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4953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教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教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初三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一、水的组成 1、水的组成: 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直流电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 D.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氢气 + 氧气 通电 化学方程式:2H2O 2H2+ O2 电解水口诀: 产生位置 负极 正极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体积比 2 : 1 质量比 1 : 8 E.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H2-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结论: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性质 03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

2、的液体、4C时密度最大,为1g/cm化学性质:通电分解 通电 文字表达式:水氢气 + 氧气 通电 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 3、氢气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无色无臭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可燃性 文字表达式:氢气 + 氧气水 点燃 化学方程式:2H2 + O2 2H2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混有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前必须验纯。 二、物质的分类 1、概念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氢气、氧气、红磷等 化合物:由

3、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水、高锰酸钾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 例:二氧化硫、氧化铁等 注意:单质、化合物前提必须是纯净物,即划分单质、化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来划分的。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单质;若含有几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化合物 2、物质分类的步骤 根据物质种类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 写出纯净物的化学符号 点燃 通电 根据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 在化合物中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找出氧化物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

4、石墨等物质 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分子构成。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二、分子 1、基本性质:质量、体积都很小; 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含义:分

5、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纯净物与混合物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单质与化合物 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 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 子 原 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性质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

6、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课题3 水的净化 一、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1、沉淀:试剂:明矾 净水原理:利用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 2、过滤 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 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7、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 3、吸附 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 4、蒸馏: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 蒸馏的装置:见书P57,图3-21和3-22 各种静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 沉淀 过滤 吸附 蒸馏 二、硬水与软水1、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开水 2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

8、水 3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4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沉淀、过滤、吸附、蒸馏,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难溶性杂质 可溶性杂质 降低水的硬度 课题4 水资源的保护 一、水资源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1% 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9、,防止水体污染 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 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拓展性课题 氢气 1、物理性质: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无色无臭的气体 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 可燃性 文字表达式:氢气 + 氧气水 点燃 化

10、学方程式:2H2 + O2 2H2O 点燃前,要验纯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 注意: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当可燃性气体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以防发生爆炸。应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 还原性 文字表达式:氢气 + 氧化铜 点燃 铜 + 水 化学方程式:H2 CuO Cu + H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3、氢能源 三大优点:产物无污染、放热量高、以水制取氢气来源广 不能推广使用的原因:制取氢气的成本太高,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比较困难 四、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 构成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氯离子构成 混合物 分类 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6H12O6、淀粉、蛋白质 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 酸 碱 NaOH Ca(OH) 盐 NaCl CuSO2SO4 HNO3 2 KOH 4 Na2CO3 HCl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