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0304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和单元计划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中心小学 苏之良 本册教学内容仍然属于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范畴,但是探究的重点有所不同,主要指导学生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观察其变化的过程并探究其变化的规律。本册教学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生物与环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物质状态变化与热量、物体性质和用途的关系等。 在科学探究方面,本册的教学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如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坚持观察、记录的习惯和能力,并学习用流程图、循环图等方法记录观察结果。同时重视基本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证意识的培养。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定量的观察,经历“

2、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以做出新的假设”的科学探究过程。使其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所提升。 一、科学概念 1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生长需要适宜的条件,都有相应的器官,每个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并具有自己的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人和动物都是不断生长变化的,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3什么是温度,温度是可以测量的;温度与物体的热量变化有关;水有三种状态,三态之间的变化与热量有关;三态变化,使水在自然界循环运动。 4认识磁铁的性质;磁铁

3、的两极及其相互作用;磁力大小的变化;磁铁的用途;用途与性质是相联系的。 1 二、科学探究 1种植培养动植物,对动植物进行观察和测量,根据观察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或新的变化,用适当的方式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记录,并用适当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描述所发生的变化,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认识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 2观察温度计的结构,会使用温度计,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温度的变化,经历“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分析、检验假设-寻找新的证据-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的转化进行验证,对水的各

4、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整理和概括。 3、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方法,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用记录表记录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思维加工得出结论,想办法解决简单的磁铁问题,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制作磁针,合理设计制作指南针。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2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重要性;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3认

5、真、细致的观测、记录,认识到观测数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初步建立物质不灭的认识。 2 4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体会在探究中学习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一、教材、学生情况分析 本单元将立足于引领学生认识植物整个生命过程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变化,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现象。组织学生亲自种植植物,在学生种植活动的过程中,引领学生关注植物生长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引发学生对植

6、物生长变化的思考,研究根、茎、叶在植物生长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初步认识到植物的生长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各个器官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植物在成长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为了满足植物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希望学生在种植、管理植物的过程中,在经历了单元设计的一系列活动之后,能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单元共7课,是以风仙花生长发育的顺序为脉络组织教学内容的。从孕育生命的种子开始,到播种、种子长出根、子叶出土变成幼苗、植物长高长大,最后植物开花结果、长出新的种子。 二、教学要求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营养生长、开花结果。 3 2

7、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衍的。 3植物的器官有自己特殊的结构,这种结构与它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所承担的功能相适应。 4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 6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体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7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 8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谢后结果,果实是由花发育来的。 9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 10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

8、、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过程与方法 1种植和培育植物。 2使用放大镜。 3比较准确地测量植物植株的高度变化。 4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5以已有经验或观察的现象为依据进行预测。 6用适宜的方式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4 7对变化的事物进行观察,发现产生的新变化。 8通过记录和比较描述植物所发生的变化。 9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 10运用查阅分析资料的方法解决问题,获得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树立科学要讲求实证的思想。 2激发关注和研究生命现象的兴趣。 3培养坚持性和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法 教学重点: 1学生们能种植

9、和培育植物。 2通过种植和培养凤仙花,观察凤仙花的生长变化,了解开花植物的生命周期。 3知道植物器官的独特结构与生长过程中的功能相适应,了解植物生长需要的生长环境。 教学难点: 1比较准确地测量植物植株的高度变化。 2依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3以已有经验或观察的现象为依据进行预测。 5 4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信息。 教学方法: 指导种植、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一、教材、学生情况分析 动物具有生命周期。不论是我们身边常见的蚂蚁、蝴蝶、金鱼,还是南极的企鹅、北极的熊;不论是凶猛的野兽,还是温顺的家禽,包括人类自己,都具有生命周期。尽管生命周期的

10、长短不一样,但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过程。有了这样的过程,生物的个体虽然死亡了,但其物种不会灭亡,通过繁殖,它们能一代代地延续下去。 本单元以指导学生认识动物的生命周期为日的,让学生亲历养蚕的过程,了解蚕从卵中孵化,经过生长变化成蛾,然后产出卵,最后死亡这一生长变化的生命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动物生命周期的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去认识各种动物以及人的生命周期现象。 二、教学要求 科学概念 1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2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6 3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

