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羊列荣《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提纲.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8815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0.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旦大学羊列荣《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复旦大学羊列荣《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复旦大学羊列荣《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复旦大学羊列荣《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复旦大学羊列荣《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旦大学羊列荣《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旦大学羊列荣《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提纲.docx(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复旦大学羊列荣中国文学批评史期末复习提纲文学批评史复习: 一、基本常识: 重要观点的提出者。 重要著作或文论的作者。 原文及其出处: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 论语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屈原九章惜诵:“惜诵以致愍兮,发愤以杼情。” 礼记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礼记经解:“温柔敦厚,诗教也。” 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 诗大序:“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诗大序:“变风发乎情

2、,止乎礼义。” 扬雄法言问神: “书不经,非书也;言不经,非言也。” 王逸楚辞章句序: “夫离骚之文,依托五经以立义焉。” 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 陆机文赋:“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 文心雕龙原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 文心雕龙神思:“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文心雕龙声律:“吐纳律呂,唇吻而已。” 钟嵘诗品序:“文已尽而意有馀,兴也。” 钟嵘诗品序:“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 钟嵘诗品序:“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

3、寻。” 萧纲诫当阳公大心书:“立身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 李白古风其一:“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 李白经乱离后天思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韦太守良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杜甫戏为六绝句:“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皎然诗式:“两重意已上,皆文外之旨。” 韩愈荆潭唱和诗序:“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 韩愈送孟东野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韩愈答李翊书:“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 韩愈调张籍:“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欧阳修答吴充秀才书:“大抵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4、也。” 刘禹锡董氏武陵集序:“境生于象外。” 二十四诗品雄浑:“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二十四诗品含蓄:“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苏轼文说:“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 黄庭坚答洪驹父书:“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 陆游示子遹:“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

5、,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以汉魏晋盛唐为师,不作开元天宝以下人物。”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法有五:曰体制,曰格力,曰气象,曰兴趣,曰音节。” 李贽童心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袁宏道叙小修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王国维人间词话:“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二、概念或观点的解释: 诗言志:中国诗学的开山纲领,首见于尚书,其中诗言志的观念当时远古留下来的,在礼乐文化的诗教语境下,所谓“志”是饱含感情的,情感与志向的统一,体现先秦人对诗的感情特征已有认识。尚书中的诗言志,是和其他四教中的乐并列的,诗言志,乐表情

6、。 赋诗言志:礼乐教化语境中,诗教的地位高,对贵族来说,赋诗是升堂揖让的基本礼仪,春秋之时盛行赋诗言志之风,这是诗教的成果,反应礼乐制度中诗在礼仪中的重要作用,是建立在“诗言志”观念上的发展。 兴观群怨:孔子希望重新建立礼乐制度,从重建诗教入手,诗教以培养君子人格为目标,但是缺乏具体功能,孔子的“兴观群怨”正是完善了诗教的理论系统,可以兴指从作品的形象中联想出相类的道德意义;可以观指诗具有对社会的政治道德状况及民风民俗有观察认识作用;可以群是指诗具有能让人聚在一起相互勉励增进道德的社会功能;可以怨是指诗有刺上政的政治批评功能。 知人论世:从基础来说,儒家主张正名,认为名与实相符,语言描述对象是

7、可知的,为孟子的知人论世提供了基础。孟子主张从时代背景来了解作者,结合生平解释其作品,对于正确理解作品内容,有着积极意义。之后,对诗的历史化诠释,成为古代诗经学的主流。 以意逆志:意是指读者自己的心意,孟子认为对诗的理解,不能拘泥于个别字,而是应该深求其意,清代吴淇主张“以古人之意逆古人之志”,但是具体做法仍是问题。以意逆志总的来说是和知人论世相结合的,是基本正确的解释学思想,但是并不能保证其客观性。 发愤著书:孔子说“诗可以怨”,正是抓住了诗的内容更侧重刺的一面。从小民到大夫,都可以将内心的痛苦怨愤用诗歌表达出来。历史中有屈原司马迁,都是这种怨刺精神的继承者。屈原的愿景与现实发生强烈冲突,于

