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311 第三章 厂商理论.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29657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习题311 第三章 厂商理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习题311 第三章 厂商理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习题311 第三章 厂商理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习题311 第三章 厂商理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习题311 第三章 厂商理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习题311 第三章 厂商理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题311 第三章 厂商理论.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习题311 第三章 厂商理论第三章 厂商理论 1.(121).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A . 先减后增 B . 先增后减 C . 增加 D . 减少 答案:D 2.(109).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A . 成本增加 B . 产量增加 C . 产量不变 D . 技术水平提高 答案:B 3.(111).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A . 一年之内 B . 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 . 只能调整可变要素的时期 D . 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答案:C 4.(113).不变成本的另外一个名字叫。 A . 可变成本 B . 固定成本 C . 边际成本 D . 比例成

2、本 答案:B 5.(114).下面最可能是可变成本的是。 A . 财产税 B . 未到期债券的利息 C . 保险费 D . 工资 答案:D 6.(117).下面可能是厂商选择的短期调整。 A . 扩大已存在的工厂规模 B . 改变种庄稼的品种 C . 雇用工人以加长工作时间 D . 关闭生产设备 答案:C 7.(118).固定成本是指。 A . 厂商在短期内必须支付的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的费用 B . 厂商要增加产量所要增加的费用 C . 厂商购进生产要素时所要支付的费用 D . 与产量有关的费用 答案:A 8.(108).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是。 A . MPK/PKMPL/PL C . M

3、PK/PKMPL/PL D . MPKMPL 答案:C 9.(120).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 . 减少 B . 不变 C . 增加 D . 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B 10.(110).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是。 A .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相交之点 B . 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相切之点 C . 离原点最远的等产量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D . 离原点最近的等成本曲线上的任何一点 答案:B 11.(122).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可变成本。 A . 按一固定比例增加 B . 先增后减 C . 先减后增 D . 按一固定比例减少 答案:C 12.(123).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是

4、因为。 A . 外部经济 B . 内在经济 C . 规模经济 D .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答案:D 13.(124).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是 C . 平均成本曲线下降阶段的任何一点 D . 平均成本曲线上升阶段的任何一点 答案:A 14.(125).在短期平均成本上升阶段,短期边际成本曲线。 A . 等于平均成本 B . 大于平均成本 C . 小于平均成本 D . 与平均成本曲线相交 答案:B 15.(126).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A . 先减后增 B . 先增后减 C . 按一固定比率增加 D . 按一固定比率减少 答案:A 16.(127).长期平均成本曲

5、线呈现U型,是因为。 A . 外部经济 B .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C . 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D .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答案:C 17.(128).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一定。 A . 相切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B . 相切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C . 相交于边际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D . 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答案:D 18.(99).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研究的问题是。 A . 各种生产要素同时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B . 其他生产要素不变,一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C . 一种生产要素不变,其他几种生产要素变动对产量的影响 D . 以上均不是 答案:B 19.(129).

6、利润最大化原则是。 A . 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B . 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C . 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D . 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答案:C 20.(119).随着产量的增加,可变成本。 A . 减少 B . 不变 C . 增加 D . 先增加后减少 答案:C 21.(102).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 A . 递减 B . 不变 C . 递增 D . 先增后减 答案:C 22.(112).在生产过程中,可以增加和减少的生产要素叫。 A . 不变投入 B . 可变投入 C . 减少的收益 D . 增加的收益 答案:B 23.(107).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

7、量的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的不同组合构成的曲线是。 A . 无差异曲线 B . 等成本曲线 C . 等产量曲线 D . 生产可能性曲线 答案:C 24.(101).在其他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该种生产要素的平均产量。 A . 一直增加 B . 一直减少 C . 先增后减 D . 先减后增 答案:C 25.(103).当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时。 A . 总产量最大 B . 总产量最小 C . 平均产量最大 D . 边际产量最大 答案:C 26.(104).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 A . 为正 B . 为负 C . 为零 D . 与平均产量相等 答案

8、:C 27.(10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是。 A . 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为负数 B . 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一定减少 C . 边际产量曲线一定在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与之相交 D . 只要平均产量增加,边际产量就大于平均产量 答案:B 28.(10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理性的厂商一定会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 A . 总产量递增的阶段 B . 边际产量递增的阶段 C . 平均产量递增的阶段 D . 平均产量最高点至边际产量为零的阶段 答案:D 29.(100).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 A . 平均产量曲线相交 B . 横轴相交 C . 纵轴相交 D .

