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七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0926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49.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十七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专题十七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专题十七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专题十七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专题十七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十七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七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题十七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高中数学高考综合复习 专题十七 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一、知识网络 二、高考考点 1、运用重要不等式a2+b22ab或 2、在给定条件下求有关式的取值范围; 3、在给定条件下求有关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4、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以最优化问题为主要题型。 三、知识要点 不等式的性质 判断或证明所给不等式的命题是否成立; 不等式的性质是证明与求解不等式的基本依据,为了便于记忆和运用,我们将不等式的性质划分为“基本性质”和“运算性质”两个类别。 1、 关于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对称性:ab bc a+cb+c 推论:a+bc acbc; ab,cb+d; acbd;

2、anbn0(n N*); ac-b acb,bc “数加“法则:ab “数乘”法则:ab,c0 2、关于不等式“两边运算”的性质 同向不等式两边“相加”:ab,cd 正数不等式两边“乘方”:ab0 正数不等式两边“开方” 同向的正数不等式两边“相乘”:ab0,cd0 认知:上述所有不等式的性质均可应用于证明不等式,但只有部分不等式的性质,可应用于解不等式,可应用于求解不等式的性质为1;1;1及其2;2 基本定理及其推论 定理1:如果a,b R,那么a2+b22ab 推论: 1 定理2:如果a,b R+,那么 推论1:若a,b R+,则24ab 推论2:设x,y均为正数,则 当积xy为定值P时,

3、和x+y有最小值 ; 当和x+y为定值S时,积有最大值 四、经典例题 例1 ; 若x,y R+且 的最大值. 若x,yR且xy0,x2y2,求uxyx2的最小值. 分析:注意运用最值定理解题的要领:一正二定三相等 欲求积 的最大值,首先致力于“凑因子”,为凑出已知条件下“和为定值”的正数之积而变形u,若u的表达式的部分因子在根号外,则可考虑使这一部分进入根号或考察u2: 欲求和xy+x2的最小值,首先致力于“凑项”,为凑出已知条件下“积为定值”的正数之和而变形u,若有可能,将u化为一元函数,问题分析会更明朗一些。 解:注意到这里x0,u0, = 时等号成立)。 由已知得 =3(当且仅当 时成立

4、) umin=3 点评:遇“积”凑因子,在主体部分凑出“若干因子之和为定值”的形式; 遇“和”则凑项,在主体部分凑出“若干项之积为定值”的形成,完成此番设想后,进而再考察有关各数“相等”的可能性。 2 例2 若x,y,a,b R+,ab,且 ,求ux+y的最小值; 若0x0,求 分析: 的最小值. 对于如何利用 ,这一条件通常用法多是作“1的替换”或作“三角替换”; 对于,注意到这里0x1,并且两个分母之和为1:x+(1-x)=1,在 (1)的基础上易于寻出解题思路。 解:解法一:x,y,a,b R+ 解法二:注意到 令 则有x=asec2,y=bcsc2 u= asec2+bcsc2=(at

5、an2+bcot2)+(a+b) (当且仅当atan2bcot2 时等号成立) (2)注意到这里0x2c 又a+b+c=4 的取值范围。 再注意到这里a+bc (利用三角形的普通性质) c0,则由得 (ii)当a,c 同为负数时, 由、得 1-b-2|b| ;若b0, 则由得 -1b0 由解得-1bbc,不等式 已知x,y R+,且不等式 恒成立,求k的最大值 恒成立,求a的最小值 分析:此恒等式问题与最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寻求有关式子的最值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利用重要不等式。 4 解:abc 原不等式恒成立 则 ku的最小值 恒成立 令 又 (分子主动与分母沟通联系) 4 umin=4(当且

6、仅当a+c=2b时取得) 于是由、得 k4,即k的最大值为4 不等式 恒成立 恒成立 恒成立(为便于利用重要不等式而变形) 则 恒成立(化生为熟转化成功) 令 au的最大值 x,yR+ (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 于是由、得 (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 ,即a的最小值为 (当且仅当x=y时取得) 例5已知a,b R+,且a+b=1,求证: 分析:对于条件不等式的证明,条件的适当运用是证明的关键环节,对于题设条件中的等式的应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直接代入:以a+b=1或2=1代入; 换元转化:令a=cos2 ,5 借助“外因”联合推理:由已知等式联想有关的重要不等式,二者联合导出已知条件的延伸