8、是赋诗自明,是其发愤抒情;司马迁从自身痛苦酝酿出独特人生观,认为文采才能使名不磨灭,著书以求不朽。后来更有钟嵘尚悲音,韩愈“穷苦之言易好”以及欧阳修“穷者而后工”等说。发愤本质上不是一个表达立场的理论主张,而是现实人生直接赋予文学家的创作精神。在所有情感中,发愤最不符合儒家中和之道,所以儒家才特地为其指定“止乎礼”的规则的。 诗缘情:出自陆机的文赋,体现了魏晋文人对诗歌抒情作用的认知。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是通过文体比较得来,与传统的诗教论相疏,其背景是魏晋时期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自然主义兴起。 文以气为主:气的学说最早源自孟子的“养气”说,所谓浩然之气,是道德完满感而表现出来的。后人曹丕

9、又发展出“文章以气为主”说,其气主要指天生的气质禀赋,它在作品中体现为相应的风格特征,认为文章的总体风貌,成就高低都是由作者的气决定的。气又有清浊之分,所以文章就有高下。开启了中国文学批评源远流长的文气说。 滋味: 四声八病: 气盛言宜:韩愈提出的气盛言宜说,其气是指作者的精神状态。作家临文之际充沛旺盛的精神状态,便是“气盛”。要做到“气盛”,即明道积义,以儒家仁义之德为根本。可知韩愈的“气盛”说是继承了孟子的“养气”说。但韩愈的“养气”还有另外的内容,即“游之乎诗书之源”。“诗书之源”,指“三代两汉之书”。韩愈认为魏晋以后儒道不传,而骈偶之风日炽,去古愈远,所以在学写“古文”的初始阶段务必“

10、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这是强调入门须正的意思。六朝学者多言气,均不涉及道德修养。韩愈主张写“古文”,是为了复兴儒学,所以必然会把“古文”创作与道德修养结合起来。道德修养是第一性的,当这种修养达到一定的程度,下笔时声调之抑扬、句式之长短便能自然合宜。 道胜文至: 即“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首先,讨论的是如何为“文”的问题,是以“道胜”为条件,以“文至”为目标。所以落脚点是在“文至”上。 其次,是文道统一的境界。“工”与“至”不同。“工”是只就“文”而言的,是文辞之工。“若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不之也”,这是 “至”。 最后,欧阳修所说的“道”,主要的还是指儒道,但说的很宽泛,既不同

11、于理学家说的形而上之“道”,也不同于石介所说的抽象的“三才、九畴、五常之道”宽泛所以可以兼容各种内容,而且“道胜”包含了对作者的生活阅历的要求,这一点尤其可以与文学性相统一。 韵外之致(韵味说) 是司空图最为著名的论诗主张。是诗歌创作所达到的最高境界,是诗歌创作和批评的主要原则。司空图强调诗歌要有“味外之味”,“韵外之旨”。 韵味的实现要求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努力追求诗歌的“醇美”,接受者在阅读诗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地领悟和创造。韵味的实现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韵味”说对后世古典诗歌接受思想具有深远的影响。 文以载道 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12、” 文以载道是关于文学社会作用的观点。由中唐时期韩愈等古文运动家提出的“文以贯道”发展,经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的解释得到完善。“文以载道”的意思是说“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 作文害道 出自程颐遗书。他把道和文、道德修养和文章写作对立起来,得出作文害道的结论。程颐认为世上只有一种真正该学的学问,那就是“理学”,他要求学者都要学“道”,都要做“圣贤”,圣人有了“道”,抒发胸中所蕴,便能自然成“文”。如果转去求文章之工,那就是舍本逐末,有害于道。 活法 吕本中在夏均父集序中提出的一个中心论点。所谓活法,指的是遵守法度而又超

13、越法度,富于变化又不离本宗。关键是要活用诗法,而不要死执诗法。 工夫在诗外 是指学习做诗,不能就诗学诗,而应把工夫下在掌握渊博的知识,参加社会实践上。 “工夫在诗外”,原是宋朝大诗人陆游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给他的一个儿子传授写诗的经验时写的一首诗中的一句。诗的大意说:他初做诗时,只知道在辞藻、技巧、形式上下工夫,到中年才领悟到这种做法不对,诗应该注重内容、意境,应该反映人民的要求和喜怒哀乐。陆游在另一首诗中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以知道,所谓“工夫在诗外”,就是要强调“躬行”,到生活中广泛涉猎,开阔眼界。 别材别趣 严羽沧浪诗话,夫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然非多

