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史弹词.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3213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81 大小:8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一史弹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二十一史弹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二十一史弹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二十一史弹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二十一史弹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亲,该文档总共8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十一史弹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一史弹词.docx(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十一史弹词廿一史彈詞註卷之一 第一段 總說 西江月 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沉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 富貴歌樓舞榭,凄凉廢塚荒臺。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詩曰: 為爱青山日倚樓,白雲紅樹兩悠悠。秋鴻社燕催人老,野草閒花徧地愁。 野草閒花徧地愁,龍爭虎鬬幾時休。舉頭吳越齊秦楚,回首梁唐晉漢周。概世盡從忙裏老,誰人肯向死前休。賢愚千载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邱。 八句罷談詩少賣,且將今古事評論。詩詞只可譚風月,今古還堪警世人。博覽經書尋故典,傍搜史傳綴新文。零裁錦繡篇篇好,碎剪冰霜字字精。按捺奸邪尊有道,讚揚忠孝獎賢能。丁當擊玉敲金字,剔透蟠龍繡虎紋。清似釣舟聞夜雨,壯如軍壘發秋聲

2、。助添豪傑英雄氣,感動忠臣烈士心。短舞長歌思妙曲,高山流水待知音。當場告稟知音者,忙裏偷閒試一聽。 竊聞誦詩讀書,要知今古;撫琴彈劍,須待賞音。昔者太極初分,鴻濛始判,有大聖人盤古出世,能明天地之道,達陰陽之變,為三才首君。自後三皇五帝,世代相傳。按史記:盤古之後,有天地人三皇。春秋元命苞曰:開闢以來至春秋魯哀公十四年獲麟之歲,凡一百二十六萬七千年,分為十紀。索隱曰:凡三百二十七萬六千年,分為十紀。雖有參差,大概是世遠不能詳考,不必細推。但要知所謂十紀者: 九頭紀 五龍紀 攝提紀 合雒紀 連通紀 敍命紀 循蜚紀 因提紀 禪通紀疏仡紀 自人皇氏至敍命氏,凡八十三君,又一書云:一百八十三君。十紀之

3、最著,有所谓: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女媧氏 柏皇氏 中央氏 大庭氏 栗陸氏 驪連氏渾沌氏 赫胥氏 尊盧氏 昊英氏 朱襄氏 葛天氏 陰康氏 無懷氏 共工氏 神農氏 有熊氏 此等皆係上古。世稱伏羲為太昊在位一百一十五年,神農為炎帝在位一百四十年,軒轅為黃帝在位一百年,謂之三皇。繼之以少昊在位八十四年、顓頊在位七十八年、高辛在位七十年、唐堯在位七十二年、虞舜在位四十八年,謂之五帝。 三皇五帝,始有文字。相傳堯讓舜,舜讓禹。那時知有義讓,不知有爭。莊子曰:君如標枝,民如野鹿。風俗淳美敦樸。此後禹傳家,湯放桀,武王伐紂,所以干戈競起,詭詐日生。自此五霸爭强,以至春秋列國,互相吞併,千有餘年。按元會運

4、世圖云邵子以自有天地至於窮盡,謂之一元。一元有十二會。一會有一萬八百年。盤古三皇正在寅會中,自寅會箕一度至午會星一度,該四萬五千餘年,正唐堯起甲辰時也。:夏禹王治世,先天六會已過,時當午會,陽極陰生,所以治日常少,亂日常多。應後天六會也。至於七國爭雄,强秦獨霸,楚漢爭鋒,王莽篡朝,奸雄逞志,陰盛陽衰之氣候。雖有聖人復起,無可奈何。後來光武中興,三分割據,五胡雲擾,六代瓜分,南北相吞,隋唐混一,流傳五代,粉碎中原。宋太祖纔得削平,又有遼金西夏,虎狼蛇蝎,轉展相吞,直至元朝,暂時寧帖。上下十九史。按夏禹八年甲子至今洪武十七年甲子,凡三千六百年。夏商周三代,共占一千九百年。中間自魯隱公元年已未入春秋

5、,至哀公十四年庚申,凡二百四十二年。哀公十五年辛酉至周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入通鑑,至五代之末己未,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宋太祖另起不在通鑑者,又四百年至元末。中間賢愚不等,善惡不同,是幾箇一場創業開基,幾箇一場 盤古生,一出世,初分天地。 至三皇,傳五帝,漸剖乾坤。 天皇氏,定干支,陰陽始判。 地皇氏,明氣候,序列三辰。 人皇氏,相山川,君臣定位。 有巢氏,辨人獸,物類區分。 隧人氏,治熟食,鑽燧取火。 女媧氏,補蒼天,復立崑崙。 有名號,泯相承,循蜚疏仡。 说赫胥,談栗陸,概出傳聞。 紀年數,云三百,二十七萬。 掌世界,共一百,八十餘君。 伏羲氏,木德王,始畫八卦。 通婚姻,制琴瑟,禮樂繇興。 造

