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四 剪纸里的故事.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2963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3.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作四 剪纸里的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习作四 剪纸里的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习作四 剪纸里的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习作四 剪纸里的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习作四 剪纸里的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习作四 剪纸里的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作四 剪纸里的故事.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习作四 剪纸里的故事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 习作四 1自己动手剪纸,感受剪纸作品的艺术美。欣赏风格迥异的剪纸,初步了解剪纸的特点。 2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学会按一定顺序观察,抓住重点了解事物的特征,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 3联系文中描写剪纸的词语“色彩缤纷、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美不胜收”展开合理的想象,把剪纸声像化,并扩展润色成一篇习作。要求内容具体,叙事详略得当。在习作过程中要表达出真挚的情感。 1欣赏剪纸作品,充分感悟剪纸作品的艺术美,对剪纸产生兴趣,通过交流,激发表达欲望。 2细致观察剪纸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编一个合理的故事,并把这个故事写下来。 剪纸里的故事 1把剪纸当成作图,观察时要

2、按一定顺序,有条理,有重点,观图与想象相结合,联想剪纸背后的故事,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2叙述故事做到内容具体,详略得当。 1渗透性评价,在观图想象感悟练说中,层层递进,分层交流,评价渗透于各个环节之中。通过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大家评价,在评价别人的基础之上审视自己,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语言,丰富习作内容。 2互动性评价,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之上发挥自己的想象,生生互动,师生互动,通过互动交流评价,把自己的感悟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并能够一起解决,得到完善提高。 3评议改相结合,在作后评议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改,然后同位展示习作,互相评议,最后全班交

3、流,尤其是针对典型的习作,大家评一评,哪里写的好,哪里写的不好,议一议,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怎样修改,给同学提出好1 的建议,接受建议的同学正确地使用修改符号修改。 1学生体验剪纸,见附表。 2教师准备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组织学生观看、欣赏。教学PPT。 2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愿望 走进剪纸,激发兴趣。 1温故知新,欣赏剪纸。 姥姥的剪纸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吧! 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围绕两个问题交流: 姥姥最常剪的是什么?剪的怎么样? 姥姥剪纸的时候心里在想些什么? 姥姥剪出的何止是形象逼真活灵活现的剪纸,剪出的是欢欢喜喜的心情,红红火火的日子,剪出的是对美好生

4、活的向往。 欣赏剪纸作品。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三幅剪纸。你看到了什么,说一说自己内心的感受。学生简短地叙述。 是的,这些剪纸作品多么精妙啊!剪纸艺人凭借一把小剪刀,就可以在纸上剪出一个想象中的世界,真可谓技艺精湛,巧夺天工。 【设计意图:欣赏美轮美奂的剪纸,初步感知剪纸的艺术美,从而激发他们 2 探知剪纸作品的兴趣,为实现教学目标1做好铺垫。】 2请同学们拿出体验单,交流一下搜集到的关于剪纸的资料,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也可以展示搜集到的剪纸,大家一起欣赏并交流。 教师小结:剪纸是我国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节日中,老百姓常用剪纸贴在窗户上、门楣上作为装饰,这可比什么画都好看,

5、都吉祥。 现在,剪纸不仅流行于中华,而且风靡于世界,许多国家都成立了中国剪纸研究会,来收藏、研究剪纸艺术。今天我们就来完成一篇有关剪纸的习作。 细心观察,用心感悟 1指导观图,激发表达欲望。 出示课本83页四幅剪纸图片。 欣赏这四幅美不胜收的剪纸,学生说一说感想。 交流观察方法。这么美的剪纸,我们如 何观察它,欣赏它,并向大家介绍它呢?学生 交流,教师总结: 仔细观察剪纸作品,要有一定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或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观察不仅要有一定顺序,而且要求细致具体。 观察时要分清主次。观察人物时,要注意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衣着打扮。 2分小组描述剪纸。选择一幅最喜爱的剪纸,仔细

6、观察。这四幅剪纸里,同学们觉得哪幅最好看?以顶碗姑娘为例,指名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描 3 述。 预设:这幅顶碗姑娘的剪纸美吗?同学们刚刚描述的呢?美吗?还不够美。再看看,剪纸上的姑娘还有哪儿美? 服饰美 :头上的装饰、衣服的款式、花纹 动作美 :头、手臂、手指、身躯 表情美 :眼神、嘴角 学生分组观察练说。把自己观察到的以及想到的一起和大家分享,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补充,但是要在同学发言结束后,不能打断别人思考发言。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随机点拨。 我最喜欢的一幅剪纸是,你瞧 合理想象,积极畅说。 1引导合理想象。 看来同学们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剪纸的美还

