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说欣赏教案全集.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6766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小说欣赏教案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中国小说欣赏教案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中国小说欣赏教案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中国小说欣赏教案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中国小说欣赏教案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小说欣赏教案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小说欣赏教案全集.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小说欣赏教案全集第一单元“历史与英雄” 三国演义水浒传欣赏 第 21 课时 1、了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把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及其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义。 3、 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1、欣赏所选片段的人物刻画和精彩描写。 2、品读名著片段,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 3、学会多角度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 1、结合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2、理解人物形象,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3、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和辩证的分析历史人物。 1、初步了解中国小说发展脉络。 2、了解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

2、的发展概貌,把握两类小说的主要特点。 3、了解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的基本内容、主要特色及其在古代小说的地位及意义。 一、导语设计 庄子外物篇最早出现“小说”一词。 东汉班固汉书文艺志:“小说家者,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二、了解中国小说发展史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简表 中国古代小说的流变可如下所示: 概念: “小说” 志怪、志人 传奇 话本 演义 小说 时间: 汉代结束以前 主要魏晋 唐宋 宋元 明清 近现代 阶段: 萌芽、起源 发展 成熟 变迁 高峰 中国小说两大系统:白话、文言。 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发展: 先秦寓言 汉代杂记、史传 魏晋志人志怪小说 唐传奇 宋元话本 明清长篇

3、章回体小说 章回体小说的形式特点: 分章叙事,分回标目,每回故事相对独立,前后勾连,首尾相接,全书构成统一整体。 三、“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简介: 1、两类小说的发展史 历史演义系列小说 英雄传奇系列小说 2、英雄传奇与历史演义的异同 同属历史小说范围,区别: 历史演义以记述一代兴废为主体,英雄传奇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 历史演义主要事件和人物基本依据史实,英雄传奇主要人物和事件多为虚构。 历史演义从“讲史”发展而来,英雄传奇的源头是“小说”。 四、三国演义与水浒传 1、了解三国演义及其作者。 阅读“课前提示”。 三国演义内容简介 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 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

4、物形象。 它长于描述战争。 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 - 1 - 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 三国演义的主题辩解 对这部小说的主题,专家学者历来有不同的看法,学生用书基本上持“拥刘反曹”说。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元代中期,由於灭宋战争的创伤逐渐平息,社会的经济、文化重心也开始由北方转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仅成为人口云集、商业发达的繁华城市,也成为戏剧演出和说话艺术发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识分子、书会材人,如关汉卿、郑光祖等等,都先后迁徙到了杭州一带。身为小说兼杂剧作家的罗贯中,也必然受到这一社会潮流的影响,成为这类南迁作家中的一个。 罗贯中外号湖海散人,这个称号就寄寓

5、著漫游江湖、浪迹天涯的意味。大约在西元一三四五一三五五年间,他来到了杭州。许多说话艺人在这里说书,一些杂剧作家,也在这里活动。罗贯中与志同道合者为友。加上他对民间文学又极其喜爱,到了这里,自然不愿离开远去。也就这时,罗贯中结识了当时在杭州居住,但年龄他大二十岁左右的施耐庵。 2、了解水浒传及其作者。 阅读“课前提示”。 水浒传内容简介。 水浒传主题的多元化理解。 第一,水浒传是一部正面反映和热情歌颂农民起义的壮丽史诗,艺术地再现了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发生、发展、壮大直至接受招安、走向失败的整个过程,这是全书所具有的客观意义。 第二,水浒传也是一部忠义思想的颂歌。 第三,水浒传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

6、不可避免地要掺加进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因此它又是一部英雄的颂歌、是一部勇力和智慧的颂歌。 五、布置作业 1、预习曹操献刀和李逵负荆两篇文章。 2、精读曹操献刀,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第22 课时 曹操献刀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在古代小说中的地位和意义。 2、学会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把握小说主题。 3、理解历史上曹操的是非功过,感受三国演义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 分析鉴赏小说中曹操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辩证的分析历史人物。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国演义开篇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了解作品 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 2、“三国

