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校本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9402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校本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一年级校本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一年级校本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一年级校本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一年级校本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校本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校本教.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年级校本教一年级校本教材 硬笔书法教材 1 编写说明 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指出:“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于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承认。因此,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语文课程标准也对于不同学段的写字教学制定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开展以“硬笔书法教学”为基础的“书法教育”,将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加强写字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 我们以硬笔书法教育为抓手和切入口,使学

2、生在整个小学阶段有步骤地掌握书法知识技能,发展写字的感知、欣赏、表现、创造等能力,接受书法艺术熏陶,提升文化艺术修养。 俗话说:“字如其人”。我们提出“端端正正写字,2 堂堂正正做人”。在书法教育中,以人为本,鲜明人文色彩,突出人文价值,重在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文化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册书重点介绍书法入门知识及基本笔画的特点、写法。 本册教材编委会成员: 主 编:齐孝云 副主编:王天庆 王玉萍 编 辑:惠静宜 张玉玲 赵丽梅 李雪梅 李铁刚 3 目 录 第一章 学习书法的意义- - - - - - - - - - 6 第二章 学习书法的基本技法 第一节 写

3、字的姿势- - - - - - - - - - - - 10 第二节 写字握笔的方法- - - - - - - - - - 13 第三节 写字的运笔过程- - - - - - - - - - 16 第四节 笔顺规则- - - - - - - - - - - - - 18 第三章 基本笔画的写法及应用 第一节 点的写法- - - - - - - - - - - - - 20 第二节 横的写法- - - - - - - - - - - - - 22 第三节 竖的写法- - - - - - - - - - - - - 24 第四节 撇的写法- - - - - - - - - - - - - 26 第

4、五节 捺的写法- - - - - - - - - - - - - 28 第六节 提的写法- - - - - - - - - - - - - 30 第七节 折的写法- - - - - - - - - - - - - 31 第八节 钩的写法 第一课 横钩、横折钩、竖钩的写法- - - - 33 4 第二课 竖弯钩、弧弯钩、戈钩的写法- - - 35 第三课 卧钩、横折弯钩、竖折折钩的写法- -37 第四课 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向右钩- - -39 第九节 其它笔画的写法 第一课 竖弯、横折弯、横撇的写法- - - - 41 第二课 竖折折撇、横折折撇、横折提- - - 43 附字表 - - -

5、- - - - - - - - - - 45 5 第一章 学习书法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脑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及了。在大家尝遍了电脑高科技给人们所带来的各种方便的同时,一些人疑惑了:孩子们要学的门类太多,还有必要让他们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去苦苦练书法吗?将来的社会用得多的是电脑,电脑打出的字要多漂亮有多漂亮对这种想法我们实在不敢苟同。 一、传承文化 首先,书法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艺术;从殷商的甲骨、周的金文到秦篆、汉隶直至后来的楷、行、草,不断地在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是随着时代的要求发展变化的。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它以汉字为载体,涉及语言、文学、历史、美学

6、等方面,又与音乐、美术相通,它具有很6 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意义。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有责任继承这一传统,练好中国书法。,也是热爱祖国发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二、感染心灵 其次,书法对于培养人的道德素质、身心素质、智能素质及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个性塑造及审美能力都有及其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书法是我国独特的传统艺术,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欣赏和喜爱。人们为什么会喜欢她呢?正是因为她能示人以美,触发人们对美的感受和联想,它是审美与实用的结合体。汉代的杨雄曾说过:“字为心画”,即书法是表现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的。美的书法能通过形象而又抽象的线条使欣赏者获得美的享受,并能够陶冶人的人格和性情。练习书法实际上是

7、习字者用眼睛感受美,用练习探求美,用心领悟美,用手创造美的过程。鲁迅先生说:“我国的书法艺术是东方的明珠瑰宝,它不是诗却有诗的7 韵味,它不是画却有画的美感,它不是舞却有舞的节奏,它不是歌却有歌的旋律。”还说:“我国文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所以说,学习书法是美育的有效手段。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面容美丑是先天的,但字写得美却可以靠后天努力而获得,字是人的另一个仪表。而且,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高质量的生活,许多人喜欢在家中挂一幅书画作品以增加点书香,这不仅是装饰,也体现个人的品味,同时更是一种美的享受。对于孩子们来说,把他们带到书法美的

