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池河镇草庙小学安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毕业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325740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泉县池河镇草庙小学安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毕业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石泉县池河镇草庙小学安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毕业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石泉县池河镇草庙小学安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毕业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石泉县池河镇草庙小学安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毕业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石泉县池河镇草庙小学安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毕业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石泉县池河镇草庙小学安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毕业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泉县池河镇草庙小学安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毕业设计.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设计题目:石泉县池河镇草庙小学安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目 录摘 要- 5 -前 言- 6 -1、综合说明- 1 -2、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2.1项目区自然情况- 4 -2.2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 6 -2.3项目区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6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7 -2.5项目区供水规划及供水范围- 7 -3、工程建设条件- 8 -3.1项目区自然条件- 8 -3.2区域水资源概况- 8 -3.3工程地质- 9 -3.3.1区域地质- 9 -3.3.2工程地质- 10 -3.4建筑材料- 11 -4、工程规模- 11 -4.1设计范围、供水对

2、象及设计水平年- 11 -4.2需水量预测- 11 -4.3供水规模的确定- 13 -5、水源选择- 13 -5.1水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 13 -5.2地表水水源- 14 -5.2.1径流分析- 14 -5.2.2设计洪水- 14 -5.3地下水和泉水水源- 18 -5.4水源水质分析- 18 -5.5水源论证及水源的确定- 19 -6、工程总体布置- 20 -6.1设计依据及原则- 20 -6.2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 21 -6.3总体布置原则- 22 -6.4供水系统- 22 -6.5水源及取水工程- 23 -6.6输水线路选择及管材选择- 23 -6.7配水系统和管材选择- 23

3、 -6.8、征地、拆迁- 23 -7、工程设计- 23 -7.1取水构筑物设计- 23 -7.2输水管道设计- 24 -7.3调节构筑物设计- 25 -7.4配水工程及入户工程设计- 25 -8、工程施工- 26 -8.1.施工条件- 26 -8.2.施工进度计划- 27 -9、环境影响、水土保持及水源保护- 27 -10、工程管理- 28 -10.1工程建设管理- 28 -10.2运行管理- 29 -11、工程投资- 29 -11.1概算编制说明- 29 -11.1.1编制原则和依据- 30 -11.1.2费用标准- 31 -11.1.3预备费- 31 -11.1.4总概算表附后。- 32

4、-11.2筹资方案- 32 -摘 要本次设计主要供水范围为石泉县池河镇草庙小学供水,涉及草庙小学不安全饮水人口122人,本次设计供水123人,设计供水规模为10 m3/d。该工程采用自流引水供水方式,根据区内地形条件,经现场勘查,可采用学校左侧小溪沟地表径流作为本次自流引水水源。主要建筑物由取水构筑物集水井过滤池、引水管线、高位水池、配水管网组成。工程设计基准年为2012年,设计水平年为2021年,设计年限为10年,设计供水保证率为95%。工程施工总工期为3个月,即从2012年的7月至2012年10月。工程总投资6.8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85万元、其它费用0.96万元。Abstract T

5、he design of the main water supply coverage Shiquan County Pool Town grass Temple Primary School water supply, involved in grass Temple Elementary School unsafe drinking water, population 122, 123 of 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capacity of 10 m3 / d. The project uses gravi

6、ty diversion of water supply, according to the terrain conditions in the region, the site survey, small stream surface runoff can be school on the left as the gravity diversion water. The main building by filtering pool water intake structures set wells, water diversion pipeline, high pool, composed

7、 of wat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ngineering base year 2012, the design level for 2021, the design life of 10 years, the design of water supply guarantee rate of 95%. The total du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ree months, from July 2012 to October 2012. The total project investment of 68,100 yuan, 5

8、8,500 yuan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other costs 09,600 yuan. 前 言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目前石泉县一些农村地区饮水不安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不少地方供水方式落后,农村局部地区饮用水严重不足;特别是直接关系到祖国下一代培养的学校来说,饮水安全尤其得到了全县的高度重视。目前,池河镇草庙村小学位于池河镇草庙村9组,小学左侧为该村一支沟庙沟,该小学供水现状为在庙沟旁一老式水井为供水水源,采用白塑料管引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庙沟水源供水量不足,水质差,无任何净化过滤设施,而且白塑料管已经完全不符合安全饮水标准

