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语文教学总结.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职语文教学总结试析中职语文教学 论文摘要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了很多令人难以接受的事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重力不集中,老师似乎一个人在唱独角戏,诸如此类现象时有发生。和其他同事交流后,大家共认这种现象在中职校绝非个别,本文针对此做了一些相关探索。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深感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注重力不集中。如何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的喜好,已成为语文教学中迫在眉睫的新问题。对此笔者有几点拙见以供讨论。 一、改变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应开展积极的“双向互动”,诱导学生的主动投入,鼓励学生多参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教师则
2、充当“导演”,发挥主导功能。 有人认为,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读一读,讲一讲,到黑板上写一写,就算是双向互动了,其实不然,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被动的“互动”。所谓真正的互动应要做到摘要: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主动、积极地回应,并养成这种主动学习、探究的习惯,使语文课堂能时时迸射出聪明的火花。比如教学再别康桥一文时,可以这样导入摘要:同学们学过天净沙秋思一文,对比很熟悉,一起背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边”,然后设计了如下三个新问题,让学生思索判定、讨论摘要: 1“夕阳西下”是怎样的一种色彩? 2“小桥流水人家”这句诗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 两种观点,其一是“小桥流
3、水人家”是温馨的,反衬出身在异乡的旅人对家乡的思念;其二是“小桥流水人家”是冷冰的,表现的是游子们孤苦伶仃和内心的孤独。 3最后一句可否去掉“断肠”二字,有什么不同? 教师让学生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学生喜好高涨,回答新问题十分积极。比如,第三个新问题,有同学说摘要:“断肠两字去掉好,去掉之后和上句“夕阳西下”形成工整的对仗结构”;有同学说摘要:“怎能去掉断肠两字?自古到今的文学作品中多次出现“断肠”两字,如成语“肝肠寸断”、“断肠草”等,可见“断肠”两字在形容“伤心欲绝”的程度时非常贴切,去掉“断肠”两字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这种情感。 教师巧妙地设计新问题,学生在这些感喜好的新问题的诱发下,形成了
4、争鸣的局面,群体思维迸发出聪明的火花,自然而然地在轻松愉快的课堂讨论中解决了新问题,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自主参和解决课堂新问题的习惯。 此外,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尽可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摘要: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增强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和对学生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聚精会神中愉悦身心,激发灵感,淋漓尽致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一次为了忘却的记念的教学活动中,为了使学生能准确把握鲁迅在听到“左联”五烈士被枪杀的消息时的情感,教师采用了层层铺垫的方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其做法如下摘要: 运用多媒体切换以下画面摘要:鲁迅送书
5、给白莽;柔石睁大眼睛听鲁迅讲“人心惟危”说;柔石小心翼翼地扶着鲁迅行走;柔石和白莽同时被捕;柔石在狱中学德文;龙华枪杀烈士现场;鲁迅提笔在悲愤中写文章;鲁迅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 和此同时,播放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看着一幅幅画面,伴着雄浑的旋律,再加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和讲解,营造出一个悲壮的气氛,学生完全沉浸在无比悲愤的情境之中。紧接着,教师让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鲁迅写完文章后做了什么事?学生一个个发言,众说纷纭,却不乏创新精神摘要:如鲁迅背着手在房间里踱着;鲁迅手抓着短短的头发,痛不欲生;鲁迅坐在书桌前,点燃一支烟,久久凝望着漆黑的夜空,一言不发,等等。学生这些富有创见性的见解,无疑是得益于
6、教师营造的良好的教学氛围。 二、提升教师自身能力 校内交流的步骤分为课堂观察书面记录组员点评深度交流改进建议自我反思。 组员点评摘要:在课堂观察和记录的基础上,组员褒长贬短,旨在提升授课者的教学品位。 深度交流摘要:进一步听取授课者的不同想法和教学追求,以谋求双方的深度沟通。 改进建议摘要:组员面对授课者的不足或特征,在沟通基础上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处方”。 自我反思摘要:授课者认真消化吸收组员意见,在内省的基础上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和怎样落实大家的建议,同时校和校之间重视师资培训,搭建提升平台。建议市教研室组建“职教学科中心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级各类中职校语文教研活动,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培养搭建提升的平台。丰富多彩、灵活机动的形式。 1理论讲座 2听课、评课 3优质课 4网络交流 改变中职校语文教学目前状况任重而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就一定能使中职校语文教学目前状况得到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