸而来,与古汉语语法相比,现代汉语具有以下几点变化: 1)词义缩小,如“鲜美”,古时候能修饰色彩、味

11、道,现代汉语里一般表示味道;还有“妻子”,古时候是妻子和儿女,现在是女性配偶 2)词义扩大:如“江”古时候就是长江,现代汉语里能泛指大河 3)词义转移:“无论”在古代汉语里是不知道的意思,现代汉语是连词,表示假它的主要特点有: 构词以合成词为主;语法手段更加完备;语法标记增多;语序微调。 2什么是语素?现代汉语语素有什么特点? 答: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也就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8 现代汉语语素的特点:多数以单音节形式体现;是构成合成词的基本要素,是最小的语音,不能再分割了;语素的功能类型多样且有意义。 3什么是语法意义?请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答:语法意义是指借助于特定的语法形式实现的

12、语法关系或功能。就现代汉语来说,助词“了”可以附着于动词后,表示动作已经完成的意义,如“吃了饭”。例如,大和眼睛这两个词各有自己的意义,组合成偏正结构大眼睛以后指明这是大的眼睛,回答的问题是什么样的眼睛?这些都是组合所带来的语法意义。如果把同样的两个词组合成主谓结构眼睛大,大就不再是修饰眼睛,而是说明眼睛具有大的属性,回答的问题也相应地变成了眼睛怎么样?这是主谓结构给这两个词增加的语法意义。就某一结构组合中的某一个词而言,它同时具有词义和语法意义,例如在眼睛大中,眼睛具有被说明的对象这样的语法意义。如果我们不了解语法结构的意义,即使句子里的每个词都认得,还是不能正确地理解句子的意义。 4区别词

13、与形容词的差异有哪些? 答:区别词与形容词的区别在于1、形容词可以充当谓语、定语、状语或补语等句法成分;区别词只作定语修饰名词,不能作其他句法成分,只有加上“的”组成“的”字短语后才能作主语和宾语,所以区别词也称作“非谓语形容词”。2、形容词可受否定副词“不”的修9 饰。 5现代汉语里所有动词都可以重叠吗?重叠动词的语法意义是什么? 答:1)不可以。重叠是一种重要的语法手段,动词的重叠是汉语中特有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表义作用、语法功能和表现形式,充分地表现了汉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对动词重叠这一语法现象的研究,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汉语的本质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种动作方开始与继续地进行,又表

14、快完成之趋势,可用重叠法。 2)动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归纳有:表短暂、表尝试、表增量、表不定量、强化能动性和可控性。表示程度减轻、短时态。 6如何区别时间名词与时间副词? 答:1)看这个词能否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或定语。时间名词属于名词,它必然具有名词的属性,在句中可以充当主语、宾语或定语,比如“现在是五点钟”中的“现在”充当了句子的主语,“昨天是星期天”中的“昨天、星期天”分别充当了句子的主语和宾语,而“今天的中国人,已不再是东亚病夫”中的“今天”则充当了句子的定语。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等,是不能作主语、宾语的。 2)看这个词能否与介词组成介宾短语。时间名词一般都可以

15、与介词组成介宾短语,而时间副词则不能。比如“在当今,这种规象是不10 足为怪的”中的“当今”,就是如此。 3)看这个词能否受其他词类的修饰。能受其他词类修饰的是时间名词,时间副词不能受其他词类的修饰。比如“去年的今天,我们是在客栈里”,“美丽的春天,鲜花盛开”,这里的“今天、春天”都是时间名词。 7兼语短语的特点有哪些? 答:兼语短语最早叫“递系”短语,是一个动宾短语套上一个主谓短语的复杂短语。如:在“叫你去”中,“你”兼作“叫”的宾语和“去”的主语,因此叫“兼语”。兼语短语里的两个动词不属于一个主体,而是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主体。这一点是与连谓短语不同的。兼语短语有一点值得注意:必须弄清,动词

16、1和动词2之间的语义关系。如果仅从兼语短语的第一个动词来看它的特点,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动词1有使令意味;二是动词1通常是表示赞许、责怪或心理活动的动词;三是动词1是“有、轮”等表示领有或存在的。例如:兼语短语里的兼语对于后面动词2来说,也不仅仅是施事,还可以是受事以及相关的事物等。 8请举例说明谓语与词类的关系。 答:谓语是由一个动词或动词短语构成的。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一般来说,充当谓语的大多是动词,按词在造句中的不同作用而分出来的类一般称作词类。现在一般将汉语的词类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11 词等十二类。也就是说谓语一般是由

