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三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1629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3.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三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国古代文学三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三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三考试重点.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古代文学三考试重点1、宋代诗文革新:是北宋继唐代古文运动而起的文学革新运动,主要反对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浮靡文风。2,白体诗人:是效仿白居易作诗的诗人,代作家李昉、徐铉。主模白居易与元稹、刘禹锡等人互相唱和的近体诗,内容多写闲适生活、风格浅切清雅。3,晚唐体诗人:宋初效仿贾岛、姚合诗风的诗人。喜作五律、重白描,少用典故。4西昆体:因杨亿编辑的西昆酬唱集而得名,代作家杨亿、钱惟演、刘筠,宗李商隐,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好用事。5,王荆公体:王安石所创造的那些精工巧丽、圆融华妙的小诗,又半山体。4,山谷体:指黄庭坚诗生新硬瘦、兀傲峭拔的风格。6,江西诗派:得名于吕本中的江西诗社宗派图,师法江西

2、黄庭坚,有一祖三宗,一祖为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7,四灵诗派:南宋末期浙江永嘉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因四人字号中都有一灵字,故称“永嘉四灵”。该派写诗专攻近体,尤是五律,并以姚合和贾岛为宗,习晚唐体,诗歌内容狭小。8,江湖诗派:南宋后期杭州书商陈起刊刻江湖集而得名,代表诗人刘克庄、刘过、戴复古。9婉约派:宋词流派,主要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代表人物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10豪放派:苏轼、辛弃疾为代表,表现出充沛激情,想象力丰富和变化自如、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作词豪放、大气。11、慢词:是宋词

3、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慢词的名称从“慢曲子”而来,指依慢曲所填写的调长拍缓的词 12、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13、大晟词:宋徽宗崇宁中创立大晟府制作新乐名曰大晟乐。又以周邦彦为提举会集词人乐师增制慢引近等新调按调填词世称大晟词。14稼轩体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15、韩潮苏海:谓韩愈和苏轼的文章如潮如海,气势磅礡,波澜壮阔。16、易安体:宋词婉约派大家李清照,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为“易安体”。17、辛派词人:南宋受辛弃疾的影

4、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18、格律词派:起源于唐末、五代的花间派,盛行于宋代词坛,成为词家的主要流派之一。格律词派的创始人和代表是姜夔,其他还有吴文英、周密、张炎、王沂孙等人。19、中兴四大诗人: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摆脱了江西诗派牢笼,写出思想、艺术各有特色的作品,代表宋代诗歌第二个繁荣时期23、诚斋体杨万里号诚斋,故称为诚斋体。他的诗歌学习江西诗派,最后摆脱前人的束缚而自成一家,取得了更高的成就。20.诸宫调:流行于宋金时期的一种说唱文学。有说有唱,用以叙述人物、情节的

5、长篇故事。因为它是连用多种宫调的说唱形式,故称诸宫调。21,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22,南戏:温州杂剧,永嘉戏曲,南戏是南曲戏文的同称,又叫戏文,是宋元时期用南方歌曲演唱的戏曲形式。体制以单位为主,以南方歌曲为主,各个角色均可演唱,有生旦净末丑杂外。23,散曲:是在元代出现的新诗体,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歌形式,体制小令和套数。24,铁崖体:元代后期诗人杨维桢,号铁崖。他所作宫词、竹枝词和古乐府在当时极为流行,世称“铁崖体”或“铁体”。25宋元话本:宋元时代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包括小说讲史说经等说话艺人的底本。在宋代指新体白话小说平话,有题目、入

6、话、头回、正话、篇尾。 晏殊珠玉词的艺术特色晚会宴游之余的消遣之作,吟咏春花秋月的闲愁:1圆融平静,营造一种情中有思的意境,一份闲雅的无可奈何情调。如浣溪沙。2明净雅致的语言,颇具理性的思致。3曲折精巧的构思,表现了对多彩人生的眷恋之情和与之相伴的伤感。 北宋词至柳永出现了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1大量创作慢词,宋词由小令阶段渐进入慢词时期。2柳永慢词多用新调,宋词中有100多个调是柳永首创。二对题材和内容的开拓1描写都市繁华和帝都壮丽的词,反映尽享太平的市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2为才子佳

