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中学课型浅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主题学习中学课型浅谈》.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语文主题学习中学课型浅谈“语文主题学习”中学课型浅谈 刘晓岚 潍坊市潍城区的教师在“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大胆尝试新课型,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读思结合、以写促读,从不同的角度启迪学生的智慧。探索并实施的较为成熟的“语文主题学习”课型主要有九种:N+X略读课、1+X主题阅读课、主题阅读展示课、表现手法鉴赏课、主题写作指导课、情感意蕴探究课、语言特色品味课、阅读指导课、专题研究展示课等。 一、N+X略读课 根据课文内容及特色,教师将各单元精讲篇目以外的现代文进行整合,精心设计组织主题泛读课,一节课完成23篇课文的学习。这需要教师克服语文教学中的面面俱到和烦琐分析,删繁就简,用单元
2、整体推进代替传统的一课一课教的方式,对于课文加强整合。抓住一条主线整合几篇课文,还可加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几篇文章,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探究主旨,感悟文字魅力,掌握写法特点。正如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所说:“如果要避免思想上的僵化,就要特别注意两条戒律:一是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二是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特别透彻。” 对一个单元中的课文,有的语文课堂要“瘦身”长文短教,再长的课文也要尽量1个课时处理完,比如孔乙己。教学时注重设计“主问题”,组织“主 活动”,努力做到“突破一点,带动全篇”,为主题学习拓展学习空间。 有的要加强整合,比如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喂出来 等文章,用“以文品文”的阅读
3、方法深入理解议论性散文中意蕴深邃的语句。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树立环保意识。当然,哪些文章要整合,抓哪条主线,则因学校因学生而异,备课组进行集体备课,彰显个性、不拘一格。 二、1+x主题阅读课 这个课型要充分发挥课文的范例作用,请学生精读课内的精品课文,特别是对文中的亮点,让学生反复品读,咀嚼品味,深入领会文章的意蕴。比如,人教版八年级(上)第二单元由(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五篇文章构成,老师们在教学这一单 元时结合知识能力点,重点学习背影老王,其余整合推进。教师们经过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先期阅读,确定背影一课可以结合丛书中苏童的父亲、贾平凹的父亲的半瓶酒、舒乙的父子情、余杰的父亲的自
4、行车、黄大能的父亲赠我的座右铭等。 文章,来深度解读。 当然,这一课型不单指1+x,也可是x+1,或是x+1+Y、1+x+Y等,教师们应注意:每个单元选取12篇重点文章精读,实现“1”的引领作用;教师要大胆取合,不要面面俱到,在研读教材的精彩段落上下功夫,同时加大对“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阅读,丰富学生对“x”的感受和认识,达成对文本的交互解读;增大课容量,凸显语文教学重点,不可舍本逐末,避重就轻,忽略了对文本的学1 习;要有明确的目标,“x”是为了深入解读“1”;“x”文章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学生存在差异,读多少,读哪些,是可以弹性安排的,要给学生留下自由选择阅读的时间和空问。 三、主题阅读展示
5、课 主题阅读展示课能为学生提供大量展示自己阅读成果的机会,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交流自己在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时的所思所感,因此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课型,教师在平时上课时采用较多,设计这种课型一般遵循以下流程: 1主题阅读,确立思路 师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大量阅读,做好读书笔记。特别是教师,在阅读时要认真细致,读懂文章,读通文章,能有自己的收获和感悟,并设想学生在读到这里时会有哪些感想。为设计课堂做准备,在阅读中了解每篇文章或每个单元的主要思想内容,在语文的知识技法上有哪些侧重等,从中找到切人点,理出课堂设计思路。 2自读课文,小组互助 教师根据需要,对学生进行组织和引导,帮助学生根据教