17、词类中的动词来充当的。比如说“某某参加考试”,则参加是动词作谓语,而某某是名字做主语,考试是名词做宾语。 9中心词是谓词的偏正词组都是谓词性的短语吗? 答:不是。也可以是体词性的,如狐狸的狡猾、你们的到来。 10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句法结构是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层次分析法,又称“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对句法单位的直接成分进行结构层次分析的方法。由于切分过程中尽可能采用二分,所以层次分析法又称作“二分法”。语法从表面上看是线性排列的符号序列。线性排列是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说出或写出的形式。但是语法结构却是有层次性的,层次是指句法单位在组合时所反映出来的不同的先后顺序。层次分析法就是逐层将一个句法单位

18、切分成两个直接成分,直到不能再切分为止的句子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切分结构层次,第二步是确定结构关系。表层的线性关系背后暗含着隐性的层次关系。小的语法单位是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大的语法单位是由小的语法单位组合而成的,本身又可以成为更大语法单位的组成部分。语法结构的每个层次一般直接包含比它小的两个语法单位,这两个小的语法单位就是直接成分。每一个直接成分又可以包含更小的直接成分。切分过程中应注意:第12 一步切分非常重要,第一步切分不当,后面便容易全都切错。必须逐层切分,直至分析出每个实词,语素不需要切分。为避免切分过程中的遗漏,一般采用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逐块

19、切分的分析步骤。层次分析法中常用的图解表示法是切分法、组合法和树形图。 11举例说明汉语里的语气表现手段。 答:陈述语气,如“我已经吃过了”;感叹语气,如“这饺子真是好吃啊”;疑问语气,如“你会包饺子吗”;祈使语气,如“别再吃了”;反问语气,如“难道你还没吃饱吗”等。 12说明紧缩句与单句的区别。 答: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可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两类。紧缩句由复句紧缩而成.紧,是紧凑,指分句间的语音停顿没有了;缩,是缩减,指有些词语被压缩掉了。它是分句间没有语音停顿的特殊复句。紧缩句的成分之间不是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而是分句间的关系;紧缩句内可以出现关联词。

20、 13语法学中将一个具体看作省略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答:答:第一,如果一句话离开上下文或者说话的环境意思就不清楚,必须添补一定的词语意思才清楚;第二,经过添补的话,是实际上可以有的,并且添补的词语只有一种可能。 13 14请举例说明汉语修辞的民族性。 答:修辞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密切的关系。这里所谓文化传统,包括由种种因素形成的民族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哲学观点,审美观点,以及反映这些特征、习惯、观点的各种文化成就。 在汉语修辞中大量用“比”用得多,用的方面广。“比”的方式有种种,总的就是不直说,而以此喻彼,让听者或读者自己去理解。一般修辞学上讲的“明喻、隐喻、借喻”等都是“比”,就连“夸张”

21、、“移就”等,往往也是“比”或者包含有“比”的因素;各种成语,许多都是“比”的运用。大量的、多方面的用“比”,反映汉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侧面。有些比,许多年来长期使用,几乎成了一种定型的惯用语,甚至浓缩成为一个常用词,如“推敲”、“琢磨”等。在汉语词汇里有一部分词,实质上就是用比的方法构成的。这样的词并不是先有一个基本义或本义,然后才孳生出来一个比喻义,而是即以比喻义为本义的,如“蚕食”、“鲸吞”、“瓜分”、“席卷”、“囊括”、“海碗”、“海量”、“童心”、“水蛇腰”、“八字脚”、“漆黑”、“焦黄”等。动词、名词、形容词各类里都不少。不少文章整篇是一个比喻,用来阐明一种道理。这个事实是汉语用比特

22、别多的一个有力证明。喜欢用比,善于用比,既是民族智力和语言素养的反映,也有某些社会历史因素,并且产生某些社会影响。历代很多关于婉言进谏,以至象史记滑稽列传中那些俳优用幽默的比况向君主进谏成功的例子。 同时, 探求“弦外之音”,向字里行间揣测含有什么深文大义,以至流于牵强附会的风气也很14 盛。诗经里不少民歌以及历史上其他一些状物抒情的诗文被解释成为称颂在上者的事情很多;被解释成为讽刺在上者因而遭受贬谪以至酿成文字狱的事例也不少。这种风气,一直影响到现代。借助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的研究方法对汉语修辞的这种习尚进行研究,是汉语修辞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领域。 独特的审美观以整齐、对称为主,以参

