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1705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文学概论 期末复习重点中国文学概论 一、诗经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中国诗歌的一个源头。它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最后编订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其地域大约相当于今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 什么是“楚辞”,什么是楚辞? 1、 “楚辞”:它是在战国时代后期,在南方的楚国出现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它的奠基人和代表作家是楚国伟大的诗人屈原。屈原比较重要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 2、 楚辞: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楚辞”作家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楚辞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二、古诗十九首? 东汉后期一

2、些无名氏所写的五言古诗共十九首,后来被收入昭明文选,题作古诗十九首。这些诗代表了东汉文人五言诗的艺术水平,刘勰称之为“五言之冠冕”。其主题是游子思妇、仕途失意,往往伴着人生短暂的哀叹。 四、什么是骈文? 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言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体,有三个特点: 1、 讲究对偶,又多用四六句,因为两句两句地对偶,好像并驾的两匹马,所以叫骈。 2、 语音方面讲究平仄。 3、 多用典故和华丽的词藻,可以说骈文是一种诗话的散文。 五、什么是文章? 文章本指错杂的色彩或花纹,后来,文辞或独立成篇的文字也叫文章。现在的文章,具体地说是指诗赋、词曲、小说以外的其他各种文体,主要包括散文和骈文。 六、什么是

3、唐传奇? 唐传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文言短篇小说。其名称来源可能是由于晚唐时裴铏写了一部小说集叫传奇,后来就用它作为这一类小说的统称。唐传奇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飞跃,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 n 诗经的音乐分类与表现手法分类 音乐分类:风雅颂 表现手法:赋比兴 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n 宋玉的四赋 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 n 汉赋的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西汉:枚乘七发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东汉: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归田赋 n 三曹、七子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代表、“悲风”) 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n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n 苏轼评

4、价王位的诗画一体的评语: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n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 n 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诗豪:刘禹锡 n 全唐诗诗人多少,诗歌数量多少。 诗人两千二百余人,作品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共九百卷。 n 全宋诗诗人多少,诗歌数量多少。 诗人数量近万人,作品超过25万,共72册。 n 严羽说宋诗的特点 “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n 钱钟书说唐诗宋词的区别 “唐诗多以风神情韵擅长,宋诗则以筋骨思想见胜。” n 宋代诗学的两部代表作。 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是以诗话命名的第一部诗歌批评著作。核心是“意新语工”和“意在言外”。 严羽的沧浪诗话指出了

5、作诗与做学问的不同的关系。 n 北宋赋体文学的代表作。 欧阳修秋声赋,苏轼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n 元代诗坛四大家。 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 n 近体诗分两种,律诗和绝句。律诗分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长律。绝句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n 花间集由赵崇祚辑录,主要作者有温庭筠、韦庄,共18家词,500首词作。 n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 n 西厢记、梧桐雨、汉宫秋、赵氏孤儿的作者 王实甫、 白朴、 马致远、 纪君祥 n 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的作者 汤显祖、 洪昇、 孔尚任 一、汉赋兴起的原因 1、 汉代这个统一的帝国需要一种能与之相称相称的歌功颂德的文体,而赋的篇幅以及那种铺采 文

6、、铺张扬厉的风格特点又恰恰能适应这一要求。 2、 汉赋的繁荣与诸侯王招纳文士,文士进献辞赋的风气有关。 二、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表现为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和浓郁的悲剧色彩,这就是所谓“建安风骨”的内涵。“建安风骨”已经成为中国诗歌的一种范式,为后代的诗人们追慕效仿。 三、古体诗体制的特点 1、 每首诗的句数不限,可多可少。 2、 每个字的平仄没有限制,所以句法最接近散文,不必像近体诗那样为了迁就平仄而变换语序。 3、 不规定必须对仗。 4、 要押韵。平声韵和仄声韵都可以,一般是隔句押韵,也可以一连几句押韵,还可以句句押韵,而且在一首诗里可以换韵。 四、律师平仄和对偶有哪些

7、特点? 平仄:1、 两个平声字和两个仄声字,组成一个基本的单元,以加强效果。 2、 一句之中平平仄仄相间,也就是两平两仄相间。 3、 一联之内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对。 4、 下联的上句与上联的下句平仄相黏,即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同。 5、 句末不可出现三平或三仄。 6、 偶句押韵,押平声韵,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一句之内除押韵的那个平声字以外,至少还要有两个平声字。 对偶:1、 出句和对句相当位置的词,词类相同:名词对名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虚词对虚词等;如果同一词类中,属于同一个小类的词相对,或者疑似相反的词相对,则更为工整。 2、 出句和对句相当位置的词组,结构相同,

8、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 五、古体诗和律诗的押韵的区别? 1、 古体诗押平声韵和仄声韵都可以,一般是隔句押韵,也可以一连几句押韵,还可以整首诗句句句押韵,而且在一首诗里可以换韵。可以根据当时的口语押韵,甚至也可以根据方言押韵。 2、 律诗一般逢偶句押,只压平声韵,一韵到底,当中不换韵。 六、律诗和绝句的平仄的六条基本规律? 1、 两个平声字和两个仄声字,组成一个基本的单元,以加强效果。 2、 一句之中平平仄仄相间,也就是两平两仄相间。 3、 一联之内上下两句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对。 4、 下联的上句与上联的下句平仄相黏,即相同位置上的字平仄相同。 5、 句末不可出现三平或三仄

9、。 6、 偶句押韵,押平声韵,首句可以押韵也可以不押韵。一句之内除押韵的那个平声字以外,至少还要有两个平声字。 七、为什么说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进入成熟阶段? 唐传奇是在唐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小说体裁,与六朝的志怪小说相比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志怪小说的内容主要是记鬼神怪异之事,唐传奇虽也传写奇闻逸事,但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第二,志怪小说是把怪异当成事实,不是有意作小说,唐人写传奇才是有意识地从事小说创作。可见,传奇的出现时小说史上的一大飞跃,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 八、骈文与散文相比,有哪些特点? 散文的体制是奇句单行,不求对偶,不讲声律,最接近语言的自然状态。 骈文是与散文相对而

10、言的,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体,有三个特点: 1、 讲究对偶,又多用四六句,因为两句两句地对偶,好像并驾的两匹马,所以叫骈。 2、 语音方面讲究平仄。 3、 多用典故和华丽的词藻,可以说骈文是一种诗话的散文。 论述: 如何理解中国文学“诗是主流”的特点。 谈谈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看法。 谈谈中国文学传播的方式与媒介。 为什么说唐传奇的出现标志中国小说进入成熟阶段?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

11、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鹄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乐游园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宿五松山下荀媪家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 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秦淮杂诗 正年来肠断秣陵舟,梦绕秦淮水上楼。十日雨丝风片里,浓春烟景似残秋。 调笑令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