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完整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病(完整版).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与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与病毒感染、酒精、药物、遗传等因素所致肝病不同,是一组由于自身免疫异常导致的肝脏疾病,突出特点是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概念:自身免疫性肝炎以血清转氨酶升高、循环中存在自身抗体、高-球蛋白血症、肝组织学特征性改变(界面性肝炎、汇管区淋巴浆细胞浸润和玫瑰花结样变)以及对免疫抑制治疗应答为特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不典型,常见乏力、恶心、呕吐、胁痛、关节痛、肌痛、皮疹等,部分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及体征。部分
2、患者伴发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干燥综合征、类风关等。实验室检查:可有血清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主要表现为IgG水平升高;血清中主要抗体有: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1型抗体(LKM-1)、抗肝细胞胞浆1型抗体(LC-1)、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体(SLA/LP)。有时可出现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病理学:以界面性肝炎为主要特征,较严重病例可出现桥接坏死、肝细胞玫瑰花结样改变、结节状再生等。,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诊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治疗,(1)AIH免疫抑制治疗指
3、征包括:血 清 A S T 或 A L T 水 平 1 0 倍 正 常 上 限(ULN);AST或ALT至少5 ULN且-球蛋白至少2 ULN;肝组织学存在桥接样坏死或多小叶坏死表现。(2)对于无症状、实验室和组织学轻度异常的成人AIH患者可考虑行免疫抑制治疗,但治疗方案应个体化并权衡潜在的治疗风险。(3)对于轻微或无疾病活动的AIH患者和非活动性肝硬化AIH患者,无需免疫抑制治疗,但应长期密切随访(如每隔36月随访1次)。,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治疗,(4)对于已存在严重伴发情况(椎体压缩、精神疾病、脆性糖尿病、控制不佳的高血压)的AIH患者或已知不能耐受泼尼松者不应给予免疫抑制治疗。但上
4、述AIH患者若肝病进程加剧、病情严重,则在控制伴发情况的前提下可给予免疫抑制治疗。(5)硫唑嘌呤在以下患者中禁用:治疗前存在严重血细胞减少者(WBC2.5109/L或血小板50109/L),或已知有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活性完全缺乏者。(6)无论临床症状严重与否,儿童AIH患者应在确诊后立即启动免疫抑制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治疗,成人AIH患者治疗方案: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泼尼松初始剂量为30 mg/d,并于4周内逐渐减量至10 mg/d;硫唑嘌呤为50 mg/d。优先推荐联合治疗方案,特别适用于同时存在下述情况的AIH患者: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脆性糖尿病、肥胖、痤疮、情绪不稳及高
5、血压患者。大剂量泼尼松单用:初始剂量为4060 mg/d,并于4周内逐渐减量至20 mg/d。单药治疗适用于合并血细胞减少、巯基嘌呤甲基转移酶缺乏、妊娠、恶性肿瘤以及疗程小于6个月的AIH患者。,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PBC主要见于女性,约占90%,病因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异常,AMA高滴度为此病特点,病理特点为慢性进行性、非化脓性、破坏性小胆管炎,但临床和病理学符合PBC的患者有5%-10%AMA阴性。,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可有乏力、皮肤瘙痒、门静脉高压、骨质疏松、黄疸、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病,如SS、系统性
6、硬化、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生化检查:肝源性血清碱性磷酸酶和谷氨酰转肽酶升高是PBC最常见的生化异常。高胆红素血症多见于PBC晚期。胆管B超检查:对于所有胆汁淤积患者均应行肝胆系B超检查。B超提示胆管系统正常而AMA阳性的患者,一般不需进行胆管成像来排除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自身抗体:AMA多呈阳性,AMA-M2对PBC诊断的特异性可高达95%。免疫球蛋白:多以IgM升高为主。合并其他自身免疫病较易出现IgG升高。病理学特点:组织学上分4期:期为门管区炎伴有胆小管肉芽肿性破坏;期为门静脉周围炎伴胆管增生;期可见纤维间隔和桥接坏死形成;期为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诊断,PB
7、C诊断基于3条标准:血清AMA阳性,血清胆汁淤积,肝脏组织病理提示或支持PBC。一般符合2条标准高度提示PBC诊断,符合3条可明确诊断。首先需排除其他肝病,如患者有难以解释的碱性磷酸酶升高(B超提示胆管正常),需警惕PBC,进行AMA检查及ANA、SMA等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检查,必要时行肝活检,如AMA阴性,需行胆管成像排除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对于AMA阳性而碱性磷酸酶正常的患者应定期监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治疗,UDCA促进肝内的胆汁从肝细胞分泌到胆小管;降低细胞内疏水胆酸的水平;免疫调节。全面改善胆汁淤积的血清生化指标,延缓患者需要进行肝移植的时间,并有可能延长患者寿命。,自身