7、人,情郎情女热情歌唱,歌妓词表现对歌女温柔多情的理解,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开市民文学先声3.抒写了羁旅行役,山川景物。浓厚的身世感。三以赋为词,创造了层层铺叙,恣意渲染的艺术手法。如雨霖铃创造了情景递近的铺叙模式,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 四雅俗并存:1“俗”的方面:接近市民文艺的俚俗色彩,将白话加到词中,构成平民化的表述风格。表情方式:直抒胸臆,坦率自然,白描式的写景状物。2“雅”的方面:一是以赋为词。二是羁旅行役词,以男性口吻写离愁,写辽阔山河,自然雄浑。三是结构上兼有环形美和线形美,而以线形美为主。欧阳修对词作的创新1扩大了词的抒情功能,沿着李煜开辟

8、的道路,用词书法自我人生感受2改变了词的审美趣味,朝着通俗化方向发展,而与柳永相呼应。富有民歌意味的词作。欧词的艺术特色:和婉的美感,伤感中亦见平和欧诗的艺术风格1平易晓畅,坦率自然,记事平平,多出自胸臆。发展了韩愈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但毫无雕琢怪涩之弊2学习李白语言的清新流畅,形成流丽婉转的风格 欧阳修散文“六一风神”的美学风格1措辞平易,用词造句精练而有变化,自然地叙事抒怀。标志从阳刚到阴柔的转变。2本质是散文的诗化和情感的外显。3文章结构层次清楚而转折,语言层次平易自然。是“六一风神”的构成要素,偏于阴柔美。欧的文学革新理论:1主张文道并重,认为儒家之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提高了文

9、学地位。2继承韩、柳文从字顺的一面摒弃奇险深奥的一面3提出穷而后工的理论 简述苏轼词对词境的开拓1提高了词品,冲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抒发磊落豪放襟怀,表现自我人格个性。如赤壁怀古2苏轼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从现实撷取题材,多为感事之作,采用词题小序的形式确定表现内容和创作动机。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用记实手法写自己的人生感受,使词贴近生活,词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题也由分离走向统一,使词的创作走向正视现实、面向社会和真实人生的大道3苏轼用词展示自己的政治抱负、人生感慨、生活情趣、感受、山川景色扩大了词境,把词家“缘情”与诗人“言志”结合起来,词品与人品得到统一。苏轼的“以诗为词”

10、1首先指的是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的扩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向“士大夫化”发展。2在苏轼之前的“曲子词”是“轻音乐”“软性文学”。到苏轼将词题小序发展起来,引议论入词、大量用典,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如临江仙。苏词充分体现了文人的审美情趣,是典型的士大夫词。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在于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体式,促使词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简述苏轼词的风格以豪放为主,但也有许多极清空幽秀的作品,风格是多样。1豪放,如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2婉约,如江城子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置于人生空漠的叹喟中。3清旷水调歌头 试述苏轼散文的艺术成就大致可分为

11、议论文、记叙文和小品文等,标志着宋代古文运动的最高成就和完全胜利。一议论文,以政论、史论为突出。他的议论文多雄辩滔滔气势纵横,议论与文采交融,感情与理智并注,语言明快畅达,长于形象的说理,颇具文学价值。二记叙文包括碑传文、记体文及文赋等,而以其中的山水游记和亭台楼阁记为代表。凭借议论为文章辟出新的境界,善于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赏会与人生哲理领悟之间的融合。山水游记,如前、后赤壁赋,表现出借景立论的特点。亭台记文理自然。记叙文将叙述、描写、抒情错杂并用,随意挥洒。三小品文,篇幅短小、写作随意的书札、题跋、杂记和随笔,最能反映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记承天寺夜游不拘格套,独抒性灵信手拈来,漫笔写成。 苏

