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4698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反思.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反思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绝招教学反思 绝招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描写的是几个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讲的是小柱子和小伙伴比本领,第一次输了,感到很羞愧,于是他暗自练习绝招。结果,在他的努力下,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大家对他的绝招赞不绝口。这篇课文富有童心童趣,文中细致刻画的小柱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活欲出,跃然纸上。可以说,他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典型代表,很多学生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自尊,好强,不服输。 一、教法设计:根据“略读课文”的特点,这节课我基本选用“全放”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分为情境导入、初读感知、品读感悟、拓展延伸四个环节。首先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2、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读书时先想一想,课文中讲了几个小伙伴,涉及了哪几种绝招。让学生动笔在文中画出来,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其次,让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在小组里质疑并互问互答,合作学习。最后,组织学生各抒己见,全班解决,如“小柱子为什么要练绝招?他练了什么绝招?为什么小伙伴羡慕地竖起大拇指?”这样的课堂既能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的目标,又达到合作探究,互动学习的效果。 二、学法指导: 、自读自悟: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时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点拨,组织下,运用自己感兴趣,最擅长的学习方法进行充分的自主阅读,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全班讨论,互相

3、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整个教学环节中,实践着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既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享受了阅读的乐趣;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感受深刻而丰富。 2、珍视感受:别看学生的年龄小,却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绝招。学生阅读这篇课文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个性化的自由阅读,很快能说出课文中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趣事,并结合这些事说出自己身边同学的绝招,特别在课堂延伸环节,有的学生表演自己的绝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学习情绪也达到了高潮。在这种民主开放,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中,台上台下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学效果良好。 三、成功之处: 绝招

4、这课是作为教研课进行的,根据在班级内试讲出现的情况我做了几次修改,最终确定了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这节课的收获很大。 1.教学目标的确定比较准确,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现三维目标。我真正认识到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所描述的是学生学习后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在课堂上我看到孩子们思绪飞扬,有滋有味的投入学习当中,心里真高兴,因为他们都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2.关注全体,尊重个别差异。 在教学中老师不是灌输着,而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整个教学过程力求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环节清晰、紧凑,且每个环节的任务能在规定时间内很

5、好地完成,真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3.在语境中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也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如:请学生分别说说两次比试绝招的过程中,三个小朋友分别表演了什么绝招时,请学生用上“尴尬”和“羡慕”两个词语,把比绝招的内容串联起来,既精简了语言,又抓住了重点。又如:小柱子回家以后,在与奶奶的对话中又大受启发,为了让学生理解重点,我就把6个自然段的内容精简成几句话的填空,让学生在分析、概括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大意。 四、存在问题: 1.课件制作不够优化。在本课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尽自己最大努力制作了课件来配合教学的实施,每一张演示文稿,就是一个教学板块的呈现,每一张演示

6、文稿,也是一个学习要素的提示。但是,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课件制作图片单调,音、视频插入不恰当,影响了教学效果。 2.学生个性化朗读太少。因为是教研课,为了节约时间,在阅读指导上,只注意整体朗读,学生个性化朗读指导较少。另外,学生在谈收获时,谈的层面还很窄,仅仅局限于从文章悟出的道理,不能从兴趣、习惯等方面去谈,我在引导与总结上做得也不到位。 总之,略读课文,更多的应是让学生自由去读,自由去学,自主体会。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应该是以学会为目的的课堂,而是应以会学、掌握方式方法、获得人生体验为目的的课堂;是促使人人获得不同发展的课堂,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观;并力求使学生通过对课文中语言文字的理解,产生情感的共鸣,感悟生活的智慧,并经历语文知识的“再创造”,明白课文中所蕴涵的道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优化教学方法,虚心学习,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让每个孩子通过语文学习不断提高语文素养,使每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