6、書契,代結繩,命臣蒼頡。 天雨粟,鬼夜哭,鑿破蒙芚。 神農氏,火紀官,教民耒耜。 作方書,嘗百草,救濟生靈。 軒轅氏,制舟車,阪泉三戰。 擒蚩尤,涿鹿野,妖霧開昏。 命大撓,及容成,曆編甲子。 制冕裳,造算数,律建伶倫。 金天氏,誕星虹,諸祥畢至。 九黎亂,巫史起,恐動人神。 颛顼氏,命五官,無為而治。 高辛氏,有四后,俱產奇兒。 唐堯氏,智如神,存心天下。 命義和,欽曆象,觀覽星辰。 殺猰貐,斬修蛇,庭生蓂莢。 訪巽位,揚側陋,釐降娥英。 虞舜氏,起歷山,躬行孝弟。 罪四凶,登元愷,覲獄歸仁。 彈五絃,歌南風,阜財解慍。 躬巡狩,崩蒼梧,禹避陽城。 崇伯子,蓋前愆,九疇錫洛。 奠山川,作貢賦

7、,天地平成。 懸鐘鼓,置鐸鞀,下車泣罪。 鑄九鼎,象方物,天雨黄金。 龍負舟,一生死,蝘蜓齊視。 集會稽,戮防風,萬國咸寧。 堯讓舜,舜讓禹,相傳有道。 為生灵,輸苦役,非戀尊榮。 從此后,禹傳家,子承父業。 夏商周,相倣傚,直到如今。 夏后氏,四百年,一十七帝。 殷湯氏,三十帝,六百餘春。 成周氏,八百年,三十七世。 九州中,諸列國,併入强秦。 秦無道,十五年,止傳二世。 六国人,併楚漢,起義爭衡。 漢高祖,定江山,一十三帝。 二百年,遭王莽,篡國酖君。 漢光武,復中興,一十二帝。 二百年,劉備起,漢室三分。 三国志,亂紛纷,五十餘載。 漢歸曹,吳入晉,取次銷沉。 司馬晉,五十年,五胡大亂。

8、 走江東,承舊統,百歲雲奔。 南北朝,兩相持,不能混一。 氣相吞,力廝併,一百餘春。 宋齊梁,傳陈國,俱都江左。 索頭魏,分齊周,北地稱尊。 周併齊,隋篡周,平陳一統。 四十年,彈指過,海內風塵。 唐高祖,立根基,二十一帝。 三百年,捱不到,付與朱温。 朱温起,號梁朝,歸於李氏。 李唐亡,石晉繼,劉漢相承。 郭氏周,緊相連,通稱五代。 五十年,十三帝,流水浮雲。 宋太祖,占中原,無多日月。 西北邊,遼金夏,不相住争。 三百载,十八君,汴杭閩廣。 到頭來,元世祖,一鼓而吞。 胡元氏,併宋金,中華一统。 急慌慌,忙過了,九十三春。 廿一史,笑談間,從頭數徧。 是和非,長共短,細有評論。 要知就裏分

9、明處 細简殘篇著意聽。 滾滚龍爭虎鬬,匆匆兔走烏飛。席前花影坐間移,百歲光陰有幾。業兵機。要知成敗是和非,都在漁樵話裏。西江月 明朝有意來相訪 綠水青山別是春。 廿一史彈詞註卷之二 第二段 說三代 南鄉子 說古談今話本,圖王霸 攜酒上吟亭,滿目江山列畫屏。賺得英雄頭似霉,功名。虎嘯龙吟幾戰争。一枕梦魂驚,落葉西風別换声。誰弱誰强都罷手,傷情。打入漁樵話裏听。 詩曰: 混沌初分氣候淳,標枝野鹿看君臣。三皇五帝賓天去,辛苦阇浮世上人。 世上生灵作业多,功名富貴反成魔。常懷杞国憂天悶,不見康衢擊壤歌。仗劍提刀爭日月,伏屍流血换山河。白頭釣叟秋江上,笑指清鸥下碧波。 詩出大才閑遣興,話談今古便惊人。沙

10、金璞玉求良匠,流水高山待賞音。玉在石中誰辨寶,金藏沙里未为真。淘金必索披沙揀,取玉须教破璞尋。琴對子期弹雅操,馬逢伯樂長千金。龍光未識思雷焕,奇字難知問子雲。美酒要逢知己飲,好詩須向會家吟。講談盡合周公禮,褒貶咸遵孔聖文。断簡殘篇藏故典,冰絃玉轸播新聞。高人滿座垂清聽,始信書生用意深。 適間提說歷代總要,不曾開列君臣大體賢愚、國運短長、流傳世次,今將三皇五帝之後,從夏禹傳家以至商周二代,直至戰國七雄,略陳大概。 夏后氏者,禹王受虞舜禪位為天子,建有天下之號曰夏在位二十七歲,傳一十七帝。其名曰: 啟在位九歲 太康在位二十九歲 仲康在位十八歲帝相在位二十七歲少康在位二十二歲 帝杼在位十七歲帝槐在位

11、二十六歲 帝芒在位十八歲 帝泄在位十六歲帝不降在位五十九歲 帝扃在位二十一歲 帝廑在位二十一歲帝孔甲在位三十一歲帝皋在位十一歲 帝發在位十三歲帝桀在位五十二年放於南巢,天下歸商。共享國四百五十八年。 商湯氏者,代夏伐桀,撫有天下在位十三祀。傳十三君,其名曰: 外丙在位二祀 仲壬在位四祀 太甲在位三十三祀 沃丁在位二十九祀 太庚在位二十五祀 小甲在位一十七祀雍己在位一十二祀太戊在位七十五祀 仲丁在位一十三祀外壬在位一十五祀 河亶甲在位九祀 祖乙在位一十九祀祖辛在位一十六祀 沃甲在位二十五祀 祖丁在位三十二祀南庚在位二十五祀陽甲在位七祀 盤庚在位二十八祀小辛在位二十一祀 小乙在位二十八祀 武丁在位