8、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AIH-PBC),AIH-PBC重叠综合征兼有AIH和PBC的特点:1)AIH的特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升高、C-球蛋白升高、C-谷胺酰氨基转移酶(GGT)升高、免疫球蛋白IgG升高、高滴度的抗核抗体(ANA)和(或)抗平滑肌抗体(SMA)以及组织学上肝细胞损伤;2)PBC的特点:如胆汁淤积的生化改变、免疫球蛋白IgM升高、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阳性,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胆管的损伤等。,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AIH-PBC),AIH-PBC重叠综合征通常分为2型:一种类型为患者具
9、有AIH的组织学特征,但血清学上却具有典型PBC表现,如AMA-阳性的AIH.临床过程及对治疗的应答与1型AIH较为相似;另一种则为患者组织学特征为PBC但是血清学AMA却为阴性,而抗核抗体和(或)平滑肌抗体阳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AIH-PBC),至少满足每种疾病2条标准加上另外一种疾病至少1条标准,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AIH-PBC)治疗,2009年欧洲肝病学会指南意见UDCA联合糖皮质激素是治疗PBC-AIH重叠综合征的推荐方案。其他可选择方案包括初始给予UDCA,经一段时间的治疗(3个月)后没有明显的生化应答再加用糖皮质激素。对于
10、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应考虑加用能减少激素用量的药物。,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PSC是一种以胆管进行性炎症、增生和纤维化为特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最终进展到胆汁性肝硬化,大约有10%30%的患者将发展为胆管癌。本病多见于青年男性,男女比例为2:1,大多数患者伴随有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可能与免疫机制失调、基因易感性和胆管上皮细胞功能紊乱有关。ERCP及MRCP是诊断PSC的金标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临床表现,临床症状:可有腹痛、黄疸、瘙痒、乏力、发热、疲乏等,部分患者无症状。可伴有炎症性肠病的症状。除了炎症性肠病,20%PSC患者至少合并1种以上肠外自
11、身免疫病,如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和银屑病。PSC主要临床特点是胆管炎的反复发作和缓慢发展的肝内胆汁淤积。患者早期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最后出现终末期肝病的所有症状。,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临床表现,血清生化:部分PSC患者早期的血生化指标正常,部分患者出现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高出正常值上限310倍。随着病情发展,由于胆总管结石和明显的狭窄导致胆红素的间断升高。早期由于肝合成功能未受损,白蛋白、胆碱酯酶和凝血功能都正常。免疫指标:PSC患者60%93%可检测到核旁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还可以检测到其他抗体:ANA,抗心磷脂抗体,SM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风湿因子
12、。,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MRCP、ERCP):肝内、外胆道的多个局灶性狭窄和扩张。弥漫性的胆管狭窄,间隔着正常胆管的扩张,形成典型的串珠状表现。病理学特点:PSC最具有特征性的组织病理改变是胆管周围“洋葱皮样”改变,表现为纤维组织围绕小胆管呈同心圆样排列。,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史;血清生化学改变(ALP升高);自身抗体监测;胆管造影;肝组织病理学;排除其他引起硬化性胆管炎的原因。,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诊断,注意问题:本病并发症多,临床表现差别极大,诊断时应注意以并发症为首发症状的患者;有5%患者胆管造影正常而具有PSC
13、的组织学变化,即所谓的小胆管PSC;“洋葱皮”样纤维化虽是PSC典型表现,但阳性率不到10%;确诊PBC不易,排除PSC需慎重。,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治疗,药物治疗:UDCA、免疫抑制剂;内镜治疗:是缓解主要胆管狭窄所致黄疸和感染的有效方法。肝移植。,胆汁淤积性肝病,胆汁淤积的诊断方法:1、必须有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2、超声是鉴别肝内外胆汁淤积的首选影像学检查。3、成人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患者均需检测AMA。4、经上述检查无法解释的胆汁淤积接下来可考虑行MRCP检查。5、内镜超声是MRCP之外另一种评价远端胆道梗阻的方法。6、诊断性经内镜你行胰胆管造影(ERCP)应仅用于真正有适应症的病例。因为ERCP有相关的致病率及死亡率。7、对于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肝内胆汁淤积且AMA阴性者,需考虑行肝穿刺活检。,胆汁淤积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