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褚庆.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416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褚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褚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褚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褚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褚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褚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褚庆.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基础理论课堂笔记 褚庆中医认证-中医基础理论 第一单元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细目一:整体观念 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辨证论治 1、病、证、症的概念: 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证: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的概念: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相同的病

2、出现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第二单元 精气学说 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 1、精的概念: 2、气的概念: 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2、精气的运动变化 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 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 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 第三单元 阴阳学说 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 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 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内涵。 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3、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1、阴阳对立制约:其意义是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 对立:事物的阴阳属性相反。 1 制约:阴阳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削弱。 2、阴阳互根互用 互根: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 互用:阴阳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为用。 3、阴阳交感互藏 交感:是指阴阳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相互发生作用。 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4、阴阳消长:阴阳互为消长;阴阳皆消皆长。 5、阴阳转化:阴与阳在一定条件下可

4、以相互转化。 细目三:阴阳常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方面的应用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A、阴阳偏胜 阳胜则热实热、高热、大汗出 阳偏胜 阳胜则阴病口渴、尿短赤 阴胜则寒实寒、畏寒肢冷 阴偏盛 阴生则阳病溲稀便溏 B、阴阳偏胜 阴偏衰:阴虚则热虚热、低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阳偏衰:阳虚则寒虚寒、畏寒肢冷、面色晄白、溲清稀便溏 C、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阴虚导致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阳损及阴:阳虚导致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A、诊法分阴阳:望、闻、问、切 面红:热证阳 数、实、滑阳 发热口渴,热证阳 望面色 切脉 问寒热 面白

5、:寒证阴 迟、虚、涩阴 畏寒口不渴,寒证阴 B、辨证分阴阳 八纲:表里、寒热、虚实、阴阳 阳:表、实、热 两纲六要 阴:里、虚、寒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A、确立治则治法 a.阴阳偏胜的治则治法“实者泻之,损其有余” 阳胜则热实热:清泻实热 阴胜则寒实寒:祛散实寒 b.阴阳偏衰的治则治法“虚则补之,补其不足” 阴虚则热虚热:补阴 阳虚则寒虚寒:补阳 B、归纳药物的性能 温、热阳 辛、甘阳 四气分阴阳 五味分阴阳 寒、凉阴 酸、苦、咸阴 2 升、浮阳 升降浮沉分阴阳 沉、降阴 第四单元 五行学说 细目一:五行学说的概念 1、五行和五行学说的含义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变

6、化。 五行学说,运用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学说。 2、五行的特性和事物与现象的五行归类 五行的特性:木曰曲直:升发、柔和、调达、舒畅肝主疏泄 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心阳温运血脉 土爰稼穑:生长、化育、承载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金曰从革:清肃敛降肺主肃降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肾主水 事物五行属性归类:取象比类类比 推演络绎类推 细目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相生与相克的概念和次序 a五行相生: 概念: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资生和促进作用。 次序:木火土金水木 b五行相克: 概念:五行的某一行对另一行的抑制和削弱作用。 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2、五行制化的概念与规律 概

7、念:通过五行相生相克产生的调节作用,以维持五行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规律:五行中一行亢盛时,必然随之有制约,以防止亢而为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 3、五行相乘与相侮的概念和次序 相乘概念: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又称“倍克”。 相乘次序:木土水火金木 相侮概念: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又称“反克”。 相侮次序:木金火水土木 4、五行的母子相及 A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一行异常,累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B 子病及母:是指五行中一行异常,影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细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在生理方面的应用 五行学说在生理方面的应用,主

8、要包括以五行特性类比五脏的生理特点,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以生克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等几个方面。 2、在病理方面的应用 相生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系的传变; 3、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确定五脏病变部位;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3 4、在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指导脏腑用药;控制疾病的传变;确定治则治法;指导针灸取穴;指导情志疾病治疗。 第五单元 五脏 细目一: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1、心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主血脉,主藏神。 生理特性:为阳脏而主通明。 2、肺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肺主气;肺主宣发,肃降;肺主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 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3

9、、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 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喜燥恶湿。 4、肝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主疏泄;主藏血; 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气升发。 5、肾的生理功能与特性 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主水;主纳气。 生理特性:主蛰守位。 细目二:五脏之间的关系 1、心与肺的关系:气与血的方面。 生 肺主气,吸入清气,生成宗气,助心行血。 理 心主血脉,推动血行,有利于肺气的输布。 病 肺气虚宗气生成不足心血瘀阻 理 心血运行不畅肺气输布不利:气喘,胸闷。 2、心与脾的关系: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 生 心主血脉,心阳温运脾土。 理 脾主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 病