7、鼎立”指哪三国? 3、三国演义所叙故事起于何时?终于何时? 4、魏、蜀、吴三国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 5、三国演义的主题是什么? 6、三国演义创造了“三绝”形象,哪“三绝”?各指谁? 7、三国演义主要写了哪三场战争? 8、你能说出与三国演义相关的哪些熟语? 9、你学过哪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课文? 10、你知道哪些三国演义的故事? - 2 - 解读文本 1、梳理情节 曹操借刀 曹操献刀 路遇陈宫 错杀伯奢 2、品味语段 学生精读课文,分析本文中曹操人物形象。 分角色朗读借刀 A、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曰:“还能哭死董卓否?” 心明,果断 B、“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虽死不恨!” C、操藏

8、刀辞别众官面去。 有志,有勇,有谋 分角色朗读献刀 A、操径入。 勇敢、果断 B、操暗忖曰:“此贼合死?” C、操又思曰:“此贼当休矣!” 善度势情 D、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献上恩相。” E、操谢曰:“愿借试一骑。” 临危不乱,随机应变 分角色朗读遇陈宫 A、操言:“我是客商,覆姓皇甫。” 奸诈,狡猾 B、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 C、“吾将归乡里吾之愿也。” 胸怀大志 D、陈宫收拾盘费投故乡来 。 有感召力 以上反映的是曹操英雄的一面。 分角色朗读杀伯奢 A、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当窃听之。” 多疑 B、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 C、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 残暴不仁

9、D、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自私 3、教师总结 曹操形象:智谋机警,志大才高,奸诈狡猾,自私残忍。 课堂争鸣 多角度探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的多元化。 1、曹操的功与过 2、曹操与刘备的“黑”与“厚” 3、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布置作业 课后思考第三题:用现代汉语改写“曹与宫坐久”一段。 - 3 - 第 23 课时 李逵负荆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目标:明确李逵负荆的主要内容,分析李逵的形象特点。 2.情感教育目标:科学评价李逵的形象以及这个形象的重要意义。 3.能力培养目标:学习人物形象分析的一般步骤以及一般方法,并拓展至对水浒传的综合欣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10、个性化的语言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作用; 2.李逵形象的科学分析与评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我们学习的这个单元是“历史与英雄”,今天就跟大家一起来说说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舞台上,总活跃着英雄们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气势磅礴的交响中,总回荡着英雄们的话语:“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一代奸雄曹操统一天下的野心勃勃;“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一代贤相孔明的鞠躬尽瘁;“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民族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是革命志士林觉民的广阔胸襟可见人物的语言与人物的性格密切相关,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

11、,否则就有些不伦不类了。我们不敢想象贾宝玉会说“砍头不过碗大的疤,十年后老子又是一条好汉”,也不敢想象鲁智深说“男人是泥做的骨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倘若真会说,那么贾宝玉就该叫做鲁宝玉,鲁智深就该叫做贾智深了。 水浒传中一位英雄就这样说的:“招安,招安,招甚鸟安!”“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大家知道是李逵,李逵的外号是“黑旋风”“铁牛”,你觉得这个外号与李逵有什么内在联系吗? 可见大家对李逵有一定了解,那么我们继续来看看一下几句话,你认为李逵最不可能说哪句。 1、“你有孝顺之心,我与你十两银子做本钱,便去改业。” 2、“这个打了人的是好汉,先放了他去。这个不长进的,怎地吃人打了,与我

12、枷在号衙门前示众。” 二、梳理 自读课文,复述大意。 请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加以概括: 听听信虚言 闹大闹山寨 证对证负荆 救救出刘女 贺设宴庆贺 三、赏析 1、我们可以感受到李逵性格特点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什么? 2、哪些情节最能突出李逵鲁莽的这一性格特点? 听信刘太公 具体分析:对一个陌生人的言语,不加分辨,不加思索,盲听盲从;且毫无顾忌,暴露自己和兄弟的身份,有点“行不改名,坐不改姓”的江湖莽撞英豪的味道。倘若梁山好汉个个如此,那朝廷自不必费尽心机征讨梁山,只要四处请人散布谣言,说宋江今天劫了刘太公的女儿,明天劫了王太公的女儿,李逵就和宋江闹矛盾;说林冲今天和官府勾结,明天又抢了某良家妇女,

