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级护理.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25665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分级护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什么是分级护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什么是分级护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什么是分级护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什么是分级护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什么是分级护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分级护理.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什么是分级护理 什么是分级护理?分级护理的指导原则和要求是什么? 分级护理,是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规定临床护理要求。在护理工作中达到明确重点,分清主次,合理安排人力,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护理等级以医嘱形式下达。分为特级护理、一、二、三级护理。 分级护理的原则 第一章总原则 第一条 为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规范临床分级护理及护理服务内涵,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制定本指导原则。 第二条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第三条

2、 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各临床科室。各临床科室要参照本原则执行。 第四条 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1 第五条 医院应当根据本指导原则,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医院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第六条 医院应加强护理质量管理,规范医院的分级护理工作,对本院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保证护理质量和医疗安全。 第二章 分级护理原则 第七条 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第八条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

3、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重症监护患者;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 第九条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第十条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第十一条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

4、,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 一)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第三章 分级护理要点 第十二条 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 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3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第十三条 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根据患者病情,正

5、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实施床旁交接班。 第十四条 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4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第十五条 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

6、施;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第十六条 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5 第十七条 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 第四章 质量管理 第十八条 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士岗位职责和行为规范,严格遵守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疾病护理常规,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第十九条 医院应当及时调查了解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分析处理,不断改进护理工作。 第二十条 医院应当加强对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及时调查分析,

7、防范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护理 分级护理制度 1、护理常规: 患者入院,二三级护理每天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连测3天; 体温异常者每日测4次至正常;一级护理每日测四次。 体温在38.5以上及危重患者,每隔4小时测1次至正常; 6 住院患者每天下午测体温、脉搏、呼吸各1次,并询问大小便次数。 新入院患者测血压及体重1次。 其他按常规和医嘱执行。 2、患者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并做出标记。 3、特级护理 病情依据: 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患者,如监护室的患者。 各种复杂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脏器移植。 各种严重外伤,如大面积烧伤。 护理要求: 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

8、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制定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7 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4、一级护理 病情依据: 病重、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肝肾功能衰竭、休克、极度衰弱。 (3)瘫痪、惊厥、子痫、晚期癌肿等患者,以及早产婴。 护理要求: 严格卧床休息,解决生活上的需要。 注意思想情绪上的变化,做好思想工作及周密细致和的护理。 (3)严密观察病情,视病情每30分钟-1小时巡视患者1次。按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9、,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以及做好各项护理并记录。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防止医院内感染。 8 加强营养,鼓励患者进食。 5、二级护理 病情依据: 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骨牵引,打石膏卧床等生活不能自理者。 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 一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子痫等。 护理要求: 卧床休息,根据患者情况可在床上坐起。 注意观察病情和特殊治疗或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2小时巡视患者1次。 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等。 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 6、三级护理 病情依据: 9 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的患者、正常孕妇等。 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或即将出院的患者。 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者。 护理要求: 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1次,掌握患者的病情、思想情况。 监促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患者饮食,每3小时巡视1次。 对产妇可进行妇幼卫生保健咨询指导。 进行健康教育活动。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