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1).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23578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8.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1).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科学滑轮和滑轮组知识点总结 动滑轮 滑轮、滑轮组 定滑轮: 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F1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l1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 = 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动滑轮: l2 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F2 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动滑轮则:F= 1 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1 2(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2、G(或vG) 滑轮组: 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滑轮组拉力F= 1 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2、滑轮 1、 定滑轮: 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

3、度vF) = 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2、 动滑轮: 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动滑轮则:F= 1 动F1 l1 l2 F2 2G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2(G物+G)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3、 滑轮组 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滑轮组拉力F= 1 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n (G物+G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

4、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1 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物+G动) / F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 公式:W有用Gh=W总W额=W总 斜面:W有用=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 斜面:W额=f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 斜面:W总= fL+Gh=FL 4机械效率: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公式: 斜 面: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

5、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 原理: 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A、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B、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C、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2 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 5机械效率和功

6、率的区别: 功率和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做功的效率,即所做的总功中有多大比例的有用功。 有关机械效率的计算是力学中的难点之一,针对有的同学对机械效率公式中各量意义理解有困难,现将有关机械效率计算的五种不同情况总结如下,以帮助同学们区别和掌握 一、斜面的机械效率 二、滑轮的机械效率 提升重物问题根据拉力F作用位置不同分为两种情况 水平拉动问题,也根据拉力F作用位置不同分为两种情况 一、初步认识滑轮 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 3 b.使用时轴的

7、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4.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 3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4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5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 6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 三、滑轮组 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