13、李逵又和林冲闹矛盾不出一年,李逵已经把梁山折腾得够呛,朝廷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大闹山寨 “黑旋风”不是虚名,脸一黑,宋江便懵了;板斧旋一旋,宋江就疯了。当然这是开玩笑,“黑旋风”这个名号也可表现出李逵的急躁鲁莽。 具体分析: a. 李逵为什么要砍旗扯字? - 4 - b. 李逵这么莽撞,难道就没有一点理由吗? 附:板书设计 听听信虚言 闹大闹山寨 忠诚与正义 证对证负荆 鲁莽 纯真与直率 救救出刘女 孝顺与善良 贺设宴庆贺 第二单元 谈神说鬼寄幽怀 单元目标 了解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和白话章回体“神魔小说”的特点、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掌握有关文学常识。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

14、神鬼小说的两种类型和崇“奇”贵“幻”的艺术手法;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理解小说的主题应为单元学习的重点。而学生用现代观念对小说的审视,以及两篇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不同应为学习的难点。 第24 课时 导入新课 可从让学生演唱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导入,通过歌曲来渲染研学情境把学生带到研讨文学作品的氛围中来。 一、谈神说鬼 1、你了解或阅读过哪些神鬼小说?留下怎样的印象?就你所了解的向老师和同学做一介绍。 2、西游记、聊斋志异同属于神鬼小说,根据你的了解和阅读,哪部小说的哪些情节或人物给你的印象深刻?谈谈你的看法。 3、西游记、聊斋志异分别代表了我国古代神鬼小说的两种类型白话章回体“神魔

15、小说”和文言笔记体“志怪小说”,结合你的了解和认识,你认为这两部作品在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 二、大话西游 1、向老师和同学介绍你心中的西游记。 2、海选部分学生充当不同角色表演西游记中的一些精彩情节。 3、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人耳熟能详,这四人中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位,最不欣赏的是哪一位?为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4、你认为西游记中最主要的人物形象是谁?谈谈你的理由。 5、西游记中塑造的人物与上一单元三国演义水浒中塑造的人物有何不同? 6、完成学案“文本细读”中的部分题目。 三、作业布置 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材料,以便课堂交流 1、汇集西游记中有关孙悟空的精彩段落,并对其性格

16、做简要分析。 2、查阅史料,分析西游记写人方面的突出特点。 3、搜集聊斋故事 - 5 - 第25课时 教学目标:节选部分人物形象欣赏;了解西游记塑造人物的主要特点。 导入: 可以让学生讲述西游记中的故事导入新课,可以是一个学生也可是多个学生讲,目的是营造浓厚的学习兴趣。 自读感知 让学生速读节选部分的内容,并复述故事情节。 导读理解 教师指导,学生跳读全文,勾画精彩语句或段落,思考小说写人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等。 品读赏析 1、让学生跳读全文勾画描写孙悟空精彩段落,并细读赏析,体会孙悟空性格特点。 孙悟空: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忍不拔、积极乐观,而又心高气傲、争强好胜 2、学生结合语段,自行探

17、讨猪、沙性格特点。 猪八戒:憨厚、纯朴而又食、色两欲 沙僧:任劳任怨、老实本分、嫉恶如仇,在孙悟空与唐僧之间起到调和平衡的作用。 3、回顾全文,结合实例,谈谈在孙悟空身上是如何体现“三位一体”的写法特点的。 悟读运用 1、西游记第四十四回写到车迟国国王迫害和尚,各府周县都张挂着御笔亲题的和尚的“影身图”,凡拿到一个和尚就有奖赏,所以都走不脱。此时忽然插进一句:“且莫说是和尚,就是剪鬃、秃子、毛稀的,都也难。四下里快手又多,缉事的又广,凭你怎么也是难脱。”此话看似风趣而夸张,实是对当时厂卫密布,特务横行的黑暗社会的血泪控诉,在节选文本中也有这样的语言,试找出分析其社会意义。 2、西游记的主题一直