9、。特别是作为培养教育后一代的学校,更上安全供水的重点所在。因此解决草庙村小学饮水问题已经成为当地政府的头等大事,修建草庙小学安全供水工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石泉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受石泉县水利局的委托,承担了编制石泉县池河镇草庙小学安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任务。2012年2月下旬,石泉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组织技术人员会同石泉县水利局领导对草庙小学供水工程进行了多次的踏勘选址和现场调查,针对草庙小学供水工程水源、输水管线、高位水池以及供水管网的选址和布局,结合地质勘察、地形测量成果,进行了多次论证,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确定了本工程的建设内容及技术方案。于2012年3月编制了石泉县池

10、河镇草庙小学供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初稿。本次设计以石泉县池河镇草庙小学集中供水为主,工程涉及池河镇草庙小学不安全饮水122人,设计饮水人口123人,设计供水规模10m3/d。工程由取水工程、输水工程、高位水塔、配水管网等四部分构成。取水工程采用截渗坝取水,坝长6m,坝高2.2m。坝址位于池河镇草庙村小溪沟,坝型为M7.5浆砌石重力坝,取水口高程510.0m;通过0.8km25PE管输水至高位水塔,再由高位水塔供水给学校,供水管道长0.9km,采用国标32PE管供水;工程施工总工期为3个月,即从2012年的7月至2012年10月。工程静态总投资6.8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85万元、其它费用0

11、.96万元。本次初设报告的编制工作,得到了石泉县水利局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了池河镇的大力支持,本次石泉县草庙小学供水安全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编制承蒙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总工及水利局工程师的多次指导,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本次毕业设计报告几经修改,但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指正。 1、综合说明石泉县池河镇地处石泉县城东南部,距县城14km,处于池河中下游,池河由北而南贯穿全镇,池河镇分布于池河的右岸,是我县的省级产业统筹发展重点区,省级重点镇建设项目示范区,总国土面积98.77平方公里。石泉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受石泉县水利局委托,于2012年3月承担石泉县池河镇草庙小学供水工程的初步设计,编制

12、石泉县池河镇草庙小学安全供水工程初步设计报告。本设计编制主要依据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草庙村位于池河镇北部,为池河工业产业发展重点村,草庙村辖9个居民小组,1个村级小学,总户数325户,总人口1248人,耕地面积1616亩(其中水田687亩)。产业布局以蚕桑、大棚蔬菜及畜牧业和民营经济为主体。现有桑园300亩,年养蚕约1500张,年产茧75吨,产值达到210万元;畜牧业年出栏生猎3000头,年畜牧业产值达到300万元。2011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848.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该村通村道路与316国道相连,交通便利,电力电讯全面覆盖,通讯十分快捷。目前

13、,池河镇草庙村小学位于池河镇草庙村9组,小学左侧为该村一支沟庙沟,该小学供水现状为在庙沟旁一老式水井为供水水源,采用白塑料管引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庙沟水源供水量不足,水质差,无任何净化过滤设施,而且白塑料管已经完全不符合安全饮水标准。特别是作为培养教育后一代的学校,更上安全供水的重点所在。因此解决草庙村小学饮水问题已经成为当地政府的头等大事,修建草庙小学安全供水工程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草庙小学供水工程涉及草庙小学不安全饮水人口122人。本安全供水程设计供水人口123人,设计供水规模为10m3/d。根据区内地形条件,经现场勘查,可采用学校左侧小溪沟地表径流作为本次自流引水水源。水源地处中部河谷丘

14、陵温热湿润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871mm。该水源的水量及水质均能满足饮用水安全要求。该工程采用自流引水供水方式,主要建筑物由取水构筑物集水井过滤池、引水管线、高位水池、配水管网组成。工程设计基准年为2012年,设计水平年为2021年,设计年限为10年,设计供水保证率为95%。工程施工区对外交通以公路运输为主,有通村公路通过,取水建筑物和输水管道部分材料需人工二次倒运。根据工程的施工工序、施工条件和施工特点,按照便于管理的原则,将本工程施工分为土建和管道安装两个部分。工程施工总工期为3个月,即从2012年的7月至10月。本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自然