7、不仅仅表现在这里。有些美,是咱们用眼睛看不见的,但是却可以想象。 让我们再来看这些剪纸。课本对他们的评价是:色彩缤纷、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美不胜收。出示课本原文: 联系这几个词“色彩缤纷、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美不胜收”,你们能发现哪些看不见的美呢?例如: 色彩:纸的颜色是单一的。但是,这些艺术品的形象却是色彩缤纷的,看!他们穿的衣服路边的鲜花 形象:剪纸中的形象都是静立不动的,但是,它向我们展示的这些故事中的形象确是生动活泼的。例如拉着骆驼的少年,翩翩起舞的维吾尔族姑娘等。 4 内容:编故事是我们平时最经常做的,同学们,作为一个六年级的学生,你觉得,编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 2激励学生畅所欲

8、言。同学们都有一双敏锐的眼睛,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只要动脑筋,想想这幅画所构成的情景是怎样的,画面上的人以前在做什么;现在做什么;以后又会做什么。这样,画面就活起来了,画中的人物就动起来了。 分小组交流,互相启发,拓展思路。要交代清楚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及经过。 全班交流。发言时要注意语言通顺,有一个完整的情节。大家互相评议,好不好,好在哪里,哪里还可以改进,怎么改进。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范文引路,明确要求。 1展示范文。 刚刚我们一起了解了怎样观察一幅剪纸,接着又让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去发现了剪纸里看不见的故事。那么,怎样把这么美的剪纸写下来呢,请大家看这里,这是老

9、师写的剪纸介绍: 剪纸里的维尔娜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瑰宝之一。这些色彩缤纷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美不胜收的剪纸深受人们的喜爱!每一个生动的剪纸背后,都有一个精彩的故事。今天,我看到了一幅精美的剪纸,就情不自禁地挥动想象,飞向了故事的王国。 遥远的新疆有一个小山村,那里的植物都枯萎了。村长有一个美丽善良的的女儿。她看到花草树木不但枯萎了,而且村民们的庄稼也枯萎了。于是维尔娜就去找大地之神,她来到大地之神那,对大地之神说:“大地之神呀!我们村子里的地什么也种不了,全部枯萎了。只要你把村子恢复原样,你要我干什么都愿意。” 5 善良的大地之神想试一下她是不是真心的,就说:“ 小姑娘,我老了,头发也

10、白了,皮肤也有皱纹了。如果你愿意把你乌黑的头发和白嫩的皮肤给我,我就把村子恢复原样。”维尔娜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大地之神叫维尔娜闭上眼睛,当她睁开眼睛后发现自己变成了老太婆。大地之神说:“你们的村子已经恢复原样了,你快回去吧。”维尔娜走到村子时,听到有人跟她说话,原来是大地之神在说:“善良的孩子,你喝下面前的三碗神水,就能恢复原来的样子了。”维尔娜把三碗神水喝了,恢复了原样,看到了美丽的村子回来了,就顶着三个碗在头上欢快的跳着优美的舞蹈 教师读范文,学生观图,边听边思考,认真感悟想象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想象周围的环境,人物的特点。学生互相交流:哪些内容是剪纸表现出来的?哪些内容是看剪纸想象的

11、?哪些内容详细写的,哪些内容是一带而过的。 学生品评并思考,范文哪里写得好,好在哪里。 师生互动交流,范文通过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维尔娜的善良。揣摩重点字词,“美丽善良”“毫不犹豫”“欢快”“优美”,想象当时的画面,形成动态的剪纸图,丰富剪纸的情节。学习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方法。 2总结要领,明确要求。 习作要求: 观察+想象,必须找准剪纸的表现主题。 把剪纸当成一幅图片,并把这幅图片扩展成一篇习作,要有完整的情节,使得故事生动有趣。 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把画面上没有的东西补充出来。 引导启发,拓宽思路,美化剪纸。 1小组交流。根据学生选择的剪纸,把选择相同剪纸的学

12、生安排在一起,有利于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提示:通过想象,我们就能把每一幅剪纸都还原成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预 6 设: 图一:那个牵骆驼的人是谁?他在哪儿?那两头骆驼是从哪儿来的?事情的结果怎样? 图二:跳舞的女孩子是谁?她在哪儿?她为什么要跳顶碗舞?结果怎样? 图三:这两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是怎么认识的?他们怎么会成为好朋友的? 图四:蒙古包里的这个小女孩是谁?她在做什么?她的家庭情况怎样?她这么认真,结果如何? 2全班交流。每一组推选两名上前面述说,其他同学认真听,之后给提建议,或是补充内容。认真倾听别人发言;提建议要在别人发言之后,不可打断同学思考发言。) 3小结:看来同学们都有一双发现