18、是人们争执的焦点。建国以来,从主题矛盾说,主题转化说一直到近几年来的安天医国,诛奸尚贤说、反映人民斗争说、西天取经本体说、歌颂反抗,光明与正义说、歌颂新兴市民说和宣扬心学、鼓吹投降说等等。可谓是众说纷纭,争执不休。再看看眼下形势,新的观点、看法正在酝酿之中。你学过本文之后,结合你的认识你认为西游记的主题是哪一说?还是另有别说? 。 参考答案: 西游记是一部寓意性的神魔小说。通过大闹三界和西天取经塑造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既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的一些现状,又展示了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所形成的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克服困难、勇于胜利的西游精神,也突现了作者希望世道清平、社会

19、安定、皇图永固、国泰民安的社会理想和拯救乾坤的入世思想。假如说,这个结论不无道理,较为接近作品客观实际的话,那么,这不妨也作为西游记主题的又一说吧! 第26课时 教学目标:表达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话题投放 西天取经的道路是艰险的,每一次劫难都是对取经队伍里每一个成员意志和品性的考验,更是一次痛苦的磨练。其实,每个人的人生之路不也是如此吗?人的一生中,不是都有欲取之经,都有一条西天之路吗?学过本文,结合自身实际你有哪些感想和启示。 二、安排活动 1、将学生分成多个活动小组,每组均在个人思考的前提下,形成小组的感想与启示。 2、在全班内海选主持人,并让其了解各组的情况。 3、全班内交流感想、体

20、会。 三、写作 根据课堂的交流,结合个人的体会,自拟题目,写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6 - 四、作业 1、我国古代章回小说的每一章回,大都以两个整齐的句子作标题。如西游记九十九回的标题是“九九数完魔灭尽,三三行满道归根”,第一回的标题是“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选取其中的一个,然后自拟两个七言或八言的句子来概括该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论平仄、押韵和对仗。 材料一: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材料二: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

21、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贾。”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第27课时 教学目标:总体了解聊斋志异:故事内容,题材分类,人物形象,主旨意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聊斋主题歌,“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 引起学生兴趣,也为下面共同讲说聊斋故事,品评聊斋人物,营造氛围。 二、安排活动 一讲说聊斋故事 全班分为三个大活动组,以组为单位聚集一起讲说聊斋故事,可概括主要内容,可讲述具体情节,各组主持人或小组长可记下故事的篇目。 同时,教师可在黑板上列出题材分类条目,如“歌颂爱情”、“揭露科场弊端”等。学生可把故事篇目依次列进去。

22、谈狐说鬼,品形象 1、“你能说出我讲的是谁吗?”一学生口头描述某个鬼狐形象的特点,以随时抢答的形式请其他学生说出姓名。 2、“你最喜欢的鬼狐形象是谁?”为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说作者,论主题 教师可提出问题:“作者为什么塑造这些形象?他要表达什么主旨?体现什么意图?”。这与作者的人生际遇密切相关,也与他生活的社会状况有关联,教师可介绍作者及当时社会情况,引导学生不能只是看聊斋志异中奇异有趣的故事,把聊斋志异当作一本消愁解闷的书来读,而应深入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爱与恨,以及产生这些思想感悟的现实生活和历史内容。 第28课时 教学过程: 节选部分的人物形象欣赏,比较香玉与绛雪特点异同,赏析两部小说。

23、 教学过程: 一、文本赏读 1、整体感知,概括情节。 完成“思考”二。 2、作者表达了两种“至情”-爱情和友情,文中是怎样表现的?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3、作者塑造了两个“花精”,你最欣赏哪一个?为什么? - 7 - 4、文本细节阅读见学案 二、比较鉴赏 根据节选部分的内容,结合你对西游记聊斋志异的了解,试比较同为神鬼小说的两部作品在内容和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 第三单元“人情与世态” “三言”、红楼梦欣赏 1、了解话本小说的发展简史,重点了解“三言”的思想性和艺术成就。 2、了解红楼梦的主要情节和伟大成就,作适当的扩展阅读和自主学习。 3、以所选课文为主,欣赏古代白话小说的人物刻画、语言特点和

