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25220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主备人:焦联群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壮丽的祖国山河”这个专题编写,由3篇精读课文、1篇略读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组成。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赞颂长江的雄伟气势、西湖的旖旎多姿 。富饶的西沙群岛反映了南疆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美丽的小兴安岭描绘了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香港,璀璨的明珠展示了现代都市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从导语到课文、到语文园地,各项语文活动的安排,都是围绕着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培养学生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主旨编排的。单元内各部分互相联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使听说读

2、写各项能力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在二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和二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的学习中,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习本组课文,可以将新旧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山河壮美。学习古诗,要读懂词句,理解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其他三篇写景的课文,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在充分的阅读中,领略美丽的自然风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加深对祖国山河的了解。同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积累语言的方法,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 二、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两首古诗。 2、通过朗读感悟,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观察的方法。 5、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香港的,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 2、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我国西沙群岛的魅力和富饶。 3、准确理解课文描写小兴安岭四季景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学习抓住景物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璀璨的明珠。 四、课时安排: 21、古诗两首 2

4、课时 22、富饶的西沙群岛 2课时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2课时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2课时 语文园地六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3课时 21 古诗两首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 二、出示自读提纲,读

5、通诗句,了解诗意 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检查交流。 a出示课文中生字:断 楚 孤 帆 亦 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读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c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第二次先学后教) 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练习赏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6、 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四、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学生有感情读背。 五、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默写望天门山。 六、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读诗。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

7、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重点指导:潋linyn 空蒙kngmng 淡妆浓抹dnzhungnngm 相宜xingy 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三、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反复诵读体验。 学生自由背诵。 四、走

8、出课文,拓展延伸 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板书: 21、古诗两首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李白 苏轼 天然美 热爱大自然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你知道西沙群岛在什么地方吗?西沙群岛是一个

9、怎样的地方呢?我们读完这篇课文就会有所了解。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检查生字新词。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深蓝 懒洋洋 披甲 划来划去 威武 拣贝壳 形状 渔业工人 肥料 祖祖辈辈 富饶 岛屿 山崖 栖息 鸟粪 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 三、朗读感悟 四、课后拓展 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诗句、谚语、歇后语等。 背一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再

10、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教师出示海面、海底、海滩、海岛的有关图片,学生看图背诵相应的段落。 二、举行“可爱的祖国”古诗名言展示会 学生交流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如: 望庐山瀑布望洞庭、峨眉山月歌望岳钱塘湖春行。 学生交注描写祖国风光的谚语。如: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桂林山水甲天下,阴朔山水甲桂林。 三、积累语言 学生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听写刚才抄写的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批改、订正。 抄写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板书设计: 总物产丰富、风景优美 富饶的西沙 分海面、海底、海滩、海(群)岛 群

11、岛 总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附精彩课堂实录片段: 用课文中的话回答,什么样的海水、珊瑚、海参、龙虾、鱼、贝壳、海龟? 师:自由读3-6自然段,把你喜爱的这段话读流利。再读一读最感兴趣的句子。读给小伙伴听听,互相交流一下感受。 生:汇报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 师:你听了他的朗读仿佛看见了什么? 生:仿佛看到了海水五光十色 师:多美呀,谁能把他的美读出来 生:继续读 师:海底有什么?谁来读读 生:再读 师:你的头脑中有三种形象,那是 生:珊瑚、海参、龙虾 师:眼中有景,心中有情,谁也能做到? 生:生读 师:你也做到了,我们分三大组来读这三种事物。 生分组读描写珊瑚、海参、龙虾的段落 师:指一生,瞧,你

12、刚才读书的样子多威武,我们一起来写“威武”这个词 师板书示范写,重点指导书写两个字的斜钩,指出其区别 师:指名读描写小鱼的句子 生:读 生:再读 师: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到处都是鱼,成了鱼的世界 师:好,怎样读出到处都是鱼,成了鱼的世界? 师示范背诵描写鱼的段落。 生:指名背句子 师:她做到了眼中有景,心中有情,一句一句的背,其实学语文就是这样简简单单。我们也来写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句子。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2、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

