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19870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第二课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学设计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教学设计 南安市毓元中学 林金朗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作者是马克吐温。本单元所选全是记叙性文章,主要掌握记叙六要素和把握课文脉络及写作思路,从而把握中心。本文通过撰文讽刺希金斯投河、嘲笑两名知名人士及挖苦一个新来的外乡人这三件事,叙述了作者的第一次文学尝试,它们发表在汉尼周报的同一期上,不仅展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且使这一期的报纸销量大增,使得周围的人不能不对作者刮目相看。文章语言诙谐讽刺,笔调轻松幽默。 刚升入初中的七年级的学生在生理方面表现为活泼、好动、参与欲、表现欲非常强烈,但也有小部分的学生性格

2、孤僻,自卑内向、胆小相当多的学生懒惰,对学习不积极、主动,抱着求趣的心里,感兴趣的就学,不感兴趣不学;在认知方面表现为认知能力在不段提高,思维能力逐渐成熟,辩证思维,创造思维有了较大的发展。在小学学习的基础上已具有初步的整体感知课文和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七年级的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一开始有一个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向、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并养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是学生升入中学第一次接触马克吐温的作品,课文内容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学生缺少实际的体验,但对于他那幽默讽刺的语言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实现“教为了不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是一个关键。

3、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天性。 2. 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以及作用。 3. 了解马克吐温作品,体会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4. 体会并掌握文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和人物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的能力,锻炼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思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生活、文学的兴趣。 2. 启发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尝试表现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结构特点,分析、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从语言中渗透出来的真情实感。 2.体会、掌握文中形象

4、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人物的作用。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1.导入: 海伦凯勒曾言:“我喜欢马克吐温谁会不喜欢他呢?即使是上帝,亦会钟爱他,赋予其智慧,并于其心灵里绘画出一道爱与信仰的彩虹。” 威廉福克纳称马克吐温为“第一位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都是继承他而来”。 2.作者简介: 设问:马克吐温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 简介作者: 马克吐温是美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小说和其他作品,如他写的著名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受到全世界读者特别是少年读者的欢迎。他还创作了反映美国社会的著名小说,如百万英镑、镀金时代等,鲁迅曾经称他为“幽默作家”。 (二

5、)读文正音 1、同桌或前后桌的同学为学习小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诵读要求与策略: 能准确、清晰地读文,要注意积累词汇;指出对方同学朗读中的失误与不足。 并针对自读中对课文不懂的地方相互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加以整理。提交全班共同读议,予以明确。 2、 准确朗读、解释下列词语: 1)读准字音: 伶俐差事编辑撰文滑稽戏谑煞费苦心猝不及防言简意赅趾高气扬诽谤 2)理解词语: 煞费苦心 滑稽 猝不及防 六神无主 俗不可耐 心血来潮 言简意赅 刮目相看 戏谑 乳臭未干 盛气凌人 微不足道 趾高气扬 诽谤粗糙 花花公子 琐闻 苛责 教师检查学生字词的自学情况后,组织学生就文章中不懂或有疑问的词句

6、进行全班讨论,全班群策群力帮助解答,教师也参与到其中去。 、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 1.整体感知课文 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师生互动学生小组内互动,师生全班内互动: 自学生课文,同桌或前后桌的两位同学为一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诵读要求与策略: 能在文中圈画与事件有关的词语,如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事件内容。 师生互动:“叔父离家外出了一周”,十三岁的马克吐温独立办了一期汉尼巴尔周报,他在“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做了哪几件事情?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归纳整理。代表发言。 明确:共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撰文

7、讽刺希金斯投河的报道,并用恶作剧讽刺一家报纸的编辑; 第二件: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 第三件: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注脚。 影响是:作者办的周报引起了轰动,使这期报纸销量大增;作者初步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使得周围的人不能不对年幼的作者辛辣老练的文笔刮目相看。 师生互动:作者对这三件事是如何安排详略的呢? 由此看,本文叙事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写得清晰具体,在详略的安排上很得当,这些都值得我们以后写作时参考。 、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结构层次,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给课文划分层次。 学生互相讨论交流。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第1

