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知识点》练习.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186283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武传知识点》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武传知识点》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武传知识点》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苏武传知识点》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苏武传知识点》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苏武传知识点》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武传知识点》练习.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苏武传知识点练习苏武传知识点练习 一、请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 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 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 3、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收藏。 5、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 6、信义安所见乎? 7、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 8、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 9、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 10请毕今日之驩 “驩”:通“欢” 11因泣下霑衿 霑:同“沾” 衿:同“襟”,衣襟。 12与武决去 决:通“诀”,诀别。 见:通“现”,显现。 二、请用小括号标出下

2、更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 1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渐渐 今义:略微 2汉亦留之以 古义:相抵偿。 今义:副词,表程度。 3我行也。 古义:老人,长辈。 今义:岳父。 4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古义:临时充任 5皆为陛下所 古义:提拔。 今义:业绩。 6兄弟 古义:亲近的侍臣。 今义:动词,靠近。 7欲降武。 古义:趁这时。 今义:只“因此”二字连用,相当于所以。 8且陛下高 古义:年纪。 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 9武等 古义:确实存在。 今义:诚实、老实。 10会虞常 古义:判罪 今义:分析说明事理 11太夫人已 古义:去世 今义:使人失望、伤心、痛苦 12明年 古义:第二年 今义

3、:今年的下一年 三、请用小括号,标注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单于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壮 2、尽汉使路充国等: 归:动词使动用法,使归 3、欲因此时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4、空以身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 5、反欲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 6、单于愈益欲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7、推驸马河中溺死 堕:动词使动用法,使堕 8、王必欲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9、天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 10、羝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 11、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 12、以状武 语:名词作动词,告诉 13、陵与卫律之罪,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 14、得见汉使

4、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15、武能纺繳,弓弩 网:名词作动词,结网; 檠:名词作动词,用檠矫正弓弩 16、及卫律所降者 将:名词作动词,带领 四、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并直译。 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定语: 留在汉者, 被扣留在汉的 全句翻译:送被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 2、为降虏于蛮夷 为:作,充当 状语:于蛮夷,在异族 全句翻译:在异族作奴隶 3、何以女为见 何以:以何,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女通汝,第二人称代词,你 为:语气助词 女为见:见汝为,宾语前置 全句翻译:凭什么要见你。 4、子卿尚复谁为乎 谁为:为谁,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全句翻译:你还又为谁呢? 5、何以复加 何以:以何,疑问代词

5、作宾语,前置。 全句翻译:用什么再加重呢? 6、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全句翻译:缑王是昆邪王的姐夫。 7、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丈人: 古义:老人,长辈。 行:辈份 全句翻译: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 五、简答题。 1、卫律和李陵劝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卫律在劝降苏武时先杀虞常,降张胜,企图杀鸡儆猴,制造威逼的声势,然后又以“当相坐”之罪胁之,以“复举剑拟之”吓之,企图以武屈之,威逼不成,又以“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之利诱之,总之是软硬兼施、威逼利诱,手段极其鄙俗,令苏武深恶之。 8、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生得:被活抓 全句翻译:缑王等人都死了,虞常被活捉。 9、见犯

6、乃死,重负国 见:表示被动 乃:才 负:对不起 全句翻译:被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10、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后置定语:亡罪夷灭者 夷灭:被全家杀光,动词表被动 全句翻译:无罪而被全家杀光的大臣们有几十家 11、皆为陛下所成就 为:表示被动 成就:提拔,栽培 全句翻译:全被皇帝所提拔 12、劾大不敬 劾:被指挥,动词表示被动 全句翻译:被指控为“大不敬”, 李陵劝降时,置酒设乐,先是推心置腹地告诉苏武,“终不得归”,何必“空自苦”,紧接着指出其兄弟都被汉武帝害死,挑拨君臣关系,后又披露苏武家庭的悲剧:“太夫人已不幸”“妇年少,已更嫁”“独有女弟二人,两男一女,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以

7、断其亲情之念,再以切身体会说明最初与苏武颇有同感;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即使回去也难保身家平安,进一步离间君臣。总之,李陵的劝降用的是攻心计,打的是感情版,比起卫律的鄙俗卑劣要高明许多。 两者不同的原因:1、两人与苏武的关系不同:前者对苏武而言是无耻叛将,后者却是曾经的同事兼好友。2、两人的地位与修养不同。卫律是没有任何气节可言的武夫,而陵是一代名将飞将军李广之后,自然不会像前者一样鄙俗。3、卫律是个纯粹小人,卖国求荣,没有任何的羞耻心;而李陵曾为汉朝立下战功,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实属无奈,且从苏武大义凛然地拒降后,他“泣下沾襟”,可见尚存羞恶之心。 2、对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

8、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 对于卫律的软硬兼施,苏武始终是威逼“不动”,利诱 “不应”,表现对其为人的鄙夷。且当他说出: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不听语计,尚复见不得之类无耻至极的话后,苏武终于忍无可忍,“骂律”,可见,对于卫律的召降,苏武自始至终都以强硬的姿态抵抗。 而对于李陵推心置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文雅劝降方式,苏武则是全然不为所动,始终表明自己忠君不二的坚定立场,且称李陵为“王”,划清二人的关系,使其最终羞愧难当。 对二人不同的回答表现了苏武爱憎分明、立场坚定、大义凛然的品格。 附:课后研讨练习二答案: 例字 假 稍 当 遗 会 例句 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 稍迁至栘中厩监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课文中的意思 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意思 虚假 稍微,些许 正在 丢失,落下 聚会,集合 临时充任 渐渐 抵押 送给 正当,适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