9、 横轴平行 答案:B 30.(467).长期平均总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的关系是。 A . 长期平均总成本下降时大于长期边际成本 B . 长期平均总成本上升时小于长期边际成本 C . 长期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时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D . 长期平均总成本最大时长期边际成本最小 答案:ABC 31.(459).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是。 A .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 B .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每一点都对应着一个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点 C .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在各短期成本曲线的下方 D . 所有的短期成本都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答案:ABCD 32.(463).

10、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的前提是。 A . 生产技术水平不变 B . 具有两种以上的可变要素的投入 C . 只有一种可变要素的投入 D . 只有不变要素的投入 答案:AC 33.(466).长期成本可划分为。 A . 长期总成本 B . 长期可变成本 C . 长期平均成本 D . 长期边际成本 答案:ACD 34.(469).经济成本指的是。 A . 显成本+隐成本 B . 显成本 C . 会计成本+隐成本 D . 隐成本 答案:AC 35.(465).厂商利润最大化的途径是。 A . 成本既定下的产量最大 B . 产量最大 C . 成本最小利润最大 D . 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最小 答案:AD 36

11、.(468).下面属于可变成本生产要素的是。 A . 凸向原点 B . 等产量曲线不相交 C . 离原点越远,产量越大 D . 其斜率为正 答案:ABC 38.(462).生产函数表示了。 A . 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 B . 成本和产量之间的关系 C . 生产的物质技术关系 D . 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 答案:AC 39.(458).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MC大于AC时,AC下降 B . MC小于AC时,AC下降 C . MC等于AC时,AC下降 D . MC等于AC时,AC达到最低点 答案:BD 40.(457).在下列几种曲线中,属于U型曲线的有。 A . AVC B .

12、AFC C . AC D . MC 答案:ACD 41.(456).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平均固定成本。 A . 大于0 B . 先减后增 C . 递减 D . 趋向于零 答案:ACD 42.(461).为了取得最大的利润,厂商应该使得。 A . 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 B .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C . 平均收益为最大 D . 平均收益与平均成本的差额为最大 答案:BD 43.(135).边际产量 答案: 44.(144).正常利润 答案:对应于一定数量的资金投入,无论是厂商自己的还是从银行借贷而来,在正常条件下都会获得一定数量的利润,这就是正常利润。而当把这笔资金用于特定产品生产时,厂商就

13、不得不放弃在其他用途上获得等量利润的机会。因此在经济学家看来,一笔资金的正常利润也应包含在成本之中。 45.(130).生产函数 答案: 46.(131).短期 答案:短期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的时期。 47.(132).长期 答案:长期是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的时期。在长期内,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的要素投入,所有的投入都是可变投入。 48.(133).总产量 答案:总产量是指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记作TP。 49.(155).平均可变成本 答案: 50.(160).总收益 答案: 51.(159).长期平均成本

14、答案: 52.(158).长期总成本 答案: 53.(142).显性成本 答案:显性成本是指厂商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而用于生产要素购买的实际支出。例如,雇用工人的支出、购买原材料的支出等都是显性成本。 54.(156).短期平均成本 答案: 55.(136).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答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它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其他投入要素数量保持不变时,随着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呈现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 56.(154).平均固定成本 答案: 57.(153).短期总成本 答案: 58.(152).可变成本 答案: 59.(151).不变