13、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出示中国地图,教师谈话:在我国东北有一个著名的林区小兴安岭,为了加强旅游业,林区管理局决定招收一批导游,大家想报名参加竞聘吗? 一、明确要求 那么大家怎样在竞聘中获得成功呢?学生讨论,师生共同确定“闯关”要求。 二、读书闯关 闯第一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闯第二关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三、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体会作者准确生动

14、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巩固 听写生字新词,听写有关句子。 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继续闯关 闯第三关展示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诱人景色。 a学生先和自己要好的朋友练一练,或和同座练说。 b学生自由登台介绍,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评价。 闯关总结:同学们经过自己努力,不但读得好,而且说得好。你们都是合格的小导游。 三、拓展活动 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想想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利用星期天观察家乡的一处景物,并且抓住景物特点写一写。 板书: 23、美丽的小兴安岭 绿色的海洋 春夏秋冬 美丽的大花园 巨大的宝库 2

15、4香港,璀璨的明珠 学习目标 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重难点: 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吗? 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二、整体感知 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三、诵读体验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

16、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交流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师生共同释疑。 四、拓展活动 举行“香港的昨天与今天”发布会。 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板书: 24香港,璀璨的明珠 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应有尽有 一应惧全 举世闻名 光彩夺目 “东方之珠” 璀璨无比 语文园地六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2、进行口语交际的教学。 2、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1、揭示交际

17、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2、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3、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4、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5、拓展延伸。 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

18、累词语。 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积累词语。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二、读读背背 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指名读。集体齐读。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

19、体背。 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了解有关祖国山河的知识。 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 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 一、复习读读背背 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指名读。集体齐读。 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二、自主学习读读记记 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

20、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三、宽带网 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 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习作 训练重点:承接口语交际进行整理,按一定顺序写成习作。 训练过程: 一、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

21、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二、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三、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四、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五、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六、学生再次修改习作。 小结:本单元学习的课文都是描写优美风景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介绍他们看过的和想看的优美风景,以导

22、游介绍的形式,游客提问补充,形式很吸引学生。习作中要注意的一个是叙述顺序,另一个是要把此处风景描写的优美。所以一定要用上好词好句。 备课须知: 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自己去过的地方,要写出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使别人读了也对这个地方感兴趣。要写好本次作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题目的要求。这次习作要写的是一个地方,要抓住这个地方的特点写,把每个特点写具体些,这样才能吸引人。 二、一段话要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写一段话,在动笔之前,先要想好这一段话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围绕着这个主要意思应先讲到些什么,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这样想好后写下来,就能把这个意思表达清楚了。 三、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事物。 范

23、文: 美丽的广场 我们来到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石,上面写着振心广场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发出耀眼的金光.巨石旁边有一个个石凳,我想;这些石凳是不是一方面是给老人休息,一方面是阻止车辆入内.巨石左侧有一个键身区,里面有各种各样好玩的游戏,有跑步机,仰卧体操床,爬杆,我想;这些机器是给老人运动的吧。 我们沿着百油大道往里走,人口处中央立着一根旗杆,每天清晨,五星红旗在天空中飘扬.广场中央有一个圆形的活动场,它是用大里石造成的,人们有的在放风筝,还有的在跳绳,可热闹了.最美丽的地方就是照明灯塔,到了晚上,照明灯塔会闪闪发光,五光十色.周围的灯颜色不一,有红的,百的,蓝的,紫的,五颜六色,可