24、叙事方法。 4、疏通文意,理清情节。 5、感受人物独特的人格魅力,感悟“世间只有情难朽,世间只有情最苦”这句箴言,正确处理人际交往。 1、介绍话本小说形成的历史及其体制形式,择要介绍“三言”的内容及艺术成就,给学生一个总体的印象。 2、介绍这篇小说的故事梗概,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小说情节与人物的互动关系。 3、就课文节选部分所表现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作一些赏析研讨。 4、进一步探讨小说人物心理描写细致入微的特点。 第29课时 教学目标: 1、介绍话本小说形成的历史及其体制形式,择要介绍“三言”的内容及艺术成就,给学生一个总体的印象。 2、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认识红楼梦的地位及其伟大成就

25、。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人情世态小说属于通俗小说的一种,又叫“人情小说”、“世情小说”,是指立足于人间社会,以基本写实的方式来描写家庭生活、婚姻、男女感情,并反映社会现实的小说作品。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明代小说时,用了大约两章的篇幅讲了“人情小说”。他说:“当神魔小说盛行时,记人事者亦突起,其取材犹宋市人小说银字儿,大率为离合悲欢及发迹变态之事,间杂因果报应,而不甚言灵怪,又缘描摹世态,见其炎凉,故或亦谓之世情书也。 二、话本小说与“三言” 1、关于“话本” 中国小说,经历了六朝的“志怪”“志人”,唐代的“传奇”,在内容和体裁上逐渐丰富成熟。肇始于唐代,繁荣于宋代的“说话”艺术

26、,使古代小说不可逆转地朝着白话的方向发展,遂成主流,奠定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基本类型。 话本 , 就是说话人说话的底本,它主要包括讲史和小说两大类。 “说话”艺术产生于唐代寺院的俗讲和民间说唱。寺院僧人在讲解佛教经典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加入一些通俗的佛经故事来吸引听众,而民间的说唱更是以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作为自己取之不尽的素材。 在宋代城市的大众娱乐场所“瓦肆”中,有一种以讲故事、说笑话为主的活动,即“说话”。“说话”分为四家,即小说、讲史、说经、合生。四家中,小说、讲史最为重要,影响也最大。我们今天所说的小说实际上就包括了宋代的小说与讲史这两种。 最初的话本,仅仅掌握在说话人手里,秘而不宣。随着市民

27、阶层欣赏水平的提高,文人的加盟,使话本的内容更加丰富,文学性也越来越强。加之印刷术的进步,书坊老板开始刻印话本牟利。这样,公开刊行的可供阅读的话本小说诞生了。 话本小说的基本体制:一题目,二篇首,三入话,四头回,五正话,六结尾。 题目根据正话内容确立标题。 篇首作品开头往往有一首诗、词或一诗一词。 - 8 - 入话对篇首的诗词加以解释,然后引入正话的一段文字。 头回在正话之前叙述的故事,与正话相似或相反。 正话话本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叙事文字,中间也时有诗词、对句点缀。 篇尾正文结束后用来收煞全篇的部分。 拟话本 明末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白话短篇小说 2、关于“三言”: 作品简介 三部小说集喻

28、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的总称,每集40篇,共120篇。了市井百姓的生活。 关于作者: 冯梦龙,字犹龙,又字子犹,别号龙子犹、茂苑野史、墨憨斋主人、姑苏词奴、顾曲散人等。苏州府长洲县人。书香门第出身,少有才气,狂放不羁,一生功名不顺,57岁补为贡生,61岁任福建寿宁知县,4年秩满归乡。曾参与抗清宣传,后忧愤而死。 三、古代白话小说的集大成之作红楼梦 明代中叶,继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之后,金瓶梅差不多和西游记同时问世。这部长篇小说,从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的故事生发开来,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由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第一部以描写家庭生活为主线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的红楼梦,继承了文人独立创作的

29、传统。在红楼梦第一回中,作者就借石头之口,对野史传奇、才子佳人等类小说加以批驳,指出它们各自的俗套,或“假借汉唐名色”,或开口“文君”,满篇“子建”,毫无新意,从而标榜石头记“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反倒新鲜别致”。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官僚家庭由盛而衰的过程,歌颂了青年男女对封建伦理道德的叛逆精神和追求个性自由的美好情感,抨击了黑暗腐朽的封建统治,为封建末世唱响了一曲哀婉的悲歌,其思想内涵和社会意义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度。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也达到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高峰。全书出现的人物,有名字的就有四百多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不下几十个。作者善于将