14、读书,多穷理,则不能极其至。 别材,指诗歌创作要有特别的才能,不是只靠书本学问就能写好诗的。这特别的才能如审美直觉能力、艺术想象能力等等;别趣,指诗歌有特别的趣味,不是发发议论、讲讲道理就可以成为诗歌的。这是指诗歌必须有美的形象,感发人的意志,激动人的感情,能引起人的审美趣味。别材,是针对以学问为诗而发;别趣,是针对以议论为诗而发的。 兴趣 宋代诗人对“诗”的“奇特解会”,产生了什么是“诗”的问题。严羽提出“兴趣”说,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 所谓“兴趣”,首先是根底性情,所以严羽说“诗者,吟咏性情也”。但“兴趣”不等同于“性情”,而是由“吟咏性情”所体现出来的含蓄的审美意韵。“兴”是性情的感

15、发。“趣”者,趋也,趋于一个超越语言和知性的审美境界。 “性情”是“材”,“兴趣”是“趣”,二者统一,然有深浅之别。 严羽的“兴趣”说,是从“言”转向“意”,继承了历史上重“意”的诗学传统。 妙悟 所谓“妙悟”,首先是指对“兴趣”本质的认知而言。盛唐诸公是“透彻之悟”,前面说“盛唐诸人惟在兴趣”,可知“透彻之悟”即知“兴趣”者。 “妙悟”以“熟参”为工夫。严羽的“熟参”,首先是在于“妙悟”,其次可以辨析不同时代的风格、不同诗人的家数。后世分唐诗为初、盛、中、晚,其说实发源于严羽。 格调 美学上 按严羽自称善于辨体,以为盛唐之诗气象浑厚、格力雄壮、音节响亮,实则开“格调”说之先声。李梦阳从“格”

16、“调”“气”等七个方面论诗,主要着眼于声气、音响、句法等方面来辨析诗的体制,大抵要求品格古朴,风调清逸,声气通畅,句法浑沦,音韵圆亮,意趣冲和,这些格调特征,又都以“真情”为基础。这就是以情为本的“格调”说。 以“格调”作诗,有两个弊端。一是如前所说,得声调之实,而失才情之虚。一是学习杜诗的雄浑气象时,往往得其形而不得其神,而流为粗豪。 沈德潜注重声律音调。晬语云: 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 后人理解“格调”甚至等同于格律声调,这与沈德潜对声调的重视有很大关系。 童心 李贽童心说 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17、。 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 此“童心”说强调性情之真,“古今至文”无不是从真性情之自然流出,“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文学只可论真假,不必论古今。那么七子所主张的复古、格调皆属多余。 性灵 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公安派反对师古,独抒性灵而浑厚不足,为此钟惺提出“厚出于灵”。公安派的“性灵”重在“露”与“趣”,“露”就是率性任真,“趣”就是风趣自然。 公安派的“性灵”还有“俗”的内涵,体现了市民文化思潮下的审美倾向。 竟陵派的“性灵”说 主张师古,从古人格调中求深厚 竟陵派所

18、重在“厚”,不仅要求浑厚蕴藉,而且也提出要有像苏轼那样的“真学问” 竟陵派则主张“深幽孤峭”。钟惺在简远堂近诗序中说:“诗,清物也。”所谓“清”,就是“其体好逸”、“其境取幽”、“其味宜澹”等等, 竟陵所主张的“性灵”,乃是一种“幽情单绪”,是一种内向避世的士大夫情怀。 袁枚的“性灵”说。 袁枚将“诗言志”说看作是自己“性灵”说的依据,以为“诗言志言诗之必本乎性情也”。但是他对“性情”的理解,其实与传统的意义不同,可以说是继承了明代“性灵”派的“异端”精神。 袁枚所说的“性情”,虽涵盖一切人世间的情感,而尤以男女之情为重,所谓“情所最先,莫如男女”枚在思想上有反礼教的精神,所以他要为艳情诗争一

19、席之地。 袁枚说的“性灵”,不专指“性情”,还有“灵”。其所谓“灵”,首先是强调先天的灵性。重天赋而轻学力,是与当时的学术风气相对立的。为此他还视俚歌俗曲为“天籁”。其次体现为巧妙灵动的审美趣味,要求作品具有一种妙语解颐、趣味横生的“风趣”。 神韵 王士祯“神韵”说为康熙年间影响最大的诗歌理论。 其所谓“神韵”,指有别于具体形象的精神意趣。王士祯“神韵”说直接受到南宗画论之影响。他也常常强调诗画相通: 传统意韵论诗学强调含蓄蕴藉之美,这也是王渔洋“神韵”说的最基本内涵。他说自己最喜欢二十四诗品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八字。其特点则偏于清远空灵一格。诗题以山水为主,此亦与“神韵”说得于南宗画论相