7、。 联想1:由已知等式本身联想重要不等式: a,b R+,且 由左边a+b联想重要不等式 联想2:由已知等式的等价变形联想重要不等式 这与联想1中推出的结果殊途同归. 对已知条件作以上挖掘延伸之后,再证明所给例题便是水到渠成。 证明:证法一(分析转化、化生为熟): 原不等式 又 证法二:; 不等式成立, 注意到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同理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6 (2)利用前面的推论,左边 (3)略 (4)利用前面的结论,左边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5)利用前面的推论得 为了构造同向不等式,对左边配方: 左边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

8、立)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6) 解法一:(为了构造“同向不等式”)硬性提取 后再作变形): 左边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左边 (当且仅当 时等号成立) 解法二:仿(5)之解法,留给同学们练习 点评已知x,y R+,且x+y=1,试求 (i) 的最小值; 的最小值。 已知a,b R+,且a3+b3=2,求证:ab1; (ii)a+b2 分析:对于本质上是例5 的改作题; 7 对于,仍可仿照例5中已知条件的延伸手法来寻觅解题思路 解:从略 (2)证明:注意到已知条件a3+b3=2 (i)由式左边联想重要不等式 由得 a2+b2-aba

9、b0 由得 由、得 (当且仅当a=b=1时等号成立) (a+b)(a2+b2-ab)=2 a2+b22ab 由式左边联想重要不等式 由、得 (当且仅当a=b=1时等号成立) a+b2(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命题得证 38 点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学习中要注意知识、方法与策略的迁移,对于,也可以根据已知条件a3+b3=2“实施等量替换”,只是效果不一定理想,事实上, 设 则 五、高考真题 ;得证;而a+b2则难以证明,同学们不妨一试. 1、对于0a1,给出下列四个不等式: 其中成立的是 A.1与 B.与 C.与 D.与 分析:从0a1入手去比较1+a与 的大小 0a1 又当0a1时,y=

10、logax为减函数 当0a1时,y=ax为减函数, 于是由、知本题应选D 2、:已知a2+b2=1,b2+c2=2,c2+a2=2,则ab+bc+ca的最小值为 8 A. 分析:为建立“已知”与“目标”的联系,考察已知三式的和: 将与已知各式联立,解得 即 注意到欲求ab+bc+ca的最小值,只需a、b同号且c与它们反号 ab+bc+ac的最小值为 3、集合范围可以是 B=x| |x-b|a,若“a=1”是“AB ”的充分条件,则b的取值 A.-2b0 B.0b2 C.-3b-1 D.-1b-1,则 若正整数m和n满足mn,则 设P(x1,y1)为圆01;x2+y2=9上任一点,圆O2以Q为圆

11、心且半径为1,当2+(b-y1)2=1时,圆01与圆O2相切。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A0 B.1 C.2 D.3 分析:逐一考察每个命题: 对于作辅助函数 在上为增函数. ab-1, f(a) f(b),即 ,为真命题; 对于,由已知得m0,n-m0,由平均值不等式得 也是真命题; 对于,注意到圆O2的方程为2+(y-b)2=1,故由题设知点P亦在圆O2上,即点P为圆O1与圆O2的公共点 圆01与圆O2相切,从而为假命题。于是由上述分析可知,本题应为B。 9 重要不等式及其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运用定理证明不等式和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一、教材分析: 本节所介绍的公式在整个代数中占有重要地位,

