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笔记资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7019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56.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史笔记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中国教育史笔记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中国教育史笔记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中国教育史笔记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中国教育史笔记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史笔记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史笔记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教育史笔记资料 第一篇 中国古代教育 第一章 官学制度的建立和“六艺”教育的形成 第一节 教育起源与学校萌芽的传说 一、教育的起源 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需要及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有: 1.原始社会没有私有财产,没有阶级,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因此教育没有阶级性,除了年龄、性别和初步的社会分工引起的差别外,没有阶级的界限。 2.原始社会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斗争和社会生活服务,因此其基本内容为:传授生产劳动技能、生活习俗教育、原始宗教教育、原始艺术教育、体格和军事训练等。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没有专门人员和专门机构;教育手段是通过语言

2、、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二、古代学校的萌芽 时间与历史条件: 我国的学校萌芽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学校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1.由于青铜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劳动生产有了剩余,贫富差别、脑力劳动分工初步出现,使一部分人得以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 2.社会事务日渐复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3.文字的产生为日益繁复的社会知识和自然知识的积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造成了产生学校的现实需要。 原始学校的形态 1.舜、虞时期:萌芽庠 庠是我国学校教育最初的形态,标志着我国教育的萌生。 2.夏朝:雏形序、校 3.商朝发展时期,较为完备庠、序、学、瞽宗 第二节 西周的教育制度 官

3、学机构与政治机构联系在一起,没有分离独立,历史上称这种现象为“学在官府”。西周,政教一体,官师合一,以“明人伦”为教育宗旨,培养治术人才。 西周建立了两大系统的学校,即国学和乡学。“国学”是专为贵族子弟设立的,设在天子、诸侯所在的都城;乡学是按照地方行政区域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 “国学”又分为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高在王宫内。大学设在都城过郊。教育内容包括德、行、艺、仪四个方面,而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为基本内容。 家庭教育:父母就是幼儿最初的教师。当时重男轻女的现象非常严重。女子在社会上和家庭里都没有地位,也没有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第三节 “六艺”教育 六艺:夏、商

4、、西周时期教育的基本内容。“礼”,后世称之为周礼,包括周代的典章制度和以孝、悌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以及各种礼仪。“乐”包括歌咏、舞蹈 和演奏乐器等。“礼”和“乐”密切配合,“礼”是外在的政治原则、道德行为规范,是其思想行为准则,具有强制性。“乐”则陶冶人的感情,使强制性的礼转化 为人们内在的道德和精神的需求。“射”即拉弓射箭的技术。“御”即驾驭战车的技能。“书”是读书、写字。“数”计数。“六艺”体现了文武兼备、诸育兼顾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文明发展早期的辉煌。 第二章 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思想的奠基 第一节 私人讲学的兴起 一、私学兴起的原因 1.封建私有制促进了奴隶制解体, “学在官府”的垄断形式失

5、去了原有的经济支柱和政治依据。 2.原在周王宫里的一批有文化知识的人,失去了原来的地位和职守,把原来秘藏于官府中的典籍文物、礼器乐器带到了民间。出现了“学术文化下移”的趋势。 3.养士之风盛行,进一步促进了私学的发展。 二、私学兴起的意义 1.私学使学校从官府中解放出来,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垄断局面,教育过程与政治活动有所分离,教师成为独立的职业; 2.教育内容与社会生活发生了紧密的联系; 3.扩大了教育对象,培养了各类人才; 4.私学的发展在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方面有辉煌的成就,在中国教育史上有重要贡献,为百家争鸣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 第二节 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一、

6、养士之风盛行 封建制取代奴隶制,大量奴隶的人身得到解放,扩大了士阶层的来源。诸侯国之间争雄加剧,士阶层成为各方争相利用的重要力量,因之养士之风大盛。想成为士就要拜师求学,这就促进了私学的在发展。 二、百家争鸣 私学在教学时各自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社会理想、伦理观念等,形成不同的思想体系,发展成为不同的学派,各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我们常称之为“诸子百家”。 各家各派之间因立场和解决社会问题上方法的不同,相互斗争,相互批评,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在“百家争鸣”中教育始终是中心问题之一。不同的学派往往就是不同的教育团体;各家各派又因对教育在社会改造和人性改造等方面作用的不同认识而相互辨论。因此