15、成本 答案: 60.(150).规模收益递减 答案:当各种生产要素按同一比例增加时,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则称规模收益递减。 61.(139).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答案: 62.(157).短期边际成本 答案: 63.(149).规模收益不变 答案:当各种生产要素按同一比例增加时,产量增加的比率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相同,则称规模收益不变。 64.(138).等产量曲线 答案:一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可以生产相同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不同组合的轨迹。等产量曲线通常具有下列特征: (1)等产量曲线有无数多条,其中每一条代表着一个产量值,并且离原点越远,代表的产量就越大;

16、(2)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 (3)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4)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65.(140).平均收益 答案:平均收益是厂商销售每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入,记作AR,ARTRQ。 66.(141).边际收益 答案:边际收益是指厂商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入,记作MR,MRTRQ。 67.(143).隐性成本 答案:隐性成本是指厂商本身自己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厂商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例如,使用自己拥有的资金作为投入而节省的支付给银行的利息就是隐性成本。 68.(145).会计利润 答案:会计利润是指厂商的销售收入与会计成本之间的差额。其中,销售收入是销售量与

17、商品价格的乘积,会计成本是厂商在生产中的实际支付。 69.(146).经济利润 答案:经济利润是指厂商的销售收入与机会成本之间的差额。由于厂商使用一定数量的资金可以获得的正常利润被计入到了机会成本之中,因而厂商的经济利润中不包含正常利润。 70.(147).规模经济 答案:若厂商的产量扩大一倍,而厂商生产成本的增加低于一倍,则称厂商的生产存在着规模经济。与规模经济相反的是规模不经济,即若厂商的产量增加一倍,而成本增加大于一倍,则称厂商的生产存在着规模不经济。 71.(148).规模收益递增 答案:当各种生产要素按同一比例增加时,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则称规模收益递增。 72.(

18、137).边际技术替代率 答案: 73.(161).简要说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及其适用的条件。 答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又称为边际产量递减规律,它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当把一种可变的生产要素连同其他几种不变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生产过程之中,随着可变的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最初每增加一单位该要素所带来的产量增加量是递增的。但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之后,增加一单位该要素的投入数量所带来产量增加量是递减的。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三个条件是: 第一,生产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第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只有在其他投入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才可能成立。 第三,边际产量递减发生在变动要素投入增加到

19、一定程度之后。最初可变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只有当这种投入超过一定幅度之后才有边际产量递减。对应于不同的生产,出现边际产量递减倾向时可变投入的数量界限也可能不一样。 74.(168).为何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形状? 答案: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U型的原因是规模经济发挥作用的结果。 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最初厂商扩大规模使得生产处于规模经济阶段。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 (2)规模扩大有利于专业分工。 (3)随着规模扩大,厂商可以更为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副产品。 (4)随着规模的扩大,厂商在生产要素的购

20、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拥有更多的优势。随着厂商产量的增加,这些优势逐渐显示出来,从而厂商的生产每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递减。但是,对于特定的生产技术而言,当厂商的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生产就会出现规模不经济。造成规模不经济最主要的因素是管理的低效率。由于厂商规模过大,信息传递费用增加,信号失真,同时规模过大也滋生内部官僚主义,从而使得规模扩大所带来的成本增加更大,出现规模不经济。 由此可见,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U形是由于厂商的生产由规模经济逐渐转向规模不经济所致。 75.(174).试述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答案:短期平均成本是指在短期内生产每单位

21、产量Q所花费的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是指每单位产量Q所花费的可变成本的数量,短期边际成本是指在短期内增加一单位产量Q所增加的成本量。 由于平均产量曲线先增后减,因而平均可变成本先减后增,即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的效率逐渐得到发挥,所以平均可变成本逐渐减少。但随着产量继续增加,可变成本相对过剩,其效率逐渐降低,因而平均可变成本逐渐增加。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逐渐递减。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规律是由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固定成本的变动规律所决定的。起初,随着产量的增加,由于平均可变成本和平均固定成本下降,因而短期平均成本下降。但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平均固定成本相对于平均可变成本而言越