30、人物置身于广大的社会背景和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以此展现人物的性格,表现他们的爱与恨,美与丑。无论是从揭示生活的深度广度方面还是从艺术创造的丰富生动方面,红楼梦都是我国古代小说史上最伟大的作品。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玉堂春,初步梳理情节和分析人物形象。 第30课时 教学过程: 1、介绍玉堂春故事梗概,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提醒学生注意小说情节与人物的互动关系。 2、指导学生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京剧苏三起解已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唱段: 苏三离了洪桐县, 将身来在大街前, 未曾开言我心内惨,过往的君子听我言, 哪一位去往南京转, 与我那三郎把信传, 言说苏三把命断, 来生变犬马我当

31、报还。 京剧苏三起解就是根据警示通言中的“玉堂春”改编的。玉堂春的故事一直广泛流传,被改编成弹词、鼓词、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京剧苏三起解三堂会审等折子戏至今搬演不衰,可见其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程度。 二、字词归纳 1、识记字音 磕头 应允 老鸨 城隍 钗钏 模样 衲帛 掣脱 作揖 收讫 2、识记字形 磕头/溘然 拭泪/试图 衲帛/接纳 半晌/响应 掣脱/引擎 作揖/编辑/缉拿 算账/营帐 收讫/迄今 3、词语解释 应允:答应,允许。 - 9 - 奉承:逢迎,谀媚,用好听的话恭维人。 温存:真情安慰,温顺体贴,休养。 哄诱:诱骗。 收讫:货、款等收清。 三、梳理情节 1、简介节选部分前后的主要情节

32、2、问题探究,梳理情节 速读全文及课后赏析,梳理全文情节, 画出文章结构图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板书总结: 三官偶遇金宝 金宝牵线搭桥 城隍相会定计 一、玉姐资助三官 三官卷土重来 玉姐三官盟誓 玉姐赠金送夫 巧对鸨儿,趁机脱身 二、玉姐智斗鸨儿 痛斥鸨儿,引其入套 逼迫鸨儿,智得文书 第31课时 教学过程: 1、感悟小说的主题,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艺术特色 。 2、分析文中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掌握心理描写的方法。 3、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探讨小说“大团圆结局的文化背景 ” 教学过程 一、分析人物形象 玉姐救助落难的景隆:善良,纯洁 春院内有情人山盟海誓:多情,专一,坚贞 巧与鸨儿智周旋:机智,泼

33、辣 二、归纳思想主题 小说中对立着的一组人物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 ? 明确:作者以赞美的笔调,叙述三官和玉姐忠贞不渝的爱情,肯定了超越社会等级和身份地位的真挚爱情,揭露了以鸨儿为首的社会黑暗势力的丑恶嘴脸和卑劣品质,歌颂了底层妇女聪明智慧和高尚品德,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意识,表现出新兴的市民文化的思想观念。 三、品味艺术特色 1、贯穿全文的主线是? 风流才子与青楼美女的爱情 2、小说结构上的特点 环环相扣,单线发展,依次递进。 3、人物形象塑造的独特方法 人物语言生动活泼、个性鲜明 举例明确: 流浪街头的三官,提到玉姐,既羞愧又胆怯,所以让金哥去玉姐“那里看风色,他若想我,你便题我在这里如此。

34、若无真心疼我,你便休话,也来回我。” 玉姐的语言则率真泼辣,见到三官,直呼“哥哥”,与鸨儿对阵,直骂得狗血喷头,可谓敢爱敢恨。 鸨子的语言则随机应变,见风使舵,软则哀求,硬则撒泼,可谓神情毕现。 人物动作描写、外貌描写逼真生动 举例明确: 三官落入困顿,无颜见昔日曾被他照顾的小商贩,就“双手掩面坐于门限侧边”; - 10 - 三官将见玉姐,却“躲在东廊下相等”,“羞面通红”。 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人物的处境和心理,使人物形象真实可感。 人物心理描写尤其成功 节选部分有几处人物心理活动的直接呈现,值得仔细品味: 其一,金哥去见玉姐,“口中不语,心内自思:王三到也与郑元和相像了,虽不打莲花落,也