6、师预先设计的学习提纲开展阅读。阅读文章的同时做好圈点勾画和批注,让学生明确在展示课中的任务要求以及活动方式,以激发学生展示的积极性。 3交流、展示阶段 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注意点拨、激励、评价。各组分别按准备情况展示对文章的认识,教师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展示时各组间同学要注意展示问题的联系,通过各组问的合作补充完善。可以是文本的展示,结合重点语句的品读、赏析进行展示,对文章整体的赏析进行展示;可以是情感的展示,学生说感悟、体验,引入“语文主题学习”丛书材料补充认识,形成与文本的深入交流等。 4提升阶段 本环节可以根据阅读内容训练语言知识技法;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及自身感悟设计活动,使语文生活化;也可
7、以是文章写作方法的归纳、整理、学习、实践。比如,张丽老师执教的主题阅读展示课美丽人生,有效地整合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下) 古韵今风中“我心深处”和“人生行囊”两个板块中的文章,以“美丽人生”为主题,引领学生将自主阅读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通过阅读展示,使学生深入思考在人生道路上一个人应该具备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四、表现手法鉴赏课 在初中阶段,教师在引领学生大量读书的同时,应引导学生捕捉文章的表现手法并进行赏析,获得对文章表现手法的规律性认识,逐步形成一定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运用能力。常见的表现手法有:烘托、渲染、对比、象征、比喻、用典等。这种课型一般先确定以某种表现手法为主题,然后师生搜集
8、并阅读丛书中运用这一表现手法的多篇文章,共同鉴赏,探究规律。当然,这个规律不是老师生硬地2 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在阅读大量相关的文章中自己感悟到的,是自己探究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各种手法的魅力,享受着阅读带来的乐趣,不断丰富着自己的阅读体验。这种课型一般遵循以下流程: 1例文赏析,找出运用某一种表现手法的精彩文段; 2细读品味,领悟这一表现手法的特点及作用; 3群文鉴赏,阅读交流,触类旁通,探究规律; 4拓展练习,写作运用,展示成果。 比如,王永兰老师执教的象征手法文章鉴赏课心物同一,托物言志,首先是回忆课文海燕白杨礼赞中象征手法的运用,然后学生走进丛书,展示自己喜欢的佳作,交流展
9、示精彩的段落并适当鉴赏,文章用什么事物象征了什么精神或思想。小组再从丛书中老师圈定的文章松与兰月是故乡明芦苇看树等几篇较典型的象征手法文章中选取一篇,共同梳理展现它的行文思路,从中发现和总结写作此类文章的规律。通过鉴赏交流,学生深刻认识到象征手法的作用,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可以把某些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主题写作指导课 立足课堂,大量阅读一定会实现厚积薄发,主题写作课型与表现手法鉴赏课型有许多共同点,就是“读透一类文章,把握一种手法,会写一种文体”。主题写作指导课强调每节课主要训练一个技法,打破作文训练把所有的写作技巧“一揽子全
10、兜”的现象,一个技法一个技法地训练。实现由简单到复杂,由相对独立到全面综合,由追求一点点的完美过渡到追求全面的完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由点及面的过程。学生每一次写作都是在感受大量美文或片段基础上进行的,有真实的体验,有深刻的感悟,每一次写作都会有收获和提升。 比如,王焱老师执教的九年级写作课雨,此时学生积累已很丰富。老师在创设情境,温馨导课后,第一环节“闲来临窗观雨态”,展示一组描写雨景的片段,学生朗读、欣赏,总结出写作技巧,有“巧用修辞,如见雨形”“形声色味,如沐雨中,正侧结合,如醉雨景”“虚实结合,如痴其境”等。第二环节“巧用技法摹雨态”,请学生回忆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一次观雨,或任选一幅似曾
11、相识的画面,运用妙招描写雨景。写作后小组内交流。第三环节遍赏佳作会雨意”,教师以四首古诗创设意境,引导学生领悟雨是作者不同情感的载体。学生赏析一组“雨”的诗文,体会雨中蕴含的浓浓情意。第四环节融心入境再抒情”,请再欣赏雨景,把情感融入景物中,学生再修改、再完善自己的作文。 六、情感意蕴探究课 文学作品是情感的产物,心灵的投影。“语文主题学习”在强化海量阅读的同时,也强调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情感意蕴探究课是指师生对文本渗透的情感,文本所表现的风骨,文本所展现的人生某种精神、意义等的探究。这种课型可以是对丛书中一组文章情感美的探究,情思绵长,撼人心魄;可以是对某一篇文章独特意蕴的深入挖掘,如诗如画,
12、豁然开朗; 3 可以是对某一类文章的哲思美的细致揣摩,思考人生,深邃独特。 比如,王焱老师执教老王一课,王老师将课型设置为情感意蕴探究课,拟定了一个很好的题目老王好人好梦,整堂课分三步进行:第一步读老王,深入解读课文,破解谜团,找出文中令人费解的描述或议论,初看时似乎不合情理,细读后发现入情入理;再寻找文眼,使学生对文本的认识逐步加深。第二步读丛书,阅读丛书中圈定的文章, 陪你再走最后200米写给歹徒的借据悠长的铃声感恩的心一棵开花的树等,仿照第一步找出文章的谜团及文眼,师生交流。第三步读“好人”,在你的身边,也有许许多多曾被你忽视的好人。你是否也曾接受过他们给予的温暖?是否也曾走进他们的心,
