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研究案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20532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研究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研究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研究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研究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研究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研究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研究案例.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研究案例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调查研究案例 咸丰县丁寨中小学 一、研究背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的普及率也开始升高,使用者范围也开始扩大,前几年,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还是大人们的事而已,但在21世纪的今天却不同了,在许多学校里,手机几乎是人手一部的通讯工具,就是小学生,父母为了跟儿女取得第一时间的联络,也纷纷给儿女们买起手机来。特别是近两年,随着手机价格的下降、短信服务的开通和各种功能的完善,手机已成为一种较为普遍的通讯工具。面对校园里刮起的手机热潮,作为中小学生是否可以在校园中使用手机或是否正确使用,本学期我们课题组的所有成员针对中小学生使用手机情况专门做了一次

2、问卷调查。 二、问卷调查分析 根据小组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显示: 52%的同学已经拥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就算暂时还没购买手机的同学,其中大部分人认为在学里很有必要有一部手机。其理由是:便于联系,这既包括和自己的亲人联系,也包括和自己的同学朋友联系。其方式直接通话,或者发短信,或者上网进行QQ聊天。 1、购买手机的心态 学生消费者大多具有求新、求奇的消费心理,在这种心理驱使下,他们会对一切感兴趣的新奇事物产生强烈的消费欲望。调查发现中学生所购买的手机品牌基本上都是洋品牌,洋品牌倍受中学生青睐,而国产手机问津者很少。调查还发现决定中学生购买手机的主要因素是手机的功能,其次是价格和外观。 2、购买手机

3、的用途 与同学联系,增进友谊,把烦恼和同学讲,减轻压力;学习上交流,共同进步。与家长联系,有时家长在外,学生遇到困难,可及时向家人反映,寻求帮助。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疑难问题也可及时找老师请教,在学校遇到困难也可跟老师反映。但是中学生购买手机主要用于同学朋友之间交流的约占68%,而用于跟父母交往的很少,只有32%。 案例一:我校九年级四班某女生,她把教他们的一些老师加为好友,据老师们反映,每天晚上很晚了,这位女生还用手机在进行QQ聊天 3、购买手机的资金来源 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约为85%,5%的中学生是自己用压岁钱或勒紧裤腰带从生活费中挤出来的,10%是别人送的。 4、校园里的手机消费情况 调查

4、显示,在学生手机族中,每月手机费用普遍较低。学生手机消费每月在30元至50元之间。短信费所占月通话费比例在逐步提高,60左右的同学每月短信费都超过了话费总额的30,甚至有四分之一的同学每月的短信费占话费总额的60以上。短信息已经成为目前中学生通信的重要手段。 5、学生使用手机的益处 手机作为高科技产物,确实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生活上的方便,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一些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 6、学生使用手机的弊端 中学生使用手机会引起争议,主要是因为手机作为高消费产品

5、,在校学生由于生活圈较为固定,没有必要,可能会是一种物质的浪费,额外增加父母负担。在学校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学生购买手机的资金全部直接或间接来自于父母亲友,另外,还有每月几十元的话费也需要家长掏腰包,对于经济条件并不宽裕的家庭来说,给孩子买手机等于是给家长增添了新的负担。 其二是容易造成不好的消费习惯。由于中学生处于性格塑造时期,思想不稳定,情绪波动大,易受外界环境影响等特征,使得他们的消费存在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手机的使用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手机还会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时间或放学以后,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学

6、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学生开始盲目追逐。 其三是影响学生学习。如上课时手机铃声影响课堂秩序,而且一些学生在上课时接听电话,还会影响老师上课,也影响到其他同学学习。短信聊天,影响休息,贻误学业.多数家长反映,孩子用手机谈论学习的内容少,用于同学之间联系或发短信的多。学生学习与社交活动之间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则需要正确引导。 案例二:我校中学部一些班主任介绍,上课时经常听到手机铃声,虽然一些学生将手机处于静音,但是手机的短音提示功能还是影响了课堂秩序,一些学生痴迷课堂发送短信息令老师们头痛。据中学部分管德育的副校长介绍,开学时校方就学生上课玩手机问题组织过几次