8、-5段),写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 第二部分(第6-7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反映了马克吐温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天性。 四、作业布置 1、知识巩固积累:用正楷字抄写字词积累注音注释3遍 2、预习与思考:阅读课文3遍,思考课后思考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课前语文活动 谈谈我爱读的书 课前 5分钟两人讲述自己喜爱读的书 二、师生互动 课文品析 教师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结构层次的基础上,细读课文。 学生活动: 1、复习:请同学们简述作者做的三件事? 2、学生谈个人感受: 教师引导:少年马克吐温的哪些方面令你佩服,你最喜爱他的哪一点?他的成功对你有哪些启示? 自由交

9、谈、体现个性,回答老师的提问。 明确:马克吐温的成功潜质: 要善于思考,要善于在实验中提升文学才华。 要善于抓住机会,推销自己。 做事或写文章要有创意,有创意才有可能成功。 要大胆尝试,要敢想、敢说、敢干。 3、叔叔生气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后来变得温和了? 三、品味语言 马克吐温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来源于他对生活对文学的热爱,来源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鲁迅说,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缘故了。” 1、马克吐温的作品让人捧腹,让人深思,这得益于他独特的语言风格。你认为本文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试举出一二例加以说明。 学生举例,如详

10、写了第一件事时对人物的肖像描写,拟的标题以及注解。 明确:语言风格是语言诙谐讽刺,笔调轻松幽默、简洁明快。 参考:讽刺希金斯的文章标题是带有讽刺意味的“约翰摩尔先生的葬礼”;还有标题后轻松幽默地抛下一句带自嘲的话“这是一篇相当粗糙的讽刺文章”: 那些被激怒的人来报复我的时候,作者写得轻松可笑,如:希金斯“看到要找的竟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感到有失尊严,只揪了揪我的耳朵便走开了;那位裁缝“也看不起我,当晚就动身到南方去了”。作者讽刺他们“这两个被嘲讽的人,盛气凌人而来,又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激怒而去。” 形容当地报纸编辑“昂首阔步,高声喊叫,趾高气扬,欣喜若狂”,褒义贬义混用,起到了很明显的嘲

11、笑的意味。作者被攻击而需要治疗,却说是“邀我到药房去,在亲切的气氛中,干一杯法涅斯托克驱虫剂,以便洗刷掉一切怨恨。”并故意解释道:“这是他开的小小玩笑。”正话反说,幽默中充满讽刺的味道。 2、课外延伸:对于马克吐温的讽刺风格你如何看待?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每件事都能用这种手法加以讽刺吗? 编这一期周报时,作者还是一个小孩,你能从课文中看到作者当时的气味吗?接到编到的任务时,有一句:“天哪!我真的不想干这类事”,这当然有第一次干这事而胆层的味道,但同时也是作者儿童的故意夸张的味道;讽刺希金斯时,“没有想到这样发表出来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这是因为作者年小而不能考虑周全。写叔叔生气时,心里发牢骚:“我想,如果他考虑到我对报纸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考虑到,我这样做,是出于感激他对我的爱护他心里应该明白这是最主要的方面他就不该如此大动肝火。由于他离家出走,他碰巧避免了查究、苛责与诽谤,逃脱了对他的攻击。” 明确:教育学生:文学手法是可以借鉴在写作中的,但并非可以到处适用,为人处事中,我们必须要尊重他人,因人因事而异。 四、课堂小结 成功潜质: 要善于思考,要善于在实验中提升文学才华。 要善于抓住机会,推销自己。 做事或写文章要有创意,有创意才有可能成功。 要大胆尝试,要敢想、敢说、敢干。 “以我的第一次”为题,写一篇周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