12、它不仅用来为证明不等式提供理论依据,还在其它问题的求解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求最值问题,求范围问题等。 主要内容: 重要结论1:如果a,bR, 那么。 定理:如果a,bR+, 那么。 重要结论2:如果a, b, cR+, 那么 重要结论3:如果a, b, cR+, 那么 重要结论4:如果a1, a2,., anR+, 那么取“=”号),其中nN, 且n1。 以上内容有几点说明: 对于结论1,应注意灵活变形: 正数的算术平均数A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G。 应用不等式证题时,一定要注意条件和“=”的说明,尤其在求函数最值时,“=”号成立与否是很关键的。 二、重要不等式的应用: 例1设a, b, c

13、R+,求证: 分析:本题的难点在于解决。 。 不易处理,如能找出a2+b2与a+b之间的关系,问题就能 证明: a, b, cR+, a2+b22ab, 2(a2+b2) (a+b)2, , 同理: , 例2若a, b, cR+,求证(a+b+c)4(a2+b2+c2)243a2b2c2。 分析:这类不等式可看作是“和的形式积的形式”经迭乘而成。 证明: a,b,c0, , , 11 又 (a+b+c)4(a2+b2+c2)243a2b2c2。 例3若a2,求证,(a+b+c)4(a2+b2+c2)35(abc)2。 。 分析:两个对数的积不好处理,而和易处理,从而想到重要不等式。 证明: a

14、2, loga(a-1)0, loga(a+1)0,且 , loga(a-1)loga(a+1)1。 例4若0x0, 当且仅当5x=2-5x,即 时,原式有最大值。 例5求函数的最小值 (a0)。 解: 时,ymin=2。 (2)当a1时,令 (t)。 (1)当0a1时,y2,当且仅当 在为增函数, ,此时x=0。 综上可知,01时, 三、课外练习 。 1若-4x0, y0,则lgx+lgy的最大值为_。 12 3若lgx+lgy=1,则的最小值为_。 4已知a,b,cR+, a+b+c=1。求证:。 5某游泳馆出售冬季学生游泳卡,每张卡240元。并规定不记名,每卡每次只限1人,每天只限1次。

15、某班有48名学生,教师准备组织学生集体冬泳,除需要购买若干张游泳卡外,每次去游泳还要包一辆汽车,无论乘坐多少学生,每次的包车费为40元。要使每个学生游8次,每人最少交多少钱? 参考答案:1.D 2. lg2 3. 2 1. 2. ,当且仅当 x=2y=2时取“=”。 3lgx+lgy=1, xy=10, 。 4. 证明: a,b,cR+, a+b+c=1。 (a+b+c)2=a2+b2+c2+2(ab+bc+ca)。 , , , , 5设购买x张游泳卡,活动开支为y元, 则 当且仅当x=8时取“=”号,此时每人最少交80元。 谈对均值不等式的理解和应用 均值不等式是不等式一章中最基础、应用最广

16、泛的灵活因子,它是考查素质、能力的一个窗口,是高考的热点。对均值不等式的应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通过特征分析,用于证不等式 1) 2) 两端的结构、数字具有如下特征: 1)次数相等; 2)项数相等或不等式右侧系数与左侧项数相等; 3)左和右积。 当要证的不等式具有上述特征时,考虑用均值不等式证明。 例1已知a,b,c为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a(b2+c2)+b(c2+a2)+c(a2+b2)6abc. 分析:观察要证不等式的两端都是关于a,b,c的3次多项式,左侧6项,右侧6项,左和右积,具备均值不13 等式的特征。 证明: b2+c22bc, a0, a(b2+c2)2abc 同理,

17、b(c2+a2)2bac, c(a2+b2)2cab, 又 a,b,c不全相等, 上述三个不等式中等号不能同时成立,因此 a(b2+c2)+b(c2+a2)+c(a2+b2)6abc。 例2. 若a,b,cR+,且a+b+c1,求证. 分析:由a,b,c R+,联想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条件,并把1a+b+c代换中的“1”,要证不等式变为, 即, 亦即, 发现互为倒数,已具备均值不等式的特征。 证明:a,b,cR+, ,, , . a+b+c=1, . 说明:1)此题的证明方法采用的是综合法。用综合法证不等式即由已知不等式推证要证不等式。 2)在附加条件的变换下,要证的不等式会隐含均值不等式的部分特