35、在孤老院讨饭吃。”这几句内心独白真切地表现了金哥对王三官的同情,也流露出他调侃诙谐的性格特点。作者写金哥对王三官的称呼,当人面叫“三叔”,在心里叫“王三”,可谓达到了细腻传神的程度。 其二,老鸨听说王三官“满载金银”回来,“半晌不言:这等事怎么处?向日三姐说:他是宦家公子,金银无数,我却不信,逐他出门去了。今日到带有金银,好不惶恐人也!左思右想”这一串心理活动,把鸨子的疑惑、后悔、尴尬、利欲熏心的丑态活灵活现地揭示出来。 其三,在鸨子上了钩,“一发不肯放手”时,写王三官“恐怕掣脱了,将机就机,进到院门坐下”,这里的“心有一动”,表现出王三官不露声色的机敏把假戏演得恰到好处,可谓“增之一分则太长

36、,减之一分则太短”。 其四,在鸨子呼唤玉姐出来见王三官时,玉姐不语也不答应。作者这时又点染出鸨子的复杂心理:“这一时待要骂,又用着他。”只好“扯一把椅子拿过来,一直坐下,长吁了一声气。”鸨子在这里的隐忍不发,不是她有涵养,而是怕失去财神。与她此前此后开口便骂的行为对比,更见出她被扭曲的贪婪而丑陋的人格心理。 四、讨论交流 试就小说“大团圆“的结局谈谈你的看法。 第32课时 情真意切释猜嫌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黛玉丰富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2、认识宝钗情真意切的姐妹深情。 过程与方法 1、把握关键信息,分析人物思想情感。 2、结合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分析宝钗和黛玉的性格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

37、观 理解“情真意切”利于融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 体悟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进而把握人物性格。 教法:问题导读,课堂激疑,点拨归纳。 学法:阅读文本,自主思考,合作探究。 一、交流导入 我们在初中学习过香菱学诗,高中学习过林黛玉进贾府,有些同学应该还看过整部红楼梦,应该说同学们对红楼梦或多或少有些了解。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对红楼梦的了解情况。 板书:情真意切释猜嫌 它出现在中国小说欣赏选修本中,作为“人情与世态”专题的一篇例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这篇小说,看一看作者是如何描摹人情与世态的。 二、设疑解题 选文后面注释说文章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编者却给选

38、文加了一个情真意切释猜嫌的题目,我们知道,文章的标题应该是文章内容的概括。那我请问同学们,谁“情真意切”?释谁的“猜嫌”? 综合文本所选内容,这两个问题比较容易回答。 板书:宝钗 黛玉 - 11 - 那我再请问同学们两个问题: 1、黛玉“猜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宝钗是如何“释”去黛玉“猜嫌”的? 三、欣赏文本 学生仔细阅读文本,思考上面两个问题。 教师点拨、引导,归纳、概括。 1、黛玉“猜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从文本中可以找到对应句子,选文第三段开头,黛玉叹道:“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稍加概括,学生应该比较容易得出答案。 明确:黛玉认为薛宝钗心里藏奸。 教师提问:黛玉为

39、什么会认为薛宝钗心里藏奸呢。 可以带着学生适当回忆、补充。 课后“赏析”第二段前面三句话包括了两层意思:一是宝钗美貌而健康,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贾府上下一致称赞,因此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说白一点,就是黛玉嫉妒宝钗;二是宝钗的金锁上面有“不弃不离,芳龄永继”字样,宝玉的“通灵宝玉”上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字样,贾府人多有“金玉良缘”之说,对黛玉这个情窦初开而又多愁善感的少女来说,宝钗实际上又是自己的“情敌”。黛玉怎能不对宝钗存有猜嫌。 板书:多愁善感 2、宝钗是如何“释”去黛玉“猜嫌”的? 然而,此时黛玉却旧病复发,卧病不起。众人都来“望侯”,自然引出宝钗前来探病。 引导学生注意黛玉

40、的病情和心理。 学生阅读文本,找出相关句子,教师引导归纳。 “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今秋又遇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近日又复嗽了起来,觉得比往常又重”,第四十五回条目为“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说明黛玉在秋分之后一个阴雨天旧病复发。秋后阴雨天,很容易引发人们的伤感,何况是一个卧病在床的人,更何况是多愁善感的黛玉,心中是何等的凄苦,何等的孤独。“有时候闷了,又盼个姊妹来说些闲话排遣;及至宝钗等来望侯他,说不得三五句话又厌烦了”,黛玉心情烦闷。 明确: 旧病复发闭门将养形体娇弱; 盼人说话而又厌烦心理矛盾。 由此可见,黛玉之病,一在身体,二在心理。 宝钗探病