8、意境中去,让他们耳濡目染,深受熏陶,则必定会有全新的发现,久而久之,也就会有闪光的自我。这些在电脑中又如何能显现呢? 三、塑创新人 再次,目前,中国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中的一部分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比较孤8 僻。练习书法则是调节心理素质、规范行为的好办法,可以使学生进入相对静止状态。现在的学生不是不聪明,而是太马虎,不认真,不专心。而练字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必须心静气和,端正姿势,持之以恒,久而久之就可养成严谨认真的好习惯。同时,学生最缺少的韧劲与耐力,也恰好可通过一笔一画的书写练习来获得,纠正草草了事、粗枝大叶、马虎的毛病,从而养成锲而不舍、精力专注、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好习惯。事实证明,

9、接受书法教育的学生能获得一种极强的协调和自控能力,为学习其他学科,培养其他技能打下一个良好基础。 9 第二章 学习书法的基本技法 第一节 写字的姿势 写字的姿势是多种多样的,采取不同的姿势来写字会有不同的效果。正确的姿势,能使书写者正常的发挥水平;反之,必然会阻碍水平的发挥。那么,如何确定书写姿势呢?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 身体坐正,两腿自然平放,头和上身稍向前倾,胸部离桌子一拳,两臂平放在桌面。右手执笔写字,左手按纸,纸要放正。要给孩子配备高矮合适的桌椅。当孩子要写字时,首先提醒他注意姿势,然后再帮助他纠正错误姿势。只要持之以恒,孩子一定能掌握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采取什么姿势要根据作品

10、的篇幅、形式、字的大小等因素来确定。书写姿势一般可分为三类:坐势,站势,蹲势。 10 其中正确的坐姿,可以概括为八个字: 头正、身直、臂开、足安。 1、头正 头部端正,略向前俯。不能歪斜,以保证视角的适度,眼睛与纸面距离大致保持在30 40厘米。左手边按纸,边调节纸的位臵,使正在写的字始终在眼和手的最佳范围内。 2、身直 要做到以上要求,身子就要尽量坐正、坐直。胸口离桌沿的距离约在3寸左右(根据所写字的大小适当调节距离的远近)。不可紧贴桌面或弯腰驼背。 3、臂开 关键是两臂自然撑开,大小臂夹角至90以外,使指、腕、肘、肩四关节能轻松和谐地配合,身体的力量可以畅通地传到笔尖。 4、足安 两脚自然

11、平放,屈腿平落。两脚平行或略有前后,双腿不可交叉。 11 图1 正确的写字姿势 图2 写字姿势儿歌 12 第二节 写字握笔的方法 儿童肌肉的发育是不平衡的,比较大的肌肉先发育,细小的肌肉发育要晚些。初入小学,跑、跳都很自然和协调,但是手部肌肉才开始发育,做精细动作的能力较差,握笔写字是比较费劲的。家长要耐心指导,帮助小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方法。 正确的握笔方法是: 笔杆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个指梢之间,食指在前,拇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应较拇指低些,手指尖应距笔尖约3厘米。笔杆与作业本保持六十度的倾斜,掌心虚圆,指关节略弯曲。 写字时手的支撑点在腕骨上。 这样的描述过于抽象,老师必须一边讲

12、解一边示范,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同时,我们还编了个介绍五个指头在写字时正确姿势的五指歌,以便于孩子记忆: 13 五指歌 老一老二不打架, 老二喜欢弓着背。 老三抵在笔杆后, 老四老五抱成团。”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即“捏”、“托”、“垫”、“靠”, 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如空心拳,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捏: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分别从二个方向捏住笔杆下端,大拇指在笔杆的左侧,比食指稍靠后(离笔尖稍远)。食指在笔杆的右侧,在大拇指前。 托:用中指第一关节外侧托住笔杆。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后,前端形成的垂直面在中指前面,中指 在食指下部。 垫:无名指和小

13、指在中指后自然叠起弯向14 掌心。 靠:笔杆向右后方倾斜和纸面呈45度,紧贴在食指的第三关节与虎口之间。 图3 正确的握笔方法 图4 握笔姿势详图 15 第三节 写字的运笔过程 所谓“运笔”,就是用笔,写字时如何用腕、肘的力量来运用笔来写字。知道了怎样执笔,下一步就要懂得怎样运笔,也就是怎样用腕力来辅助写字。 无论写硬笔字或是软笔字,都有它运笔的技巧。初入学儿童由于指力、腕力较弱,其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稳定性、灵活性都很差。因此,在教他们用铅笔运笔时,要让他们在米字格或田字格中作点、横线、竖线、斜线等的练习,这是写字前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如何让儿童在每个格子中画三四条间距差不多的横线、竖线或