7、,“百家争鸣”必然推动教育实践的活跃、教育思想的繁荣、教育理论的发展。 三、私学发展 战国时期,各家各派都重视教育活动,都不同程度的开展教育活动。在各家之中,儒、墨、道、法影响最大。四家之中,儒、墨更被称为“显学”,这不仅因为 这两家的学说影响大,也因为这两家教育活动的规模大。道家和法家虽然在理论上不重视教育,但为了扩大学说的影响,也都有授徒讲学活动。 第三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 一、性质特点 1.性质: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稷下学宫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始终不改变养士、用士的基本目的。从其主办者和办学目的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 稷下学宫是由养士制度发展演变而成的教

8、育机构,它保持了充分尊重士人之讲学,不加干涉与限制的风范,其教学与学术自由,体现出私学的性质。 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 2.特点: 学术自由, 待遇优厚,政治、物质。 二、历史意义: 促进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稷下学宫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它所独创的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与咨政为一体的职能模式,自由讲学和自由听讲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办学方针,尊重优待知识分子的政策,都显示了它的成功之处。 留给后人的思考:稷下学宫尊重贤士,尊重学术,其思想学术、文化教育的成

9、功却未带来齐国政治的成功。 第四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 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思学的创始人。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教育事业的人,在文化教育上的贡献主要有两个:第一,编定六经,整理保存了我国古代文化的典集;第二,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一、孔子理论体系的思想基础 1.“仁”的思想 把“仁”视作最高的道德规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 “德政”;另外一个是“忠恕”。 2.“礼”的思想 “礼”是就政治而言的,集中表现在“正名”思想中。君臣和父子都应严格恪守各自的名分和尊卑长幼的次序要求统

10、治者提倡礼教。 二、孔子论教育的作用 1.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孔子政治主张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政以德”,他认为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政治工作,通过文化教育工作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当中,这样就会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 同时,孔子还阐述了他的“庶、富、教”的施政大纲。治理好一个国家,要有这三个条件:庶、富、发展教育事业。 2.教育在人的成长中的作用 孔子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了决定作用, “性相近,习相远”。 不是教育万能论者。 三、论教育对象 孔子认为教育对象应当“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的本意是在教育对象上,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华夷诸族都可以入学。 孔子“有教无类”的提

11、出是针对奴隶主阶级有教有类而言的,不仅把教育扩展到蛮夷之邦,而且打破了“礼不下庶人”的等级制度,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四、论教育目的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从理论上概括了孔子教育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可见孔子教育的目的是仕途,要培养的是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五、孔子的教学思想 教学内容 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他特别注重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把道德教育作为其教育思想的核心。 教学方法论 孔子认识到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的过程,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学三个过程:学思行 1.因材施教 解决教学中统

12、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要有深刻、全面的了解,准确掌握学生的特点。 2.启发诱导 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间的矛盾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在教学前务必先让学生认真思考,已经思考相当时间但还想不通,然后可以去启发他;虽经思考并已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词表达出来,此时可以去开导他。 3.解决学习与思考或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由博返约 解决学习的广度和深度的矛盾,或者说解决知识的广博与专一的矛盾。 知识要广,但必须有一个中心加以统帅。 六、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教育内容 “仁

13、”是最高的道德概念。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大体是以“孝悌”为本,以“礼”为规范,以“忠恕”为一贯,以“中庸”为准则。此外还提倡智、勇、信、义等道德。 道德教育原则 1.立志乐道 “立志”就是要确立人生的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找到前进的动力;“乐道”就是要要决心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政治信心心甘情愿为之奉献。 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远大理想与眼前利益的关系,政治理想与物质享受的关系。能经受磨练,有恒心。 2.克己内省 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主张重在严格要求自己,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道德规范,他把这称之为“克已”。 积极开展主观的思想分析活动,强调自觉地进行思想监督,把被动遵守变成为内在的自觉要求,而不

14、受外来强加的限制,他把这种主观的思想活动,称之为内省。 3.身体力行 道德的认识与道德行为问题。孔子强调的是道德的行动,他提倡身体力行,言行一致。 4.改过迁善 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孔子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作是改过迁善的过程。 七、关于教师的论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强调教师要尽职尽责 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传。 教学相长。 第五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思孟学派。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是孟子一书。孟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 一、教育的理论基础: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