18、征,显示其一个或两个特征,这时,仍可考虑用特征分析法,合理选择思路,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2 抓条件“一正、二定、三等”求最值 由均值不等式2),推证出最值定理及其使用的前提条件:“一正、二定、三等”,求最值时,三者缺一不可。 例3. 已知x, yR+且9x+16y144,求xy的最大值。 分析:由题设一正:x, yR+,二定: 9x+16y144。求积的最大值,可考虑用均值不等式求解。 解: x, yR+ , , 当且仅当9x=16y,即时,(xy)max=36. 说明:本题若改为:x,yR且9x2+16y2=144,求xy的最大值呢?请同学们一试。 3 抓“当且仅当等号成立”的条件,实现

19、相等与不等的转化 在均值不等式中“当且仅当等号成立”的“当且仅当”是“充要条件”的同义词,它给出了相等与不等的界,是相等与不等转化的突破口。 例4在ABC中,若三边a,b,c满足条件(a+b+c)3=27abc,试判定三角形ABC的形状。 分析:(a+b+c)3=27abc具有三元均值不等式的结构特征,且属均值不等式的特例(取等号情形),所以有下面解法。 解:a0, b0, c0,故有不等式a=b=c时,上式等号成立,故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 ,即(a+b+c)327abc,当且仅当 14 例5已知x,y,z为正实数,且x+y+z=3, . 求x2+y2+z2的值。 解:由题设得。 x,y,z0

20、, , . , x2=1,y2=1, z2=1, x2+y2+z2=3. 说明:均值不等式给出了相等、不等的界,即等号成立的条件。 又如解方程:,读者不妨试解。 总之,均值不等式成立的条件,结构特征,积、和为定值,等号成立的条件,是理解应用均值不等式的认知角度。同学们要学会观察已知和未知的结构特征、数字特征,认清其区别、联系,联想相关的知识点、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在确保“各项为正”的前提下,还必须满足两点: 第一,求和的最小值时,它们的积应为定值;求积的最大值时,它们的和应为定值。 第二,使上述不等式中的等号成立时的自变量为一个确定的值,且在

21、该函数定义域内。 要满足上述两点,在运算过程中,必须对式子作适当的恒等变形,方能达到目的。本文分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容易产生的错误,并归纳一般方法。 1常见致错原因分析 例1若x0,求的最小值。 解法1:由于,故知Pmin=1. 说明:以上解法是错误,虽说满足了“积为定值”这个条件,但使等号或立的先决条件:正确解法如下: 却不成立。 解法2: , 。 在即时,有。 说明:以上求解中采用了“变换系数”的办法,使得“第一”, “第二”两个条件都得以满足。“变换系数”是变形中的常用方法之一。 例2已知x,yR+,且2x+y=4,求的最小值。 15 解法1:由2x+y=4,知y=4-2x,x(0,2)

22、,故, 而x(4-2x)在x=1时有最大值2,故有最小值, 所以在x=1(0,2)时,有最小值。 说明:以上解法是错误的。其一,的积不是定值;其二,要取得等号,必须,即x=y。而当x=y=1时,与条件2x+y=4相悖。 解法2.由2x+y=4,得。于是。 说明:以上解法又是错的。这里两次用到基本不等式,然而,使等号成立的条件并不相同:对于中取等号,必须与已知矛盾。 ,即y=2x;对于取等号,必须,即x=y,这便导致2x=x,得出x=0, 解法3:由2x+y=4,得, 。 。 说明:以上解法满足“第一”,“第二”两个要求,所以正确。等号在得x=2(2-)(0,2)。 ,即时成立,代入2x+y=4

23、 解法4:由2x+y=4,可令2x=4cos2,,y=4sin2,于是 ,。 16 说明:以上解法满足要求,答案正确。等号在, 2. 常见一般方法 变更系数法 ,满足2x+y=4。 即时成立,由此可得 例3. 若x1,求的最小值。 解:。 等号在即x=2(1,+)时,有。 例4边长为a的正方形铁片,在其四角剪去相等的小正方形后,折成一个方盒。问剪去的尺寸为多少时,小方盒有最大容积。 解:设剪去的小正方形边长为x,则小方盒边长为a-2x,又其高为x, 故小方盒容积为V=(a-2x)2x,而4V=4x(a-2x)2, 故当4x=a-2x,时,有。 例5若ab0,求的最小值。 解:。 说明:本题两次

