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3426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上册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二年级语文上册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上册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年级语文上册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及反思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设计 西街小学 庞玉萍 教学范围: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共五节,第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第、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第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新知识。课文以诗歌的形式展示了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句生动活泼,易于学生理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教学难点: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不同方法。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6个二类

2、字,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的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有趣方式,激发学生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陶冶学生美的情操。 2、了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想象不同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找到课文以外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3、初步建立自我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学习这篇课文应该重点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注意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把向书本学习和向大自然学习结合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还应该培养学生留心身边

3、的事物、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积累词语的习惯。 教师通过采取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发学生思考,在得出的结论基础上作出相应的说明。最后通过与实际生活背景相关的问题例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本节课的意义。 充分发挥网络课件的优势,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比如第五节讲豌豆靠弹力传播种子。第二句话“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学生理解这句话有些困难。怎样突破呢?学生打开课件演示,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便出现了豆荚裂开,一颗颗豌豆蹦了出来的情景。豌豆是怎样靠弹力来传播种子的,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比较、讨论交流学习等,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在整个学习

4、过程中,由于学习环境开放,网上资源丰富,学习自主性强,有充分交流与自主表达的学习环境,因而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自然不是老师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所能比的。加上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是以组为单位展开组与组之间竞争,因而还培养了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媒体的选择: 1、教师准备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实物标本、网络课件。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学过程: 教师 学生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生:植物是树木、谈话激趣,网谈话激趣,网络课件演示:同学花草、庄稼等的总络课件演示动们,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称。 画,激发学习强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生:

5、这里说植物妈烈的求知欲望。你们想知道小宝宝是怎样离开妈妈妈有办法,是把植物当学生对植物传播的? 成当成“人”来写来写种子的方法有一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的。 个形象、直观的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生:植物妈妈有办认识,学生不仅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植物?法,做的是一件什么觉得新奇而且很为什么把植物叫妈妈? 事。 快地了解到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初读课文,用新课标要求1、初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借助“画出生字词。 “喜欢学习汉拼音读准字音,认清字形。采用不同的方法认读生读生字新词:旅行、娃的愿望”。在这字。 娃、山洼、准备、观察、一环节,充分发 2、初步

6、感知课文大意,小组内互乘着风、豆荚、降落伞、挥学生的自主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苍耳、炸开 性,运用多种形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学生在交流过程象直观的方法,组读书的收获。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来调动学生识字4、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语说话。 的热情。 注意的地方。 学生整体感知,交建立整体的 5、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感知印象,了解“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自然段的内容,等。 乐。 为中年级段的训6、学生练习写字,教师巡视及时 学生体味情感,入情练打基础。教学纠正。 朗读,学生个性得到张中应从文章内容7、

7、全文共有几个小节?通过刚才扬。 和学生实际出的朗读你有哪些不懂的词语。适时引 发,通过多形式导学生体味情感,入情朗读。 文内容,提高阅 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自主学习,主动探究 1、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2、读第一节,结合上下文说说“四海为家”这个词语意思? 3、朗读第二、三、四节,说一说自己最欣赏哪一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想想看,这节讲的是哪种植物,它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 5、说说各种植物都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小组分角色朗读全文,并试着背诵课文。

8、6、背诵比赛。 7、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 8、扩展仿说词语。 9、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1、学生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2、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3、学生体会“四海为家”这个词语意思。 4、学生弄清了苍耳、豌豆通过什么条件、方法来传播种子,懂得植物传播种子需具备两个条件:本身条件和外界条件。 学生进入角色体会情感。 练习分角色朗诵表演。学生通过看,摸,表演,很快就弄懂了苍耳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学生多方式读词扩展仿说词语。 、反思小结,鼓励参与 1、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还知道其它的植物传

9、播种子的方法吗? 、课外延伸,网上论坛 世界上有25万种植物,它们各有各的传播种子的方法,请你课下继续找一找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板书: 21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风吹 以读为主,通过各种朗读,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多读中悟情。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读中去感悟课文的韵律美,去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精妙,去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在教学中,学生绘声绘色的表演、热烈的讨论,是学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创设多种多样方式的练习,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说话能

10、力,又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1、 畅所欲言谈自己的这一环节引导学想法。 生加强对课文的2、谈收获 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收集一些其它植在培养学生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课搜集和处理信息外与同学交流。 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苍耳 铠甲 动物带 豌豆 豆荚 太阳晒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 西街小学 庞玉萍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首以自然知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以蒲公英、苍耳、豌豆为例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全文共5节。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是:学会“旅”、“乘”等生字,理解“四海为家”、“纷纷”等词;了解蒲

11、公英、苍耳和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是了解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不同方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本课教学目标,我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设计了课堂教学。 1、如何做到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学习兴趣 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增强他们的兴趣,准备了苍耳实物、头饰,没有见过苍耳,先让他们看、摸,然后说说有什么感觉?再把苍耳轻轻地粘在戴着小动物头饰的同学身上进行表演。学生通过看,摸,表演,不仅很快就弄懂了苍耳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而且觉得非常有趣,趣中学习了知识。 2、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运用课件,让学生对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有一个形象、直观的认

12、识,学生不仅觉得新奇而且很快突破重难点,了解到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我设计了网络课件蒲公英纷纷飞行让学生对“纷纷出发”有直观形象的认识。豆夹被太阳炸开图,豆荚在太阳底下炸开的情景。出示句子: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3、如何对学生加强训练,培养能力 本课生字要求学生当堂掌握,为了让他们记得牢固,我针对本课生字,对每个字的教学都采取不同的办法。如“旅”重点是右边下面的笔顺,在教学这个生字时,我指导学生与“放”字比较记忆。运用不同的方法,让学生牢牢地记住每个生字。结合课文我也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四海为家”这一词在课文的第一节出现时,学生初步理解为“把到处作为家”。在学第二节时,我请同学们闭上眼

13、睛,听老师背诵课文的第二节,边听边想,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飞到哪儿去了呢?学生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并说出“可能飞到高山上,可能飞到森林,可能飞到田野,可能”在学生说出这些地方的基础上,我肯定他们说得好,说这些地方也都有可能。 本节课我努力体现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读、思、听、说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利于调动学生主体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整堂教学,做到了以老师点拨为辅,学生自读、自悟为主,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从本课中了解并体会这几种植物怎样传播种子,掌握本课的重难点。由于课堂上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使单调枯燥的课堂变得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