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5021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12*大自然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

2、、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选编这篇课文,目的是使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创造性阅读、体验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注重对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本教学设计,努力渗透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注意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崇尚个性化解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体验阅读之乐,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短

3、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并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的启示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迁引、导入新课 同学们,走进第三单元,我们就像走进了神奇的大自然。大家回忆一下,前面我们学习的三篇课文: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蝙蝠和雷达,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其实,自然界中可以充当人类“老师”的还很多。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大自然的启示,看看这篇文章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 板书课题:大自然的启示 师:这是一

4、篇略读课文,需要同学们运用前面课文中学到的方法来自读自悟。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吧。 设计意图:联系旧知,利用本单元的前几篇学过文章,唤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让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更深刻一些,为理解本文作好铺垫。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正音。 3、老师: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老师把词语请出来和大家见见面,看看认识吗? 出示词语:遭殃 扫帚 土壤 腐烂 机翼 关键 鲸鱼 略微 不折不扣 枯枝烂叶 异想天开 机毁人亡 轻而易举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共同解决难理解的词语。

5、4、老师:词语会读了,把生字单独挑出来还会读吗? 出示生字:殃 帚 腐 壤 翼 略 键 鲸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认字组词。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形声字:“殃、腐、翼、键、鲸”等,“殃、壤、鲸”读准后鼻音。 教师提示:“翼”可与“冀”比较,在读音、字形以及字意上注意区别开。 找出多音字。 5、交流朗读情况: 指名分段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 6、默读课文,说说两篇短文的大意。 读后交流: “打扫”森林主要讲了什么? 人类的老师主要讲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识字读文,扫清文字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为下一步感悟理解打好基础。而识字过程中给学生安排充分的初读识字时间,由生词到生字认读,降低

6、学习难度,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且注意了易错字、多音字的教学。 三、自主读文,感悟交流。 1、围绕“阅读提示”,结合搜集的资料自主读书,读读画画。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在句子旁批注自己的感受。 出示自学要求: 学习“打扫”森林一文。 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题目上“打扫”两字要加引号? 画出你读了本文后理解的“生态平衡”图。 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生态平衡”的事例? 学习人类的老师一文。 重点感受“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3、交流读书收获。 全班交流感受最深的语句,教师适机点拨学生难理解的语句,引导交流从文中受到的启发。 交流重点一:“原

7、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出示: 交流重点二:“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出示句子: A“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B“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 结合课文,联系“仿生学资料”,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两篇短文分别带给你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这个板块意在在整体感知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文章的主旨,引导学生加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通过合作与探究,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充分尊重学生个人对文本的个性化的领悟,从学生自主的个性

8、化的朗读探究中,自主地领悟文本的内涵,养成读书能深入思考的良好的习惯。 四、感悟写法。 你们在学完这一整篇课文后,发现这篇文章与其它文章在写法上的不同吗?为什么这篇课文既有课题又有小标题?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思考,感悟写作方法。 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同学们,大自然不愧是人类的老师,它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维护生态平衡,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启迪我们的智慧,让我们人类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促进了人类科技的进步,改善了人类的日常生活条件。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希望同学们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继续探究,下节的口语交际课上,我们还要

9、就这个话题作进一步的交流和探讨。 设计意图:本教学板块目的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课文的深刻思想启发学生对生活细心地去观察每一件小事,深入的认识。立足学生的个性的感受,从课本走向课外,学会关注自然与生活的细节,让学生在读书中学做人,在生活中学做人,在自醒自悟中成长。 六、布置作业,巩固积累: 可以抄写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可以写一段自己的感想,还可以写一段话介绍自己从某种动物、植物的特性受到启示,产生的创意。 设计意图:通过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巩固知识,延伸学习,培养能力。 附课堂检测题: 答案略 附资料袋: 建筑上的“薄壳结构”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怎样用

10、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响尾蛇与现代军事装备 响尾蛇的视力几乎为零,但其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具有热定位功能,即使爬虫、小兽等在夜间入睡后,凭借它们身体所发出的热能,响尾蛇都能感知并敏捷地前往捕食。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奇特功能,研制出现代夜视仪、空对空响尾蛇导弹,以及仿生红外线探测器。 长颈鹿与抗荷飞行服 超音速歼击机突然加速爬升的时候,由于惯性的作用,飞行员身体中的大量血液

11、会从心脏流向双脚,使脑子产生缺血现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从长颈鹿的身体构造得到启发。长颈鹿的脖子很长,脑子与心脏的距离大约是3米,要使血液能输送到头上,血压相对要高,大约是人体的两倍。但当长颈鹿低头喝水时,血液却没有一股脑地涌向头部。原来是裹在长颈鹿身体表面的一层厚皮起了作用。长颈鹿低头时,厚皮紧紧地箍住了血管,限制了血压,使其不能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生意外。依照长颈鹿皮原理设计的抗荷飞行服,飞行员穿上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血压的作用,当飞行加速时,抗荷飞行服还能压缩空气,也能对血管产生一定的压力,就此而言比长颈鹿的厚皮更高明了一步。 向植物取经 车前草是一种很普通的小草,它的叶子是按螺

12、旋形来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使每片叶子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建筑师们依照车前草叶子的形状,设计建造了螺旋状排列的楼房,使每个房间都能享受到明亮、温暖的阳光,避免了普通楼房在这方面的不足。 高山上的云杉长年累月都经受着狂风的袭击,树干的底部变得又粗又大,整个树干成了圆锥形。这种形状使云杉牢牢地挺立在山顶之上。人们模仿云杉建立的广播电视塔,即使遭到强台风的袭击,也不会有倒塌的危险。 教后记: 读课文,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四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教学大自然的启示一课时,我在学生熟读课文后,让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生概括起来显得还是吃力。看的出,光利用抓各部分主要内容的方法来概括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还是有些困难。怎么办呢?因为,我们此时学习的是人类的老师这篇文章,所以,我灵机一动,我想既然学生概括全篇困难,那就先练习概括一个自然段吧。于是,我请他们概括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学生说起来还是罗嗦,我引导说:瞧,虽然两个同学概括的不是特别简练,但你们注意到了吗,在他们的言语中,出现了两种很重要的事物。学生很快就答出是鲸和轮船。我把他们写在黑板上,对学生说:看,你能结合课文,用简单的话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吗?学生在短暂的思考过后,顺利的答出:科学家根据鲸的体型特点设计出了流线型的轮船,大大提高了轮船的航行速度。我又引导他们采用同样的方法概括出第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