10、心血亏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理 脾失健运:纳呆、腹胀、便溏、倦怠无力。 3、心与肝的关系:血液和情志方面。 生 血液: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肝血养心血。 理 情志:心主神志,肝主疏泄,调畅情志。 病 心肝血虚:心悸、失眠、两目干涩,肢体乏力。 理 心肝火旺:心烦、失眠、急躁易怒。 4、心与肾的关系:阴阳相交、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生 心阳在上,下行以温肾水,使肾水不寒。 理 肾阴在下,上行以抑心阳,使心火不亢。 病 心肾阴虚:心悸、失眠、腰膝酸软、多梦遗精。 理 心肾阳虚:心悸、肢冷、水肿、尿少。 5、肺与脾的关系:气的生成和水液代谢方面。 生 宗气的生成:肺吸入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

11、气。 理 水液代谢:肺主通调水道,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病 肺脾气虚:咳喘无力,腹胀,纳呆,便溏。 理 水液障碍:痰饮水肿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6、肺与肝的关系:气的升降和平衡方面 生 肺主肃降,防止肝气亢逆。 4 理 肺主升发,防止肺气过于寒降。 病 肝火犯肺:胁痛,咯痰带血。 理 肺病及肝:胁肋胀痛,急躁易怒。 7、肺与肾的关系:呼吸和水液方面 呼吸:肺主呼吸,肾主纳气。 生理 水液:肺主通调水道。 金水相生:肺肾之阴相互促进。 肺肾气虚:呼吸表浅,呼多吸少,动则喘甚。 病理 水液障碍:痰饮,水肿。 肺肾阴虚: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咯痰带血。 8、肝与脾的关系:消化和血液运行方面 生

12、 消化:脾主运化,肝主疏泄促进脾的运化。 理 血液:脾主统血,肝主藏血,共同维持血液运行。 病 肝脾不和:胁痛、腹胀、纳呆、便溏。 理 脾病及肝:胁肋胀痛、口苦、黄疸。 9、肝与肾的关系: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藏泻互用,“乙癸同源” 生 精血同源:肾精养肝血,肝血充肾精,精血互生。 理 藏泻互用:肾主封藏,肝主疏泄。 病理:肝肾阳虚:腰膝酸软,眩晕耳鸣。 10、脾与肾的关系:先后天和水液代谢方面 生 先后天:肾阳温脾阳,促进脾的运化,脾运化水谷精微弃养肾精。 理 水液代谢:脾主运化水液,肾主水。 病 脾肾阳虚:下利清谷,五更泄泻。 理 水液代谢障碍:痰饮水肿。 细目三:五脏与五体、五官九窍、五志

13、、五液和五时的关系 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2、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在志为悲,在液为涕。 3、脾在体合肌肉而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液为涎。 4、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5、肾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第六单元 六腑 细目一:六腑的生理功能 1、胆的生理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 主决断、调节情志。 2、胃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 生理功能:主受纳水谷。主腐熟水谷。 生理特性:胃气通降。 喜润恶燥。 3、小肠的生理功能:主受盛与化物受盛。 泌别清浊。 4、大肠的生理功

14、能:主传化糟粕。 主津。5、膀胱的生理功能:贮存和排泄尿液。 6、三焦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点: 生理功能:通行诸气。运行水液。 “上焦如雾”水谷精微的布散。 生理特点: “中焦如沤”饮食水谷的消化。 “下焦如渎”饮食糟粕的排泄。 5 细目二:六腑与五脏之间的关系 脏腑阴阳表里相合的关系 1、心与小肠的关系:手少阴心经与手太肠小肠经相互属络于心于小肠,相为表里。 生 心主血脉,将气血输送于小肠。 理 小肠分别清浊,清者可转化为心血。 病 心火炽盛:小便短赤,灼热疼痛,甚或尿血。 理 小肠实热:心烦,尿赤,口舌生疮。 2、肺与大肠的关系:大肠与肺由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阴肺经的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15、生 肺主肃降,助大肠传导糟粕下行。 理 大肠传导,腑气通畅,有利于肺气的下降。 病 肺失清肃:大肠失润,传导失常,大便干结难下。 理 大肠腑气不通:胸闷,咳嗽,呼吸困难。 3、脾与胃的关系:同居中焦,由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互属络,互为表里。脾与胃在 五行中皆属土:胃为阳明燥土,属阳;脾为太阴湿土,属阴。 生 脾主运化,脾气以升为顺,脾为阴土,喜燥而恶湿。 理 胃主受纳,胃气以降为和,胃为阳土,喜湿而恶燥。 病 脾失健运:纳呆,腹胀,便溏。 理 胃失和降: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4、肝与胆的关系:肝与胆由足少阳经和足厥阴经相互属络,互为表里。 肝主疏泄,胆汁生成,排泄正常。 消化方面 生理