15、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使保存还是丧失这种“善性”,仁、义、礼、智等道德观 念,就发源于先天就有的恻隐之心、休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但是由于后天接触的环境不同,有人因各种物欲影响,失去其善性,从而为恶。 二、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教育的作用 1.从“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就会成为小人、恶人。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

16、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2.从“仁政”观点出发,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 教育的目的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 四、理想人格 孟子,他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首先,“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 其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 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靠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

17、 1.持志养气。孟子所说的,“持志”就是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气是互为因果的。 2.动心忍性。就是指意志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练。 3.存心养性。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善端,要形成实实在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存养的障碍来自人的耳目之欲。要扩充善端就要寡欲,要发挥理性的作用。 4.反求诸已。当你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的回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对人做得更到家。凡是必须严于律己,时时反省。 五、教学思想 孟子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强调个体认知中的自觉性。 1.深造自得 孟子,认为

18、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通,心有所得,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盈科而进 就是指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要有步骤,循序渐进。 3.教亦多术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4.专心致志 孟子重视学习的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他认为,人们在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与否,而不是在于天资的高低。 赠言: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孟子 第六节 荀子的教育

19、思想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是战国未期赵国人,儒家荀卿学派的代表人物,研究荀子教育思想最可靠的材料是现存的荀子,共 32 篇,大部分为荀况本人所著。 一、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性伪之分” 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 “性伪之合” 性与伪是有区别甚至对立的,但是二者也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通过化性起伪实现性伪之合。 “化性起伪”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

20、的共同结果。 二、教育目的 统一的时代需要,理法兼治的政治思想,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他把当时的儒者分为几个层次:俗儒、雅儒、大儒。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已知推未知,自如应对新事物,自如地治理好国家。教育应当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三、教育内容 诗书礼乐春秋, “五经”为教育内容,以礼为重点。“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荀子认为:礼是一切事物的绳墨和一切行为的规范,。 四、教学方法 荀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荀子认为闻见、知、行,每个阶段都具有充分的意义,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 闻见 学习的起点、

21、基础和知识的来源,但是又是有缺陷的,首先,感官不能把握整体与规律,其次,感官常因主客观因素影响而产生错觉。 知 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就能自如的应对事物的变化。 第一,“兼陈万物而中悬衡”。 第二,“虚一而静”,“心”是藏与虚、两与一、动与静的统一。 心能接受来自外界的知识;但又不能让已有知识成为成见,妨碍接受新知识。心能辨别差异,同时兼知多种事物;但心一旦专注于此物,就不能被他物干扰思绪。心始终在活动着,但又不能让无关思考的活动扰乱正常的思绪。 行 行就是知识的实践,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 五、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教师参与治理国家是通过一个中

22、介实现的,那就是他的施教。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荀况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 第七节 墨家的教育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他出生贫民,是小工业者,同情下层人民,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研究墨翟和墨家派的资料主要就是墨子。 一、论教育作用 墨家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 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 墨子阐述了环境和教育对人性形成的影响,在他看来,先天的人性就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二

23、、论教育的目的 墨子主张教育要培养“兼士”,作为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墨家讲的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 三、教育内容 以兼爱要核心的道德要求,要求兼士必须奉行墨家最高的道德的标准。其终止在于造福全社会。 在教育内容上,墨家重视论辩能力的训练,以便更有效地进行游说,推行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 墨子对论辩术有深入探讨,提出“察类明故”的原则,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 墨子还提出了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 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提炼出了各种思维的逻辑方法,将这些逻辑方法应

24、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分析、论证、推理。墨家还注意对自然科学、生产技能、军事知识等技能的训练。 四、教育方法 主动 墨子不赞成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 的被动施教的态度,主张“虽不叩必鸣者也” 的“强说人”精神。对不来求教者要主动施教,这叫“行说人”。 创造 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对此,墨翟提出批评,他认为对于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但是在今天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是好的东西越来越多。 实践 量力 论强力而行 墨子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他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他非常重视意志的锻炼。 墨家教育思想具有自身特色,其中也包含着不少合理的主张,尤其可贵的是,提倡科学技术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