15、环境方面,由于施工工程运行等活动对水环境、陆生动植物等自然环境因此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但在采取相应林草措施和工程措施后,大多不利影响可以得到预防和减缓。工程静态投资6.81万元,总投资6.8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5.85万元、其它费用0.96万元。附:工程特性表村镇供水工程特性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值备 注一工程技术经济指标1设计水平年年2021 2供水规模m3/d103年供水量万m3/y0.324供水受益行政村数个15供水受益人口人123设计受益人口6饮水不安全人口人1227受益学校所18企事业单位个9居民用水标准L/(人d)6010最小服务水头m511时变化系数Kb1.512日变化系数Kb2

16、.513设计概算投资万元6.8114人均投资元/人553概算投资/供水受益人口15人均管网长度m/人13.82输配水管长度/供水受益人口二主要工程及设备1取水设施座12输水工程km0.83净配水厂座4调节构筑物座15供水管网km0.9含主管网及支管6入户工程三工程概算万元6.811建筑工程费万元5.852设备及安装费万元3临时工程万元4其他费用万元0.965基本预备费万元四水价分析供水成本元/m3建议水价元/m3供水盈亏平衡点m3/d(附图1、工程地理位置图)(附图2、供水工程管网平面布置图)2、项目区概况及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项目区自然情况 池河镇草庙村小学位于池河镇以北2.6km处。项目

17、区属秦岭南坡低中山河谷地带,北高南低,南北较长,东西狭窄,平均海拔400600m,最高新寨子647m,项目区山势较矮,坡度稍缓,局部陡峻,沟壑纵横,河溪交错,有山有川。农户多居住在第四纪河流冲积物组成的河谷阶地及河谷两岸的冲积原地。土壤以黄棕壤土为主,沿河谷两岸有黄泥土、水稻土、黄砂土、山上为棕色森林土,是本县的粮油集中产地。项目区地处秦岭南坡,属中部河谷丘陵温热湿润区,气候温和湿润,热量充足,雨水丰沛,四季分明。该区光热资源十分丰富,为全县之首。历年0积温高于5200,10积温高于4400,20积温高于2350。年平均气温14.0,最冷月气温在2以上,最热月气温在25.5以上,极端最高气温4

18、1.4,极端最低气温10.2。四季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大于242天,越冬期小于66天。410月降水大于800mm,湿润度大于1.10,年太阳辐射106107千卡/cm2,日照时数在1800小时左右。项目区属长江流域汉汉水系,境内河流以池河为主。池河为石泉境内汉江的大支流,总流域面积1033km2,总流长113.9km。项目区所含流域面积较大的支沟为小溪沟,流域面积1.28km2。项目区地质属秦岭中段加里东褶皱带,是由中生代燕山运动开始奠基的,因受多期造山运动的影响,构造比较复杂,断裂发育。岩层产状走向北西280332,倾向北东,倾角4875。区域分布有厚度相当大的中上寒武纪灰色石英云线

19、结晶灰岩,河床及岸边阶地上堆积有砂卵石冲积层,两岸山坡及坡顶分布有少量坡积残积物,岩基中埋藏有裂隙潜水,透水性不良,河道两岸未见有泉水出露。近代河床砂卵石冲积层中埋藏有孔隙水,由于该水层直接由河流补给,水量比较丰富,其渗透系数在500100m/日之间。近代的构造运动表现为山峰的间歇性上升与河流的间歇性下切,形成了一系列高山峡谷,并于河流两岸留下了数级基座阶地。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项目区位于级区域内,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2.2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池河镇草庙村为池河工业产业发展重点村,草庙村辖9个居民小组,1个村级小学,总户数325户,总人口1248人,耕地面积16

20、16亩(其中水田687亩)。产业布局以蚕桑、大棚蔬菜及畜牧业和民营经济为主体。现有桑园300亩,年养蚕约1500张,年产茧75吨,产值达到210万元;畜牧业年出栏生猎3000头,年畜牧业产值达到300万元。2011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848.6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2.3项目区供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草庙村小学供水现状大体上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饮水水源为学校左侧附近的庙沟的一老式水井取水,水量不够,仅解决了几户的供水问题,学校到冬季枯水期经常没水吃;再有附近群众只能采取在庙沟沿线挖小型土坑集水。二是无过滤设施,水质得不到保证。三是大部分住户采用原老式塑料管引水,管子质量不高

