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0264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年级数学分一分教案分一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等直观操作活动,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认识1/2 1师:鼠妈妈做了四个饼,想要分给两只小老鼠,要使两只小老鼠得到的饼一样多,应该怎样份呢?你来帮帮她好吗?如果是两只饼呢,平均分给两只小老鼠,每人分几个?把1个饼平均分给2只小老鼠,每人分多少? 师:“半个”、“一半”该怎样表示,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2引导学生用1/2表示。并让学生思考哪种表

2、示方法比较简便?让学生结合刚才老鼠妈妈分饼的例子来说说1/2表示什么?教学过程中突出“平均分”。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可以用1/2表示吗? 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认识分数 1请同学们看书上53页的“涂一涂”,选择一个图形,用你喜欢的方法找到它的1/2,并用彩笔涂出来。 选出同学代表说说画的图形,说明是怎么找到图形的1/2的。 2拿出一个正方形,找出这个正方形的1/4,并涂色。 师小结: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表示其中的1份,分的形状不同,为什么都能用来表示1/4呢? 3把一张正方形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1/4来表示,那么这样的2份、3份、4份你会用分数表示吗? 4课件

3、出示: 说说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5学生介绍分数的写法及各部分名称。 6写一个你喜欢的分数,给你的同桌读一读,并说说表示什么。 练习 课堂小结 分一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会用涂一涂、圈一圈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体验学习数学的成功和愉悦,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写一写 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用分数怎样表示? 二、活动二:涂一涂 1师:同学们,这些分别是什么图形?请拿出水彩笔,根据分数的大小,涂上颜色,开始! 2请涂好的学生上前展示,学生评价。 3你能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

4、方形的几分之几吗? 三、活动三:说一说 1展示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观察图,说一说每种颜色的小正方形占大正方形的几分之几? 2你能回答下面的问题吗? (1)一共有只蝴蝶; (2)白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3)花蝴蝶的只数占所有蝴蝶的。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3你还能从图中找到哪些分数? (小组交流、汇报。) 四、活动四:练一练 请按所示的分数大小,在图上圈一圈。 先说说你打算怎么圈。 独立圈一圈。 你发现了什么? 五、活动五:小结 师:谈谈你这节课学习的感受! 比大小 教学目标 1借助直观图形,经历比较简单分数大小的过程,学会比较简单分数的大小。 2会利用分数比大小的知识解决

5、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观察、猜测、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设计 分类整理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分数吗?试着读一读。 1/2,1/4, 3/4。 师:这么多的分数如果进行比较,你们有什么感觉? 师:能不能把这些分数分类整理一下?试试看。 探索规律 1分母相同的分数大小的比较 2分子相同的分数大小比较 3反馈评价 58页试一试:填分数,比大小。 按分数先涂上颜色,再比较大小。 4总结规律 思考讨论: 分母相同分子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 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大小有什么规律? 学生总结: 在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时,看分子,分子

6、大的就大,分子小的就小; 在比较分子都是1的分数时,看分母,分母大的分数就小,分母小的分数就大。 思考:2/3和2/5;3/4,3/5和3/8;5/6,6/7谁大谁小? (全班交流:分母不同,分子相同但不是1,像这样的分数你会比较大小吗?分子、分母都不同呢?如果不能解决可以存入问题银行。) 用规律,解决问题 1按分数涂颜色,并比较分数的大小。 2在正方形中,涂出它的1/4。 3第3题。 4联系生活,发现问题。 师:你在生活中发现过分数比大小的例子吗?会解决了吗?说一说。 吃西瓜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会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

7、实际问题。 3.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吃西瓜”为情境,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是在学生认识分数和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通过有趣的情境和直观的图形,揭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规律,最终达到摆脱对直观图形的依赖,能够直接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本课学习的重点是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其中探索用“1”减去一个分数的运算是学习的难点。突破重难点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探索、感悟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教学设计 新课导入 1.读卡片,并说一说分数表示的意义 1/4 3/

8、7 1/2 6/8 2.比较分数大小并涂一涂 3/64/6 1/4 1/2 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这个知识就在“孙悟空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里,你想知道吗?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这一天,天气特别热,师傅就派猪八戒找水喝,没想到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可高兴了!猪八戒实在忍不住,就把西瓜平均切成八块,师徒四人每人两块。他很快吃掉自己的两块西瓜,可是他还馋得直流口水,就又吃了三块西瓜,他只顾自己吃,差点把师傅都忘了。 2.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运算 猪八戒第一次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第二次又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两次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

9、分之几?同学们,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师:2/8 3/8等于多少,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看。 动手操作活动。 同桌合作商量,将一张画有图形的纸平均分成若干份。 每人按自己的喜好,涂出其中的几份。 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涂色的部分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你们两人一共涂了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怎样算的? 全班交流,同桌汇报。 观察交流,在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时你发现了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明确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评析设计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和互助的乐趣,同时也是让学生试着运用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最终归纳出计算方法。 比一比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

10、过程,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体会求平均数的必要性。 2、使学生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读懂统计图表,使学生学会求平均工资数。 教学难点:掌握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理解平均数意义。 教学过程: 课堂实录片断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搜集资料,已经了解到我国已发现的鸟类有1166种,而且同学们都非常喜欢鸟。今天森林里的鸟儿要举行一场竞赛,邀请我们也去参加,和它们比一比,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 (板书课题:比一比。) 师:首先各队鸟儿报数。 (杜鹃报告:在这片森林里,我们有982个兄弟姐妹。啄木鸟说:我们有1084只。) 师:两种鸟都不少,哪种鸟更多? 生:啄木鸟。 师:谁愿意说说你

