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2090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步阅读法”阅读指导 教学设计意图: 课外阅读是个广阔的天地,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升入三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范围的扩大,许多学生还没有良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效果不理想,因此,适时地、有计划地对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紧密地联系起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读书习惯有很大的好处。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总结出了“三步阅读法”,即:略读、精读、赏读。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第五册第一单元写景的文章后,进行的补充拓展。在学生大量搜集描写

2、美丽风光的文章后教师进行阅读方法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了解“三步阅读法”,并能针对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名家名篇中感悟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及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读书的兴趣,并为写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1、了解略读、精读、赏读“三步阅读法”并会运用。 2、使学生在名家名作阅读欣赏中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3、通过这节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的写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中去。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先略读再精读最后赏读的方法阅读优美的写景文章。 教学准备

3、: 1学生搜集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及小学生语文报等报纸。 2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从学生已有生活感受入手,谈话激发兴趣。 师: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读哪类的书?都是怎么读的?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交流: 1、喜欢读科普读物。我们爱科学十万个为什么边看图边读文字,能记住大概内容。 2、喜欢读漫画类的书。这类书图画多,主要通过看图想象书中的故事情节。 3、喜欢童话类的书。我拿来就看,遇到不认识的字猜着读,能大概明白故事的内容,有时陶醉其中连饭都顾不上吃,有时一晚上看很多页。 同学们谈得真好,有的同学读书方法还是很不错,你想让自己读书收获更大吗?老师为同学

4、们查找了一些读书方法? 二、教师指导学生学习读书方法。 师:我们拿到一篇文章时往往先粗略地读,大体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什么?我们把这种方法就叫“略读”。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 学生交流: 1略读往往是不出声读,读的速度快,内容多,但对内容了解不深。 2读书时如果只需了解文章的大概内容,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 3一般翻阅报刊、读各类故事、浏览新书时,为迅速了解作品大意,获取自己需要的材料和信息等,一般使用这种阅读方法,会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怎样略读呢? 教师出示课件: 1、“略读”就是粗略地读一遍,遇到不懂的字词要通过查字典、问一问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等方式,大体了解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师:请同学们将

5、你课前准备的小学生语文报或小年智力开发报,拿出来用这种方法读一读。 学生读报纸。 谁能说一说你的阅读体会呢? 学生交流: 1我读的是语文报上石榴树一文。我知道文章按时间的变化写了石榴四季的样子。 2我读的是噩梦与王子我读懂了一个国王因梦见儿子会被猛兽吃掉,就不让儿子出去,并把猛兽的样子放在镜框里,儿子要把可恶的猛兽图撕碎,却被玻璃割伤了手。最后不治身亡。 如果一篇文章在你略读一遍后,觉得它写得很美,特别吸引你,那你就可以细细地读,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精读”,也叫“细读”。这种阅读方法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交流: 1“精读”一般都是全身心地读,对文章内容理解得比较深,比较透。 2因为边读边想所以阅

6、读的速度慢,读的内容少。 3我觉得读优美的文章或让人感受很深的文章是一般采用这种方法。 怎么精读呢? 出示课件:“精读”也叫“细读”。就是一字一句地精细地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圈点批注,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出文章的妙词佳句、优美片段。 请同学们把报纸上你认为写得美的文章或印象深刻的文章用这种方法读一读。 学生自由读报。 交流读报感悟。 生:我略读语文报上雪一文,我觉得文章写得很美,我就划出了文章中的我最喜欢的句子,我想给大家读一段与大家分享雪的美丽。 “我喜欢眼前飞舞着的上海的雪,它像是活的生物,像夏天黄昏时成群的蚊蚋,像春天酿蜜时期的蜜蜂,他忙碌地飞翔着,或上或下,或快或慢,或粘着人身,或拥

7、入窗隙,仿佛有它自己的意志和目的。它静默无声,我们似乎听见了千军万马地呼唤声,大海汹涌的波涛声,森林的狂吼声,有时似乎又听见了儿女的窃窃私语,教堂里平静的晚祷声,欢乐的鸟叫声”作者想象力丰富,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写出了雪的声音,语言很美。 生: 划出妙词佳句、优美片段后怎么办呢?我们就要欣赏着读,也就是“赏读”。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交流: 1赏读记得牢固,可以终生受用。 2像一些优美的散文,短小的诗歌或名言警句等很适合这种方法。 怎样赏读呢? 出示课件:“赏读”就是把划出的部分反复欣赏着读一读,深入领会文章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背一背。 请同学们把你刚才画出的部分进行赏读。 谁愿意把

8、你画出的部分为大家美美地赏读呢? 学生配乐赏读。 生:我读的是一篇小短文,奶奶的手其中一段语言很美,通过我反复读一个慈祥的奶奶形象仿佛浮现在了我眼前。我都背过了。 三、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三种读书方法。这三种读书方法,可根据不同的文章单独使用,很多时候可联系在一起使用。对于自己很喜欢的好文章,我们往往将这三种方法结合使用,我们把它叫做“三步阅读法”。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三步阅读法”,还记得吗? 生: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要先略读,再精读,最后赏读背诵。 师:这节课我们就运用这种阅读方法,读一读课下同学们搜集的名家名作。二、阅读、感悟、交流。 请同学们把自己带来的文章,运用

9、“三步阅读法”进行阅读。 学生自由读书。 谁愿意向大家汇报展示一下自己的读书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 1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我读的是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我通过第一遍读,知道了文章写得作者一人出去散步,观赏了月光下的荷塘,一个普通的荷塘,然而经过作者的渲染、着色,却非常美,富有诗意。 我非常喜欢这篇文章,我又接着读,划出了我喜欢的段落第四段。我反复读了好几遍,我感受到了作者写了荷塘月色、荷叶、荷花和荷花的形、色、香十分巧密;还运用了许多比喻句、拟人句。我都快背过了,我想给大家读一读,请老师给我配上音乐。 学生配乐读荷塘月色中的一段。内容如下: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

10、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象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2朱自清的绿春 3老舍的济南的春天 4.杨全武的散文星夜 5.何其芳秋天 6.宋璞紫藤萝瀑布 学生配乐读,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文中的美。 三、赏读,并用语言描绘听到的画面。 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真是太美了,耗时也被其中的美景所感染,所陶醉,也想为大家读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老师读,把你眼前浮现的画面给大家用语言描绘出来。 学生交流听后眼前所浮现的画面。 四、总结拓展。 你知道作者为什么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吗?我们要想写出好文章应该怎么办呢? 这节课你有收获吗?谈一谈。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运用“三步阅读法”读书,希望同学们喜欢阅读,多读书,丰富自己的头脑,拓宽自己的知识面,积累语言,让自己变得更聪明,让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五、作业: 1、请同学们把你感触最深的优美片段抄在积累本上。 2、搜集其他名家作品,用同样的方法试着读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