12、二十九祀祖庚在位七祀 祖甲在位三十三祀 廪辛在位六祀庚丁在位二十一祀武乙在位四祀 太丁在位三祀帝乙在位三十七祀 帝辛在位三十二祀帝辛者,紂也,周師入,衣寶自焚,天下歸周。共享國六百四十四年。 周武王者,父曰文王,紂時封為西伯,至武王伐紂,而有天下在位七年。傳三十七君,其名曰: 成王在位三十七年 康王在位二十六年 昭王在位五十一年穆王在位五十二年共王在位一十二年 懿王在位二十五年孝王在位一十五年 夷王在位一十六年 厲王在位五十一年宣王在位四十六年 幽王在位一十一年 平王在位五十一年桓王在位二十三年莊王在位一十五年 釐王在位五年惠王在位二十五年 襄王在位三十三年 頃王在位六年匡王在位六年 定王在位

13、二十一年 簡王在位一十四年靈王在位二十七年景王在位二十五年 悼王无纪年敬王在位四十四年 元王在位六年 真定王在位二十八年哀王在位三月 思王在位五月 考王在位一十五年威烈王在位二十四年安王在位二十六年 烈王在位七年顯王在位四十八年 慎靓王在位七年 赧王在位五十九年,共享國八百六十七年,天下歸秦。 通計三代,共一千九百七十年。夏禹、商湯、周武,為三代開基聖主。啟賢繼禹,少康中興;合商有三宗:太甲為太宗、太戊為中宗、武丁為高宗,謂之賢聖之君。周自成康繼武、宣王中興,其餘者或長或短,各有事迹。今按史記,寫入詞文。 話說起,三代君,尊稱夏禹。 姓姒氏,乃軒轅,黄帝元孫。 其父鯀,帝堯時,廷推治水。 為無

14、功,身得罪,殛死黄熊。 續父業,任司空,躬乘四载。 娶塗山,呱呱泣,不顧私情。 瀹濟漯,排淮泗,注江注海。 任九州,作貢赋,禪代為君。 絕旨酒,拜昌言,下車泣罪。 敍九疇,鑄九鼎,鎮國安民。 天與子,啟承家,兵征有扈。 太康氏,畋洛水,五子歌聞。 仲康氏,討羲和,陰鋤羿翼。 帝相氏,被寒浞,弒逆亡身。 少康氏,滅澆豷,鑾舆反正。 一成田,一旅眾,靡致中興。 再傳至,七朝君,三回甲子。 杼槐芒,泄不降,以至扃廑。 帝孔甲,醢雌龍,崇神好鬼。 又相傳,復二紀,皋發因循。 至履癸,號桀王,荒淫無道。 造瓊宮,寵妹喜,塗炭生靈。 十七帝,統江山,子承父業。 四百年,紅日落,禹跡無聞。 商湯氏,順民心,

15、嗚條伐夏。 祖名契,姓子氏,掌教明倫。 十四世,乃生湯,南巢放桀。 禱桑林,祈雨澤,祝網施仁。 發莊山,金鑄幣,賑民困乏。 懷萬邦,新其德,自勒盤銘。 舉伊尹,任阿衡,扶持太甲。 放桐宫,三載后,允德修身。 伊復政,將告歸,敬陳一德。 主善師,綏先祿,永底民生。 傳五世,有賢君,中興太戊。 德勝妖,祥桑死,帝道重興。 黄河濫,徙其民,因循九代。 至盤庚,還舊境,改國稱殷。 天輔助,後三朝,武丁恭默。 夢賢臣,調鼎鼐,作楫為霖。 舊講學,師甘盤,交修不怠。 敬其親,豐禰廟,肜日雉鳴。 至武乙,鬬天神,雷霆殒命。 兩三朝,無德行,國勢頹傾。 末主紂,害生靈,飾非拒諫。 縱奢淫,寵妲己,剖炙賢臣。

16、鉅橋粟,鹿臺財,適資敵國。 徒倒戈,血漂杵,衣寶焚身。 三十世,六百年,成湯世界。 二老避,三仁去,麥秀歌聞。 周武王,尊太公,興兵伐紂。 考其先,姓姬氏,上古賢人。 封后稷,相唐虞,教民耕種。 篤公劉,傳太王,王季其勤。 文王昌,羑里囚,演成周易。 賜弓矢,專征伐,虞芮停爭。 武王發,十三年,孟津大會。 一戎衣,陳牧野,不用刀兵。 釋箕子,封比干,反商舊政。 式商容,僇飛廉,弔問窮民。 作旅獒,卻珍奇,蠻夷通道。 陳洪範,訪朝鮮,造請賢人。 周公旦,輔成王,居東避位。 大雷電,禾盡偃,天發金縢。 滅殷奄,宅土中,修明禮樂。 召公奭,相康王,棠樹巡行。 周昭王,狩漢濱,膠舟溺水。 子穆王,忘討