23、差错落为辅的审美观,在民族文化传统的好些方面有所反映,例如音乐、绘画、雕塑、建筑等。修辞,特别是书面语言的修辞,具有同样的特点。无论诗、赋、词、曲、各体散文,都是一样,既见于整首、整篇的总的结构,也见于段落语句的局部组织。不仅古文如此,而且从早期的比较接近口语的白话散文小说,包括中短篇的所谓话本小说和长篇的所谓章回小说,直到“五四”运动之后,以至目前,各体散文都已使用白话,这种整齐对称和参差错落相间杂的特点,始终明显地存在。这是一种具有民族特点的审美观在语言运用中的反映。探讨这种审美观的形成,是美学研究对象之一。 在汉民族文化传统的许多领域中,广泛运用一种朴素的辩证观点。事物被认为是包含着两种

24、对立因素的统一体。这两种因素被概括为“虚”和“实”两个范畴。“虚”与“实”的关系被说成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相生”。修辞,同样运用这种观点。无论诗、文,都有“虚写”和“实写”之分。整首,整篇,有虚写部分和实写部分。虚的部分和实的部分相资相生,相辅相成,或足以引起读者的悬念,或有助于读者理解而又节省笔墨,或足以引起读者深思与感情上的共15 鸣。在语言表达中有意识地运用“虚实”观点,取得某种效果,这是汉语修辞的又一个特点。 15什么是仿词?请举例说明。 答:临时仿照已有的词语而产生的用于幽默风趣表达的用词现象。“地才”对于“天才”等。根据表达的需要,更换现成词语的某个语素或词,临时造出新的词

25、语,临时仿造出新的词语,改变原来特定的词义,创造出新意,这种修辞手法叫做仿词。 例如:草木皆冰草木皆兵 2、民意测验名义测验 3、你不会跳舞我会跳六 16什么是比喻?请举例说明。 答: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洁喻”、“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的差别是质的区别词和短语同句子的区别,并不在于量,而在于质。量再少,哪怕是一个词,只要带上语调,就是一个句子。如: 水!在不同语境,有不同意思。当病人迷迷糊糊地躺在床上,嘴里轻轻地说,意思是我要喝水。当军队在漆黑的山沟里急行军,走在前

26、面的战士突然地喊了一声,意思是这里有水,注意不要踩上去。当一行人在沙漠里迷路,走了好几天,又干又渴,走在前面的忽然大声说,意思是我们终于找到水了。量再大,哪怕十几个词,甚至是几十个词,可能还是短语。如: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之间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伙伴关系述宾短语,在双方一致认为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俄两国之间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伙伴关系中只是一个句法成分。只有它带上语调,进入某一语境使用时,才实现为句子。同样道理,句子不一定是主谓短语。主谓短语也可能只是句中一个成分,如:主谓短语他喜欢打球在我知道他喜欢打球中只作宾语。 2)句子结构复杂度与语境依赖度成反比词和短语实现为句子时,19 对

27、语境的依赖度同其本身结构的复杂性呈反比。语言单位越简单,对语境的依赖性就越大。语言单位越完备,对语境的依赖性就越小,它的多义性就越少。如:a、水b、喝水。c、想喝水。d、我想喝水。e、我想喝一杯开水。 f、我现在就想喝一杯冷开水。从a到f句,对语境的依赖性由强渐弱。 3)句子有动态变化和特殊成分,在交际和交流思想的过程中,说话人可以根据需要将句子的某一个部分加以变化,但这种改变并不改变句子的基本格局。这种变化只属于句子平面,在词和短语里是找不到的。像句子中的移位现象,如:东北人,他?句子的特殊成分指提示成分和独立成分。两者有共同特点:附丽于句子,不能离开句子而独立,但一般都不是由句子的直接成分