24、漂亮了.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前方的一个l和一个s组成的一个雕像,它的中央托着一个金色的球,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沿着小道走,我看见草坪上有柳树,松树,楷节,多姿多彩的草坪中盛着各种各样的花,有玫瑰花,有桃花,还有樱桃花,美丽极了灌木有红的,有白的,有绿的,还有深蓝的,浅黄的这些就像天上的神仙,帮我们撒上漂亮的衣服 我最爱这迷人的广场 我去过的地方 我去过上海、北京、南京可是最让我难忘的还是海南。那里有蔚蓝的天空,辽阔的海洋,还有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滩。这一切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坐飞机来到了海南。刚到宾馆,我就迫不及待地冲到海边跑进海里,海浪一下子就涌了过来,把我全身都打湿了。海

25、水溅到了我的嘴里感觉咸咸的、涩涩的。海水一浪高过一浪,好像远方连绵的山群。金灿灿的阳光给碧蓝的海水洒下了一片片耀眼的金箔! 我在沙滩上跑来跑去、抓小螃蟹、捡贝壳,快活极了!沙滩上的贝壳各式各样,有的是园的像一个小菜碟,有个半圆形的贝壳把嘴巴张得大大的,像是在对旁边的一个大贝壳说:“妈妈我爱你”。有的小贝壳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还有的小贝壳大概太淘气了,被妈妈用嘴夹住不许他欺负小伙伴。那时正是夏天,我玩得满头大汗可一点都不觉得累,妈妈叫我我都不愿意走。 到了傍晚,阵阵凉爽的海风吹拂着我的面颊。海水也变得温柔多了,她柔柔地轻吻着我的脚趾,把我留下的串串脚印抹平。 短短的三天很快过去了,我依

26、依不舍地离开了海南。美丽的海南,我以后还要来看你。 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在理解课文词句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每个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围绕中心句把文章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刚才我们的思绪还随着优美的歌声飘飞在西北的新疆,此时我们却要收回思绪,把目光聚焦在我国南海的一群岛屿上,这就是西沙群岛。它那迷人的风光、神秘的色彩令人向往,你们想一睹她的美丽吗? 2.欣赏

27、视频。 3.从你们闪亮的双眼中,从你们的一声声惊叹声中,老师知道你们已经陶醉在西沙群岛迷人的风光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4.作者是怎样描写这美丽的风光的,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 二、 初读,学习字词。 1看词语,快来叫出它们的名字! 2.词读准了,课文能读通吗? 我请一行同学来读,其他同学要边听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师评价:真了不起,你达到了读书的一种境界,把一篇文章读成一句话。 师: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游览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 三、 精读段,感悟富饶。 1.海面。 师:此时此刻,我们就站在西沙群岛的大海边,这就是西沙群岛的海水,你感觉怎样? 师:作者是怎样

28、写的? 师:谁用文中的话说说海水的特点? 理解:“五光十色”说明什么? 有哪些颜色? 这么多颜色,用另外一个词形容叫?为什么用“五光十色”而不用“五颜六色”? 说得真精彩,不同在一个“光”上,每当阳光洒满海面,色彩斑澜,海面上就亮闪闪的,真是_。 师:西沙群岛的海水就是这么美,没有哪里的海水能超过它,书上用了一个词语来表达,是什么? 师:这么美,这么多的颜色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真是美得迷人,谁来美美地读给大家听? 师:练读、展示读。 师:喜欢的一起来读。 师:你平常见过的海水是什么颜色?那西沙群岛的海水却与众不同,为什么呢?快读读自然段,答案就藏在其中呢? 出示句式:因为_所以_ 之

29、所以从海面看,色彩不同是因为_。 师:特殊的地形造就了西沙群岛海水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美,使人见了顿生喜爱之情,让我们一起把这种喜爱之情抒发出来吧。看大屏幕,女孩读红字部分,要读出海水的美,男同学读黑字部分,解释原因。 1.海底部分 1)师:欣赏完瑰丽无比的海水,我们该去哪儿了? 2)师:那就让我们潜入海底去拜会海底的生物朋友们,自由读3、4自然段,边读边用笔圈出课文都写了哪些海底生物?向同桌说说自己喜欢的生物及原因。 3)说说你喜欢的生物及原因。(相机教学以下部分) a.喜欢珊瑚。 这就是珊瑚,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大家说得好,课文写得更美,快读一读。 师:这是什么句?把_比作_ ,又比作_。 师