24、用到基本不等式,第一次在条件2a-b=b即a=b时取等号,第二次在条件号,并不矛盾,解法正确。 取倒数或作平方 例6周长为定值时,哪种三角形面积最大? 即a=2时取等 解:据海伦公式,三角形的面积,这里。 显然,同理p-b0,p-c0, 17 故S2=p(p-a)(p-b)(p-c), 即,等号在p-a=p-b=p-c即a=b=c时成立,即周长为定值时,等边三角形面积最大。 待定系数法 例7总长为24m的铁丝剪成若干段,焊成一个长方体容器的框架。若底面长方形邻边之比为32,试问长方体的高为多少时,其容积有最大值。 分析:设底面长方形较长的一边为x,则其邻边长为,设长方体高为y,则有,即,故知x

25、(0,3.6)为函数的定义域。 虽说为定值,但使等式成立的x却不存在,为此,需采用其他办法。 解法1:由于,所以 故得,等号在时成立,即x=2.4(0,3.6),这时。 说明:以上解法仍是“变更系数法”,问题是处的变形很难想到,是否有别的方法呢? 解法2 对于,取待定系数m,使。 要使,即为定值,必须, 。于是。 。等号在,即x=2.4(0,3,6)时成立,这时. 说明:较之解法1,技巧性降低了,也就比较容易入手,解法2的方法就是最简单的待定系数法。用待定系数法目的,就是为了本文开头提到的“第一”,“第二”两个条件得以实现,在构成积的三个因式中有两个相同,另一个18 不相等,总可以用变更系数法

26、或待定系数法来处理。 例8若x0,求V=x(x+0.5)(3.2-2x)的最大值。 解:取待定系数m, n使 mnV=x(mx+0.5m)(3.2n-2nx) 要使 x+(mx+0.5m)+(3.2n-2nx)即0.5m+3.2n+(1+m-2n)x为 定值,必须1+m-2n=0(*) 由x=mx+0.5m=3.2n-2nx得。 代入(*)整理得3x2-2.2x-0.8=0,解得x=1及,当x=1时, 于是即当x=1时,。 另解:取待定系数m,n使mnV=mx(nx+0.5n)(3.2-2x). 要使mx+(nx+0.5n)+(3.2-2x)即0.5n+3.2+(m+n-2)x为定值,必m+n

27、-2=0(*). 而由mx=nx+0.5n=3.2-2x,即得。 代入(*)整理得3x2-2.2x-0.8=0 说明:本例中构成积的三个因式互不相同,为确保“第一”,“第二”两个条件得以实现,用待定系数法求解时,需用两个待定系数。这两个系数如何配置,结果总为一样,惟繁简不同而已 1已知i,m,n是正整数,且1imn。 (I)证明ni(1+n)m。 本题考察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不等式的基本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 证明:(I) 对于1im,有=m(m-i+1), , 同理 , 由于mni。 (1+m)n=mi, (1+n)m=ni, 由(I)知mini (1imni (1im0 (m(1+n)m

28、. 19 2. ab1, P=, Q=(lga+lgb), R=lg,则。 A、RPQ B、PQR C、QPR D、PRb1, lgalgb0, lga+lgb2, 即(lga+lgb), 故QP, 又由得lglg, 即lg(lga+lgb)。故RQ,从而选B。 注意:本题也可用特殊值法来判定,如取a=100, b=10,很容易选B。解这类题要善于利用特例法求解,利用均值不等式和函数单调性比较大小,是比较大小常用的方法。 3已知a,b,c是实数,函数f(x)=ax2+bx+c, g(x)=ax+b, 当-1x1时,|f(x)|1. (1)证明:|c|1; (2)证明:-1x1时,|g(x)|2