13、美的眼睛,同时还会用自己聪明的小脑袋,发挥想象,所以才会把剪纸描述得活灵活现、美不胜收。 写法指导,动笔习作 1构思布局。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在文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首先要拟个好题目;动手写时要想想,文章应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段落之间怎么衔接。学生静心思考。 2作前提示:在习作之前,老师给大家一些启发提示。 你所构思出的故事,是想表现什么的?必须找准剪纸的表现主题,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 要有完整的情节。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知识,把画面上没有的东西补充出来。思路要清晰,故事要完整。 描写人物时要多一些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最好能加上环境描写,更能衬托人物,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7 3学生习

14、作,教师巡视,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个别指导。 第一课时板书设计: 习作四 剪纸里的故事 细致观察 看 展开想象 第二课时 环节二、下笔成文文笔互动,习作实践 写法指导,动笔习作 学生继续习作,教师巡视,根据学生习作进行个别指导。 环节三、作后展评展示作品,评改提高 展示作品,评价交流,修改完善。 .自读自改。 写完的同学自己自由读一读自己的作文,看一看有没有错字,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恰当,情节是否完整生动,自己试着修改自己的作文。 2同位互改。 同位俩互读习作,互相评一评,在结构方面,用词方面,情节方面,表达感情方面,给同桌提出建议,修改对方作文。 3大家评议。教师选择写好的文章,用实物展

15、示台,在班里进行赏析,引导学生互相评一评,议一议。作文中有哪些地方值得大家学习。 参照标准: 条理清楚,内容具体,重点突出,结构好。 语言优美,对景色、心情、语言等的描写较生动,且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感受。 教师发现问题及时帮学生解决,对部分学生帮他们开拓一下思路,发现共性问题随机点拔。 4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相信对每位同学都有所启发,就让我 8 们再来精心修改一下自己的文章。大家要联系自己的感受,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描写出来。学生默读思考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5学生誊写。 刚才,我们不仅欣赏了几位同学的作文,还精心修改了自己的文

16、章。老师建议大家多一些环境描写,把笔墨多花在自然景观的描写上,把自己独特的感受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 学生认真誊写,注意书写姿势和书写格式。 6小结:同学们,只要你们是生活的有心人,平时仔细观察,善于想象,相信你们的生活会更美好。 板书设计 习作4 剪纸里的故事 细致观察 确定命题 看 写 展开想象 理清思路 9 附剪纸体验单: 年级_姓名_ 完成的请在右侧的方格里画 一、我知道: 剪纸是我国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它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我通过查资料,了解了有关剪纸的某些知识。 _ _ _ _ 二、我会剪: 请在下面几幅剪纸中,任选一个完成剪纸任务,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作品。 1、

17、松鼠 步骤: 取一张折纸 沿对角线对折一次 参照图中用画笔画出松鼠的形状并剪好 展开后,用彩色铅笔描画眼睛就成功了。 10 2、向日葵 最终效果图 步骤一: 向日葵主体部分 将折纸沿对角线折叠 参照上图画出向日葵形状并剪好 步骤二: 花心部分。将正方形折纸裁出四分之一。 将折纸沿中线折叠。 参照上图用画笔画出半圆的形状并剪好。 步骤三: 把花心贴在向日葵圆盘上就大功告成了。 三、我搜集。 我搜集到了美丽的剪纸。 11 教后反思: 成功之处:在预习环节中,我采取动手和动脑相结合,学生自己动手做剪纸,初步感受剪纸的魅力,也提高了对剪纸的兴趣。在第一课时中,我运用观察+想象的方法,指导学生按顺序细心

18、观察,抓住重点,发挥想象,不至于无头绪,太分散;另外设计了很多学生交流的环节,先是观察剪纸,描述剪纸,然后是让剪纸生动起来,赋予剪纸颜色,声音,再练说,接着加上想象,挖掘剪纸背后的故事。学生相互练说,相互评价,在作文构思中实现与老师、同学的对话,完成情感的交流,心灵的晤谈。 不足之处:观察想象引导很细致,均有明确的目标,但是学生在第一大环节,引导启发,拓宽思路中,学生对剪纸的描述不是很清楚,有些迟疑打愣,我觉得是课本插图较小,不是很清楚,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少数民族的知识,有一小部分学生从环境,人物服饰上不认识是哪一个民族,这样也给他们的交流带来了阻力。 教学建议:要充分重视学生的力量,在修改作文中,坚持自评,互评,大家评相结合,写得好的地方及时给予肯定,写的不好的地方要求找出原因,为什么不生动,应该怎样修改,大家可以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润色,在交流中一起提高。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