28、。换句话,句子是由短语实现而成的,但短语里面不包括特殊成分,尽管它们本身也是词或短语。 3划分词类的依据有哪些?为什么给汉语词分类应该主要依靠功能标准? 答:语法上给词分类,可以采用完全不同的标准。可以从类别意义,也可以从外部形态变化,这里以词的语法功能为分类标准。一,从意义出发;二,从外部形态出发;三,对汉语来说,划分词的标准是语法功能,词的语法功能就是词的组合能力。具体地说词的语法功能首先表现为能否充当句法成分。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是实词。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虚词实词的不同语法功能体现在20 词和词的组合能力虚词的不同语法功能表现在虚词和实词或者短语的不同关系上。实词能够作句子成分,并且

29、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一个词就能成为一个句子;虚词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能作句子成分,在任何场合都不能成为句子,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总共11类。 4判定是否兼类词要看哪些条件? 答:判断兼类词应注意同一性原则,即将读音相同、意义有联系而分属不同词类的词看作兼类词,否则就是同音词或是词的活用。 1)兼类词除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具备不同词类的语法功能,词汇意义还应相关。同音词是语音形式相同,而意义不相关的词。 2)词的兼类与词的活用不同。词的活用是指出于修辞的需要,临时具备其他词类的语法功能,本身并不具备动词的语法功

30、能,是出于表达上的需要,临时的活用。 5有的人认为“坐在椅子上”应分析为述宾关系,有的人则认为应分析为述补关系。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 答:两者分析皆可。但更倾向于前者。理由:停顿;插入动态助21 词。 6“老张有辆车很得意”是单义的,“老张有个女儿很骄傲”却是多义的,请解释两者不同的原因。 答:前者两个动词都有主语“老张”控制,即都指向主语;后者则可以同于前者,但也可以是每个述语各有自己的主语,即可以分别指向不同的主语。具体来说车是物体,没有感情,因此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老张很得意 ;女儿是人,因此第二句话的意思有两种,第一是老张有个女儿感到很骄傲, 第二是老张的女儿很骄傲。 7举例说明兼语句与

31、主谓词组作宾语句的不同。 答:兼语句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十分相似。它们的结构顺序一致,但表示的意义关系不同 ,要注意分辨,不能混淆。下面介绍 第一,第一个动词所表示的意义不同。兼语句里的第一个动词多为使令性动词,而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里,主要动词常常是表示心理活动或知觉、感觉等意义的动词。 因此,凡是“使、请、派、让、叫、催、逼、劝、托、教、留、命令、任命、禁止、要求、请求、吩咐、动员、阻止、发动、组织、号召、引导、指示、鼓励、培养、选举”等一类动词,一般是构成兼语句;凡 是“想、怕、相信、希望、知道、赞成、反对、记得、以为、认为、了解、表示、担心、 打 算、感到、看见、听见、证明、反映、2

32、2 标志、指出、说”等一类动词,后边的主谓短语一律作宾语。 第二,第一个动词支配的对象不同。兼语句里前面动词涉及的对象只是兼语( 即涉及的只是某人或某物),不包括兼语的陈说部分。例如“母亲打发我们过黄河”,其中“打发”涉及的对象只限于“我们”其发问的方式是:“母亲打发谁?”“母亲打发我们做什么? ”必须这样加两问才能把后边的内容问出来。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主要动词涉及的对象是整个主谓短语(即涉及的是一件事情的整体)。例如“我猜想他回来了”,其中“猜想”所涉及的是“他回来了”这样完整的一件事情。 其发问的方式只能是:“你猜想什么?”动词后加一个问语就可以把后边的内容问出来。 第三,语音停顿和插

33、入状语的位置不同。从语音停顿来看,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在动词和主谓短语之间可以有语音停顿, 如“我猜想他回来了”;兼语句中,前一个动词和兼语之间不能停顿,如不能说“你叫 他回来”,兼语句的语音停顿只能在兼语之后,如“你叫他回来”。从插入状语的位置来看,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主谓短语前或主谓短语中可以插入时间名词或副词,如“我猜想昨天他回来了”或“我猜想他昨天回来了”;兼语句只能插在兼语之后,而不能插在兼语之前,如可以说“你叫他明天回来”,但不能第四,从能否变换语序来看。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结构关系不像兼语句那么紧密,作宾语的主谓短语往往可以移到句首,如可以说“他回来了,我猜想”;兼语句不能

