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4795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及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并学会使用小括号;运用乘法和加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本单元教材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2.例题的呈现形式具有开放性。 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基本含义,学生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知道小括号的作用。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在实

2、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小括号的使用。 2、综合算式的应用。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表内除法 课本P1336页。 单元教才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

3、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 1、除

4、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7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左右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教科书第3747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上册已学了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 两边张开的程度有关,并会判断角与直角。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上的 直角进行比较,平移和旋转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是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教材都是从现实生活实例入手,抽象出数学概念,最后,是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深入理解概念,体现了知识形成的完整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生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锐角和钝角,能用自己的语言准

5、确地描述锐角和钝角的特征。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3、使学生通过看、说、百、分、画、互问几互答等活动形式,学会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并运用一定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直角、锐角、钝角。 2、知平移、旋转现象。 3、画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 单元课时安排:约3教时 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表内除法 课本P4866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主要内容有: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

6、题,综合应用乘、除法计算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单元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

7、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单元课时安排: 1、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3课时左右 2、解决问题 4课时左右 3、整理和复习2课时 第五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 教科书第6784页的内容。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事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数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将上述内容合成以下逻辑结构。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自然数。它不仅是大数的计算

8、的基础,而且是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让学生切实学好。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单元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数的读写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而其中的数的组成、数位

9、的意义等概念又是读写数的重点。 难点有三:数数过程中,接近整百、整千时拐弯处的数如何数的教学。体会多位数中的数位意义以及相邻数位之间的10进关系的教学。如何读写中间、末尾有“0”的数。 单元课时安排:约8教时 第六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克和千克 课本P8590页。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本单元在此基础上,教学一些计量质量的知识,帮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 1、注意以学生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

10、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 单元教学要求: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 使学生知道用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 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单元教学重点: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单元教学难点:建立克和千克的实际概念,并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单元课时安排: 克和千克2课时左右 第七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课本P91105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

11、数,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以及加减法估算。共安排了5个例题。 这部分内容是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以及100以内的加、减法基础上教学的,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口算和笔算,复习了数和计算的有关知识,另一方面也为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数鱼计算起就铺垫作用。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估算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单元教学重点: 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正确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单元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

12、情况选择设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单元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八单元 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课本P106111页,第八单元 教材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 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单元教学内容: 继续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本单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学校组织学生检查身体、对街头过往车辆的调查、彩电的销售情况统计等。例题的编排力求使学生经历统计过程,又从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

13、方法,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如不偏食、注意用眼等等,使学生明确统计的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本册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物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 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 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 意

14、识和创新精神。 单元教学重点:认识简单的复式统计表。 单元教学难点:完成以1格代表5个单位的统计表的制作。 单元课时安排:课时 第九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九单元 单元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教学中用主题图找规律的方法。 2、数列相邻两项的差组成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