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446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音》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知音》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知音》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知音》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音》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音》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知音教学设计 15* 知音 小学2班 潘定刚 龙山县乌鸦乡九年制学校 教学目 知识与技能 1、用不同的方法理解“知音、密匝匝、行当、一唱一和、互唤互答” 这几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落,学习这种写法。 3组块阅读,感悟人、动物之间建立“知音”关系就能实现人和动物之间和睦相处。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劝告人们真心爱护鸟儿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学习目标: 1、 理解课文,体会少年才是鸟的“知音”;理解文中知音的含义。 2、 体会作者真心爱护鸟儿极其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向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读中感悟。 难点:体会为什么说少年才是鸟儿的“知音”。 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朗读,感悟交流。 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法 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收集了解有关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聊“知音” 1听音乐导入。 2理解“知音”的含义了吗? 3若是人和鸟之间也形成了这种“知音”关系,你猜猜,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二、寻“知音” 1、打开课文15*知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读课文,设疑: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读了课文,你读懂了些什么?还有那些没读懂? 3、学生质疑。 4、学生交流。 5、整体

3、感知课文内容,说说谁是谁的知音。 三、明知音 1、究竟谁是画眉的知音,为什么? 2、找出下列不同的句子,比较朗读: 、面对养鸟老人的问题:我这鸟儿叫得怎么样?围观的观众和少年不同回答的句子。 养鸟老人和围观者听到少年背古诗前后不同的表现。 3、先自读自悟,再小组讨论,最后汇报交流。 4、深入文本,品读感悟,指导朗读 、 读句子,体会文中标点符号的用法。 第一组:我这鸟儿叫得怎么样? 我怎么听着这鸟唱得不是美歌呀? 第二组:真是美鸟唱美歌呀! 唱的是忧愁的歌,痛苦的歌! 、让学生换位思考,假设你就是笼中的画眉鸟。老人和少年对自己的歌声、生活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你会怎样想呢?让学生找出关键词句,也可

4、超越文本设身处地去体会,感同身受之后学生自然就会明白少年描绘的自由自在的生活才是符合鸟的内心需求。 四、做“知音” 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2、是啊,在你我们的身边,还有多少像画眉这样渴求知音的生灵啊!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去关注这些身边的动物! 2、总结:我想,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大概都会希望成为对方的知音吧!这样,人和动物之间就可以和谐相处,这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了! 附:板书设计 养鸟人 怔住了 知音 观 众 没做声 少 年 “自在啼” 教学反思: 课文通过叙述在鸟语园发生的故事,告诉我们鸟儿也有自己的语言、欢乐和忧愁,只是蓝天、白云、森林是他们的理想之地,让我们去爱护他们,去给他们自由。本文采用了先扬后抑引用掲题、人物对比的写作手法,在描写上多运用对话的形式来展示任务的内心活动;在结构上,作者采用“此地无银三百两”的独特结尾方式,给人以想象。 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导入,向学生讲述“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让学生理解“知音”一词的含义,即指真正了解对方的人。然后让学生自读课文感悟交流。在自读感悟过程中,运用多种朗读方式;比较朗读,感悟到少年才是画眉的知音,最后分角色朗读,读出画眉对笼外世界的渴望,读出为观者的情感变化,读出少年坚持说服老人,不依不饶的坚定态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升华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