12、轼散文总的艺术特色是:一“辞达”、“通脱”,有圆活流转、错综变化和自然真率之美。 二善于用比喻,多形象思维。如前赤壁赋三有诗化倾向,以情感和才气为文,富于想象。苏轼诗歌的内容:1社会政事诗:反映民生疾苦和时政得失的诗篇,如荔枝叹。2山水景物诗:将人生感悟融入山水写景中的抒怀遣兴之作,如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 3和陶诗:寄情山水,以自适为趣的意味更浓,如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平浅而有深味,在艺术上把握了陶诗豪华落尽见真淳的特色,能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场景予以真切、平淡自然的描写,达到了“神似”陶诗的地步。4题画诗:把画景转化为诗境,善于写出画面的动态,并就画意进行艺术联想,揭示画外之韵味, 试叙苏

13、轼诗歌的艺术特色1“以文为诗”,多用散文句法,气格贯穿。2艺术构思新颖想象奇幻,比喻新巧。3语言清新流畅,圆熟自然。4以才学为诗,好议论、善于使事用典。将对事物的形象感受与哲理思考结合起来。如题西林壁5兼备各体而以七言为妙,风格多样,七绝清丽精美,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6以清雄豪放为主,而兼具多体特色。 简述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色善于抒情的哀婉词作,是婉约词的代表1灵心善感而寄情深微,如浣溪沙以寻常之语,状寻常之事,寄情幽远。 2情韵兼胜,语言优雅,意境深婉。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3情景交融善于通过凄迷的景象,婉转的语调表达伤感的情绪。简述秦观词的情致的表现

14、秦观词以抒情为主,能化景物为情思:1描写男女之情:“儿女柔情”占绝大多数,故有秦词“专主情致”之说。善于情景交融来表达感伤的情绪,深具袅袅婷婷的情致。秦观的慢词也以铺叙为主展开词情,常在关键的地方插入含蓄优美的景色,使感情有所收敛,极富情致和韵味,被誉为北宋婉约派“大家”。2描写身世之感:如踏莎行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运用提炼加工的口语来表达,深沉哀婉,创出新意,以情韵取胜。周邦彦北宋词的“集大成者”:1整理和丰富了词调2就写作功力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3从创作风格方面说,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如苏幕遮。用笔之缜密典丽,开南宋雅派词的先河。4长于

15、铺叙,笔力顿挫雄浑5小令精炼深婉,长于比兴,不在色泽而在意态。6讲究词法,善用拗句,音律和谐。 试叙周邦彦清真词的艺术特色以知音律、备法度和风格醇雅著称:1以深契微茫的笔触体物言情,表达曲折深细,心理情感内容得到多层次的展开。2讲究辞章和结构,通过严密的结构使丰富曲折的内容归于和谐统一。3“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意境浑厚,气韵雄浑,声调激越。4语言流畅精美、声韵协律、能雅能俗、也清也丽;如苏幕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善于融化前人诗句入词,如金陵怀古此词的题旨隐括刘禹锡的金陵五题而成;讲究格律。李清照别是一家说意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仅要像诗那

16、样分平这,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浑重以便协律可歌“易安体”的艺术特点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强调“词别是一家”,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创立独具一格的“易安体”:一用浅俗语和明白流畅的音律声调作词,能“化俗为雅”。如一剪梅把浅俗的文字,组成极清新鲜丽的词句,以寻常语创造了不寻常的意境。二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相融合,又不失婉约词本色,具有凄婉悲怆的格调。如春晚“只恐双溪舴艋舟。”。三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倜傥有丈夫气,如渔家傲。 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1、英雄形象的自我展示。主要追忆当年的抗金生活,抒发自己的报国壮志,表达对于沦陷区人民的同情和对投降派的愤懑之情。代表作

