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姿势位.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0689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颌姿势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下颌姿势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下颌姿势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颌姿势位.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下颌姿势位下颌姿势位 1.定义:当人直立或端坐,两眼平视前方,不咀嚼、不吞咽、不说话,下颌处于休息状态,上下牙不接触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下颌姿势位。 2.下颌姿势位特点:下颌姿势位时,上下牙均无接触,上下颌牙之间从前向后有一个楔形间隙,前端大而后端小,称之间隙或息止间隙,间隙的前端上下切牙切缘之间的距离比覆小1-3mm,也有人报道为2- 4mm或2-5mm。下颌姿势位时,双侧髁突位于关节窝的中央略向前下的位置,双侧髁肌、咬肌、翼外肌上头均有电位活动,髁肌的电位活动最为明显。 3.垂直距离与间隙:垂直距离通常是指下颌在下颌姿势位时面下1/3的高度,临床上以鼻底到顺下点的距离来表示。但有人将牙尖

2、交错时的面下1/3高度,也称为垂直距离。在下颌姿势位时,存在于上、下颌牙齿之间前大后小的楔形间隙,称为息止间隙,简称间隙。一般来说,在正常的垂直距离情况下,颌面部诸肌的张力适度,表情自然,能发挥最大的咀嚼功能。 垂直距离在口腔修复、正畸以及正颌外科等口腔临床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不仅关系到面容、发音、咀嚼等功能的恢复情况,而且如果在进行治疗时没有正确确定垂直距离,还可造成牙的支持组织的损伤,出现疼痛、局部骨质吸收、髁下颌关节紊乱症等疾病。因此确定正常的垂直距离,在恢复咬合的治疗中非常重要。临床上常以面中1/3的距离作对比参考。也常见以眼外眦到口角的距离作参考者。 4.下颌姿势位的形成机制:

3、下颌姿势位是升颌肌对抗下颌骨本身的重备所保持的下颌位置,其形成机制的实质是升颌肌的牵张反射下颌骨因其本身的重量而下垂,使升颌肌的肌纤维被拉长,刺激了升颌肌中的牵张感受器肌梭,通过神经系统的反馈调节,使升颌肌轻度收缩,以对抗下颌骨的重力下垂作用。因此,升颌肌的牵张反射调节,是形成下颌姿势位的主要机制。此外,牙周组织、髁下颌关节囊与关节韧带中的本体感受器对升颌肌的神经反馈调节,软组织的弹性与黏滞性,对下颌姿势位的保持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5.下颌姿势位的意义:下颌姿势位有其重要的生理意义,在此位时上、下牙不接触,从而避免了非咀嚼性磨损,牙周及髁下颌关节组织基本不承受负荷,口颌肌比较放松,这是维持口颌

4、系统健康所必需的。如果不咀嚼时上、下牙持续咬合数分钟,就会令人感到疲劳不适,咀嚼肌酸困甚至出现疼痛。实际上正常人在24h内,上下牙接触的时间总共才十几分钟。紧咬牙或磨牙症患者,在非咀嚼情况下,例如夜间睡眠状态下,也保持上、下牙的密切接触或接触运动,这不仅可造成牙的严重磨损,而且增加了牙周组织、咀嚼肌以及髁下颌关节的负荷,对口颌系统有关组织结构,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保持下颌姿势位的相对稳定及正常的间隙是十分重要的。 下颌姿势位主要是靠肌张力和下颌骨重力的平衡来维持的,因此并非恒定不变。头位的改变,下颌骨重量的改变,口颌肌的功能状态,精神心理因素调节下的神经系统活动的变化等,均可对下颌姿势位产生影响。但是,在正常条件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下颌姿势位又是相对稳定的,而且下颌姿势位并不以上、下颌牙的咬合为存在条件,因此,在全口牙缺失做总义齿修复确定颌位时,下颌姿势位可以作为恢复牙尖交错位的重要参考颌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