29、; (3)设a0,当 -1x1时,g(x)的最大值为2,求f(x)。 精析:(1)由条件-1x1, |f(x)|1, 取x=0,得|c|=|f(0)|1,即|c|1. (2)由于g(x)=ax+b中含有字母未知数a,因而用分类讨论,结合函数g(x)的单调性来证明。 当a0时,g(x)=ax+b,在-1,1上是增函数, g(-1)g(x)g(1), |f(x)|1 (-1x1), |c|1, g(1)=a+b=f(1)-c|f(1)|+|c|2. g(-1)=-a+b=-f(-1)+c-(|f(-1)|+|c|)-2, 由此 得|g(x)|2, 当a0, g(x)在-1,1上是增函数,当x=1时

30、取得最大值2, 即g(1)=a+b=f(1)-f(0)=2, -1f(0)=f(1)-21-2=-1, c=f(0)=-1, 当-1x1时,f(x)-1, 即f(x)f(0), 根据二次函数性质,直线x=0为二次函数f(x)的图像的对称轴, 故有-=0,那么b=0,a=2. f(x)=2x2-1。 注意:本题综合性较强。前两问考查绝对值不等式的证明,第三问求函数的表达式,技巧性较高。要求考生会灵活应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及函数的单调性,并会进行合理的分类讨论。 注:在高考中单纯的不等式证明题比较少,多数是和应用题等其它知识结合在一起考察的。 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是高中阶段一种

31、常用的方法,其约束条件苛刻,情况复杂,现就如何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作一分析 一、 注意基本定理应满足的条件 20 基本不等式具有将“和式”转化为“积式”与将“积式”转化为“和式”的功能,但一 定要注意应用的前提:“一正”、“二定”、“三相等”所谓“一正”是指“正数”,“二定”指应用定理求最值时,和或积为定值,“三相等”是指满足等号成立的条件 例1 已知0x1,求y=lgx+4的最大值 lgx分析:本题满足lgx4=4为定值,但因为0x1,lgx0,所以此时不能直接 lgx应用基本不等式,需将负数转化为正数后再使用基本不等式 解:40x1,lgx0-y=(-lgx)+-24=4,即y-4 lgx4

32、1,即x=时等号成立,故ymax=-4 100lgx当且仅当-lgx=-二、 连用基本不等式要注意成立的条件要一致 有些题目要多次用基本不等式才能求出最后结果,针对这种情况,连续使用此定理要切记等号成立的条件要一致 11+y+例2 若x,y是正数,则x+的最小值是 2y2x3 227 224 29 4111111+y+解析:由题意x+2x+y+=2xy+14xy+2=4, 2y2x2y2x4xy4xy“”成立的条件,x+111=y+,x2y2=两者不矛盾,故“”能成立,答案选 2y2x4三、 基本不等式“失效”时的对策 有些题目,直接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并不满足应用条件,但可以通过添项,分离常

33、数, 平方等手段使之能运用基本不等式,下面我们来看几种经常用到的方法 1 添项 例3 求函数y=1+x(x3)的最小值 x-3解:11x3,x-30y=+x-3+32(x-3)+3=5 x-3x-31=x-3,即x=4时,取等号,当x=4时,函数y的最小值为5 x-32 分离常数 当且仅当x2-4x+55例4 已知x,则f(x)=有 22x-4最大值5 2 最小值5 4 最大值1 最小值1 分析:本题看似无法使用基本不等式,但对函数式进行分离,便可创造出使用基本不等 21 式的条件 x2-4x+5(x-2)2+111解:y=(x-2)+1 2x-42(x-2)2x-2当且仅当x-2=1,即x=3时等号成立故选 x-23 平方 例5 已知q为锐角,求y=cos2qsinq的最大值 分析:本题直接使用基本不等式比较困难,但平方以后就满足了使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 24sin2q=cos2qcos2q2sin2q 解:y=cosq121cos2q+cos2q+2sin2q423=,即 y2327922当且仅当cosq=2sinq,即q=arcsin3323时等号成立故ymax= 39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