21、,易损坏,渗漏,供水质量不高,且该塑料管达不到安全饮用水引水管标准。少数村民还在采用肩挑人抬山浸水或庙沟的地表水。近几年,随着供水人口及范围的急剧增加,需水量的加大,现有供水设施已完全不能满足供水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供水水量不足、保证率低;2、供水水质差,无净化处理设施;3、供水设施老化、管网渗漏严重;4、运行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设施、措施不到位。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目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为解决群众的饮水安全提供了政治保障和政策。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发展农村经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贸市场发展迅速,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加之迁移式扶贫

22、,由高山迁到低山,农村水泥路面铺设,交通更趋便利,从事商品经济交流、投资的人口剧增,饮水安全越来越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根本问题,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解决这项安全饮水工程是非常必要的。当地群众迫切需要建设该供水工程,并愿意承担工程日常维护管理费用。本工程的建成,将扩大草庙小学及该村9组供水工程覆盖范围,提高自来水普及率,供水量和质量将会得到保证和改善,从而将极大的改善项目区的供水现状,将对项目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2.5项目区供水规划及供水范围1.本次涉及解决草庙村小学饮水不安全人口122人,本次设计供水人口为123人,设计供水规模10m3/d。根据区内地理位置及地形

23、条件,拟选学校左侧的小溪沟地表径流修建集水井过滤池取水作为本次的设计供水水源,该水源的水量及水质均能满足饮用水安全要求。拟建供水工程主要建筑物由取水枢纽、输水管道、蓄水池、配水管网组成。2. 规划设计依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L2522000)、防洪标准(GB5020194)、安康地区实用水文手册、给排水设计手册、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J1386)、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陕西省村镇供水工程初步设计要点、陕西省石泉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集。3确定供水规模的原则考虑当地用水实际确定用水量;充分利用建成的供水设施;考虑自备水源的能力供水;按项目供水工程规模

24、核定。3、工程建设条件3.1项目区自然条件项目区地处山间丘陵地带,高低起伏,地势不平坦,高差约200m。池河支流小溪沟自项目区西北向东南贯穿。该村对25以上陡坡耕地实行退耕还林后,更是植被良好,山青水秀,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较好,适合种植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也是旅游避暑的好地方。气候温暖湿润,热量充足,雨水丰沛,四季分明。通村公路直达项目区,交通过输便利。3.2区域水资源概况项目区属长江流域汉汉水系,境内河流以池河为主。池河:发源于宁陕县腰竹岭。经镇安县入石泉县迎丰沟,为上池河;又南流至大坝为中池河;东南流至池河镇为前池河,最后从东往西流至莲花石注入汉江(本县后柳镇附近

25、)。池河为石泉境内汉江的大支流,总流域面积1033km2,总流长113.9km。县境内流域面积为343.78km2,县境内流长51.89km。多年平均流量3.857 m3/s,多年平均径流量12190.938 万m3,流域中心径流深为354.6mm。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899.2mm,但分配不均。且水低人高,水资源利用率低,成本高。根据陕西省石泉县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报告集查得我县地下水补给模数为6.4259万m3/年km2,查得池河沿岸180 km2面积内的可开采模数为2.0。池河地下水储量1197.306万m3,地下水可开采量366.3 万m3。另外,在山区小沟流中由于岩石裸露,河

26、流坡度大,覆盖层浅,则地下径流就是河床中比较稳定的基流部分,不需开采即可引用,项目区所含流域面积较大的山区小沟流有小溪沟和庙沟。小溪沟流域面积1.28km2。庙湾控制流域面积为0.43 km2。3.3工程地质3.3.1区域地质本区大地质构造位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内,构造线呈NWWSEE向展布,除局部出现穹隆状背斜隆起外,多以线状褶皱为其特征。项目区远离月河大断裂(水平直线距离大于20km),地层一般呈单斜状产出,除层间挤压褶曲较发育外,较大范围内构造简单,无断裂发育,处于区域构造相对稳定地带。项目区位于地震峰值加速度0.05g区,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其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

27、度。3.3.2工程地质本工程主要建筑物由取水构筑物、输水管道、蓄水池、配水管网组成。 1、取水枢纽:取水枢纽位于草庙村9组小溪沟,拦水坝出露地层为中泥盆统上韩城组(D2H2)灰绿色钙质片岩或钙质云母石英片岩,夹有薄层灰岩。呈单斜产出,岩层走向NWNE,倾向NE2024,倾角7280。岩坡岩体总体完整稳定。河谷出露河床冲刷的基岩,较完整。坝肩也出露较完整基岩。2、引水管线:管道沿线多为岩石区,主要以灰质板岩、页岩为主,节理发育,表面风化,风化厚度0.50.1m。地质条件良好,基础稳定,无滑坡崩塌地段。3、蓄水池:建筑物布置在一斜坡地带,坡度平缓。地表覆盖碎石土、耕植土覆盖,厚度13m;覆盖层下为

