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鹬蚌相争》三年级,语文S上册,《鹬蚌相争》教学实录.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8976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鹬蚌相争》三年级,语文S上册,《鹬蚌相争》教学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鹬蚌相争》三年级,语文S上册,《鹬蚌相争》教学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鹬蚌相争》三年级,语文S上册,《鹬蚌相争》教学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鹬蚌相争》三年级,语文S上册,《鹬蚌相争》教学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鹬蚌相争》三年级,语文S上册,《鹬蚌相争》教学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鹬蚌相争》三年级,语文S上册,《鹬蚌相争》教学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鹬蚌相争》三年级,语文S上册,《鹬蚌相争》教学实录.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鹬蚌相争三年级,语文S上册,鹬蚌相争教学实录教材分析: 鹬蚌相争相互钳制互不相让,却让渔人获利的故事,告诫人们:做事要权衡得失,化解矛盾冲突相互谦让。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内容,理解寓意,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4、诵读古文,培养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 5、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 懂得只为眼前的一点利益互不相让,争执不休,最终只会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得利的道理。 教学

2、难点: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发展学生合理想象、创编故事的能力。 教学准备: 由“鹬”、“蚌”图片各一张和战国七雄分布图制作成的演示文稿,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流程示意: 故事导入自读课文激发兴趣熟读概括了解内容初读指导合作表演指导朗读体会角色回归历史角色换位理解寓意想象交流创编故事 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历史故事导入、点燃学习兴趣。 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

3、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当时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什么故事有这么大的力量呢? 二、初读课文,练习概括。 1、指名试读课题。 板书“鹬”字,学生书空并数出笔画。 你有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鹬”字最难写了,谁来讲一讲,你是怎么样记住它的? 我也有个好办法:“商”字摘掉帽,上面换个“矛”,右边站只“鸟”。就念“鹬”。) 请学生告诉老

4、师“蚌”字的写法,板书。 齐读课题。 2、自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看生字表或查字典,做到正确流利;同时,想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生自己练习朗读。 小组读,帮忙指出错处。 3、指名读:提出建议或表扬。 4、学习概括: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话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个什么故事。完成板书: 鹬 蚌 相争 渔夫 三、精读课文,理解寓意。 1、指导有感情朗读。 重点指导: 鹬生气了,说:“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这蚌就要活活干死!”:读出鹬“生气”的语气。 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的饿死!”:引导学生体会“毫不示弱”的不同感受,读出不同的语气。 指名读,男女生对话读

5、,师生分角色读。 生1读:河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地饿死!” 师:你为什么这么生气呀? 生:那鹬啄住我的肉,居然还威胁我,我才不怕它呢! 师:你从哪儿看出蚌不怕鹬? 生:从“毫不示弱”这个词知道的。 师:谁跟她读得不一样? 生2读:河蚌毫不示弱,说:“今天不放开你,明天不放开你,你这鹬就要活活地饿死!”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我觉得河蚌还会想:你不是要把我干死吗?我就不放开你,看你能怎么样?气死你! 师:哦,看来河蚌不光有股不服输的劲头,还很会气人呢!那鹬岂不是更生气了!我们再一起读读鹬和蚌的对话,感受它们各自的心理。 2、表演体会鹬蚌相争的过程。

6、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互不相让”。 学生们两个人一组,合作表演鹬蚌“互不相让”的争斗过程。 看完几组同学的表演后,同学们纷纷提出意见: 生1:它们不能说完话就放开,应该“互不相让”谁也不肯放开谁! 生2:那个鹬的嘴用力往外“拔”是不对的,因为说的是“互不相让”,就说明鹬并没有想“撤退”的意思。 生3、对,应该是一个啄住不放,一个夹住不放! 板书:互不相让 3、想一想:鹬和蚌这样“互不相让”,最终会有怎样的结果? 生1:它们这样一直僵持下去的话,鹬会被活活饿死,蚌会被活活干死,谁都不会有好下场! 师:这就叫 生:两败俱伤! 生2:如果有渔夫走过来的话,它们一个不能飞,一个跑不了,就会被渔夫一起抓走

7、 生3:渔夫把它们抓走后,很可能会把鹬卖掉,把蚌用来煮汤喝 生4:鹬也可能会被吃掉 4、回顾历史故事。 当年,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鹬蚌相争的故事,如果你是赵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怎样想呢? 生1:我会想:如果我和燕国打起来,还不得跟“鹬蚌相争”一样,最终两败俱生2:我不能去打燕国,一旦我们打起来,一定会劳民伤财,秦国再像那个渔夫一样乘虚而入,把我们都消灭了,那就惨了! 生3:我不但不能去打燕国,而且我们还应该和好,团结起来共同对付秦国 四、体会寓言的魅力。 两千多年前,聪明的苏代就是给赵王讲了这个故事,巧妙地劝阻了赵王,免去了燕国的一场祸患。你能体会到这个故事的言外之意吗?你从这个故事受到什

8、么启发?“鹬蚌相争”也由此变成了一个成语。这则寓言故事出自古书战国策燕策二,西汉的刘向专门把战国时候劝说君王将士的高招编成一部书,叫战国策。一共有33篇。我们以前学过的成语惊弓之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都出自这部书。一个简短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是寓言的魅力。像这样出自寓言的成语还很多,如: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你还知道哪些?有兴趣的话,课下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你会懂得更多。 五、拓展延伸:创编故事,发散思维。 师:“鹬蚌相争,渔夫得利”这个故事流传至今。 出示图:许多年后,鹬和蚌的子孙再一次在河边相遇了这次,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新的故事呢? 你还听过或看过哪些寓言故事? 六、作业超市。 选择一项适合你的作业: 1.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把自己新编的故事写下来。 3.再去搜集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读一读,体会它蕴含的道理。 板书: 鹬 蚌 相争 渔夫得利 伤,谁也得不到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