17、有破阵子。2、心灵的拓展,表现苦闷忧患与对社会的理性批判3、乡村中风景人物的剪影。主要描写农村生活和田园风光,以化解现实中的痛苦。清平乐。辛弃疾词的内容虽有差别,但都贯串着爱国主义的英雄情怀。 辛弃疾词的艺术特色:内容博大精深风格雄深雅健词的成就1风格的多样化善于熔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以苍凉、雄奇、沉郁为主导风格,但不拘一格。2雄奇阔大的意境与雄豪激烈的情怀3辛词用事用典自然信手拈来自然成趣,多用比兴,博征典故,语言繁富。4意象的转换5在语言形式上的解放1融注经史子集入词2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入词以文为词6辛词的内容极为广泛英雄词农村生活和隐逸情趣,辛词中有许多仿

18、效体苏轼与辛弃疾的异同。相同之处:两人都是至情至性之人。不同之处:苏轼天性忠爱,自如畅达;辛弃疾气势沉雄,豪壮悲愤。苏轼词风旷达,辛弃疾词风豪健。姜夔在词学上的贡献1审音创词2逐句练字。意境高远,上承周邦彦。3用典咏物4风格清空。吴文英词特色:1超常的想象力与幻化的思维2跳跃多变的章法结构3字句华丽,意象密集,含义曲折,形成密丽深幽的语言风格。昆体功夫1在艺术上讲究藻饰,多用故事。2作诗注意修辞、格律、借代。颇具李商隐的沉傅绝丽之风。3大量用典。晚唐体1善作五言律诗2表现手法上崇尚白描3少用典故简述王安石的“王荆公体”诗有何特点1瘦劲刚健是王安石追求的艺术境界,但老年寓悲壮于闲淡,既有清新闲适

19、,又有沉郁悲壮,被称为“半山诗”。2重炼意,如登飞来峰通过写登临山塔远眺,反映出诗人高瞻远瞩、不畏艰险的胸襟气魄。又重修辞,如泊船瓜州,还有用事、造语、炼字等。主要载体是其晚年雅丽精绝的绝句。“王荆公体”的长处是下字工、用事切、对偶精,既有深婉不迫处,也有生硬奇崛处,为江西派的先驱。江西诗派:一是诗派为观念性的社集;二是以风格和师承为判断的根据,非地域之划分,入诗派的并非都是江西人;三江西诗派是元佑学术的一部分,是作为“绍述”政治的对立物而发展起来的,其盛衰与政局有密切的联系。 江西诗派创作主张及特色有:重视句法、喜用拗句;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风格生新瘦硬,但兼有浏亮芊绵。 简述黄庭坚“山

20、谷体”的艺术特点黄庭坚的山谷体诗歌是元佑时期宋诗发展到高峰期的产物,严羽在沧浪诗话将黄庭坚的诗列为“山谷体”:1在声律方面好用拗律,压险韵,在字句方面好用硬语,用奇特字,创意出奇 2“用典”以故为新,“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3构思奇特,意象新颖别致。4强调以才学为诗。简述黄庭坚“山谷体”的风格特征总风格特征是“生新瘦硬” 1以字句的奇崛造成一种陌生感,追求诗境的生新美、诗语的峭拔美和诗韵的兀拗美。2也有浏亮芊绵的自然晓畅之作,如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表现作者晚年历经磨难而不屈服的坚强性格,虽不乏劲峭气格,但运笔自然流畅,语句浅易。3清旷晚年返璞归真,风格质朴。 杨万里诚斋体艺术风格1善于写