17、罪,八駿西巡。 命呂侯,作贖刑,只因財匱。 征犬戎,獲狼鹿,荒服觀兵。 徐偃王,朝諸侯,彭城走死。 造父封,祈招諫,得止王心。 共懿孝,道衰微,詩人作刺。 惡來後,善養馬,非子封秦。 天雨雹,江漢冰,咎徵顯著。 至夷王,朝禮壞,下見羣臣。 厲王胡,行暴虐,淮夷入寇。 得衞巫,能弭謗,國亂逃奔。 周公召,相協和,維持國政。 號共和,十五载,斷續朝廷。 宣王靖,平淮夷,勤於政事。 任申伯,用山甫,周室中興。 伐玁狁,至太原,不勤遠略。 後宫中,姜王后,脫珥規勤。 殺杜伯,及左儒,俱非其罪。 朱弓矢,興道左,鬼報亡身。 周幽王,寵褒姒,龍漦為祟。 幸驪山,舉烽火,戲弄邦君。 二川竭,岐山崩,聲先裂繒

18、。 用非才,虢石父,結怨羣臣。 申侯反,召西夷,犬戎兵動。 弒幽王,擄褒姒,國勢分崩。 秦襄公,鄭武公,驅戎救駕。 立平王,遷洛邑,戍許和申。 併西戎,收餘民,秦封始大。 作鄜畤,祠上帝,僭用犧牲。 至桓莊,無威令,下同列國。 齊桓公,晉重耳,五霸稱尊。 釐惠襄,五十年,人知管仲。 蛇從龍,佐亡人,趙衰狐偃。 狩河陰,盟踐土,顛倒君臣。 頃匡定,禮樂崩,憑誰整頓。 楚莊王,興士馬,問鼎欺心。 簡王後,至靈王,時生孔聖。 祖堯舜,憲文武,撐柱斯文。 鳳兮歌,喪狗譏,轍環不遇。 作春秋,誅亂賊,絕筆書麟。 景悼敬,兩三朝,家翻國亂。 元貞定,哀思考,弒立紛紜。 勞攘攘,數百年,中原瓦裂。 是和非,

19、長共短,史記評論。 秦穆公,宋襄公,假行仁義。 吳夫差,越勾踐,改號稱尊。 魯曹沫,匕登壇,收還侵地。 趙武子,孤得立,杵臼程嬰。 季札來,聘上邦,請觀周樂。 國僑相,聽國政,輿濟途人。 田穰苴,掌兵權,立誅莊賈。 孫武子,教戰陣,令斬宮嬪。 伍子胥,入郢宮,鞭屍報怨。 越范蠡,破姑蘇,棄職辭君。 韓趙魏,求諸侯,六卿分晉。 威烈王,寵反叛,自壞彝倫。 安烈顯,守宗祧,綿綿一脈。 慎靓王,擁虛器,奄奄殘雲。 收拾在,赧王朝,窮居僻地。 就中間,千百樣,變化縱横。 二百載,入春秋,干戈硬併。 九州中,七暴國,氣勢相吞。 鄒子興,孟軻氏,尊王賤霸。 距楊墨,闢邪說,不合終身。 齊孫臏,魏龐涓,爭强

20、鬬智。 趙廉頗,秦白起,赌勝誇能。 魯連子,射聊城,解紛排難。 藺相如,澠池會,重趙輕秦。 養劍客,四豪門,雞鳴犬盜。 破秦關,三戰國,蟻聚蜂屯。 侯嬴頭,晉鄙椎,何其猛烈。 八百年,周社稷,東西滅烈。 至赧王,獻國邑,併入西秦。 細思量,夏商周,八十四主。 能幾箇,崇仁義,有道仁君。 開基主,濟蒼生,知甘識苦。 守成君,居富貴,不會溫存。 禁不止,令不行,諸侯放肆。 恩不流,政不節,百姓生嗔。 一朝滅,一朝興,魚龍變化。 一邊扶,一邊倒,累卵難撐。 乾打鬧,占排場,戲棚傀儡。 轉頭間,消滅却,火上冰稜。 到頭止剩中原土,禾黍離離一望平。 閱盡殘篇斷简,細評千古英雄。功名富貴笑談中,回首一場春

21、夢。黍秋風。誰強誰弱總成空,傀儡棚中搬弄。西江月 冰弦歇指談鋒鈍,明日重來細講論。 廿一史彈詞註卷之三上 第三段 說秦漢 臨江仙 昨日香車寶馬,今朝禾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髮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壶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詩曰: 成敗興亡古至今,飛雲去烏入銷沈。荒郊廢塚傷心處,不待田文聽鼓琴。記得東周併入秦,回頭楚漢鬧乾坤。時來驟雨推潢潦,勢敗狂風捲片雲。富貴一場鴛枕夢,是非千載馬蹄塵。殘山剩水年年在,不見謀王图霸人。剪雪裁冰詩有味,降龍伏虎事曾闻。夜來說到降龍處,今日還尋伏虎人。伏虎降龍输好汉,談今說古看書人。休嫌短話成

22、長話,要把新文接舊文。打虎金槌休换柄,斬蛟寶劍再磨新。斬蛟寶劍長三尺,打虎金槌重九觔。故典尋來知往事,新詞說動長精神。死灰撥火重生燄,枯樹開花再遇春。春去春來人易老,花開花落可憐人。不如忙裏偷閒好,再把新詞聽一巡。 昨序說夏商周三代,到周赧王被秦昭王逼献國邑,旋滅東西周而周亡。 秦之先原姓嬴氏,周孝王時有非子者,為主馬之官,孝王封為秦伯。閱二世至秦仲,其國始大傳之。 莊公 襄公 文公 寧公 武公 德公 宣公 成公 穆公 康公 共公 桓公景公 哀公 惠公 悼公 厲公 躁公 懷公 灵公 簡公 献公 孝公 凡二十四世。 孝公用商鞅之術,富國强兵。傳之子,是稱惠文王。傳之武王,武王因舉鼎絕臏而死,其弟