16、 胆汁可涵敛肝阳,有利于肝的疏泄。 精神情志方面:肝主疏泄,调畅情志;胆主决断,与人之勇怯有关。 病 肝失疏泄,胆汁排泄障碍:口苦,纳呆,腹胀,胁助胀痛,黄疸。 理 肝胆病变,情志异常:多疑善虑,胆小易惊。 5、肾与膀胱的关系:膀胱与肾由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互属络而构成表里关系。 生理:肾主摄纳,司膀胱开合。 病 肾失摄纳,膀胱开合无度:尿频,小便清长,遗尿。 理 肾阳虚衰,气化不利:小便不利,癃闭。 第七单元 奇恒之腑 细目一:脑 1、脑的生理功能:主宰生命活动。主司精神活动。主司感觉运动。 2、脑与五脏的关系:五脏六腑之精充盛,充养肾精,则肾精充盈。肾精充盈,则脑髓充满故脑能正常发挥

17、其各种生理机能。 细目二:女子胞 1、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 2、女子胞与脏腑经脉的关系: 肾中精气的作用; 心、肝、脾三脏的作用; 冲任二脉的作用; 第八单元 气、血、津液 细目一:气 1、人体之气的概念: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物质。 2、人体之气的生成:肺吸入的自然界的清气;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肾精所化之气。 3、人体之气的运动:气的运动气机 运动形式升、降、出、入 6 a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推动着人的呼吸,推动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排泄,推动着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维持人的整个生命活动。 b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气机失调: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等。 4、人

18、体之气的功能: 推动 心气推动血液的运行。 作用 肾气推动人的生长发育。 温煦 卫气温阳皮毛脏腑。 作用 阳气温通血脉,温化水液。 防御作用 脾气固摄血液,固摄脏器。 固摄作用 肺气,胃气固摄汗液。 肾气固摄尿液。 气化 广义:指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和相互转化。 作用 狭义:特指水液代谢的过程。 营养作用:水谷精微之气营养脏腑组织器官,维持人体生命活动。 5、人体之气的分类: 元气 肾中精气所化生 激发推动生长发育 组成与分布 主要功能 通过三焦布达全身 激发推动生命活动 宗气 自然界清气与水谷精气结合而成 组成与分布 伏于胸中上至喉咙,下蓄丹田,贯注于心肺经脉。 贯心脉以行气血,出喉

19、咙以司呼吸。 主要功能 为全身的动力,与言、听、视、动等均有关。 营气 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清者为营” 组成与分布 与血液共行于经络之中“营行脉中” 生理功能:营养全身 化生血液 卫气 水谷精微中的强悍部分“浊者为卫” 组成与分布 行于脉外,布达全身“卫行脉外” 护卫肌表,防御外邪。 生理功能 温养脏腑,皮毛。 调节汗孔开合。 细目二:血 1、血的基本概念:指运行在经脉内,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 2、血的生成: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营气化血、津液化血、精血互生。 3、血的功能: 营养脏腑组织器官,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7 为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4、血的运行:血的

20、运行和五脏有关,与心、肝、脾关系密切,与心关第最为密切。 心主血脉、脾主统血、肝主藏血、肺朝百脉。 细目三:津液 1、津液的基本概念:津液,人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 2、津液的代谢:与五脏六腑均有关,与肺、脾、肾关系密切,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 肺主通调水道 脾主运化水液 肾主水 肝主疏泄 促进水液代谢 膀胱贮尿 排尿 大肠为水液代谢的通道 3、津液的功能:滋养脏腑、皮毛;化生血液;滑利关节;补益脑髓; 细目四: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1、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气能 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之气 生血 血液的生成依赖于气化 意义:血虚补血为主,兼宜补气。 气能行血:血液的运行依赖于