28、基岩,岩性为灰色、灰绿色钙质片岩或千枚岩夹灰、灰白色灰岩组成。山坡稳定,无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现象,岩层被第四系残坡积物覆盖,厚度不大。4、配水管网:管网从蓄水池至用户,管道埋入耕地两边,管道沿线主要为黄泥土,有部分岩石区,主要以灰质板岩、页岩为主,节理发育,表面风化,风化厚度0.50.1m,地质条件良好基础稳定,无滑坡崩塌地段。 3.4建筑材料县境内有年产15万吨的水泥厂,可为工程建设提供常规优质水泥;工程所需砂石料可自池河砂厂拉运,所需石料可就近开采,建筑材料丰富。4、工程规模4.1设计范围、供水对象及设计水平年设计范围为池河镇草庙小学共计不安全饮水人口122人。设计供水123人。本次设计

29、供水工程的现状水平年确定为2012年,设计年限n=10年。4.2需水量预测1.用水标准居民生活用水量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本着节约水资源和满足用水需求的原则,结合当地发展实际,采用60L/人日。人口自然增长率6,设计供水年限为10年。牲畜用水根据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3102004),猪:30/头/天;牛:50/头/天。公共建筑用水量没有学校的村庄,可不计此项。有学校的可按以下方法计算:联村集中供水,有学校的村庄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510%计列,或按在校师生人数乘以用水定额(1020L/人日)。乡镇供水,一般按居民生活用水量的1025%计列,或按在校师生人数乘以用水

30、定额(1525L/人日)。在校师生人数与农村居民人数不得重复计列。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按上述之和的10%计列。消防用水量:只安装消防设施,不计用水量。2.用水量计算居民生活用水量:W=Pq/1000 (3.1.21)P=P0(1+r)n+ P1 (3.1.22)式中 W居民生活用水量,m3/d;P设计用水居民人数,人P0供水范围内的现状常住人口数,其中包括无当地户籍的常住人口数;r设计年限内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可根据当地近年来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确定;n工程设计年限,a;P1设计年限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总数,可根据各村镇的人口规划以及近年来流动人口和户籍迁移人口的变化情况,按平均40增长率确定;

31、q最高居民生活用水定额,可按表3.1.2确定, L/(人d)居民用水:P=P0(1+r)n =122(1+6)10=123人Q1=12360 /1000 =7.38m3/d公共建筑用水:Q27.3810%0.74 m3/d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Q4=(Q1 Q2)10%=8.1210%=0.81m3/d最高日用水量计算:Qd= Q1 Q2 Q3 =8.93m3/d最高日平均时用水量计算:Qcp=Qd/24=8.93/24=0.38m3/h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计算:(配水管网)Q=knQcp=2.50.38=0.95m3/h4.3供水规模的确定供水规模(最高日用水量)=居民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

32、水量+管网漏失水量和未预见水量=8.93m3/d。供水规模取整数确定为10m3/d。5、水源选择5.1水源选择的原则和要求(1)有多处水源可供选择时,应对其水量、水质、投资、运行、成本、施工和管理条件进行全面的经济比较后择优选择。(2)水源水质应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3)水源选择应考虑安全、经济以及便于水源保护等因素。5.2地表水水源项目区的地表水水源有池河干流、发源与该村的池河支流小溪沟及庙沟。池河河床低于供水区域,不作为地表水考虑。小溪沟流域面积1.28km2。庙沟控制流域面积为0.43 km2。5.2.1径流分析项目区内小溪沟流域面积1.28 km2,水质清澈,但无实测流量资料,

33、经问询当地百姓小溪沟多年流量情况和对现场进行踏勘测试,最枯月经常在1月份,经在最枯月采用PE管测算,仍有满50管径的流量,按平时经济流速v=0.77m/s,经调查初步推算多年平均流量约为5.44m3/h;而计算出的最高日高大时用水量为0.95m3/h。由此可见枯水季节仍有可供该组人员饮用的水流,水源有保障,落差也满足自流引水条件。故选择在水源丰富、条件有利的小溪沟修建截渗坝,采用自流引水模式。既利用了水源,且供水成本低,便于维护管理。抗震裂度为六度。另一可引水水源为庙沟,即现状引水水源,但调查当地百姓,称现状水源在冬季还不够PE25管径的常流水,经常靠渗水,水量很小,故本次不对庙沟径流进行分析