21、生捕捉稍纵即逝的场景入诗2将主观情感与体悟融入客观事物的描写中浓厚理趣3想象丰富奇特构思新颖巧妙4善于调侃打诨作品充满了幽默和和谐的情趣5语言自然活泼新鲜泼辣 范成大田园诗的集大成者四时田园杂兴1把田园风光的描写和悯农忧民的情怀贯注一体2以大型组诗的形式集中系统的表现田园风光3语言朴素自然真实生动的表现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陆游诗歌的艺术特色1想象丰富,气势豪壮,运用夸张,幻想的手法使诗歌境界阔大,记梦诗大量融人唐代边塞诗歌的意象情节,展现辽阔的中国壮丽景色,激发爱国情感。2观察入微、描写入画,善于从自然生活取材。写景清新,笔调圆润。3精于锤炼,巧于剪裁。4风格多样,内容丰富,取法活泛。 简述

22、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所体现的审美追求和诗歌创作观元好问是金代文坛最杰出的大家,他的诗论三十首是唐宋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组诗论绝句一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通过历评汉魏以下的诗人作品来明辨清浊,故其论诗绝句,按时间顺序分论魏晋南北朝、唐、宋三个时期的诗歌流派,树立学习榜样而贬斥伪体。二他颂扬魏晋风骨,又特别强调诗歌创作要出自天然,天然,质朴和有英雄气。他比较形象和准确地把握唐代诸家诗歌在风格意境和创作手法方面的特点,褒多于贬。三对于宋人的诗歌创作则颇多微辞,认为宋诗之病在于不与古人同而一味求奇。他批评宋诗的沧海横流和翻新出奇,认为以偏离了古诗正体而走到尽头。矛头所指苏、黄后学一味求新求变的“更出奇”,

23、明确表示自己不愿意作江西诗派中人。简述元好问诗歌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一元好问的诗现存一千四百余首,不仅在金代诗人里数量最多,艺术成就也最高。二其最感人作品,是他在金亡后写的丧乱诗,真是字字血,声声泪,具有极苍凉沉郁而悲愤高亢的特点,从而形成了情调悲凉而骨力苍劲的独特风格。三擅长各种诗体,而以七律和七绝成就最为突出。晚年写了不少咏物诗、山水诗等,技巧更成熟,且不失其一贯的豪健之气,但艺术感染力已远不如丧乱诗了。元杂剧主要特点又称北杂剧,是在诸宫调和金院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熟戏剧形式。 1由“四折一楔子”构成;2一折里用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3楔子的篇幅叫段,一般放在第一折前交代剧情,起“序幕”的作

24、用;4在表演上由一人主唱,如以正旦为主的戏里,只由正旦一人独唱到底,其它角色都不唱,只用旁白。 金院本为元杂剧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主要表现在:元杂剧继承了金院本戏台的演出形式,由上、下场门出入,确定了中国戏曲独有的上下场的连场形式。在金院本脚色分行基础上,扩充为旦、末、外、净、杂. 白朴历史剧梧桐雨的创作特色和寓意1善于表现患难后的寂寞和衰残中的孤愤。它直接取材于长恨歌,但并不是为了歌颂李、杨的爱情。2“安史之乱”是整个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作者把李、杨故事放在这样一种急剧变化的历史背静上表现,抒写了人世沧桑之感,将一个众人熟知的历史故事,处理得寓意深刻,不同凡响。3融进作者对战乱生活的切身

25、体验,借剧中人物表达自己的感受,把唐明皇孤寂时听雨的哀思,写得百转千回。简述白朴爱情戏剧墙头马上的艺术的风格1白朴墙头马上是一出带有较浓喜剧色彩的爱情剧、以紧凑、生动的情节安排和鲜明的人物形象刻画见长。2剧中主角李千金大胆、泼辣,在爱情问题上处理采取主动,因此她一遇到意中人就敢与其私奔,并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看重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3这是一出正面歌颂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讽刺封建家长的作品,人物生动,剧情活泼、艺术风格轻松,与梧桐雨的凝重迥然不同。 试叙马致远汉宫秋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取材昭君出塞的故事。1把“和亲”之举作为国家衰弱的征象,写历史兴亡的感慨,借昭君之恨抒发了反抗民族