21、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 意义:瘀血活血化瘀,兼宜调气 气能摄血:脾气统摄血液在经脉内运行。 意义:气虚气不摄血:便血、尿血、崩漏治以补气摄血。 血为 血为气的物质基础 气母 血为气的载体 2、气与津液的关系: 气能 津液来源于水谷精气 生津 津液的生成来自于气化 气能行津:津液的运行也依赖于气的推动。 气能摄津 津能载气:津液也是气的载体。 意义:汗出过多大汗亡阳 气随津脱 吐泄太过阳气暴脱 “吐血之余,定无完气” 3、血与津液的关系:津血同源,血汗同源。 理论意义:“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 失血过多者慎用发汗的方法,汗出过多者慎用温燥活血之方,以防止进一步损

22、伤津液。 第九单元 经络 细目一:经络学说 1、经络的基本概念:指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表里上下的系统。 2、经络系统的组成: 8 经络系统简表 图1 手太阴肺经 手三阴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三阳经 手少阳三焦经 十二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 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足太阴脾经 与脏腑有直接的络属的关系。 足三阴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经脉 足三阳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奇经八脉十二经脉以外的重要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 十二经别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

23、表里的两经之间联系的作用。 别络十二经脉及任、督各分出一支别络,加脾之大络,共十五支,有加强 络 十二经脉表里两经在体表的联系和渗灌气血的作用。 脉 浮络浮现于体表的络脉。 孙络最细小的络脉。 十二经筋: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外连 连缀四肢百骸,主司关节运动的作用。 连属 十二皮部:十二经脉的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部分 内属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所属络者。 细目二:十二经脉 1、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腔内脏走向手指端,与手三阳经交会。 手三阳经,从手指走向头面部,与足三阳经交会。 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端,与足三阴经交会。 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部

24、和胸部,在胸部内脏与手三阴经交会。 2、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 相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末端交接; 同名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足手阴经在胸部交接;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阳明经:面部、额部 头面部 少阳经:头侧部 太阳经:面颊、头顶、头后 9 四肢部的分布:阴经行于内侧面,阳经行于外侧面。 上肢内侧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上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下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上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内踝尖上八寸以上则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下肢外侧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躯干部:手三阴腋下 手三阳肩胛 足三阴胸腹部 足阳明胸腹部 足三阳

25、 足少阳身侧 足太阳背部 4、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循行于四肢部的阴阳表里两极,内外相对称。 循行于内脏的阴阳表里两极,相属络。 十二经脉表里关系表 表 里 手阳明大肠经 手太阴肺经 手少阳三信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太阳小肠经 手少阴心经 足阳明胃经 足太阴脾经 足少阳胆经 足厥阴肝经 足太阳膀胱经 足少阴肾经 5、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 细目三:奇经八脉 1、奇经八脉的特点: 分布没有十二经规则 一般与脏腑无直接属络关系 一般无表里配属关系 2、奇经八脉的主要功能: 密切十二经脉的联系 调节十二经脉气血 与某些脏腑关系密切:与奇恒之腑以及肾脏。 3、督脉、任脉、冲脉、带脉、跷脉、维脉的基本功能:

26、 督脉功能:“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 任脉功能:“阴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阴经”;主胞胎女子胞胎儿的孕育。 冲脉功能:“十二经之海”,调节十二经气血;冲为血海,女子胞月经的排泄。 带脉功能:约束纵行的经脉;主女子带下。 跷脉功能:主司下肢运动;司眼睑开合; 维脉功能:维系全身经脉。 细目四:经别、别络、经筋、皮部 1、经别的概念:十二经别,指别行的经脉,是十二经脉最重要的支脉。 2、别络的概念:十五别络,指从经脉分出的最重要的络脉。 3、经筋的概念: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又称十二经筋。 4、皮部的概念:指十二经脉在皮肤的分区。 细目五: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经络学说的应

27、用 1、经络的生理功能: 沟通表里上下,联络脏腑器官。 输送气血,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感应传导作用。 调节平衡作用。 10 2、经络学说的应用: 阐释病理变化; 指导临床诊断; 指导疾病治疗; 第十单元 病因 细目一:六淫 1、六淫的概念: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 2、六淫的共同致病特点:外感性、季节性、地域性、相兼性 3、风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风为阳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风性善行而数变。 风性主动。 风为百病之长。 4、寒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

