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课件.ppt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0525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课《明朝的灭亡》ppt课件.ppt(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灭亡,在北京景山公园里,有一棵为人熟知的老槐树,1644年的农历甲申三月十九日,大明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在李自成农民军的威逼下,在此自缢而亡。强盛一时的明王朝在其统治二百多年后也迅速走向了衰弱与灭亡。那么明朝究竟被谁推翻?明王朝灭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政治腐败,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虽有明显的发展,但政治日益腐败。皇帝多是沉迷享乐,疏于朝政。如明神宗在位48年,竟然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不批奏疏,致使不少机构瘫痪,政事乏力。当时皇室内部又勾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们更是结党营私,争权夺利。,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法纪

2、松弛,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疯狂兼并土地,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明流民图(局部),人民生活困苦,材料一:(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树有啼鹊,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豫变纪略材料二:下面是史书记载的1628年陕西北训遭旱灾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陕西通志卷八六,材料中显示了明朝末年出现了什么情况?,面对严重的旱灾,官府、地主照催逼租税,造成大范围饥荒。饥民吃光了草根树皮,及至用泥土、

3、石块果腹。,这时明朝统治已经危机四伏,摇摇欲坠。我国北方天灾不断,崇祯帝刚继位,陕北就爆发严重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政府赈灾不力,最终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1原因,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2)直接原因: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2、经过,陕北起义,进军河南:,提出“均田免赋”口号,攻克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攻克北京:,(1644年),明朝灭亡,崇祯帝自缢(明朝统治长达276 年),明末农民起义,西安,太原,大同,居庸关,北京,陕北,李自成,均田免赋,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推翻了腐朽的明

4、王朝,严肃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劫,发放钱粮。,李自成出身于陕西米脂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后,他投奔起义军。由于他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来服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人称“李闯王”。,李自成,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1)明末政治的腐败,社会的黑暗,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社会矛盾尖锐。(2)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深得民心。(3)李自成规定了严明

5、的军纪,不许枉杀一人。(4)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5)建立政权,以作号召。,“杀牛羊,备酒装,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叫大小都欢悦。”,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的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因为“均田免赋”符合人民的要求,反映了人民的心声,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还规定了严明的军纪,不许妄杀一人,不得侵占民房,严禁抢掠,还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李自成起义的意义,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均田免粮”反映了群众反对财产贫富不均和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标志农民反封建斗争进入新阶段。,女真是由谁在哪一年统一的?后来改称为什么?,女真

6、的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各部。1616年,努尔哈赤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后来努尔哈赤迁都沈阳,称为盛京。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清朝的建立,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皇太极就是清太宗。清皇太极是一位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他注意发展生产,重有人才,使清朝势力不断发展,随后对明朝加强攻势。,清军入关,明朝灭亡以后,正当李自成力图推进全国统一的时候,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机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逼近北京,崇祯帝

7、飞檄加封他为平西伯,令其放弃宁远(今辽宁兴城)入卫京师,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吴三桂奉旨入援京师,十六日抵山海关,一路上“迁延不急行,简阅步骑”,二十日抵达河北丰润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进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景山(煤山),北京失陷,吴三桂撤兵退保山海关。李自成后曾多次招他归降,吴三桂再三犹豫,因其妾陈圆圆被李自成部将掠去,其父也被拘押“拷掠甚酷”,大怒。遂上书清睿亲王多尔衮,请清兵入关灭贼。李自成闻知此讯,4月13日,亲率大军十万号称二十万,奔赴山海关攻讨吴三桂。22日山海关之战,吴军初败,吴三桂求救于清摄政王多尔衮,清兵入关。吴三桂与清军在一片石战役中联合大败李自成,受清封平西王。,吴三桂降

8、清,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吴伟业圆圆曲节选,圆圆曲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所作。诗中通过陈圆圆与吴三桂的悲欢离合,反映了明末清初的政治大事,谴责了吴三桂的行为。,本课主要讲述了明朝的灭亡原因,灭亡的过程,以及明末农民起义,着重介绍了明末李自成起义的兴起原因,发展过程,起义口号,起义结果,最后的迅速灭亡及历史意义;还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了清军的入关,清朝的全国性政权的建立与发展。,1、明朝皇帝中,在位48年,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不批奏疏,政事乏力。这位皇帝是()A、明宪宗 B、明神宗 C、明武

9、宗 D、明熹宗2、“明朝中后期,皇室贵族、宦官、官僚、地主等肆意侵占民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材料中体现政治危机的表现为()A、土地兼并严重 B、皇帝昏庸腐朽C、奸臣把持朝政 D、宦官徇私枉法,B,A,3、明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首先揭竿而起,揭开明末农民战争的序幕的地区为()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西4、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的将领是()A、皇太极 B、吴三桂 C、戚继光 D、阿骨打,C,B,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僖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明崇祯时,云南木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材料二 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材料三(明末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联系?(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社会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明末土地兼并严重,针对土地兼并严重,李自成提出“均田免粮”口号。,闯王受到人欢迎。因为“均田免粮”符合人民要求,反映了人民的心声。,1.背诵本课知识点2.做练习册,社会动荡 李自成起义 明朝灭亡 清朝建立人民生活困苦 女真壮大,建立政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