23、名稷嗣位,是為昭王。乙巳年滅周,又六年薨。其子孝文王即位,三日而死,傳其子莊襄王。按莊襄王名楚,先前納呂不韋之妾,生子名政。莊襄王在位三年而亡,其子政即位,冒嬴氏之姓。甲寅年為始,征伐六国。二十年之后,滅韩,又滅趙滅魏滅楚滅燕。至庚辰年,滅齊,天下歸一。自稱始皇帝。晏駕之日,趙高殺其太子扶蘇,立次子胡亥為二世皇帝。三年,趙高弒之,立扶蘇之子名子婴,降號為二世秦王,計誅趙高。四十六日,沛公入关,降於轵道傍而秦亡。隨為楚項籍所殺。又五年,楚為漢滅,天下定於一矣。 漢高祖姓劉名邦,平秦滅楚,諸侯王奉即皇帝位在位十二年,傳之 惠帝在位七年 吕后前后少帝在位各四年 文帝元年。后元。在位二十三年 景帝元年

24、。中元。后元。在位十六年 武帝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在位五十四年昭帝始元。元凤。元平。在位十三年 宣帝本始 地節 元康 神爵 五鳳 甘露 黃龍在位二十五年 元帝初元 永光建昭竟寧在位一十六年 成帝建始 河平 陽朔 鴻嘉 永始 元延 绥和在位二十六年 哀帝建平 元壽在位六年 平帝元始 在位五年 孺子嬰居攝 初始在位三年 凡十三主,共二百十一年,是為西漢。被外戚王莽所奪。莽毒,弒平帝,廢孺子嬰,改國號曰新,篡位十八年。漢兵起,奉宗室劉元為帝,名曰更始,誅莽,即位三年。為赤眉所奉劉盆子所滅,降封淮陽王。盆子兵敗,降於光武。光武皇帝劉秀者,南陽宗室,出景帝之

25、裔。大戰昆陽,誅王莽,斬王郎,平赤眉等寇,神武中興建武中元在位三十三年傳之 明帝永平 在位十八年 章帝建初 元和 章和在位十三年 和帝永元 元興在位十七年 殤帝延平在位一年 安帝永初 元初 永寧 建元 延光在位十九年 顺帝永建 陽嘉 永和 漢安 建康在位十九年 冲帝永嘉在位一年 質帝本初在位一年 桓帝建和 和平 元嘉 永興 永壽 延熹 永康在位二十二年 靈帝建寧 熙平 元和中平在位二十二年 献帝初平 興平建安在位三十一年 凡十二主,共一百九十五年。天下魏蜀吳三分。 秦始皇至漢献帝,通共四百三十三年,中间覆雨翻雲,幾場興廢,談論間不能細說,略將大概品題。 七戰國,秦昭王,英雄獨霸。 奪周朝,取世

26、界,遷徙周民。 昭王死,子孝文,繼登三日。 奄然间,無疾病,做了亡人。 莊襄王,恰三年,龍牀未煖。 棄羣臣,亡化了,結果嬴秦。 秦始皇,吕家兒,根源不正。 吕不韋,稱仲父,於國何親。 咸陽市,懸千金,誇張呂覽。 大陰人,一場亂,出醜難聞。 承累世,大威風,消磨六國。 絷韓王,削趙壤,魏楚難存。 滅燕國,俘遼東,如同刈草。 入臨淄,蠢王建,松柏飄零。 取百越,却匈奴,鞭笞天下。 罷諸侯,置郡守,撐達為君。 自稱為,始皇帝,革除谥法。 登泰山,大封禪,立石銘勳。 造鐘鐻,鑄金人,銷除兵器。 坑儒生,焚聖典,殄滅斯文。 填大海,建阿房,蓬萊求藥。 築長城,修五嶺,苦害生民。 博浪沙,飛金椎,副車誤中

27、。 十日索,無踪影,未免擔驚。 因巡狩,至沙邱,鑾舆晏駕。 鮑魚車,同載輼,厮混尸靈。 奸臣計,暗圖謀,扶蘇太子。 可憐哉,同恬毅,賜死長城。 秦二世,用趙高,指鹿為馬。 獃李斯,阿督責,黄犬東門。 望夷宮,求王侯,至於黔首。 丞相命,慨不許,刀下亡身。 子嬰起,誅趙高,力扶宗社。 王氣銷,天命改,换了乾坤。 都只為,二世君,窮奢極欲。 視蒼生,如草芥,重法嚴刑。 發戍卒,動人心,罾魚變亂。 假狐鳴,煽惑起,廣勝張陳。 趙武臣,魏王咎,人人舉事。 齊田儋,燕韓廣,處處分爭。 劉沛公,項重瞳,興兵輔楚。 子房公,能趁勢,復立韓成。 六戰國,惡哏哏,重興舊業。 笑談間,齊響應,變了民心。 劉沛公,