30、: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还有的像什么呢? 师:你们的想象实在丰富,真的应了文中一个词“各种各样”。 师:你能读出珊瑚的美吗? a.我喜欢海参。 :这就是海参,读读这句话,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动作演示蠕动。 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读给同桌听听。 师:评价他读得怎样? b.师:快看,这是大龙虾。找一个词形容它。 师:请你做出威武的样子。 师:同学们一个个好威武,谁能读出大龙虾的威武? 师:海底生物真是各有特点,我们合作朗读这段好不好?女生读美丽的珊瑚,男生读威武的大龙虾,我就读懒洋洋的海参。 c.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鱼。这段写得很精彩。老师找一名同学读自然段,其他同学闭上眼睛

31、体会。 师:此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师:默读自然段,从哪儿看出鱼多,用_画出来,从哪看出鱼美?用画出来。 相机理解“一半一半” 。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填空背诵) 师:哪句话既写出了鱼的多,又写出了鱼的美? 师:找得真准,这句话放在整段的开头,我们叫它总起句,又叫中心句。第四自然段文字美是一大特点,在写作上也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围绕中心句把话写完整、写具体了,接下来,我们就仿照这种写法来个小练笔。 投影示:围绕中心把话写具体,写完整。 1)秋天的果园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2)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啊! 生小组合作练说。 四、 总结 游览了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此时你想说什么?是啊,今天我们不仅学习

32、了用“总分”结构介绍导物特点,还感受到了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特产丰富。我们的祖国如此美丽,怎能不让人爱呢?下节课我们将到西沙群岛的海滩上走走,去岛上逛逛,感受她的美丽、富饶。 五、 作业。 完成小练笔。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风景优美 总起句 特产丰富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字。积累新词。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总起分述的记叙特点。懂得总、分、总概括大意的一般方法。 3、使学生了解西沙群岛是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可爱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具准备: 1、学生回家查资料、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 2、

33、教师准备西沙群岛的各种图片。 教学重、难点: 1、懂得总、分、总概括大意的一般方法。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珊瑚、海参、大龙虾、贝壳等玩具和飞虎鱼、气鼓鱼等图片。 问:谁认识这些水产品?它们都是什么?谁知道它们产在什么地方? 二、 揭示课题 富饶的西沙群岛 1、 审题:什么是岛? 2、 简介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 3、 这个课题的中心词是什么?。 4、 从课题中你知道什么?。 三、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利。 2、 检查生字新词。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绽开、蠕动、一簇、栖息、 a、 指名读,注意正音。 b、 开火车

34、练读,齐读。 c、 重点指正难认难写的字:懒、威武、饶、辈 3、 大家读完课文,对西沙群岛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读画出文章的中心句: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4、 课文写了西沙群岛的哪些地方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板书: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四、自由朗读 思考:1、全文共多少小结?每节写什么? 哪几节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 开头一节和结尾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4)按总分结构怎样给文章分段? 2、朗读全文。 五、朗读感悟 1、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朗读,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相互评价。 2、 重点感悟 当学生说道大龙虾的时候,引导学生情景表演:假如你是西沙群

35、岛的大龙虾,你会怎样向各位老师和同学介绍呢? A、 出示句子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鹿角。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B、 朗读体验。这两段话写了什么,你觉得写得怎么样? C、 仿照句式写话。 用“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句话。 3、 大家除了欣赏鱼的美丽之外,还喜欢鱼的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鱼的种类繁多。 鱼多才说明西沙群岛物产丰富。 4、 找出鱼多的句子读一读,体会鱼的多,体会西沙群岛得富饶。 5、 鱼多得数不清,谁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6、 西沙群岛的海底恰似一个美丽奇幻的鱼的世界,让我们在读在体会。引导大家读好第三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熟读课文及背诵。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总物产丰富、风景优美 分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总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