7、专门检查,当场收缴了部分手机,从查收手机情况来看,这些学生主要在课堂上悄悄发送信息,短信当中还有黄色信息。 其四,手机辐射对身体健康有害。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提醒人们,由于青少年的耳朵和颅骨比成年人更小、更薄,因此,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而一位从事职业病防治的教授也表示,青少年的免疫系统较成人脆弱,因而特别容易受到手机辐射的影响。手机辐射会对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一般来说,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当把手机放在耳边时,有些游戏的伴音比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旁边的噪音还大,大大超过120分贝的痛

8、苦极限。为健康着想,人们尤其是儿童应该尽量减少手机的使用。 另外,手机上的不良信息,玷污孩子心灵。手机为考试作弊提供了条件。手机是贵重物品,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会发生偷盗现象,影响校园治安。有手机的中学生也成为一些犯罪分子欺骗和抢劫的对象。 案例三:我校小学部六年级某男生,在下晚自习后,利用洗漱的时间,邀同寝室的同学在寝室里看手机下载的黄色片子,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案例四:我校九年级两个女生,借用班上一同学的手机,与校外人员联系,然后跟着社会上的三名无业男性出走,经学校、当地派出所、县公安局等多方寻找施压,迫使三名无业男性将两个女学生送回。 案五:中学部某学生因家长不给自己买手机自己又想玩而借班里

9、另外一个同学的手机周六日使用,家长却丝毫不知。后来此生在班中威信大大下降,失去了很多同学的信任。 案例六:我校教师或持手机的同学经常会收到一些广告短信或威胁短信,如,“这里有五颗幸运星,象征幸福与幸运。衷心祝你考试成功,如果你将此条短信转发给至少5个朋友,明天一切顺利。如果不发” 针对校园里学生使用手机的情况,有不少老师或学生及家长提出疑问:难道这样一点都不影响学习吗? 有的老师认为:这是社会在学校的一个投影。社会上有什么,现在学校多少都会有,学生只是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我们没有办法禁止学生带手机来学校,但我们不鼓励学生带手机上学。因为学校毕竟是学习知识的地方,学生的社交内容太丰富,是不利于学

10、习的。 学生追赶时髦,手机使用者低龄化,这对手机市场来说也许是个刺激,然而对学生来说,赶时髦应有度,因为学生毕竟是学生嘛。 我认为,如果只把手机当作一种通讯工具,学生普遍使用是能够表现出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科技进步的,但一些学生使用手机缺乏自我约束的自觉性,一些学生在夜自习时打电话,宿舍熄灯后则用手机发短消息。有无手机,谁的手机好,在学生中诱发了攀比。这样也许会影响学习。 而只有少数中学生则认为不适合。可校园使用手机的人是越来越多了,并且,这也形成了一种普遍的事情。现代中学生使用手机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时代的潮流,因为它是我们时代发展的新产物,对使用的群众来说是有所不同的,所以我们不能完全否定它

11、的作用。在消费上虽然不是很贵,但还是有大多数人会给自己或父母造成困扰和经济负担的。而有的人认为是不贵的,所以理所当然造成不了负担了,这是经济条件较好的同学才这样认为的,而其余的人则认为贵。从这里可以看出,不论是经济条件好还是不好的,都不是影响他们使用手机原因。因为很多中学生还是想继续使用,而一些由于经济上有点紧张所以还在徘徊中是否应当继续使用下去,但中学生大多不是用来与家长、老师方便联系的,而是发短信、玩游戏或上网聊天等。 三、结论 通过调查研究分析,可以看出使用手机的中学生或者说想拥有手机的学生占的比重较大,为了追求时尚也盲目的使用手机而给自己和家庭增加负担,这样会影响到其他的中学生,而且会对学习成绩和身心带来一定的影响。 希望我们的研究性课题,能给中小学生们一些启示,不要盲目去使用手机,要树立正确观。这样就不会导致对手机迷惑,提高对手机的了解,使它给我们更多的方便和丰富精神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