26、压迫的情绪,并在一定程度上抨击了封建王朝的腐败无能。2在剧情描写中,作者把悲剧的根源推倒奸臣毛延寿及满朝文武身上,有意或无意地对汉元帝做了“美化”的处理,把他写成一个忠于“爱情”的风流才子式的人物,并在剧中以大量的篇幅表现汉元帝失去王昭君时的悲愁别恨。3艺术上:剧中许多唱词写得声情并茂,以塞北风光和宫中秋景,衬托离别思念之苦,意境优美,音节嘹亮跌宕极富艺术感染力。 简述西厢记在体制上的突破1突破了元杂剧一本四折的体制,采用五本二十一折的长篇巨制,像是用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的连台本。2打破了元杂剧由一人主唱的通例,采用了由末、旦轮流主唱的方式。 西厢记的艺术成就1宏伟严谨的结构开创了用多本杂剧表

27、演一个故事的先例。五本十二折打破一个人主场的演唱模式,运用轮唱等多种演唱方式。2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3鲜明生动的人物,张生,憨厚真诚。红娘机智热心泼辣。崔莺莺个性格复杂,主动大胆敢于突破禁区。心口不一、优柔寡断。4华美自然的语言简述西厢记的词章之美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语言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1 人物语言都是充分戏剧化和个性化的,形成了抒情诗般的歌唱语言和潜台词丰富的道白语言,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2剧中的唱词表现了特定的场景中人物的真情实感,以经过提炼的当时民间口语为主,适当地融化前人的诗词佳句,形成一中既明白通畅,又清丽华美的语言风格。3剧中的唱词本色而富于文采,具有浓郁的诗意,能启发读者的想象力

28、,使人感受到主人公离合悲欢的缠绵之情,了解人物的内心秘密,从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简述关汉卿历史剧单刀会的艺术特色1构思很有特点,善于用铺垫和渲染手法塑造人物,主人公关羽到第三折才出场,由东吴的亲贵乔公主主唱,让他追述关羽的英雄业绩和豪勇气派,先声夺人2风格沉雄壮烈,许多唱词写得很大气,具有雄浑苍劲的意境。 试叙救风尘中赵盼儿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救风尘是元杂剧代表作家关汉卿创作的风月剧。1赵盼儿是剧中关汉卿的塑造的妓女形象中最具光彩的人物。她虽曾有过从良的念头,但生活中的教训告诉她,一朝沦落、终身蒙尘的妓女,是决不可能有风月场中更好的命运的。到妓院里来的男人都只是把妓女当作寻欢作乐的玩物,指望他们

29、做诚心肠的丈夫,无异于白日做梦。2一开始就劝宋引章,别相信周舍的甜言蜜语。街道宋引章的求救信后,她巧做安排,先是用风月手段勾引周舍,发誓要嫁给他,让周舍休了宋引章,然后有翻脸不认人,玩弄周舍于股掌之上,显示出她对姐妹的侠骨柔肠,和对付无赖阴恶之徒的大智大勇。 试叙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的品格与反抗精神关汉卿的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作品。剧本反映的内容和人物遭遇,是以元代贪官污吏徇徇私枉法、制造冤假错案的社会现实为根据的,属于社会公案剧。1这是一出描写好人蒙冤受难的苦情戏。剧中的窦娥具有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和事事为他人着想的善良品格。如窦娥在严刑拷打之下仍不屈服,当听到要拷打婆婆时,才屈招投毒一

30、事是自己所为。宁愿让自己受冤也不愿看婆婆遭受皮肉之苦。2剧中的窦娥同时也具有刚烈的性格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如“叱天骂地”之举蕴含着强烈的反抗精神,是对暗无天日的社会制度的怀疑和批判。“三桩誓愿”的应验,表明天地也为其冤情所感动。最后窦娥的冤魂化作复仇的鬼魂出场,也是其刚烈性格的表现。 试论倩女离魂的剧情结构和艺术感染力倩女离魂元代后期杂剧家郑光祖描写才子佳人缠绵情爱旦角戏的代表作。1“离魂”是剧中的主要情节,处理得比较出色和巧妙。将倩女的灵魂与躯体分开后,一方面可以细致真切地表现她魂魄无拘无束时的大胆执着,写出其不愿受封建道德伦理束缚而追求婚姻的真性情。2另一方面则可通过病体所受的折磨,反映现实