20、关。兴象往往清幽绝俗,以写其超脱澹泊之心。因此,其所推重诗人,特在王孟一派。 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其“境界”与“兴趣”“神韵”的不同,在于后者无所依托,故不免说的迷离恍惚,而“境界”则依托于文学的“二原质”即“景”与“情”,简单地说,就是指景情达到了一种真实性。王国维又把这个“真”称为“不隔”,“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 “隔”就是“不真”。有情景之真,才能产生“兴趣”“神韵”,所以王国

21、维说: 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末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 王国维的“境界”说,将传统的情景论与意韵论结合起来,又融入了西方主客体哲学思想。 三、论述: 道家“道法自然”的美学内涵: 道家认为,天地运行、万物化生是一个纯任自然的过程,这就是“道法自然”的基本内涵。“自然”作为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具体又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涵,并相应地衍生出重要的文学观点。 1.自然即无为:所谓“人”,即基于自身的立场与需求而在行为上表现出一定的能动性和目的性。“天”是指人与万物的“自然”状态。人的主体性行为正是对这种状态的破坏,而要保持人与万物与生俱有的“自然”本性,就必须消除人的主体性行为。这就是“无为”。纯

22、任自然所以“天成”,无为而为即是“偶得”,完美的作品乃得于“天”而非得于“人”。这种“无为”论的文学观,主张创作意念的自然触发与一气呵成,反对刻意的技法安排与词藻雕琢。 2.自然即真:“真”就是至精至诚。本初的人性就像赤子之心,纯洁无邪,所以为“精”。性情不加修饰地表现出来,内外一致,毫无矫强,即为“诚”。至精至诚,是最具有感染力的,此其所以为“贵”。“贵真”说思想酝酿了文学家追求真性情的理念。它以抒发真情实感为作品的价值取向,以突破现实束缚为主体的个性追求。气高天下的李白,之后明清时代的性灵说,都是受了道家贵真思想的影响。 3.自然即朴素:道家所说的“朴素”,在物是指未加文饰,保存其天然之貌

23、;在人是指本性敦厚纯质,没有智巧仁义之心。在道家的“朴素”哲学里,蕴含着一种辩证的美学:最高的美是质朴无华,最大的技巧是不求精巧。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苏轼的“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说的就是朴素的美学。 宗经主义文学观的形成: 中国文化是以儒家为主体的经典文化。经典所代表的是意识形态,古代文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围绕着经典而展开。孔子立“六艺”之教,完成了六经的建构,系统的经典意识也逐渐出现。 荀子赋予了六经一个一以贯之的中心,将其整体看做“道”的完备体现,将“道”,“圣”,“经”统一起来,一种具有权威主义的价值标准随之建立,后刘勰将其概括为“原道”“征圣”“宗经”,认为著书立说,都

24、应统一于原道宗经的准则。 汉武帝时期,杨雄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荀子确立的权威性进一步强化为强制性,实现了儒家大一统的思想格局。 宗经主义文学观确立了儒家思想在文学创作和理论上的权威性地位,为古代文论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思想基础。经过刘勰等文论家的深入阐述,形成了一个以儒家经典为中心的文学理论框架:思想内容以经典为依据,文体发展以经典为源头,风格特征以经典为正宗,创作义法以经典为典范 汉代屈赋批评的演变: 汉儒对屈赋的批评,一方面是关系到汉代文学创作如何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如何在经学语境下评价诗经之后的文学,也成为汉代屈赋批评的一个重要主题。 刘安第一次将诗与离骚联系起来,带有宗经的视角,然

25、而他认为离骚在艺术成就上对诗经有所超越,这不符合宗经的标准,另外,刘安对于其人格高度赞赏,带有道家立场;司马迁经历了从百家到独尊的过程,刘安的双重性契合时代,故司马迁对屈赋的观点继承了刘安,他们的评价,反应儒家主导地位确立前夕的文学观念变化。 杨雄在人格上对屈原持肯定态度,但是批评其辞过浮,认为其自沉并不能明哲保身,表现了儒家本位的思想。班固同样认为,屈原应明哲保身,不应张扬,有违儒家温柔敦厚的宗旨,同时认为其辞内容与经书不符,故而不同意刘安与司马迁对其的评价。这一阶段,对其道德、艺术价值总体上持肯定态度,对其人格与内容和儒家表现出的差异持批评态度。 王逸与班固的观点恰恰相反,认为屈原的做法恰