22、来越小,所以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动趋势主要由平均可变成本决定,因此它逐渐增加。 由于边际成本与边际产量呈现反方向变动关系,所以边际成本曲线是U型。这一点可以由可变成本的说明中看到。 根据以上分析,短期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都是先减后增的,即曲线呈现U型。而在平均(可变)成本下降阶段,只有最后增加的产量所花费的成本更低,才能使得平均成本继续下降,这就意味着在平均(可变)成本下降阶段,边际成本低于平均(可变)成本。同样的道理,在平均(可变)成本递增阶段,边际成本高于平均成本。于是,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分别交于它们的最低点。 76.(173).试述短期总成本、可变成本和

23、固定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关系。 答案:厂商生产既定的产量所花费的总成本由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两部分构成。不变成本又称固定成本,是指不随厂商的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一部分成本。可变成本是指随着厂商的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短期成本与短期产量曲线成反方向变动关系。在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随着投入数量的增加,总产量增加的越快,说明生产同量的产品所需要的要素从而成本就越少。因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决定短期成本变动的基础。据此,最初在产量开始增加时,由于固定投入相对过剩,增加的可变生产要素导致产量增加,从而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越来越缓慢。但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生产要素的效率得到充分发挥,这时可变生

24、产要素相对过剩,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增加的可变投入所增加的产量减少,从而随着产量的增加,可变成本增加越来越快。根据短期的定义,固定成本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短期总成本变动规律与可变成本一样。 77.(171).单一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是如何确定的?其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 78.(169).简要说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条件。 答案:厂商利润最大化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因而,厂商生产该单位产品会增加利润。反之,当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

25、加的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因而,减少产量会使利润增加。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不会调整产量,表明已经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因此,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厂商的利润最大化条件。 79.(167).试推导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答案: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中厂商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成本。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可以通过其长期总成本的平均值而得到。由于在长期中厂商可以根据不同的产量把固定投入的数量调整到每个产量下的成本都在可能的成本中最低,因而在每一产量下,长期平均成本也是所有可能的短期平均成本中最低的点。因此,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的下包络曲线。也就是

26、说,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每一点都对应着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其他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在这一点的上方。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平均成本先递减后增加。也就是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U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现U型是规模经济发挥作用的结果。 80.(166).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如何得到的?其变动规律如何? 答案:长期总成本是厂商在能根据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其全部生产要素的时期内,对应于每一产品数量所需要的成本总和。由于在长期内厂商可以按照生产某一产量所花费的最低短期成本来调整短期内固定不变的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因而在长期内,厂商生产每一产量所对应的成本都是所有短期总成本中相应于这一产量的最小值。也就是

27、说,长期总成本由所有短期成本中最低的部分所构成。长期总成本曲线是所有短期总成本曲线的下包络曲线。由于在长期内,厂商可以调整其所有投入,所以在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也为零,即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出发。随着产量增加,生产要素逐渐得到充分使用,总成本的增长速度逐渐降低。但是,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它又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增加速度逐渐加快。 81.(165).简述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 答案: 82.(164).边际技术替代率与边际产量之间有何关系? 答案: 83.(162).简要说明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答案: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

28、线都具有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同时,这三条曲线也存在密切的联系。 首先,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劳动的边际产量曲线呈现先增加后递减的趋势。 其次,相应于先增加后递减的边际产量,总产量曲线递增;相反,若边际产量小于0,总产量曲线递减。边际产量等于0的点对应的总产量为最大。 另一方面,边际产量也反映了总产量变动的速度。在边际产量为正并且递增的阶段,总产量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当边际产量递减时,总产量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 第三,对应于先增加后递减的总产量曲线,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也是先增加后递减的。并且,只要总产量大于0,平均产量就会为正值。 第四,平均产量曲线与边际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上。 84.(163).简述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答案: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保持产量不变的条件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数量的增加,每单位该要素所替代的另外一种要素的数量是逐渐减少的,即一种要素对另外一种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随该要素增加而递减。由于边际技术替代率为等产量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因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