34、。5.2.2设计洪水根据引水枢纽工程引水流量2m3/s,工程等别为小(1)型等工程,防洪标准采用10年一遇洪水设计,20年一遇洪水校核。池河流域地处秦岭南麓,天气主要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环流的影响,全年降水量多集中在59月,而暴雨多发生在79月。从安康地区实用水文手册,年最大1、6、24小时点暴雨均值变差系数等值线图上可看出,设计流域内具有暴雨量大,且年变化相对较大的特点。池河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多集中在69月,10月受淋雨的影响也有洪水发生。从洪水特点来分,可分为桃花汛、夏汛和秋汛,以夏汛所占比重最大,洪峰也较大。池河流域山高坡陡,河道比降大,加之流域内暴雨量大集中,因此河道汇

35、流迅速,具有陡涨陡落、时短峰高的特点。用马池水文站的洪峰流量资料推求设计洪水,马池水文站有19712002年共32年实测为连续洪水资料, 项目区距马池水文站不超过水文站控制面积的5%,根据安康地区实用水文手册规定,可直接采用水文站资料(实测流量)结合历史调查洪水成果进行频率计算。我们参照马池水文站洪水资料,对小溪沟坝址处的洪水计算原则是多种方法,分析比较,合理选用。a、洪峰面积相关法(经验公式)根据安康地区实用水文手册,其计算公式为:QN KN.Fn(m3s)式中:QN重现期为N的设计洪峰流量(m3s);F工程区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根据1:10000的地形图上量得工程点以上汇流面积为0.33

36、km2);KN、n重现期为N的经验关系式参指数。因该流域属汶池地区,由安康地区实用水文手册查得,n0.707。同时查得:N20年 KN13N10年 KN9.9由以上公式,结合所查得的参数。经过计算,得出不同重现期的洪峰流量如下:不同频率下的洪峰流量序号汇流面积(平方公里)不同频率下的流量Q(m3/s)P=5%P=10%10.335.944.52b、综合参数法根据手册6-3式:Qp=FJ式中:Qp设计频率为P的洪峰流量(m3/s);F设计流域面积(平方公里),F=0.33km2; J主河道平均比降(千分率的分子值),实测坝址处平均比降为14.4;H6P设计频率为P的六小时总暴雨量(mm);K6P

37、设计频率为P的六小时暴雨模比系数;n、分区综合的经验性指数,因该区域位于汶池区,查表安康地区实用水文手册6-5得=0.75, =0.65, =0.4, =0.11。由安康地区实用水文手册图5-4、5-5查得:=55mm,Cv=0.504,再以偏态系数Cs等于3.5Cv的关系由皮型曲线模比系数Kp值查得:K5%=1.99则 H20%=1.9955=109.45mmK10%=1.66则 H10%=1.6655=91.3mm经计算得:不同频率下的洪峰流量序号汇流面积(平方公里)不同频率下的流量Q(m3/s)P=5%P=10%10.337.155.8c、面积比拟法该流域汇流入池河,池河段建设有马池水文

38、站,项目区距马池水文站3公里,马池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为984km2。项目区距离在马池水文站控制流域面积的5%以内,因此可以采用面积比拟法进行计算,经调查马池水文站的水文资料,本工程区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F0.33km2,按安康地区实用水文手册,其计算公式为Q设(F设F参)23Q参,计算出的不同重现期的洪峰流量为:不同频率下的洪峰流量区名汇流面积(平方公里)不同频率下的流量Q(m3/s)P=5%P=10%马池水文站98414301060小溪沟坝址0.336.905.12三种方法计算出不同频率下的洪峰流量为:不同频率下的洪峰流量序号计算方法不同频率下的流量Q(m3/s)P=5%P=10%1洪峰面积

