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462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经典选读 学习心得 读中医经典的心得体会 12级中医专升本班 62号 张海东 自上中医基础理论这门课程以来,各门中医课的老师都在不断的提起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这四部经典著作。皆谓:“此乃中医工作者必读之书。”更有甚者,将其称为天外来物。然而在我所就读的保山中医专却并未开设这些课程。对这些经典,我们只能敬而远之。后来在假期返校期间,途径楚雄新华书店,偶遇扶阳论坛2一书,并将其买下。此书对我的帮助非常大,正是这本书,使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我读到吴荣祖教授的观其脉证辨识阳虚一文中“读经典,做临床,突出中医特色”时,我才真正认识到读中医经典的重要性。于是到图书馆翻阅伤寒论,

2、但看了几遍后,觉得脑海空空,无法理解。在网上又偶然发现郝万山教授讲伤寒论,又将其下载后认真听,愈听愈有兴趣,愈有兴趣就愈喜欢,而后有购买伤寒论讲稿来细读。 在四大经典中,我比较熟悉伤寒论,所以我主要写读伤寒论后的体会。我认为有几点是很重要的: 一、 要注意其中出现的“反”字。对于这个“反”字,要分析此条文出现的病机和临床症状,以及可能出现而又被仲景所省略掉的病机和临床症状,更要认真分析出现“反”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等。例如原文14条中的桂枝加葛根汤证:“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出现项背强几几,多因感受寒邪较重,因寒性凝滞,使人体气血津液凝结,阻滞经脉而疼痛

3、。又因寒性收引,使人体经脉、腠理收引而挛急,从而出现项背强几几,因感受寒邪较多,属太阳伤寒表实证,当无汗,但此条文中却见到有汗出的情况,所以用“反”字。本证中由原文“反汗出恶风”可知,本证属风邪在经,经气不利,所以用桂枝加葛根汤,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兼以舒经脉、升津液。也有注家解释,“反”字属衍文,宜删。而我更同意前一种说法。 二、 要注意前后联系对比。因很多条文中症状或病机非常相似,而又有所不同,所以需要前后对比。因伤寒杂病论成书于东汉末年,此时因战乱、天灾造成书本的不全,以及传抄中不可避免的错误,造成书中条文顺序错乱及字的错误,所以需要前后联系对比。例如桂枝加葛根汤证要与葛根汤证对比,两

4、证兼有项背强几几,但桂枝加葛根汤证中有“反汗出恶风”,所以需要用个桂枝加葛根汤治疗,用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葛根升津液舒经络。葛根汤证中,因有“无汗恶风”可知,本证属寒邪侵袭太阳经脉所致,而用葛根汤发汗散寒,升津舒经。 在这两个条文中还要对比桂枝加葛根汤与葛根汤。两方在原文中组成是一样的,但根据各自的病机以及宋朝大臣林亿的按语:“臣亿等谨按,仲景本论,太阳中风,自汗用桂枝,伤寒无汗用麻黄,今证云汗出恶风,而方中有麻黄,恐非本意也。第三卷有葛根汤证,云无汗恶风,正与此方同是合用麻黄也,此云桂枝加葛根汤,恐是桂枝中但加葛根尔。”可知桂枝加葛根汤中的麻黄可能是由传抄错误造成的。但现代注家都没有

5、将其删去,是因要保持古迹的原貌。所以在读经典中要注意前后联系对比。 三、 四大经典要联系读,反复读。这四部经典都是相互联系的,相互完善的。而黄帝内经是基础理论。而其他三部是临床理论。只有理解了内经经文的含义,才能更好的读懂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 而温病条辨可以说是伤寒论的完善,弥补了自仲景以来只有伤寒没有瘟病的遗憾。而该书也是采用伤寒论的格式所写,且采用三焦辨证是纵向的思路。而伤寒采用六经辩证是由表入里的横向思路,正如瑭之所言:“学者诚能合二书而细心体察,自无难识之证,虽不及内伤,而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 以上这几点,就是我读中医经典的体会,然而中医经典需要反复读,仔细读,乃至“渐能成诵”。而自与之相差甚远,所以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要不断学习、不断总结。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医医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