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库企企》.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22145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音乐活动《库企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班音乐活动《库企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班音乐活动《库企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班音乐活动《库企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班音乐活动《库企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音乐活动《库企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音乐活动《库企企》.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班音乐活动库企企中班音乐活动库企企 张家港市飞翔幼儿园 周惠芳 设计意图: 库企企是一个旋律欢快、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乐曲中的词白:“库、库、库企企”朗朗上口,易于模仿,因此我们利用词白特点创设“魔法游戏”,激发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以游戏为主线,贯穿活动始末:去魔法城-吃魔法糖-学魔法咒语-玩魔法游戏,使孩子置身于魔法的游戏情景中,大胆发挥想象,充分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学说乐曲中的魔法咒语“库、库、库企企”,并能用动作表现节奏( X X X X )。 2、在已有经验基础上,用肢体动作表现动物形象。 3、能大胆、愉快地参与

2、音乐活动,体验旋律的欢快、活泼。 活动重点:学会节奏和(X X X X )。 活动难点: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动物形象。 活动准备: 教具准备:魔法棒、魔法糖一串、图谱、乐器、库企企音乐,魔法城背景图 学具准备:乐器若干。魔法糖一串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听音乐去魔法城。 教师: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去魔法城,学做魔法师吧! 二、幼儿尝试节奏练习。 引导幼儿“吃魔法糖”,用动作表现节奏 X X X X 教师出示魔法糖。 教师:这是什么呀?有几颗糖呢,我们一起来数一下。这四颗可不是普通的糖果,是很有魔力的魔法糖,到魔法城必须吃下这4颗魔法糖,才会变得很聪明、很有力量的,想不想尝尝? 带幼儿练习节奏

3、:X X X X 教师:这么大的魔法糖可得张大嘴巴“嗷”的一口吃一个。老师这里有个小铃,如果你听见“叮”的声音,按节奏X X X X ,就可以开始吃魔法糖了,一口吃一个“嗷 嗷 |嗷 嗷|”。 请个别幼儿尝试操作。 教师引导幼儿张大嘴巴,“嗷”的大声吃魔法糖。 完整练习节奏2-3遍。 教师:小朋友们都想吃魔法糖呀,那让我们一起来吃吧,张大你们的嘴巴!。 学说乐曲中的咒语“库、库、库企企”。 1、引导幼儿完整欣赏一遍音乐。 教师:吃完了魔法糖我们还要学念魔法咒语,魔法咒语是什么呢?它藏在一段音乐里,我们一起来听听,然后把它找出来! 2、幼儿听音乐找魔法咒语。 教师用动作提示引导幼儿发现魔法咒语“

4、库、库、库企企”。 3、幼儿跟着音乐节奏尝试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魔法咒语。 4、请个别幼儿展示表现魔法咒语的不同身体动作。 5、教师从幼儿展示动作中总结提升,让幼儿用身体动作完整练习音乐节奏多次。 幼儿自选乐器,玩魔法游戏变小动物,创编魔法咒语:变 变变 。 1、全体幼儿成为魔法师。 教师:现在你们都学会了魔法咒语,成为一名合格的魔法师了,想不想试试你们神奇的魔力呢?那我们就来玩变小动物的魔法游戏吧。 2、老师和配班老师一起示范魔法游戏:变动物, 教师:看,我有一根神奇的魔法棒,我用魔法棒指到谁,再念一念我的魔法咒语,谁就会变成小动物。 3、幼儿当魔法师,玩魔法游戏。 教师:魔法棒真神奇,谁来

5、试试? 邀请个别幼儿尝试用咒语“变 变变 ”和老师或全体幼儿玩魔法游戏) 教师:魔法师们,让我们一起来玩玩魔法游戏吧。 交代游戏规则:两人一组,自选一根魔法棒和一个乐器,听到咒语音乐时,一个魔法师就挥动魔法棒指着对方念变动物的魔法咒语“变 变变 ”,另一个魔法师就用语言和乐器演奏XX小动物,如小猫:喵 喵喵喵 喵,同时用乐器节奏。 4、幼儿自主选择乐器,回忆用乐器练习吃魔法糖的节奏X X X X 教师:我们刚才吃4颗魔法糖时,想想可不可以也用乐器来演奏一下呢? 5、交换乐器,再次巩固练习节奏 教师:让我们交换魔法棒和乐器再玩一次,看谁的魔法最厉害! 。 三、结束部分: 小小魔法师出魔法城,随音