25、育,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并实行,这就使得墨子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有价值的遗产。 第八节 道家的教育思想 道家的创始人是老聃,而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的是庄周。道家鄙视和否定社会生活,仰慕自然,追求人格的独立和精神的萧遥,阐述了富有辨证法的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 一、对社会文明的批判及教育的作用 道家认为人的最佳状态即非有知识,也非有道德,而是如同婴儿般的无知无欲、无争无斗的质朴状态。社会文明的发展使人异化,摧残人的天性,背弃自然。 教育应是一个将种人为影响逐个消减的过程,人须注意教育的副作用,教育中要减少人为干预、遵循自然发展,富于启发。没有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从根本上否定了教

26、育的作用。 二、教育目的:“逍遥”的理想人格 道家认为仁义献身是以牺牲人的自然发展为代价,于是提出一种“无功”“无名”、物我两忘的逍遥人格。 三、论学习 提倡怀疑,不仅仅怀疑自然、怀疑社会,更怀疑“圣人”教条。庄周指出“六经”是前人社会活动的成果,限制今天的脚步。 第九节 法家的教育思想 早期法家思想与儒家较一致。使法家与儒家趋于对立的是改革家商鞅,而战国末的韩非是法家的理论代表。 主张以实力和暴力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所以提倡“耕战”,禁止思学,轻视道德文化,虽取得短暂成效,但却留下许多教育训。 一、“人性利己说”与教育的作用 法家提出了“人性利己说”,认为人性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人都

27、有好逸恶劳的特性。第二,人性都有“趋利避害”、“喜利畏罪”的特点。第三,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离不开“计算之心”。 既然人性是自私的,就无法指望人自觉为善,得出教育无用的结论。 根据这些理论,韩非确定了教育和社会管理的基本模式:其一,“不务德而务法”,实行法制教育。其二,“信赏必罚”,取信于民。其三,严刑厉法,实行惩罚主义教育。 二、禁私学、烧诗书 出于“法制”的目的和统一思想的需要,鼓动统治者,禁私学、烧诗书,压制言论,以统一思想,并奖励安心生产和战斗的农民和士兵,提出了重农的教育,开了中国专制思想统治的先河。 三、教育管理模式 法家提出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管理模式。 “

28、以法为教”,一切律令条文都由官府统一制定,然后公诸于众,坚决实施执行。 “以吏为师”即由国君直接操法之大权,主持制定律令。让全体官吏都去作施行法制教育的教师,教民学法。这样法家的法制教育就得到全面的普及。 第十节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一、大学 大学,原是礼记里一篇,礼记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是儒家学者讨论大学教育的一篇篇论文。对大学的教育目的、任务、途径作了一个总的概括,提出了一个完整而概括的政治、道德教育的纲领和程序。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大学“三纲领”。这是大学提出的教育纲领和培养目标。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29、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世称之为大学的“八条目”,这是实现“三纲领”的具体步骤。 二、中庸 中庸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它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 性与教 中庸开篇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上天赐给的叫做性,顺从和发扬本性叫做道,把道家以修明和推广,使之实行这就是教。 中庸 “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中庸:两端执其中、中立而不倚、中和。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同时也是一种道德修养、为人处世的准则与方法。 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实质就是强调内心修养,以及外在努力学习,二合为一。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

30、行之。这是对求知学习过程的阐述。 三、学记 学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活动的理论总结,它主要论述教育的具体实施,偏重于说明教学过程的各种关系。其作者一般认为是思孟学派,甚至具体到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教育作用与教育目的: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教化人民,养成良好风俗。 学记将教育与政治高度结合起来。使教育成为政治的手段。 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 1.学制与学年 学记把大学教育定为两段、九年。七年为一段:谓之“小成”;九年合格后,谓之“大成”。 2.视学与考试 其中,一、三、五、七、九,都有考试,分别是:“视离经

