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0298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下册《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下册《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下册《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年级科学下册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三年级科学下册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学案例 通城县马港镇中心完小 童莉琴 、教学内容: 鄂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第56-57页。 、教材简析:“让灯亮起来”是鄂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家庭用电”中第一课的内容。在本节课里,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电路”,三年级的学生对灯泡、电池、导线都比较熟悉,但对灯泡的结构及怎样让灯泡亮起来是比较模糊的,所以,我将这一部分做为教学的重点。发给了学生一节电池、一根导线、一个灯泡让学生自主探究,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其目的是,降低难度,可以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研究活动中去。在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了用一根导线、一节电、一个

2、灯泡让小灯泡亮起来后再让学生将自己组装的电路图用卡纸图片形摆在纸上,让学生感受到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能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以及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及与人合作的精神。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能自主探究使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能对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进行预测并能严格按照预测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学生能知道要使小灯泡亮起来,必须让灯泡的螺纹和接触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现成电流的通路。 、知道通常用的电器工作时需要一个完整的回路。 、初步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3、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地想办法连接电路使小灯泡亮起来。学会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试验结果。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让小灯泡亮起来的规律,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四、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小灯泡、电池、导线、电路拼摆卡一套。 五、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个昼夜交替的美好家园,白天我们可以尽情的做任何事情,可是到夜晚,当黑夜来临时又是什么给我们带来光明? 生:灯 师:嗯,是灯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师:下面老师就带大家走进灯的世界。师边播放图片边叙述:现在各种各样的灯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灯不仅可以照明,还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的徇丽多彩。你想设计出更

4、美的灯景吗? 生:想。 师: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哦,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做到,我们要先从简单的入手,做任何事情也是一样,不能一步登天,要先易后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何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图-让灯亮起来。 、启发引导,探究问题 师: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图需要三件法宝-电、电线、小灯泡。电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它是靠什么提供的呢? 生:发电站、变压箱、电池。 师:为了安全、方便,我们在实验的时候应该选择哪种电源呢? 生:电池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实验盒,看看里面有什么?请你们仔细观察,看看它们分别是什么样子的?一会找同学介绍。 学生观察实验器材。 1、认识电池 学生拿出电池向同学描述出电池的结构。 问:

5、你发现了些什么? 学生边描述,教师边画出电池的样子,直到完整画出。 2、认识灯泡的结构 学生拿出灯泡向同学描述灯泡的结构。 学生描述出灯泡的两个金属触点。 学生边描述,教师边画出灯泡的样子,直到完整画出。 小结:灯泡由金属壳 玻璃泡 灯丝三部分构成。 3、认识电线 学生描述电线 知道电线是传电的 4、课件播放电池、灯泡的结构图,记住他们各部分的名称。 5、探究简单电路 课件出示一个灯泡,一节电池、一根电线。 师:你想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生:想。 师:稍后我们就来实验,先来看看实验要求。 生读。 a、小组讨论:怎样把材料连接起来,使小灯泡亮起来。 b、认真观察,并把连接的方法用老师准备的器材卡片

6、在记录卡上表示出来 。 c、不能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正、负极连接起来! 师:你读得非常流利,不能把电池的正、负极直接连起来,这样就会短路,会使电池瞬间发热、发烫,从而损坏电池。 师:我们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生:让灯亮起来 师:有没有信心让灯亮起来?用你们洪亮的声音告诉我吧! 生齐读:让灯亮起来 师:点亮小灯泡行动开始吧! 学生动手实验 有一组的学生鼓掌-实验完成 师:有一组的灯已经亮起来了,请这个小组的同学给大家展示让灯亮起来的方法。 生展示。并将电路图黏在黑板上。生小结电路的连接方法。 师:同学们请继续探究,还有没有不同的方法让灯亮起来呢?并把电路图用卡纸表示出来。 学生继续探究,各小组相继让