28、,称为寒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寒性凝滞。 寒性收引。 5、暑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凡夏至之后,立秋以前,致病具有炎热、升散特性的外邪,称为暑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暑为阳邪,其性炎热。 暑性升散,扰神伤津耗气。 暑多挟湿。 6、湿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凡致病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为湿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湿为阴邪,易损伤阳气,阻遏气机。 湿性重浊。 湿性黏滞。 湿性趋下,易袭阴位。 7、燥邪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 概念: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燥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燥易伤肺。 8、火邪的概念、性质及

29、致病特点: 概念: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为火热之邪。 性质及致病特点:火热为阳邪,其性燔灼趋上。 火热易扰心神。 火热易伤津耗气。 火热易生风动血。 火邪易致疮痈。 细目二:疠气 1、疠气的概念: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2、疠气的致病特点:发病急骤,病情危笃。 11 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一气一病,症状相似。 细目三:七情内伤 1、七情的基本概念:喜、怒、忧、思、悲、恐、惊。 2、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直接伤及五脏。影响脏腑气机。 细目四:饮食失宜 1、饮食不节:过饥、过饱 2、饮食不洁:胃肠疾病、寄生虫 3、饮食偏嗜:多食某,损伤所克之脏之五体。味过于某,一般先伤

30、本脏,继伤所克之脏。 细目五:劳逸失度 1、过度劳累: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2、过度安逸: 细目六:痰饮 1、痰饮的概念:痰和饮都是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清稀者为饮,较稠厚者为痰 痰与饮的区别 得阳气煎熬则为痰 痰热而饮寒 得阴气凝聚则为饮 2、痰饮的致病特点:阻滞气血运行 影响水液代谢 易于蒙蔽心神 致病广泛,变幻多端。 细目七:瘀血 1、瘀血的概念:指血液运行障碍或离经之血未散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2、瘀血的形成: 气 心气虚心血瘀阻 虚 脾气虚脾不统血,离经不散:发斑 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血 寒凝血滞,气血不通瘀血。 寒 寒主收引,经脉拘挛。 血 血热津伤,血

31、液粘稠。 热 热迫血妄行,离经不散。 外伤血瘀:跌打损伤可以损伤经脉导致瘀血。 3、瘀血的致病特点:疼痛 肿块 出血 色紫黯 可表现出肌肤甲错及脉象上的某些异常,如涩脉或结代脉等。 细目八:结石 1、结石的概念:是指体内某些部位形成并停滞为病的砂石样病理产物或结块。 2、结石的致病特点:多发于肝、肾、胆、胃、膀胱等脏腑; 病程较长,病情轻重不一; 阻滞气机,损伤脉络; 第十一单元 发病 细目一:发病的基本原理 1、正气与邪气的概念: 正气: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和抗病康复能力。 邪气:是疾病发生的内因,一般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 2、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 12 3、邪气是发病的重要

32、条件: 细目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1、环境与发病:气候、地域、生活工作环境、社会环境 2、体质与发病 3、精神状态与发病 细目三:发病类型 1、感邪即发:感邪后立即发病,发病迅速。 2、徐发:感邪后缓慢发病。 3、伏而后发:感邪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病。 4、继发: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 5、合病与并病:合病,是指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并病,是指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的病证。 6、复发: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 作的一种发病形式。 第十二单元 病机 细目一:邪正盛

33、衰 1、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虚实病机: 实:邪气盛则实,以邪气盛为主的病理变化。邪气盛,正气相对不虚,邪正斗争剧烈,机能亢奋有余,病理产物蓄积。实证多见于外感病的初、中期或内伤病出现了病理产物。 虚:精气夺则虚,以正气虚为主的病理变化。正气虚,邪气也不盛,脏腑功能低下。虚证多见于外感病后期,和各种内伤杂病中的慢性消耗性的疾病。 虚实变化: 虚实错杂,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包括 虚中夹实与实中夹虚。 虚实转化,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或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由因虚致实的变化。包括 由实转虚与由虚转实。 虚实真假,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临床表现可

34、见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符的假象,主要有真实假虚和真虚假实两种情况。 2、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正盛则邪退好转 邪盛则正衰恶化 正虚则邪恋慢性迁延 邪去而正衰病后恢复期 邪盛而正亡死亡 细目二:阴阳失调 1、阴阳偏盛 阳偏盛:阳气偏胜,机能亢奋的实热性病理变化。 感受温热邪气 阳胜则热实热:高热、大汗 寒邪入里化热 阳偏胜 情志化火 阳胜则阴病:口喝、尿短赤 阴偏盛:阴气偏胜,机能障碍的实寒性病理变化。 感受阴寒邪气 阴胜则寒实寒:畏寒肢冷,脘腹冷痛。 阴偏胜 13 过食生冷 阴胜则阳病面色晄白,溲清便溏。 2、阴阳偏衰 阳偏衰:阳气偏衰,机能减退的虚寒性病理变化。 先天不足 阳虚则寒虚寒:面色