31、辨志”、“视敬业乐群”、“视波习亲师”、“试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力尔不返”。体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 教育教学的原则 可归纳为:“预、时、逊、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 1.“禁于未发之谓预”预防性原则 2.“当其可之谓时”及时施教原则 3.“不陵节而施之谓逊”循序渐进原则 4.“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观摩原则 5.“长善救失”教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6.“启发诱导”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答” 7.“藏息相辅”:劳逸结合。 四、乐记 乐记也是礼记中的一篇,使先秦儒家专门论述乐教的论著。 所谓的“乐”,并不仅仅是音乐,还包括绘画、

32、雕刻、建筑等造型艺术,甚至是仪仗、打猎等令人快乐的事。 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一、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实施了“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将儒家经典立为官方学说,开办太学培养“德治”人才,建立察举制度已选官,由此促成了读书做官教育的模式的形成。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国家政策和文化教育皆以儒术为本,儒学成为统一的指导思想,经学的昌盛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教育目的、内容、教材空前的统一起来。 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用严格的师法代替自由的讲学,书本知识在教学中占主要地位,以沾据古训代替了现实问题的探讨,这便是独

33、尊儒术政策对教育的重大影响。 兴办太学 汉武帝实行设太学养士,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 汉代太学具有以下特点: 教师与学生:五经博士,即是太学的教师。博士弟子,即是太学的学生。 太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 “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 2.御定统一的教材。儒家经典“五经” 3.建立的定期的考试制度。太学首创一岁一试的制度。“设科射策” 太学的意义很重要: 1.汉代太学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制,详实史料的学校,自创立到清末,成为历代高等学府常用的名称,其影响之深可以得知。 2.从真正的意义上说,利用学校教

34、育来强化官方的意识形态,是始于汉代的太学。 3.由于太学成为知识精英的汇集之地,集结了有识之士,为历史上中国学生运动掀开了第一页。 4.汉代太学教学中存在排除异已学说,并且空谈义理以此取代了对理实问题的分析和探究,严重束缚着教育思想和学术研究的发展。 建立察举制度 察举制始于汉文帝,在汉武帝时期得以确立,是先经考察举荐、再经考试、据考试成绩优劣选任人管的制度,是对太学养士选材的补充。其实是保障了读书做官、以儒术取士的落实,称为科举制度的先导。 鸿都门学创于东汉时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是一种专门学校,作为一种办学的新型形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第四节 董

35、仲舒的教育思想 董仲舒,是西汉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有“汉代孔子”之称。董仲舒的著作大部分都散失了,流传下来的只有春秋繁露一书。 一、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董仲舒在应对汉武帝的贤良策问时,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在对贤良策中提出三大文教政策建议:第一,建立太学“养士”,改革选士制度;第二,兴教化,正万民;第三,“独尊儒术”、“罢黜百家”。 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人性学说是董仲舒论述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人性包含性与情两种成分,性属阳,是仁的、善的;情属阴,是贪的、恶的。而善的成分并非就是善德,它必须通过教育,才能继续发展成为人的善德,即所谓“性非教化不成”。人性中兼有善恶的因素,教育的作用就是发展人性

36、,使人成为善人。 同时,他还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圣人之性”,是天生的“过善”之性。“斗筲之性”,是无“善质”的。“中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 董仲舒关于人性以及教育的思想,立足于占绝大多数的普通人为对象,主要是为其认“任德教,而不任其刑罚”等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又留有推崇圣贤,镇压恶人的余地。 三、论道德教育 在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其核心,因为它是董仲舒德治政治思想在教育上的自然延伸,是成就理想人格的必由之路。 道德教育的内容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伦理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是

37、仁、义、礼、智、信。“三纲五常”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 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强勉行道” “必仁且智” “重义轻利” 四、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六艺” 教学方法: “强勉学问” “节博合宜” “专一虚静” 第五节 王充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与思想特征 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怀疑神学化的儒学,广泛阅读百家之书,采取批判态度,独立钻研。论衡是一部针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和浮妄虚伪的世书俗说,论其是非,辨其真伪的书籍。与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有: 天道自然 万物自生、万物一元。 人死神灭 二、论教育作用 王充与董仲舒类似

38、,也把人性分为三种: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人性的善恶,是由自然的“气”构成的。中人之性可以通过教育使之定型。生来就恶的人也可以通过教育使恶为善。总之,人的善恶在于教育。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 三、教育的培养目标 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他把人才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鸿儒”;第二是“文人”; 第三是“通人”;第四是“儒生”。王充特别推崇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其次是文才,再其次才是知识的渊博程度,最看不起专经传授的教师。 这固然是出于他对当时经学教育的强列不满,但轻视一般传授知识的教师