7、灯亮起来了,并将成功的案例展示在黑板上。 师:有这么多的方法,你们来试试其他小组的方法,看能不能让灯亮起来? 学生验证。 师:灯都亮起来了吗? 生:亮起来了。 师:为我们的成功鼓掌! 、 交流汇报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获得了许多的信息,科学家们在实验后也会获得许多的信息,你们想成为科学家吗?这时候她们会坐下来,共同整理获得的信息,看看这些信息能告诉我们什么?我们也整理出了让灯亮起来的方法,请同学们观察这些亮了的方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生:螺纹连正极,锡点连负极;螺纹连负极,锡点连正极。 师小结:也就是说螺纹和电池的一端连接,锡点就和电池的另一端连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时,灯泡就会亮起来

8、。你们知道什么是一个完整的回路吗?下面老师给代价演示一下。讲述电流在电路中的流动。现在你们知道让灯亮起来的方法了吗? 生:知道 师:那老师黑板上的电池很灯泡,你能把它们连接成一个完整的回路吗?谁愿意试试? 生连接。 师:你们都同意吗? 生:同意 、知识应用 师:通过今天得学习,你一定学到了许多知识,相信你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那就请试试吧! 学生思考并解决问题 师:这节课,大家都表现得很好,能想科学家那样去认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问题,找出答案,你们是最棒的! 、课后拓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难题,希望同学们课后能帮我解决,老师手里有两个小灯泡,你有什么方法能让他们同

9、时亮起来吗?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安全提示,家用电的电压有220v,是非常危险的,千万不能实验,我们实验都会选择电池,电压低于36v。请同学们课后完成。这节课就到这,请把实验器材整理好。下课! 、板书设计: 、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反思: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以下几三点做得较为突出。 1、巧妙地设计教学步骤,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 从知识角度看,三年级的学生对灯泡、电池、导线都比较熟悉,但对灯泡的结构及怎样让灯泡亮起来是比较模糊的,所以,我将这一部分做为教学的重点。发给了学生一节电池、一根导线、一个灯泡让学生自主探究,想办法让小灯泡亮起来。其目的是,降低难度,可以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研究活动中

10、去。在学生能顺利地完成了用一根导线、一节电、一个灯泡让小灯泡亮起来后再让学生将自己组装的电路图用卡纸图片形摆在纸上,让学生感受到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能从小培养他们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以及动手、动脑的能力和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及与人合作的精神。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实验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动手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学生学习任何学科都是“从做中学”的,而不是听别人如何说的。达芬奇也指出“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产生,而是以一种清晰的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谬误的。”所以“实验”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课程必须重视

11、实验,为了更有效地让学生进行实验,在教学前除了要为学生准备足够的实验器材外,上课时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人人都参与实验,并从实验中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不要只顾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把实验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他们自主探究,自己寻求答案。 3、激励学生课外探究,满足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不要把上下课铃声当作教学的起点或终点,小学生在探究科学的活动中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所以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于是在课后结束时,我要求学生课后完成两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本课的不足之处: 1、未将多媒体恰当地运用在教学中。 如:在学生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

12、泡、装好了一个简单电路时,教师可以事先将简单电路图制作成动画然后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比较直观地感知“电流”是如何在电路中流动的,而且还能比较轻松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讨论不够充分。 讨论是科学课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研究的过程中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新意思的培养和合作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在课堂上要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求异及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的集体智慧得到升华。 3、学生实验的时间过短 而实验是科学课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动手实验既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兴趣,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学生学习任何学科都是“从做中学”的,而不是听别人如何说的。达芬奇也指出“科学如果不是从实验中产生,而是以一种清晰的实验结束,便是毫无用处的,充满谬误的。”所以“实验”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科学课程必须重视实验,为了更有效地让学生进行实验,在教学前除了要为学生准备足够的实验器材外,上课时还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人人都参与实验,并从实验中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不要只顾为完成教学任务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把实验结论强加给学生,要让他们自主探究,自己寻求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