14、斜线等,要做到横平竖直,训练学生指、腕力量的平稳与均匀,提高灵活性,为书写创造条件。 用铅笔写字时,虽然笔画平直,起伏变化不大,但为了突出笔画的关键部位,往往在起笔、 16 收笔、提、钩、捺的重点部位和复合笔画的转折处要顿笔。也就是在顿笔处放慢速度,力量稍重地顿、驻一下,实际上是按下了一个“点”。这样的笔画才显得有骨力,给人以健美之感。 行笔时速度、力量要均匀。好多笔画的尾 部是尖的,如撇、提等,收笔时笔力可由重到轻,速度稍快一点。 17 第四节 笔顺规则 一个字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这种书写顺序叫笔顺。掌握了笔顺,不仅容易把握好字的结构,使字体结构平稳,而且可以提高书写速度,为练就一手好字

15、打下良好的基础。熟读下面写字笔顺歌: 写字应当讲笔顺。掌握要领笔有神。 先横后竖上到下,先撇后捺左右分。 从内到外记清楚,进了屋子再关门。 笔顺规则表 规则 例 十 笔 顺 先横后竖 下 八 先撇后捺 天 三 从上到下 京 18 认 从左到右 做 月 从内到外 向 先里头 后封口 先中间 后两边 19 日 国 小 水 第三章 基本笔画的写法及应用 第一节 点的写法 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相向点和长点之分。 右点:起笔轻,行笔渐用力右下按,顿后向左上回锋收笔。 例:主、义、六、文。 左点:起笔轻,行笔见用力向左下按,顿后向右上会带收笔。 例:小

16、、怕、安、农。 相向点:起笔轻,行笔见用力向右下弧形,顿后向上回带收笔。 例:火、半、盖、首。 20 笔画 起笔 行笔 收笔 字 例 火 半 盖 首 长点:起笔轻,行笔渐用力向右下长按,行笔应慢一些,顿后向左上回带收笔。 例:以、头、不、食。 21 第二节 横的写法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横、短横、斜横之分。 长横:向右下呈45角落笔,后顿笔,逐渐提笔,使笔画由粗渐细的均匀行驶,行笔接近右端时,边行笔边逐渐加力按笔,使笔画由细渐粗,接近终端,略向右下方顿笔回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

17、,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 例:上、下、五、土。 22 短横: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上方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收笔时顿笔回锋,笔画稍向右上仰。 例:三、二、王、天。 斜横:写法同长横,只是左低右高的斜度稍大些。 例:七、戈、斗、伐。 笔画 起笔 行笔 收笔 字 例 七 戈 斗 伐 23 第三节 竖的写法 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 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竖画在左,多用垂露竖,在中间或在右侧,多写悬针竖。除此之外,均属短竖的范

18、围,因为短竖在汉字结构中分布的位臵不同,所以,它的形态各异。 垂露竖:下笔时用力按笔,稍顿后略提笔行笔, 垂直向下较轻,行至下端后用力顿笔回锋收笔。垂露竖要写得挺拔有力。 例:个、川、书、开。 悬针竖: 同垂露竖,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露锋不宜过长过细。 24 例:十、平、丰、半。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见下图: 例:口、旧、土、士。 25 第四节 撇的写法 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 斜撇:起笔稍顿,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最后迅速提笔出锋,整

19、个笔画中间部分略向右弓。如图: 例:人、八、入、友。竖撇:起笔下顿,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整个笔画呈弧形。如图: 例:月、用、舟、风。 26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运笔要明快锋利。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图: 例:生、禾、失、朱。 27 第五节 捺的写法 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平捺、反捺之分。 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且略微向右上方滑行,呈一小弧弯状,然后,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顿笔,转向右逐渐提笔出锋。斜度多

20、为45。如图: 例:大、夫、火、木。 平捺: 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右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多用于“走之旁”。如图: 例:之、边、这、近。 28 反捺:由长点变化而来,有时做长点的写法;有时在长点的尾部略向左下作势。一个字中出现两笔捺,要有一笔用反捺。如:“余”、“茶”等字。有时为取姿态,单独用反捺,如:“女”、“秧”等字。写法同长点。 29 第六节 提的写法 提:起笔用力向右下顿笔,由重到轻向右上行笔,要轻而疾,出锋收笔。提画在不同的字中角度和长短略有不同。书写时应该注意区别。如图: 例:江、地、级、虫。 30 第七节 折的写法 折大体有横折、竖折、撇折、斜折4种。

21、横折: 下笔从左到右写横,到转折处稍驻后向右上微昂转而向下顿笔,然后,提笔直下最后回锋收笔。注意折要一笔写成。折处不能写成“尖角”,也不能顿笔过大,形成“两个角”。如图: 例:日、只、回、田。 竖折: 下笔写竖(有长、短之分),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注意竖要直,横要平,一笔写成。如图: 例:山、凶、画、区。 31 撇折: 下笔写短撇,不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上写提,注意折处要顿笔,收笔要出尖。如图: 例:去、云、参、私。 斜折: 下笔写撇,不出尖顿笔后折向右下写长点,右上回锋收笔。注意上部撇和下部长点的角度要恰当。如图: 例:女、始、如、好。 32 第八节 钩的写法 第一课 横钩、横折钩、竖钩的