28、入關陝,秦降轵道。 楚項羽,過驪宮,一火而焚。 殺子嬰,屠咸陽,冰消瓦解。 老亞夫,撞玉斗,賭鬬鴻門。 樊骖乘,啗彘肩,猴沐奪氣。 護真龍,四猛士,彊信侯嬰。 封漢王,用賢才,築壇拜將。 蕭丞相,書六律,約法安民。 韓元帥,使機謀,明修棧道。 度陳倉,逞手段,席捲三秦。 嚇燕書,囊沙計,四海馳名。 追霸王,至烏江,奇謀妙算。 趕田横,歸海島,許大功勳。 扶助起,漢高皇,獨稱赤帝。 仗三傑,鋤暴楚,嫚語分羹。 印銷鑄,霎時間,轉環借箸。 斬丁公,赦季布,賞罰分明。 太疑心,老相國,自污田宅。 因乘勝,擊冒頓,幾困平城。 用陳平,出奇計,偽遊雲夢。 未央宮,萬歲呼,賈陳新語。 商雒間,四老出,黄綺

29、功成。 大風歌,思故鄉,欷歔悲慨。 鴻鵠飛,羽翼成,愛子傷心。 皇帝貴,都長安,叔孫婁敬。 去賓天,付社稷,平勃王陵。 廿一史彈詞註卷之三 第三段下 漢惠帝,相曹參,七年垂拱。 恰昇平,遭母后,柔輭寬仁。 投鴆酒,暗傷殘,趙王如意。 逞淫刑,人彘了,戚氏夫人。 雌太歲,自臨朝,鋤劉王呂。 賴北軍,齊左袒,撥轉人心。 漢文帝,德化民,受言止輦。 禦匈奴,軍細柳,按轡徐行。 惜露臺,除肉刑,痌癏百姓。 賜几杖,却獻馬,貫朽因陳。 漢景帝,賴條侯,剗平七國。 服朝衣,斬東市,鼂錯寃魂。 貶中宮,廢太子,存心刻薄。 置大胾,顧尚席,終害功臣。 漢武帝,仗雄才,改元建號。 喜功名,務廣地,黷武窮兵。 興

30、禮樂,舉孝廉,明經策士。 求善馬,任貳師,遠征大宛。 泛樓船,破越南,彊弩將軍。 只可惜,不封侯,數奇李廣。 孫李陵,陷虜庭,太史宮刑。 蘇子卿,牧羝羊,上林雁帛。 汲長孺,臥淮陽,戆直難容。 尊異起,李少君,文成五利。 樂巡遊,暮封禪,耗費殃民。 遣方士,求神仙,法行沈命。 巫蠱興,輪臺悔,堯母名門。 漢昭帝,儘聰明,堪憐命夭。 昌邑王,無德行,不似人君。 漢宣帝,尚刑名,兼王雜霸。 立中宮,求故剑,忠厚存心。 霍禹雲,覆宗祀,禍基骖乘。 楊恽誅,寬饒刎,太刻威刑。 增戶口,集鳳凰,循良奏效。 致中興,思輔佐,圖像麒麟。 漢元帝,重名儲,優柔不斷。 遣王嫱,嫁胡虜,短見和親。 漢成帝,志荒淫

31、,溺情飛燕。 忽天災,躭禍水,委棄宗祊。 憂外戚,勢逼君,上書梅福。 請尚方,斬馬劍,折檻朱雲。 漢哀帝,建平初,天星屢隕。 嬖断袖,疎正言,漢德頹傾。 漢平帝,莽專權,三綱絕矣。 酒杯中,置毒藥,矯假金縢。 擁立著,漢嬰兒,名為孺子。 淮陽王,號更始,委柄庸人。 戰昆陽,誅王尋,際會風雲。 痛親兄,被傷殘,獨居涕泣。 漢官儀,幸再覩,三輔巡行。 滹沱河,險些兒,乘冰得渡。 蕪蒌亭,麥豆粥,患難君臣。 擊銅馬,推赤心,關西投死。 斬王郎,燒文牌,反側安心。 豁達度,重循良,褒封卓茂。 嚴子陵,同夜臥,警動星文。 二十萬,青銅錢,賞旌强項。 百束匹,郅惲布,加貶東門。 只可惜,薏苡讒,伏波藁葬。

32、 談時政,太激切,枉殺韓歆。 廢郭后,寵麗華,皇儲易位。 易妻諷,事不諧,調笑朝廷。 信圖讖,謫桓譚,不無遺議。 保功臣,謝西域,終是賢君。 漢明帝,念勳勞,雲臺圖畫。 幸橋門,拜更老,偃武修文。 佛法像,入中原,金仙托夢。 取哀牢,懷鄯善,率土歸心。 班虎頭,通西域,三十六國。 耿校尉,困疏勒,拜井泉生。 漢章帝,尚寬仁,慈祥長者。 命曹褒,修漢禮,獎諭儲臣。 馬太后,慎滿盈,停封諸舅。 除誹謗,納正諫,赦罪崔駰。 漢和帝,禮賢才,承家柔善。 任中官,尊外戚,消長因循。 任竇憲,擊匈奴,燕然勒石。 倚鄭眾,芟大憝,虎殪狠興。 班孟堅,人物志,縱横九等。 著漢書,未得就,女弟嗣成。 漢殤帝,襁