41、,尽释猜嫌。 学生阅读文本,筛选关键信息: 宝钗探病,选文中出现两次,第一次随众人前往“望侯”,“说不得三五句话”,黛玉便厌烦了。虽然黛玉“接待不周,礼数粗忽”,但宝钗“体谅他在病中,且素日形体娇弱,禁不得一些委屈”,也就不去“苛责”她。 虽然第一次前去探病,黛玉厌烦,但是宝钗还是又一次前去。这表现出宝钗的宽容大度。 板书:宽容大度 第二次独自前去探病,是选文的重点,正是这次真情切意的探病,消释了黛玉长时间来对宝钗的“猜嫌”。 第二段文字主要写两人交流病症,宝钗提出建议,调整饮食,吃燕窝粥,进行食疗。 “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

42、,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这是一段多么关心体贴的话啊。这一段话是谁说的话啊,是年龄与黛玉相仿的宝钗,是黛玉素存猜嫌的宝钗啊。宝钗对黛玉的病是这样的关心,吃的是什么药,剂量多少,都清清楚楚,至于吃燕窝粥,进行食疗,滋阴补气,则是希望从根本上改变黛玉身体虚弱的状况,这是一种真正的关心。 这一段是宝钗从黛玉的身体的疾病方面提出治疗建议,尽显宝钗的关心体贴。 板书:关心体贴 第三段文字宝黛倾诉衷肠,猜嫌尽释。分为四个层次。 什么样的人可以倾诉衷肠呢?当然是知心朋友,只有知心朋友才可可能情

43、真意切,才可能说悄悄话。 黛玉自责并表扬宝钗。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你竟不介意,反劝我那些话,可知我竟自误了。” - 12 - 我们知道黛玉多愁善感,是很少向别人承认错误的,但是有了上面的铺垫,到这里她也开始坦诚自责并表扬宝钗。 板书:坦诚自责 推心置腹,排遣烦闷 从黛玉“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到宝钗“只有个母亲比你略强些。咱们也算同病相怜。” 在谈论之中黛玉谈到了自己孤苦的身事,黛玉是不怎么跟人谈论自己的家事,因为她有一种自然的保护自己的意识,但在这个时候却向宝钗敞开心扉,这就说明黛玉的心病被宝钗解除了,黛玉的的

44、确确被宝钗的真切情意感动了,她在这里找到了真正的朋友,找到了真正的友情。 板书:敞开心扉 行文至此,出现了一个挺值得把玩的地方。宝钗拿黛玉开了个玩笑,“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 黛玉这个人是不能轻易开玩笑的,“素日形体娇弱,禁不得一些委屈”,很可能一个小小的玩笑能让她苦上半天的,可是平时说话很注意的宝钗在这个地方却和黛玉开了一个很有趣的玩笑,这可是两位情窦初开的少女之间的悄悄话啊,这体现除两个人的关系确实是拉近了。宝钗情真意切的关怀让黛玉心中的猜嫌涣然冰释。这番玩笑的话语正是二人心心相印、情同姐妹的反映。 老师适时点评引导:正是宝钗的情真意切才使得黛玉能够敞开心扉。 板书:情真意切 赠送燕窝,解决烦难 黛玉在宝钗面前心结打开了,可是对周围的婆子丫环还保留着警惕。 对燕窝粥的材料,心中还有些许烦难。 “我明日家去和妈妈说了,只怕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 宝钗简直太善解人意了,处处替黛玉考虑,事事为黛玉操心,枝末细节,尽显宝钗细心。 离开之时,答应再来:“黛玉道:“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儿。”宝钗答应着便去了,不在话下。” 归纳黛玉、宝钗的性格特点 薛宝钗:宽容大度,关心体贴,情真意切。 林黛玉:多愁善感,坦诚自责,敞开心扉 四、归纳总结 这一节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