35、晄白,溲清便溏 后天失养 阳偏衰 久病耗伤 以脾肾阳虚为主:腰膝冷痛,下利清谷,五更泄泻 阴偏衰:阴气偏衰,阴虚阳亢的虚热性病理变化。 燥热伤阴 阴虚则热虚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情志化火伤阴 阴偏衰 久病伤阴 以肝肾阴虚为主,心肺阴虚亦可 3、阴阳互损 阴损及阳:阴虚导致了阳虚,形成了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阴虚为主:五心烦热,颧红盗汗。 兼有阳虚之象:溲清便溏。 阳损及阴:阳虚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阴阳两虚。 阳虚为主:面色晄白,溲清便溏,畏寒肢冷。 兼有阴虚之象:口干舌燥,舌红少苔 4、阴阳格拒 阴盛格阳:阴寒盛极于内,格拒阳气浮越于外的真寒假热性病理变化。 阴盛于内内真寒:四肢厥

36、冷 格阳于外外假热:身热,面热,口渴 阳盛格阳:阳气盛极于内,格拒阴气浮越于外的真热假寒性病理变化。 阳盛于内内真热:身大热,口渴。 格阴于外外假寒:四肢厥冷,脉伏沉数有力。 5、阴阳亡失 亡阳:阳气突然大量亡失,人体机能衰竭的病理变化。 邪气过盛 汗、吐、泻太过 阳气亡失:面色苍白,全身冷汗,手足厥冷,脉微欲绝。 失血太多 亡阴:阴气突然大量亡失,人体机能衰竭的病理变化。 邪热过盛 吐泻太过 阴气亡失:汗热而粘,意识模糊,脉躁急无力。 失血过多 细目三:气血失常 1、气的失常 气虚:气的虚损不足,脏腑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先天不足 脏腑功能减退:倦怠乏力,自汗气短。 后天失养 气 血行不利:

37、瘀血 劳倦过度 虚 水液障碍:痰饮,水肿。 久病耗伤 气机失调 a气滞:气机阻滞不畅的病理变化。 情志刺激 气血不畅:局部胀满疼痛 气滞 血行不利:瘀血 14 瘀血、痰食阻滞 水液代谢障碍:痰饮。 b气逆: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变化。 情志刺激 肝气亢逆:面红、目赤、头胀头痛、急躁易怒 痰浊阻滞 气逆 肺气上逆:气喘、胸闷 饮食不节 胃气上逆:恶心、呕吐、嗳气,呃逆 c气陷:气机不升反而下陷的病理变化。 清气不升,清窍和全身失养:眩晕、倦怠。 中气下陷:内脏下垂 d气闭:气机突然闭阻不通的病理变化。 情志刺激 邪热过盛 气闭: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双拳紧握。 触冒秽浊之气 e气脱:阳气突然大量脱失,

38、人体机能衰竭的病理变化。 邪气过盛 汗吐泻太过 气脱:面色苍白,全身冷汗,手足厥冷,脉微欲绝。 失血过多 2、血的失常 血虚:血液虚亏,营养功能减退的病理变化。 生血不足 心血亏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 失血过多 血虚 血不养目: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甚至夜盲。 久病耗伤 肝血亏虚 血不养筋:肢体麻木,震颤,甚至动风。 血海空虚:女子月经量少,甚至闭经。 血瘀:血液瘀阻不畅的病理变化。 血热:血分有热,迫血妄行的病理变化。 邪热入血 血 血分有热:发热夜甚 情志化火 热 热迫血妄行: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发斑等。 3、气血关系失调: 气滞血瘀:是指因气的运行郁滞不畅,导致血液运行障碍,出现血瘀的病理状态。 气虚血瘀:是指因气对血的推动无力而致血行不畅,甚至瘀阻不行的病理状态。 气不摄血:是指由于气虚不足,统摄血液的生理功能减弱,血不循经,逸出脉外,而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理状态。 气随血脱:是指在大量出血的同时,气也随着血液的流失而急剧散脱,从而形成气血并脱的危重病理状态。 气血两虚:即气虚和血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细目四:津液代谢失常 1、津液不足:津液亏虚,滋养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