33、褓中,權歸鄧后。 坐龍牀,八箇月,葬入康陵。 漢安帝,邸第時,頗多祥瑞。 即位後,母臨朝,長統昌言。 楊伯起,慎四知,却金暮夜。 虞武都,破西羌,增竈行兵。 親政事,奉和熹,尊崇乳媼。 東南巡,至葉縣,不得回京。 閻太后,戀垂簾,北鄉侯繼。 襁褓中,未七月,遘疾而薨。 漢順帝,十九侯,迎來即位。 抑忠良,尊后黨,地坼山崩。 枉却了,能直言,埋輪風節。 聽中官,養子襲,爵賞何輕。 冲一载,質半年,皇親跋扈。 主威移,君壽促,敗在桓靈。 八顧廚,八俊及,復有三君。 誰得似,申屠蟠,超然評論。 何國舅,召外兵,草來千里。 廢弘農,扶獻帝,逼劫咸秦。 袁本初,抗虎威,關東亡命。 曹孟德,散家財,起義連

34、盟。 王司徒,連環計,膏火臍燈。 董卓死,氾傕來,長安再亂。 兩猜疑,私戰鬬,劫質公卿。 操救駕,效桓文,移都入許。 自加官,自進爵,亂世奸雄。 挾天子,令諸侯,垂涎漢鼎。 弒中宮,殺皇子,側目無君。 擒呂布,破張超,横行四海。 走袁術,定劉表,叱咤風雲。 戰河北,斬尚譚,旋梟蹋頓。 爭漢中,降張魯,兵不留行。 任武勇,有能人,夏侯張許。 好發塚,巧立名,摸金郎將。 偽爭劉,教後代,篡竊留心。 西邊有,漢中王,擁兵蜀郡。 東敗與,孫討虜,赤壁鏖兵。 想兼併,力難加,徘徊顧望。 觑山河,不得已,鼎足三分。 臨死向,銅雀臺,分香賣履。 假慈悲,將惡擔,推與兒孫。 漢献帝,可憐生,一絲殘喘。 沒巴鼻

35、,無倚靠,寄命他人。 恰回首,魏曹丕,稱王劫禪。 貶山陽,流落做,小可藩臣。 四百年,漢家邦,龍樓鳳閣。 一場空,單剩下,兔跡孤塵。 漢高祖,怎生般,五年滅楚。 楚重瞳,齊出力,三载亡秦。 秦楚滅,漢龍興,二十四帝。 轉回頭,翻覆手,做了三分。 前人創業非容易 後代無賢總是空 回首漢陵和楚廟 一般瀟灑月明中 落日西飛滾滾,大江東去滔滔。夜來今日又明朝,驀地青春過了。 千古風流人物,一時多少英豪。龍爭虎鬬漫劬勞,落得一場談笑。西江月 明朝整頓調絃手 再有新文接舊文 廿一史彈詞註卷之四 第四段 說三分兩晉 西江月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英雄五伯鬧春秋,秦漢興亡過手。 青史幾行名姓,北邙無數荒

36、坵。前人田地後人收,說甚龍爭虎鬬。詩曰: 虎鬬龍爭勢若何,百年豪傑苦無多。將軍老在秋江上,手撚銀髭作浩歌。 一自沙場戰罷歸,劍芒生澀馬空肥。風穿伏虎蓮花帳,塵鎖蟠龍帥字旗。戰策兵書慵再展,龍韜虎略有誰知。昨宵夢到相持處,血迸金鎗污鐵衣。 詩出大才閒遣興,話談今古要分明。夜來說到遊春處,今日還尋載酒人。载酒尋花饒意興,談今論古費評論。書中有女顏如玉,傅粉塗朱未算真。朱粉回頭如一夢,好書一字價千金。千金難買閒風月,百歲空爭虛利名。誰會誰能誰不濟,幾行青史見原因。功名總是虛脾漢,成敗誰非錯用心。若箇長沙悲賈傅,幾人楚澤弔靈均。勸君莫為閒愁老,漫把新詞聽一巡。 早來說秦漢兩朝故事,秦始皇併吞六國以來,

37、止有二十五年,至子嬰亡國。漢高祖亡秦滅楚,至東漢献帝之末,享國四百十一年,天下三分。曹丕篡漢稱魏,劉備併取劉璋,孫權自稱吳王,各有長短。 蜀漢者,劉備即位於西蜀,自稱漢帝章武 在位三年,後谥為昭烈皇帝。傳其子後主劉禪建興延熙 景耀炎興 在位四十年,通共四十三年,降於魏而漢亡。 魏者,曹操初封魏王,子丕篡漢,是為魏世祖文帝黄初 在位十七年。傳其子明帝叡太和青龍景初在位十三年齊王芳正始 嘉平 在位十四年高貴鄉公髦正元 甘露 在位六年陳留王璜景元 咸熙 在位六年,凡五主,共五十六年,禪於晉而魏亡。 吳者,孫權據江東為吳大帝黄武黄龍嘉禾赤鳥 大元稱帝二十三年,傳其子會稽王亮建興五鳳 太平 在位六年景帝

38、休永安 在位六年鳥程侯皓元興 甘露 寶鼎 建衡 鳳皇天冊 天璽 天紀在位十七年,凡四主,共五十九年,降於晉而吳亡。蜀魏吳謂之三國。曹魏先滅了蜀漢,又五年,晉王司馬昭專權,其中司馬炎方篡了曹家。又過十六年,滅了東吳,天下一統,俱歸於晉。晉又分東西兩代。 西晉者,司馬炎有天下,是為晉武帝泰始 咸寧泰康在位二十五年傳之惠帝永熙元康 永康 永寧 太安 光熙 永興 在位十七年懷帝永嘉 在位六年愍帝建興 在位四年凡四主,共五十三年。懷愍先後蒙塵,為劉聰所滅。 東晉者,瑯琊王司馬睿,相傳小吏牛金通其母夏侯妃所生,冒司馬氏之姓。渡江南來,是為晉元帝建武大興永昌在位六年傳之明帝大寧 在位三年成帝咸和 咸康在位十