26、恰符合儒家之道,孔子的“诗可以怨”为其行为提供了正当性。同时,屈原的辞不仅在内容上引经据典,其引类譬喻的手法,也是源自诗经。 其实他们的宗经观念是一致的,经学的意识形态是他们共同的语境。汉代的屈赋批评展现了儒家意识形态话语权由形成到强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道宗经”观完成了第一次对文学批评的制约。 “发愤”说的历史演变: 最早起源于诗经,孔子说“诗可以怨”,诗经中多有偏于与刺的内容,诗三百的怨刺本是丰富而生动的,并非汉儒所说的专指上政,历代无数文学家亲身验证了该道理,屈原与司马迁都是怨刺精神的继承者。 屈原有发愤抒情说,由于忠君的思想与现实境遇强烈冲突,于是诗人通过赋诗以自明,体现自己不与

27、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志向。 司马迁在李陵之乱中受身体之苦,总结出独特的人生价值观,认为自己要苟活于世,以免文采不达后世,希望自己能通过著书成就不朽,在他的发愤著书说中能看到强烈的生存勇气。 后又钟嵘尚悲音,韩愈“穷苦之言易好”,欧阳修“穷者而后工”。 明清时期,发愤之说进入小说批评。水浒传开篇就引述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以为水浒是发愤之作。小说批评中的发愤说将传统文人意识注入了市民文学中,将小说引向了社会批判的道路,为打破雅俗界线发挥重要作用。 美学感物论的发展。 物感说又称感物说,最初是一种自然审美理论,解释人在自然审美中发生的心理反应的原因。天人合一论是它的哲学基础,大量感物抒情的文艺作品和

28、人们对创作的经验总结为物感说的形成提供了感性材料和理论支持。 物感说萌芽于先秦时期,发轫于原始初民与自然无意识的往来交融活动中,这种活动不仅使人产生联想,想象等自然审美心理能力,还提供了一个更为根本的哲学支撑天人合一。古文家与理学家文道关系的比较。 物感说的发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因为儒学在汉武帝刘彻之后成为中国正统思想,儒家“比兴”手法用在汉诗辞赋中,出现大量对自然节侯变迁的感怀之作,而且这种创作趋向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之后。此时的中国文学已进入“自觉的时代”,“物感”说突破单纯政教的藩篱,激发文学艺术创造的内涵得到更全面的阐发,“物”已获得独立的地位、审美价值和意义。 而它成熟却在齐梁时期

29、,对之作出巨大贡献的是刘勰和钟嵘。刘勰对此展开详尽论述,把“物感”说发展到较为完满的地步,建立起了 “禀情-感物-吟志”的理论体系完善了礼记乐记“物-心-声”的艺术生成模式,还有“随物婉转”“与心徘徊”,“神与物游”的论述全面而丰富,不仅仅继承了六经和先秦诸子以及时人中的一些观念,而且将那些尚未脱离哲学、道德伦理学领域的,蕴含文学、美学、心理素质的理论表述进行转换,确立了以自然美为逻辑和历史依据的文学本体论,是“物感”说的高级总结形态,达到逻辑上的终点。 古文家与理学家文道关系的比较。 古文家:韩愈、柳宗元“文以明道”,道是根本,学文必须从道德修养入手,以道为实为本、以文为末,这从本质上看是一

30、种重道轻文。 理学家:周敦颐“文以载道”、程颐“作文害道” 江西派诗学的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三人,他们后来又被称为这个诗派的“三宗”。这个诗派最主要的特征是在语言技巧方面“以故为新”,讲求“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去摹古、变古,追求奇险硬涩的风格。 1、点铁成金:虽文学创作中取前人之陈言,但却能展现全新的内涵与境界。点铁成金常用用典和化用的技巧,是黄庭坚重要的诗论思想。但他片面认为杜甫、韩愈之作“无一字无来处”,抹杀了二人的创造性。 2、夺胎换骨:意在借用前辈诗人之才,或袭其意而创新词,或在旧意启发下加以拓展,从而使诗歌达到崭新的高度。这在宋代文学发展史上是一种耳目一

31、新的见解。 3、黄庭坚的文学批评观点 重视人格修养与思想境界。“行要争光日月,诗须皆可弦歌。” 重视法度、篇章结构、句法句眼。但要达到自然浑成,创造出合规律又意境深远的境界。“拾遗句中有眼,彭泽意在无弦。” 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 4、吕本中:“活法悟入”。从有定法到无定法的途径是“悟入”。“活法”论强调写作的自由,而“悟入”说则强调工夫。其“悟入”之说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重视学问工夫,这是继承了黄庭坚的诗学主张。二是取径要宽,要见得古人的“全体”。三是强调实践工夫。 宋代批评江西派的文学思想。 宋代诗论家所提出的用以对治江西诗病的途径大约有四。 其一是标举“浑然”之境,由字句的析分雕琢