11、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4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5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6人和动物通过繁殖使其物种不会随着个体的衰老死亡而灭亡,并得以不断延续。 过程与方法 1养蚕并对蚕的一生形态变化进行观察。 2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3对蚕的生长发育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4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蚕及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规律。 5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归纳和比较它们生命周期的相同和不同。 6从自己的生长经历和对周围不同年龄段的人的观察比较中,了解人的生命周期现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

12、1认识到较长时间坚持不懈进行观察记录的必要。 2领悟生命的可爱和可贵。 7 3认识到动物和人的生长变化、生命周期是有规律的,是不可违背的。 4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与环境因素及其疾病有关。 5养蚕缫丝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值得我们自豪。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法 教学重点: 1知道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2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 3人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 4人和动物寿命的长短与生活环境有关。 教学难点: 1知道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的,要经历蚕卵蚕蛹蚕

13、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 2学习用科学的方法对蚕的身体变化进行比较和测量,并进行记录和描述。 3对蚕的生长发育进行预测,并在观察中发现问题。 4用流程图和循环图表示蚕及其他动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 8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讲授法。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一、教材、学生情况分析 自然界的物质一般都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存在状态,随着温度或外界压强的变化,物质可能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本单元主要以水为例(水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物质),引导学生探究温度和物质状态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和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建立

14、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水的三态循环的观察和感知,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自然界“物质循环”的概念。 本单元共7课,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温度和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第1课和第2课),主要培养学生使用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的技能;认识到温度表示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第二部分:逐步观察研究物质(水)是如何从一种状态变化为另一种状态的(第3课一第7课)。 二、教学要求 科学概念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在自然

15、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9 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过程与方法 1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空气等物体的温度。 2观察水在结冰和融化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3观察水在蒸发、凝结过程中温度及状态的变化。 4以“玻璃杯壁上的水珠”为探究内容,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一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5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进行验证。 6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观测、记录过程中始

16、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2初步认识到观测数据(证据)对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3初步认同物质是不断变化的观念。 4初步建立物质不灭(循环)的认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法 教学重点: 1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称为温度,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测量。 10 2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3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 4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教学难点: 1以“玻璃杯壁上的水珠”为探究内容,经历“观察现象一提出

17、问题一做出假设(解释)一分析、检验假设一寻求新的证据一做出新的假设”的过程,完成相对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 2对“水是否可以在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进行验证。 3对水的各种状态之间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进行分析整理和概括。 教学方法: 指导实验设计、讲解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第四单元 磁铁 一、教材、学生情况分析 磁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很多学生都见过、玩过磁铁,对磁铁有一定了解,他们对继续研究磁铁有很强的兴趣,这是进行本单元探究学习的良好基础和有利条件。本单元将从学生交流知道的磁铁知识开始,安排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单元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

18、分,第1课“我们知道的磁铁”。引导学生交流、整理已经知道的关于磁铁的知识,激发学生研究磁铁的兴趣。第二部分(第2课一6课),实验11 研究磁铁的性质,了解人们对磁铁的应用。第三部分,第7课“做一个指南针”。学习用摩擦的方法制作磁针,有一定创造性地制作指南针。加深和扩展对磁现象的认识。 二、单元教学要求 科学概念 1磁铁能吸引铁制的物体,这种性质叫磁性。磁铁隔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 2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3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4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5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

19、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6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7铁针经过磁铁摩擦可以变成磁铁。 8磁铁的用途和它的性质是相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讨论和交流中,表达和倾听、贡献和分享想法。 2.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3.用记录表记录磁铁实验。用实验获得的证据,进行思维加工,得出结论。 12 4.想办法解决简单问题:辨认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辨别磁铁的南北极,解决实验中和做指南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5.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6.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制作磁针,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乐于表达和交流的态度。 2.体验认真实验、收集证

20、据,根据证据寻求结论的科学过程和科学态度。 3.体会在探究学习中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4.在了解我国古代指南针的发明和应用中,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5.培养发展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造精神。 三、单元教学重点、难点及教法教学重点: 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 2.磁铁能指南北方向。指南的磁极叫南极,用“S”表示;指北的磁极叫北极,用“N”表示。 3.磁铁的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两个磁极的作用是相互的。 4.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磁力大小会发生改变。 教学难点: 1.用简单材料和方法做探究磁铁性质的实验。 13 2.想办法解决简单问题:辨认物体是不是铁材料制作的,辨别磁铁的南北极,解决实验中和做指南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4.用磁铁摩擦钢针的方法制作磁针,合作设计制作指南针。 教学方法: 讲解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 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