34、这样变换语序,如不能说“他23 第五,从语义关系来看。兼语句中前一个动词与兼语陈说部分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你叫他回来”中的“回来”是“叫”的结果,因为“叫”了,所以才“回来”。 主谓短语作宾语的句子,主要动词与主谓短语里的动词没有这种因果关系,因为“他回来”并不是“我猜想 ”的结果。 8阅读下面这段话,指出其中哪些地方表达不妥;并加以修改: 昨天我的车挂不上两档,今天维修后,问题还是存在,所以基本上一直用1档和3,4档在跑。但还好车速还是比较快,加上退出比赛的朋友帮我把车速调的操控比昨天好了很多,所以名次还排在第3,比第4名领先了一分钟。 答:昨天我的车挂不上二档,今天虽然经过了维修,但问题

35、还是存在,因此基本上只能用1档、3档和4档跑。幸好车速还算比较快,加上退出比赛的朋友帮我把对车速的操控调的比昨天好了很多,所以名次还排在第3,时间上领先第4名一分钟。 9什么是对偶?对偶有哪三种表现形式? 答:对偶,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诠释。在词语中,它是一种修辞方法,两个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关或相反的意思。在语文中,对偶的种类很多,分为单句对对偶、偶句对对偶,多句对对 24 偶等。另外,在数学当中,还有对偶空间 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对偶有三种表现形式: 1)正对。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

36、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10什么是借喻?什么是借代?两者有什么同异? 答: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用乙事物给甲事物作比的修辞方法。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把抽象的事物描绘得形象生动。 借代是指: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事物,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来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体。 同:都是用一个与被描写对象有关的对象代替它。 异:构成基础不同;作用不同;变换结果不同。 11请分析下列两句话,指出它们应归为哪种辞格?为什么?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37、,充满了生机。 25 春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尽情地生长着,充满了生机。 答:运用了比喻中“甲像乙”的明喻格式。“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是生命的开始,是万物萌生的开始,所以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这完全符合孟春时节的物象特征。 运用了比拟。把春天当作是人,分别给予人格化的描写,使其具备人的特征,其目的在于赞美春天的新生,赞美春天的可爱表达出一种美情美意,从而使读者对春天产生强烈的印象,感受作者对春天的强烈感情,进而引起共鸣。 12下面两段文字都是描写“荷”的,但属于不同的语体。请分析它们的特征。 曲曲折折的河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

38、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花Nelumbo nucifera 睡莲科多年生挺水植物。根状茎肥厚多节,节间内有多数孔眼。叶盾状圆形,长叶柄挺出水面。花大,单生于花梗顶端,高于水面,粉红、红或白色;花清香,昼开夜合;花期68月。花托于果期膨大凸出于花中央,内有小坚果,果熟期98月。品种较多,主要分观赏及食用两大类。观赏类又有单瓣、重瓣以及花色、花形的品种。 26 答:属于文学艺术语体。适应艺术领域交际需要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特点综合。功能是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起美感教育作用。包括小说、戏剧、诗歌等。要求和风格的基

39、准是:形象性、美感性、情感性。 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广泛 描绘性、文艺性词语的运用方言、文言、熟语的运用。句式的运用时,变换形式多样。省略句、倒装句很多。辞格手段:积极修辞比较多,主要是比喻、比拟、对偶、排比等。运用叠音的形式,使行文产生往复回环的音乐美、节奏感,如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等。亭亭、枭娜、羞涩等词带有浓厚的感情、语体和形象色彩。句子结构上,形式活泼,不拘一格,有比喻,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拟人,如“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如拟人,如“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属于科学技术语体。科技语体是适应科学技术领域交际需要而形成的运

40、用全民语言的特点综合。它的功用是对自然、社会及人类思维现象进行记述、解说和论证,起着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基本要求和风格基调:概念清楚、判断恰当、推理周密。词语运用时,词语运用的单一性;术语的大量使用和“系列性”;符号化,区别词的大量运用。句式运用时,句型句式的单一性主要是陈述句和疑问句。主谓句较多。介词结构做状语、定语的情况比较多。有大量的专业名词术语,如睡莲科、根状茎、叶盾状、花期、花托、单瓣、重瓣等。句子结构紧凑,多修饰限制成分,多用逻辑关系严谨的复句,如“花大,27 单生于花梗顶端,高于水面,粉红、红或白色;花清香,昼开夜合;花期68月。花托于果期膨大凸出于花中央,内有小坚果,果熟期98月。”语言风格上平实、朴素、没有语言变异形式。 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