32、转向意境的整体把握。此以叶梦得为代表。 其二是倡导抒情言志之传统,由注重技法表现向抒情性功能的回归。这是从“言”转向“意”。此以张戒为代表。 其三是注重诗歌内在意韵,由注重表层美感转向深层美感。此以严羽为代表。这也还是从“言”转向“意”。不同的是严羽的“意”较虚,张戒的“意”较实。 其四是主张诗外功夫,由文本世界转向现实世界。其代表就是陆游。 严羽诗学的主要内容: 1.总结宋诗三点特征: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师。 2.根据什么是诗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兴趣说,批评宋诗,推崇汉魏盛唐诗。认为诗有别材,有别趣,不全在文字、才学、议论中,而是与佛教禅宗相结合,认为诗的兴趣可见可闻,却是不涉及

33、理路,无迹可求的。所谓兴,是情性的感发,所谓趣,指趋于超越语言知性的审美境界,二者统一,以空灵为特征。针对宋诗之实,特单刀直入的以虚治之。 3.提出妙悟、熟参说。所谓妙悟,就是对兴趣本质的认知。认为盛唐诗人具备透彻之悟,同时与江西学派的“活法”相对,提出对作品的熟参,应该重在妙悟。 4.提出了诗之无法,相互包容。推崇李杜代表的盛唐气象,所谓气象就是诗人的心胸气质。同时以汉魏盛唐为高格,重视体制、格力、音节,提倡格力雄壮、气象雄厚的美学风格。 古代韵味论诗学的发展过程。 明清“格调”派的主要理论内容: 按严羽自称善于辨体,以为盛唐之诗气象浑厚、格力雄壮、音节响亮,实则开“格调”说之先声。李梦阳从

34、“格”“调”“气”等七个方面论诗,主要着眼于声气、音响、句法等方面来辨析诗的体制,大抵要求品格古朴,风调清逸,声气通畅,句法浑沦,音韵圆亮,意趣冲和,这些格调特征,又都以“真情”为基础。这就是以情为本的“格调”说。 王世贞:才思是格调是基础,格调是才思之体现。按“格调”有实有虚,体格声调是其实,格力风调是其虚,虚难求,而实易辨,结果时人学习古人之格调,往往流于其形。所以王世贞要用“才思”去剂“格调”。 同时,格调派还继承了严羽的“兴趣说”,在“体格声调”之外,特标举“兴象风神”。“体格声调”偏于外,而“兴象风神”专于内,指一种因物而兴所生成的浑然天成而意韵深婉的境界,实则也是胎息严羽的“兴趣”

35、之说。 清代沈德潜崇尚李杜的雄放刚健诗风,提倡豪迈的盛世气象,被认为是格调派的代表。沈强调辩体,认为诗词在体制上各有规格;同时注重声律音调,标举“气骨”,继承了严羽的“格力说”。 明清“性灵”派的主要理论内容: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公安派:受了严羽“别材”说的影响,认为凡事依本心,便是大丈夫,有异端之嫌。 李贽:童心说。强调性情之真,文学只可论真假,不必论古今,认为七子所主张的复古、格调皆属多余。 袁宏道:所谓“不拘格套”者,实指不拘“格调”而言。此“性灵”之说,实胎息于李贽之“童心”说,其本质为真。以“性灵”论诗,则诗有真假,而无古今。 竟陵派:钟惺站在公安派的性灵说基础上,主张师新和师心,认为公安派独抒性灵但浑厚不足,提出厚出于灵,认为浑厚不在于高古的格调,在于古人的灵心,公安派的“性灵”重在“露”与“趣”,“露”就是率性任真,“趣”就是风趣自然。竟陵派所重在“厚”,不仅要求浑厚蕴藉,而且也提出要有像苏轼那样的“真学问”。公安派重在“俗”,竟陵派主张“清”。 袁枚:袁枚将“诗言志”说看作是自己“性灵”说的依据,袁枚所说的“性情”,虽涵盖一切人世间的情感,而尤以男女之情为重。袁枚注重性情和先天的灵性,轻视学力,体现为巧妙灵动的审美趣味,要求作品具有一种妙语解颐、趣味横生的“风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