22、写法 横钩: 下笔向右写横,行笔至起钩处顿笔向左下轻快钩出。注意钩不宜太大,要把力量送到笔尖。如图: 例:皮、欠、买、卖。 横折钩: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折向下,有时稍稍向左倾斜一点,到起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方钩出,一笔写成。如图: 例:习、司、句、匀。 33 竖钩: 下笔写竖,到起钩处,稍停向左上钩出,出尖收笔,钩的尖角约为45度,出钩的部分要短一些。如图: 例:小、水、寸、示。 34 第二课 竖弯钩、弧弯钩、戈钩的写法 竖弯钩: 起笔与竖画相同,行笔至折笔处,圆转向右平移,收笔时向上方钩出,笔画要圆滑不能有棱角。如图: 例:儿、元、见、也。 弧弯钩: 下笔稍轻,由轻到重向右下弧弯行笔,到起钩

23、处略顿笔向左上钩出,收笔要出尖。书写时下笔处和起钩处上下应在一条垂直线上。如图: 例:了、子、手、象。 35 戈钩: 下笔梢重,向右下弧直行笔,到起钩处向上钩出,收笔要出尖。写戈钩关键是要保持一定的弧度,太直、太弯都会影响整个字的美感。如图: 例:民、氏、成、我。 36 第三课 卧钩、横折弯钩、竖折折钩的写法 卧钩: 下笔稍轻,先向右下(笔画由轻到重),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行笔,到起钩处向左上钩出,钩要出尖,但不宜过大。如图: 例:心、必、志、思。 横折弯钩: 下笔写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尔后圆转向右写横,到起钩处略顿笔向上钩出。注意弯处要圆转,下面的横要平,钩要小,要出尖。如图: 例:九、几、凡

24、、旭。 37 竖折折钩: 下笔写短竖,顿笔折向右写横,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注意竖钩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钩要小。如图: 例:弓、马、鸟、引。 38 第四课 横撇弯钩、横折折折钩、向右钩 的写法 横撇弯钩: 下笔写短横,转折处略顿笔后写短撇,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钩的方向往左上。如图: 例:除、院、都、那。 横折折折钩: 下笔写短横,右边稍高些,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短横,再折向左下写弯钩。注意最后的弯钩要稍有弧度。如图: 例:乃、奶、仍、扔。 39 竖提: 下笔写竖,到适当处略顿笔向右上写斜提,一笔写成,提的收笔处出尖。如图: 例:长、民、良、衣。 40 第九

25、节 其它笔画的写法 第一课 竖弯、横折弯、横撇的写法 竖弯: 下笔写短竖,再圆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横,收笔稍重。如图: 例:四、酉、西、尊。 横折弯: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写短横,收笔较重。如图: 例:铅、船、设、没。 41 横撇: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后向左下写撇。注意横要稍向右上斜一点,撇要出尖,一笔写成。如图: 例:又、水、永、承。 42 第二课 竖折折撇、横折折撇、横折提的写法 竖折折撇: 下笔写斜竖,略顿笔折向右写短横,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如图: 例:专、传、砖、转。 横折折撇: 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一小短横,最后折向

26、下撇出,要出尖如图: 例:及、延、廷、建。 43 横折提: 下笔写短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再顿笔向右上写斜提。注意提要短一些斜一些,要出尖。如图: 例:说、语、词、诗。 从上面介绍的39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可以看出,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捺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尔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撇、捺要出尖。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44 附例字: 主、义、六、文、小、怕、安、农、火、半、盖、首、以、头、不、食、上、下、五、土、三、二、王、天、七、戈、斗、伐、个、川、书、开、十、平、丰、半、口、旧、土、士、人、八、入、友、月、用、舟、风、生、禾、失、朱、大、夫、火、木、之、边、这、近、江、地、级、虫、日、只、回、田、山、凶、画、区、去、云、参、私、女、始、如、好、皮、欠、买、卖、习、司、句、匀、小、水、寸、示、儿、元、见、也、了、子、手、象、民、氏、成、我、心、必、志、思、九、几、凡、旭、弓、马、鸟、引、除、院、都、那、乃、奶、仍、扔、长、民、良、衣、四、酉、西、尊、铅、船、设、没、又、水、永、承、专、传、砖、转、及、延、廷、建、说、语、词、诗 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