39、七年康帝建元 在位二年穆帝永和 升平在位十七年哀帝隆和 興寧在位四年廢帝太和 在位六年簡文帝咸安在位二年孝武帝寧康太元在位二十四年安帝隆安元興義熙 在位二十年恭帝元熙 在位二年凡十一主,通共一百零四年。宋劉裕篡奪而亡。 今將三國并西東二晉一百九十九年君臣事要略,且品題少資清聽。 三國分,事頭多,不相統制。 賭神通,憑手段,各用能人。 觑國勢,據中原,曹丕篡漢。 論君臣,依正理,漢主為尊。 劉先主,擅梟雄,拊髀人物。 百遭輸,志不折,新野屯兵。 伸大義,訪賢才,草廬三顧。 起臥龍,偕鳳雛,魚水同心。 敗長坂,走江陵,人心愈固。 結孫權,鏖赤壁,俊傑雲蒸。 併劉璋,馘夏侯,跨連荊益。 建安絕,章武

40、興,漢中即位。 把一隅,承大統,枝葉彰明。 因愛將,討孫權,猇亭失利。 一把火,被折辱,陸遜書生。 白帝城,駐御營,幽憂病篤。 永安宮,託孤詔,地慘天昏。 劉後主,信阿衡,通吳報使。 乘閒暇,征瀘水,孟獲南擒。 狠仲達,甘巾幗,只不交兵。 葫蘆谷,用奇謀,天燒不着。 五丈原,長星落,漢火消沉。 姜車騎,繼祁山,中原九伐。 老譙周,讎國論,還欠公平。 寵黃皓,疎忠謀,陰平失守。 懸崖寇,來鄧艾,無計支撐。 諸葛瞻,北地王,身殉社稷。 如斗膽,空割裂,天日終沉。 此間樂,佯不思,先人墳墓。 安樂公,傳數祀,煞有深心。 中原地,魏曹丕,承其父業。 篡炎劉,即帝位,國運初興。 改年號,為黄初,建都西洛

41、。 要吞吳,無計策,幾度勞心。 貶陳思,燃荳萁,同根煎逼。 蔑天倫,禽獸行,廣肆淫烝。 違父言,寵司馬,養留禍種。 狼顧相,同槽夢,怪兆先徵。 寵其妾,殺其妻,幾乎害子。 獵圍中,聞泣諫,改念全恩。 魏明帝,料功能,容言納諫。 作都官,考課法,黜陟羣臣。 更可惜,薄宗藩,維城無衞。 侈宫室,空帑藏,鑄造銅人。 立養子,齊王芳,爽懿共政。 伏獸睡,突時發,何鄧駢刑。 殺王凌,害曹彪,悉夷三族。 司馬師,奪印綬,貶主藩臣。 迎立起,高貴公,扶持六載。 慮時危,行戰討,志殄權臣。 機不密,事無成,登車用劍。 血淋漓,成濟刃,做了寃魂。 常道公,平西蜀,纔方二載。 司馬炎,求禪位,孤寡欺凌。 算曹氏,

42、占中原,慌慌四紀。 敗將來,撐不住,付與他人。 思往日,逞英雄,興風作浪。 轉回頭,如一夢,滅影潛形。 東吳主,孫仲謀,聰明智勇。 父虎將,兄獅兒,奮起江東。 父兄死,自軒昂,報讎黄祖。 奄荊揚,薄南海,霸據金陵。 納魯肅,任周瑜,同心戮力。 戰三江,屯夏口,斫案崢嶸。 將親妹,鎖蛟龍,錦囊計拙。 爭荊州,白衣櫓,壞了同盟。 呂蒙死,陸遜承,支吾元德。 孔明相,費禕來,吳蜀重親。 丕觀濤,歎天限,屈身雄略。 自稱尊,大皇帝,烈烈轟轟。 傳其子,會稽王,年方十六。 假惺惺,好問難,取怒孫琳。 吳景帝,逼其亡,不能廕子。 鳥程侯,頑且暴,怎保長存。 料難敵,陸鬬羊,交懽邊境。 更添着,鑿鼻眼,何等淫刑。 晉武帝,大興師,樓船直下。 石頭城,風威利,束手降臣。 五十载,王氣銷,江沉鐵鎖。 盼黃旗,瞻紫蓋,讖兆成塵。 勞攘攘,幾千場,將軍戰马。 絮叨叨,三國志,故紙遺文。 司馬氏,總收拾,江山一統。 啟封疆,稱武帝,晉室龍興。 火焚了,雉頭裘,留心儉約。 駕羊車,遊內苑,遽作荒淫。 最失策,銷兵備,養戎不徙。 賣官錢,入私室,反遜桓靈。 傳授與,不才兒,南風穢烈。 肉糜癡,蝦蟆蠢,木偶為心。 大臣宰,尚清談,人無遠慮。 眾親王,興禍亂,骨肉兵爭。 嵇侍中,血淋漓,蕩陰死節。 東則東,西則西,中毒亡身。 懷帝立,志有為,傳餐親政。 痛銅鉈,委荊棘,受縛華林。 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