31、中多情女子相恋的痛苦。自感叹、自伤情、自懊悔,折腾得死去活来。3这样就把当时闺阁佳人渴望恋爱自由的心理,以及忍受礼教禁锢的现实压抑感,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试叙钟嗣成录鬼薄的贡献元代后期杂剧家钟嗣成的录鬼薄一书,记录了元代戏曲作家152人,剧目名称四百四十余中,保存了元代戏曲的许多第一手的珍贵历史资料。一作者将元代重要的散曲和杂剧作家分为“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和“方今才人”两大类进行介绍,按时间顺序记述他们的简历和剧目,在为剧作家立传的过程中,反映出元杂剧创作的基本历史面貌。二录鬼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为剧作家树碑立传的戏曲史著作,许多元杂剧作家由于有此书著录,才为后人

32、所知,真正成为“不死之鬼。”如:1“前辈已死名公才人”,包括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尚仲闲、高文秀等。2“方今才人”,包括宫天挺、郑光祖、雎景臣等。3“已死才人不相知者”,包括胡正臣等。 散曲1在元代,散曲一般称为乐府或词,有小令和套数两种基本形式。2小令是单支的曲子,又叫“叶儿”,按不同的宫调曲牌创作,曲调不同,字数和句式也不一样。套数又称套曲,由两支以上同宫调曲牌的曲子连缀而成,曲牌间的联系有一定的顺序,曲词须一韵到底,结尾时有“煞调”或“尾声”。3作为一种起源民间新声的音乐文学,散曲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特点,“文而不文,俗而不俗”,成为当时极为流行的雅俗共赏的新诗体。简述关汉卿

33、散曲作品的本色风格就直白真率而言,关汉卿的散曲显得更为本色。1如他著名的套曲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以生动活泼的比喻,写书会才人的品行才华,具有民间曲词那种辛辣恣肆和诙谐滑稽的风格。2但他写得最多的是男女欢爱的题材,而且不避俚俗,写得很真露,带有较浓的市井情趣。简述马致远散曲越调天净沙秋思的优美意境马致远是前期散曲创作里的大家,其作品擅长将超旷情怀、人生感悟与苍凉意境融为一体。1秋思用意象迭加的方式构成流动的画面意境萧瑟苍凉,渲染出天涯游子愁肠寸断的感触,似蕴含着无端的悲凉和无尽的思绪。2景中含情,蕴藉隽永,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萧瑟的景致衬托出“断肠人”的无尽思绪。深得唐

34、人绝句写景之妙,被誉为“秋思之祖”。以潼关怀古为例试叙张养浩散曲的艺术特色元代后期散曲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多写于辞官退隐期间,对宦海风波和世态炎凉已看透,醉心于自然美景中,创作了不少意象清新的山水佳作。他散曲的主要艺术特色有:1把咏史怀古引入曲中,叙事抒情言志,写对社会历史的看法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如潼关怀古中“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他的散曲创作较注重立意和构思,意境风格近于诗,而于声调格律不太重视。3以诗入曲,把曲作为一种新的抒情诗体来写,具有奔放浩荡的气韵,是张养浩散曲创作的特点,如潼关怀古中一开始便写气势雄浑、苍凉沉郁。“兴,百姓苦;

