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芣苢》赏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6191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芣苢》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芣苢》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芣苢》赏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芣苢》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芣苢》赏析.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芣苢赏析芣苢 诗经周南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有:据为己有,获取。 掇:拾取。 捋:成把地从茎上捋取。 袺:用一只手扯住衣襟把芣苢装进去。 襭:把衣襟两角掖在腰带间,两手同时把芣苢装进去。 “芣苢”,又作“芣苡”,即车前草,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 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反映了妇女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韵律婉转,节奏明快,富有民歌情味。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曾说:“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

2、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译而自得其妙焉。” 诗经中的民间歌谣,有很多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但像芣苢这篇重叠得如此厉害却也是绝无仅有的。先以第一章为例:“采采”二字,以诗经各篇的情况而论,可以解释为“采而又采”,亦可解释为“各种各样”。然而说车前草是“各种各样”的,也不合道理,应该还是“采而又采”。到了第二句,“薄言”是无意义的语助词,“采之”在意义上与前句无大变化。第三句重复第一句,第四句又重复第二句,只改动一个字。所以整个第一章,其实只说了两句话:采芣苢,采到了。这还罢了,第二章、第三章竟仍是第一章的重复,只改动每章第二、四句中的动词。也就是说,全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

3、个动词采、有、掇、捋、袺、襭是不断变化的,其余全是重叠,这确实是很特别的。 但这种看起来很单调的重叠,却又有它特殊的效果。在不断重叠中,产生了简单明快、往复回环的音乐感。同时,在六个动词的变化中,又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诗中完全没有写采芣苢的人,读起来却能够明白地感受到她们欢快的心情情绪就在诗歌的音乐节奏中传达出来。这种至为简单的文辞复沓的歌谣,确是合适于许多人在一起唱;一个人单独地唱,会觉得味道不对。袁枚曾经嘲笑地说:“三百篇如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之类,均非后人所当效法。今人附会圣经,极力赞叹。章艧斋戏仿云:点点蜡烛,薄言点之。剪剪蜡烛,薄言剪之。闻者绝倒。”(随园诗话)一群人在野

4、外采芣苢,兴高采烈,采而又采,是自然的事情,诗歌可以把这欢快表达出来。 问题倒是:当时的人们采芣苢车前草用来派什么用处?毛传说此草“宜怀任(妊)”即可以疗治不孕;又一种说法,是认为此草可以疗治麻风一类的恶疾。这两种说法在中医学上都没有根据。现在中医以此草入药,是认为它有清热明目和止咳的功能,草籽据说可治高血压。这还罢了,我们也可以勉强地说,诗经时代的人是相信车前草是可以治疗不孕或麻风的。但即便如此,这诗仍然有不可理解之处:不孕或者家里人生了麻风,都是极苦恼的事情,哪里有一大群人为此而兴高采烈地一边采车前一边唱着歌的道理?拿方玉润所推想的情景来看这样的解释,尤其觉得不对劲。 所以我们觉得应该给芣

5、苢以另一种更合理的解释。值得注意的是清代学者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所说的一句话:“野人亦煮啖之。”此“野人”是指乡野的穷人。可见到了清代,还有穷人以此为食物的。朝鲜族以车前草为食物是普遍的习俗。春天采了它的嫩叶,用开水烫过,煮成汤,味极鲜美。朝鲜族(包括中国境内和朝鲜半岛上的)是受汉族古代习俗影响极大的民族,朝语至今保存了很多古汉语的读音。可以推想,中国古代民间也曾普遍以车前草为食物,只是到了后来,这种习俗渐渐衰退,只在郝懿行所说的“野人”中偶一见之,但在朝鲜族中,却仍旧很普遍。 以此释芣苢诗,就觉得容易理解了。按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云:“三月三日男女皆戴荠菜花。谚云:三月戴荠花,桃李羞繁华。”荠菜花实在说不上好看,只因荠菜是江南人所喜爱的野菜,对于穷苦人更是天之恩惠,故人们连它的花儿也生了偏爱。车前草较荠菜更为平常易得,想必很多年前,它更受老百姓的喜爱吧?如方玉润之说,想必每到春天,就有成群的妇女,在那平原旷野之上,风和日丽之中,欢欢喜喜地采着它的嫩叶,一边唱着那“采采芣苢”的歌儿?那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生虽是艰难的事情,却总有许多快乐在这艰难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