11、是怎样比较的?把你的好方法介绍给我们。 生:我是根据数的位数来比较的。982是三位数,1084是四位数,四位数比三位数大,所以啄木鸟比杜鹃多。 师:老师记住了你的方法,我写出来,你们看对吗? (师板书:四位数比三位数大。) 生:是的。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体重才约2克,长约6厘米,今天它们也派代表来了(出示蜂鸟图片,3756只)。还有一种鸟天生会做针线活,用植物纤维或者蜘蛛丝当线,用嘴当针,用爪子将叶子合卷,然后一针一线地把叶片缝成口袋形,做成小巢,结线时还要打小结,了不起吧!它们的名字叫缝叶莺(出示缝叶莺图片,4184只)。 师:这两种鸟哪种数量多? 生:缝叶莺多。

12、 师:很好!像蜂鸟和缝叶莺的只数都是四位数,该怎样进行比较呢?请同学们在小组中讨论,看谁有好办法。 生1:我们小组讨论的是,如果这两个数都是四位数,就比较千位上是几,比如4184是四千多,3756是三千多,所以41843756。 生2:也可以说看两个数的最高位,谁大这个数就大。 师:我知道了你的意思,看老师写出来是你要说明的方法吗? (板书:数位相同时,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生2:是这样的。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这节课中,这句话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尤其是当我介绍世界上最小的鸟和会做针线活的缝叶莺时,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目光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课改教师,除了

13、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外,还要有渊博的知识,精心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新课程特别提倡所学内容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且本单元主题也是生活中的大数。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考虑到增强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忽略了“生活化”这一点。如果我能大胆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课前布置学生调查家中电器的价格,然后课堂上汇报各种商品的价格并进行比较,这样更能与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真正把知识用于生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效果会更好。 猜 一 猜 教学目标: 1、经历可能性的试验过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能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14、 3、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 不遗漏的列出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 教具、学具: 3个转盘、若干个纸杯、纸箱、4个红色乒乓球、3个黄色乒乓球、3个黑色乒乓球。学生自制转盘。 教学过程 个人调整 游戏引入: 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老朋友,他要和我们一起玩游戏。 同学们好,我是淘气!我来玩个游戏,看谁猜的又对又快! 师:如果转动指针,指针可能停在什么颜色的地方? 有生说指向紫色,有生说也可能指向黄色。 师动手转动指针,进行验证。 小朋友猜对了吗?两种颜色都有可能指到。那么谁的可能性大一些,谁的可能性小一些呢? 生答。 师:小朋友们说的有道理,在这

15、个活动中,两种颜色都可能指到,只是指向哪种颜色的可能性的大小不同。今天我们就通过猜一猜的活动,来研究可能性大小的问题。 游戏的延续 1、淘气:我还带来了一个转盘,这次还要请大家来猜猜指针会指向哪种颜色?指向哪种颜色的可能性大些? 师:谁愿意来猜? 生:可能转向紫色。 生:也可能转向黄色。 生:指向两种颜色的可能性一样。 师:为什么说指向两种颜色的可能性一样? 生:因为两种颜色的面积一样大。 师:小朋友说的很好,两种颜色的面积一样时,转动指针,指向两种颜色的可能性是差不多的。请学生到黑板前动手拨一拨,进行验证。 2、师:昨天小朋友在家也制作了一个转盘,拿出来让大家猜一猜,然后动手转一转,看看你猜

16、对了吗?生出示自制的转盘,在小组内活动。 教师下到各组参与活动,对同学的错误判断及时纠正。 3、淘气:刚才你们活动的好热闹!我也很想参与。我准备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转盘,你们帮我想想指针指向各种颜色的可能性的大小情况,好吗? 师出示转盘。让学生说一说看法,以及理由。 生:转向橙色的可能性最大,转向黄色的可能性最小。因为面积大的指向的可能性最大,面积小的指向的可能性最小。 师:在玩转盘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道理? 生答。 游戏二 宣布规则。 师: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抛纸杯”的试验,每个同学抛5次纸杯,每次的结果都要记录在试验单上。4人都抛完5次,再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结果,组长并将出现各种结果的次数进

17、行汇总,最后得出结论。 2、小组活动。 3、交流结果。尽量请每个小组都汇报他们的试验结果及结论。 师将各组的试验结果进行汇总,这样累计的次数多了,更容易得出正确的结论。 4、形成结论。 纸杯抛出,落地后侧放的可能性最大,因为侧面的面积最大,正放的可能性最小,因为底部的面积最小。 游戏三 1、师:刚才的游戏同学们都玩的不错,我们再来玩一个“摸球”游戏。 师:任意摸出一个球,有几种结果?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小。 生答。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吗? 师请一生到讲台前摸球验证。 2、师:现在任意摸出一个球,有几种结果?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小。 生答。并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判断的。 师:有可能摸到黑球吗? 生答。 3、师:一次摸出2个球,可能出现几种结果? 生在小组内讨论。 汇报结论。 小结: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上得真愉快,你们都学会了什么? 延伸作业 抛出一枚图钉,可能出现什么结果?用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