35、亡,百姓苦”概括出千古兴亡的结局。4张养浩作为元散曲豪放派大家,以这篇怀古曲作为体现其豪放风格的代表作。“铁崖体”的主要艺术风格有:1宫词:清爽流丽,内容主要以华艳的辞藻来形容妇女服饰、体态和恋情。2香奁诗:写得颇为奇妙,香而不艳。3竹枝歌吸收了吴地民歌的语调和表现手法,虽也是写男女之情,却情致清新,语言浅近活泼。杨维桢的竹枝歌,有意使诗向民歌和民间散曲靠近。4古乐府:尝试一种风骨情致兼而有之,既有别于文人之诗,又不同于当时民间俚曲的新诗体。具有瑰丽奇崛的风格。宋元话本宋元流行一种民间伎艺“说话”,这种讲唱文学的兴盛,对中国古代小说和戏剧的发展影响极大。话本小说就是由“说话”衍生而来的。1话本

36、小说是经过文人编撰整理的小说话本,是“说话人”说话所依据的底本。今存的清平山堂话本、古今小说、醒世恒言等白话短篇小说集中。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史上最早的白话小说。2话本小说的题材内容有:“烟粉类”、“灵怪类”、“传奇类”、“公案类”,这些题材内容具有浓郁的世俗生活气息。3宋元话本小说在体制形式、叙述方式、语文体等方面形成了很明显的特色。南戏1南戏又称南曲戏文,是宋以来的民间小戏,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大曲、诸宫调、滑稽戏等民间说唱伎艺,以及宋杂剧表演故事的形式,故又叫“永嘉杂剧”,它的故事题材和演唱艺术又受到北杂剧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戏剧样式。2南戏的体制结构灵活自由,曲牌的运用

37、比较随便;表演时不拘一格,有独唱、有对唱,还有轮唱和合唱,各类角色都能歌唱;剧本的开头,有介绍创作意图和叙述剧情梗概的开场戏,称为“副本开场”。3张协状元是今存南戏剧本中最早的一种。试论琵琶记中蔡伯喈形象的塑造琵琶记是元代作家高明创作的南戏,它的问世标志着南戏文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琵琶记又有“南曲之祖”的说法。蔡伯喈是琵琶记中塑造的一个典型形象,具有典型意义。1琵琶记一开场,作者就宣布蔡伯喈是个“全忠全孝”之人,无意于仕进,想侍奉父母。但在父母的相逼下踏上了科举之路。由于长期在外,不能侍奉父母。在众人眼里,他对父母不能进孝道,大逆不道,他本人入赘相府,让含辛茹苦的妻子在家守活寡。2为了给蔡伯喈

38、开脱,作者精心设计了“三不从”的情节。由于面对无法抗拒父命、权势和圣旨,他只有违心地认命了,屈服了。他的不教不义,竟是为了全忠全孝所造成的。3蔡伯喈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并不全在于他是否忠孝,还在于他的矛盾性格、精神痛苦以及他对求取功名的忏悔。这不仅反映了读书人身上的软弱和动摇,也反映出士人被科举制度扭曲了的双重人格。剧作家对读书应举人的灵魂问是拷问是很深刻的,反映出那个时代士人的悲剧性格和复杂心态。诗论琵琶记的戏剧结构和词采特色琵琶记是元代作家高明创作的南戏,它的问世标志着南戏文创作在艺术上的成熟,琵琶记又有“南曲之祖”的说法。1琵琶记采用双线交错的结构手法,一条线是蔡伯喈登第、为官、入赘,在牛丞相家享荣华富贵。另一条线是赵五娘在家苦守、劝慰公婆、糟糠自餍,剪发买葬。2两条线索在剧中交错出现。使剧情发展有起伏,场面安排有热有冷,脉络清晰而富于变化,在舞台上浓缩了人间奢华和凄惨。强烈的贫富对比,使观众把同情集中到赵五娘身上,为她感叹,为她落泪。3琵琶记的曲词也很出色,作者体贴人情,委曲必尽。描写物态,如在目前,能根据剧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和处境,写出不同风格的唱词来。如牛小姐的唱词文雅华丽,赵五娘唱词凄婉质朴,纯是本色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