13、读懂他们的爱和他们的梦?在学生积极的交流后,老师进行小结:他们(像老王一样的人)甘于低微却决不卑贱、累得伛偻却立得笔直、不要施舍却渴求尊重、羞于索取却倾情付出、委屈自己却成全别人、历尽艰辛却常怀感恩。 七、语言特色品味课 语文课要细读文本,品出文字背后的味道。只有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意蕴,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只有引领学生领悟语言的精妙,才能使他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提高品读文章的能力。我们把语言特色的品味分成词语运用的品味、语句内涵的品味、语言特色的品味和语言技巧的品味等。 比如,郎春慧老师执教八年级(下)春酒一课,教学重点确定为品味台湾著名作家琦君的语言特色。琦君的语言
14、是很有特色的,总是在温情不动声色的娓娓道来中,传递着一种温暖。这种味道需要慢慢地品,慢慢地悟。郎老师善于运用删、换的方式进行对比,品读的是母亲的语言描写,通过对三个语气助词“哟”、“呀”、“了”的咀嚼,就让我们品出了这样的一位母亲:她慈爱和蔼,她灵巧贤惠。我们还触摸到了一份情感:母亲对女儿的浓浓爱意;还发现了一种亲密的母女关系:母亲的管束并不是居高临下的严肃。郎老师又结合琦君其他作品下雨天,真好毛衣三更有梦书当枕春节忆儿时等,让学生进一步阅读,通过大量文章的阅读,使学生真正理解琦君的语言特色。 八、阅读指导课 学生面对大量文章,是一目十行、粗略浏览,还是字斟句酌、细细揣摩?我们认为,学生应立足
15、课堂,做到精读与泛读结合,进行高效阅读。如何确保学生的阅读效果呢?在课堂上,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使学生能够运用一些阅读的方法,把握某一体裁的文章基本的阅读规律,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进而促进学生更加高效 地进行海量阅读。 阅读指导课,既能引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帮助学生挖掘文本的丰富内涵;又能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搭上阅读的快车道,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这种课型的设置因学段而异,七年级重在引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把握精读、泛读、浏览、速读、赏读等常用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评价型等几种读书笔记的写
16、法。4 八、九年级重在指导学生提高阅读速度,提高理解能力、评价人物和事件的能力及联想、想象能力等。这种课型综合性较强,对老师要求较高,老师要熟练掌握初中阶段的知识体系,灵活结合课本与丛书,针对学生的需要,及时给予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时加大激励力度,调动大家积极参与讨论,营造浓厚的研读氛围。 比如,陈红郦老师执教的七年级(上)第三单元主题学习丛书四季如歌阅读指导课,学习融情于景的抒情方式,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赏析写景散文,抓住景物特点,品味作者情感。老师用课本及丛书中的典型文章解读散文,从赏析方法上给予指导,加强了情感体验、情感共鸣的阐述引导。学生从老师对某一文本或多个文本的解读中得出阅读一切散文的基
17、本能力。学生感知到散文阅读必须关注深度、温度。深度就是知识、才情、能力以及美感的合理延伸,温度就是作者的情感、情怀及作者和读者的共鸣。通过这种课型的学习,更多的同学喜欢上了写景散文,并且学会欣赏写景散文。 九、专题研究展示课 无论是哪个年级,哪个学期,我们都要给学生定期上专题研究展示课,给学生一个阅读方向的引领,使语文课更有文学品位。课堂内容的选定要体现经典性、现代性、整体性。经典性,即所选定的内容是经典、精品;现代性,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打开胸襟,广采博取,使学生能吸收多元文化的营养,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品质;整体性,是指每个专题所选的文本可以是整本的书,如水浒专题;可以是整本书中部分篇目的组合,如诗经中的爱情诗专题;可以是同一作者多篇文章的赏析,如柳宗元专题。如此可以让学生从“数斑”中窥见“全豹”,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热情。 千山同一月,万户尽逢春。经过多年的“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潍城区立足课内阅读,构建和实践优质高效的“语文主题学习”新课型,课堂效益和师生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借助“语文主题学习”丛书这个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兴趣越来越浓烈,阅读能力普遍有了一个很大的飞跃。简简单单地教,轻轻松松地学,“语文主题学习”让我们师生的语文之路简单、丰富而快乐! (作者单位:山东潍坊市潍城区教科研培训中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