6、乐自然出场。 课后反思: 库企企是一个旋律欢快、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音乐,幼儿在活动过程特别感兴趣,兴趣乐曲中的词白:“库、库、库企企”幼儿模仿很投入,利用词白创设“魔法游戏”,以游戏为主线,使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体验参与音乐活动的乐趣。整个活动幼儿比较轻松,心情愉快,活动内容幼儿感兴趣。在组织过程中也存在许多不足的地方,如:幼儿玩魔法游戏时,教师先当魔法师,让幼儿先变小动物,幼儿对游戏玩法更容易接受。 第一次作业 张家港市飞翔幼儿园 周惠芳 通过游戏活动反复让幼儿无意接触新授歌曲,或在新歌初步完成练习之后,那个重要的步骤应该是什么? 怎样操作?请举例。 答:通过游

7、戏活动反复让幼儿无意接触新授歌曲,或在新歌初步完成练习之后,那个重要的步骤应该是“反思-自我完善环节”,通过“反思-自我完善环节”来进一步来提升幼儿对歌曲的掌握程度。重要的是:在这个特别反思评价环节“中,幼儿将在教师的引领下把“有意注意”主要集中于反省观察、自我觉错、自我纠错和相互帮助等学习品质的锻炼上。 如小班音乐活动:猫捉老鼠是一首充满童趣、富有情景、节奏鲜明的儿童歌曲。我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处于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稳定的特点,可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无意接触新授歌曲,或可在新歌初步完成练习之后,在设计活动时注重游戏化、情景化,让幼儿通过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睡

8、觉等不同情境中,在教师的引领、鼓励下,通过“不断反思自我完善评价环节”,正确掌握歌曲的内容,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小班歌唱活动:猫捉老鼠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歌曲的内容,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现歌词中老鼠的不同动作及猫与老鼠角色的变化。 2.借助观察的经验及教师的动作提示,尝试根据歌词内容创编不同动作。 3在教师提醒下,能遵守游戏规则,知道扮演老鼠时,蹲下后不随便移动,等大猫唱完最后一句时,才能跑回座位。 活动准备: 1. 日常生活中观察过老鼠之类的小动物,并用动作表现过他们的造型。 2. 老鼠和猫的头饰各一个。 3. 幼儿用书:猫和老鼠 4. 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9、 一、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猫和老鼠投影图,模仿老鼠动作。 1幼儿回忆以往观察经验,尝试用不同动作表现老鼠。 2.教师反馈幼儿典型动作,引导幼儿用手部动作和身体的屈伸老表现老鼠跑、吃米、睡觉。 二、幼儿听音乐,跟随教师边唱歌边学习2-3遍,并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现歌词中老鼠的不同动作。 1.教师戴老鼠头饰唱歌,引起幼儿对歌词内容的关注。 教师:小老鼠出去干什么?让我们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2.教师提问歌词内容,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和力度表现歌词中老鼠的不同动作。 教师:小老鼠跑出去干什么呢?应该唱快些还是慢些?吃完米干什么?应该唱快些还是慢些?让我们一起唱一唱。

10、 3.教师带领幼儿边唱歌曲边表演,并引导幼儿用创编的动作表现歌词的内容。 三、教师启发幼儿猜测第四段歌词,并学习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现歌词。 1.教师戴上猫头饰,启发幼儿猜测歌曲第四段歌词。 教师:小老鼠睡觉了,谁来了?发生什么事? 2.教师示范演唱歌曲第四段,验证幼儿的猜测。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用怎样的演唱速度、力度来表现歌词内容。 教师:猫和老鼠哪个身体大?猫走路的动作轻还是重?该怎样唱?让我们大家唱一唱。 4.师幼一起演唱歌曲,做大猫的动作。 四、师幼一起完整边演唱歌曲,边表演游戏。 本次活动中,通过老师的提问“小老鼠跑出去干什么呢?应该唱快些还是慢些?吃完米干什么?应该唱快些还是慢些?等等”, 让幼儿通过自己回忆,倾听歌曲,反省观察,初步掌握歌曲旋律与内容。幼儿因原来相关的经验较少,在掌握最后一句 “一只大猫跑上来了,来捉老鼠了” 的配套动作-“小老鼠快速跑回座位”这一过程时有点困难,教师就引领幼儿,通过反省观察,自我反思评价,得出在最后一句的前面如果加上猫的叫声“喵”作为对老鼠跑回位置的提示,有了这个信号,幼儿在游戏时就感觉轻松了很多,也能主动参与、融入游戏情境中,还能在游戏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本次的活动,幼儿不仅习得了歌曲内容,感受了歌曲旋律,还对音乐歌唱活动产生了兴趣,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