39、也是偏面的。所以鸿儒就是王充培养的目标。 四、教育内容 王充认为,不能仅学儒学,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思想僵化,思路狭窄;他认为凡是人类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文化知识都应当学习,应当“博通百家” 五、论学习 1.学知与闻见 知识是在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才有的。 2.思考与求是 3.问难与距师 这是对当时儒者“好信师而是古”的盲从、迷信学风进行了尖锐的批评。“问难”不同于一般不明白时的提问,而是质问。问难的对象没有限制,甚至可以是圣贤。圣贤也不可能事事正确,也并非每句话都无懈可击。 “距师”,即与师保持距离,也就是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第四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第一节 隋唐时期

40、教育体制的完备 一、隋唐的文教政策 隋唐的文教政策可以归纳为“重振儒术,兼容佛、道”。 崇儒兴学思想的确立和措施 唐代立国以后,为了振兴儒学,先后采取了不少有效的措施: 第一,提高孔子和儒生的地位。 第二,推崇儒学,统一经学。 对佛、道教的提倡和利用 隋唐虽然推崇儒术,但不是独尊,道教、佛教也被利用。隋代大兴佛教。唐代注意平衡儒、佛、道三者的关系,并不过分尊崇佛教,整体上对佛教的发展采取宽容的政策。道教在唐朝时,由于受统治者的支持,空前的活跃起来。 二、中央*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 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隋朝设立了国子寺,后又改称国子监,设祭酒一人总管学校,首次设立了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和首长,

41、教育成为独立的部门。唐代国子监统辖下属的各学校,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加强。 三、学校教育体制的完善 唐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典型。 中央官学 中央官学包括儒学与专门学校两类,在管理上,“六学一馆”组成了中央官学的主干,由国子监管理。另外的学校是中央的一些事业和行政事务部门结合自己的需要办的,归他们管理。 唐代的学校教育系统可图示如下: 2.地方官学 与此同时,唐代的地方官学也有比较完备的制度。唐代的主要行政单位是州、府、县,各级单位都根据其大小设立相应规模的地方官学。 3.私学 这一时期私学也较发达,每一种专门的学术都有私人传授,即补充了官学,也成为

42、科举制度的教育基础。 4.教学管理制度周全 规定修业年限,形成旬试、月试、岁试、毕业考试等学业评估检察体系,还规定了旬假、田假、授衣假等假期制度。 第二节 科举制度建立 一、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在隋代只不过初具雏形,不居于主导地位,但它取代了九品中正制,为庶族地主参加政权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阶级的社会基础。 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唐太宗执政时,继续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唐高宗以后,科举取士名额有所增加。武则天开创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先例。到了开元、天宝时期,参加科举的人愈益增多,科举制度中大部分考试科目已经

43、形成,考试内容和形 式基本确立,科举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备。 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科举考试的程序 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 生徒: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选送到尚书审应试的称为生徒。 乡贡:不由馆学学成的人,自已在周县报考的,经周县考试合格选送的。 报考时间是在每年仲冬,考生会集京师,到礼部、户部递交履历和推荐书,办妥应试手续。第二年二月初春,考生赴尚书省礼部贡院应试。明经、进士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一日。考试合格后,分等级给予及第、出身的资格。秀才、明经、进士。 科举考试的科目 唐代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大类。 文科举又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

44、年定期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学、童子科等。其中经常举行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 科举考试的方法 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有帖经、墨义、口试、策问、诗赋五种。 三、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科举制度是选拔人才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培养人才的制度。在科举之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制的产生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前提,科举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 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弊端,社会只重科举,

45、不重教育,使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导致了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终极。科举制与学校关系间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标准和方法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四、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存在了 1300 多年,说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一了教学内容,也就统一了人们的思想;给下层人们以从政的机会,缓和了阶级矛 盾。 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 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科举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政个发展历程看,科举从隋唐到宋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被社会所淘汰。其消极作用主要是: 国家只重选科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 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 第三节 中外教育交流开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