39、相关法5.944.522综合参数法7.155.83面积比拟法6.905.12平均值6.675.15设计洪峰流量的选用:根据对小溪沟历年洪水的走访了解,根据计算3种方法的平均值与面积比拟法的计算结果比较接近,本次设计采用3种方法的平均值进行计算的洪峰流量为本次坝址处的的设计洪峰流量:设计不同频率下的洪峰流量序号汇流面积(平方公里)不同频率下的流量Q(m3/s)P=20%P=10%10.336.675.155.3地下水和泉水水源经实地调查,项目区内地下水水源丰富,但开采难度大,且距离供水区域较远,与引用小溪沟的地表水相比,既不经济也不现实,所以不将其作为本供水工程的水源选择方案。供水区无其它泉水水

40、源。5.4水源水质分析经过对草庙村9组周边水源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拟选用小溪沟的地表径流做为本工程的饮用水源,经安康市疾病控制中心对小溪沟的地表径流进行检测,符合国家饮用水水源卫生标准。5.5水源论证及水源的确定项目区河流分布众多,水源丰富,可引、可提、可净化,本着安全、经济、技术可行的原则,依据各水源特点,提出以下二个可行方案进行比较。一、选择小溪沟地表水作为水源。该水源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施工难度小,一次性投资,且管线短,从取水口到项目区具备重力自流引水供水条件。二、选择池河地表水作为水源,该水源水量充沛,水质一般,需扬水80m提取。方案一水质优良,引水管线长800m,工程投资较方案二小,而

41、且运行成本低,取水点受洪水影响小。方案二较方案一,提水扬程太大,增设电力供电设施成本及机电设备成本,且运行费用高,取水井受池河洪水影响较大,易遭洪水冲毁。从本县以往解决农村饮水工程的经验来看,农村饮水工程不宜采用动力供水。在以往兴建的多处动力提水工程中,目前还仍运行正常的很少,大部分农民群众的经济水平还不能承受动力提水、制造净化水的高额水价。综上所述,选择方案一比较符合项目区目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实际,符合当地的水工环境。因此选择在小溪沟水源作为本次设计引水水源。6、工程总体布置6.1设计依据及原则6.1.1设计依据(1)石泉县城关镇发展规划。(2)村镇供水工程相关规范、规程。6.1.

42、2设计原则(1)支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村镇居民安全饮用水的可持续。保证水源、工程、管理运行的可持续性。(2)以解决生活供水为重点,充分利用已有水利工程,有效降低工程建设投资和运行费用。(3)认真调查供水区现状,找准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供水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宜改造则改造,能集中则集中,需延伸管网则延伸。(4)综合当地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情况,合理确定用水标准和供水规模。以解决当前群众饮水需要为主,同时兼顾长远发展的需要。(5)以县自来水公司或乡镇供水站为依托建立健全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加强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稍水质检验和监测。(6)坚持群众自筹和政府扶持相结合的投资政策。(7

43、)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农村供水工程长期有效发挥效益。 6.2工程等级、类型和设计标准6.2.1工程等级及类型工程等级根据国家防洪标准有关内容合理确定。本工程等级属小2型等工程。6.2.2工程设计标准(1)水质饮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要求。在本地区,其水质应符合农村实施(生活用水卫生标准)准则中的要求。(2)取水方便程度本工程设计为供水入户。(3)服务水压供水入户:本次供水工程最远点或最高点的农户供水入户自来水龙头水压为5m。供水水压应满足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设计时,对很高或很远的个别用户所需的水压不宜为控制条件,可采取局部加压或者设集中供

44、水点等措施满足其用水需要。配水管网中用户接管点的最小服务水头,单层建筑物为510m,两层建筑物1012m,两层以上每增加一层增加3.54m;当用户高于接管点时,尚应加上用户与接管点的地形高差。配水管网中,消火栓设置处的最小服务水头不应低于10m。用户水龙头的最大静水头不宜超过40m,超过的应采取减压措施。6.2.3工程防洪标准按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1278)、防洪标准(GB5020194)查知,本工程为小(1)型等工程,其设计洪水重现期N=10年,校核洪水得现期N=20年。6.2.4工程抗震标准根据陕西省工程抗震设防裂度图,本工程所在地区的抗震裂度为六度地区,因此工程抗震

45、设计裂度按六度设防。6.3总体布置原则(1)充分利用地形条件,拟定供水方式及工艺流程相结合,合理确定供水线路,缩短供水线路,优化建筑物布置,节约土地资源。(2)节约投资原则。工程布置应考虑尽可能与现有工程设施相结合,避免不必要浪费,节约投资。(3)运行经济原则。合理确定水源取水方式,线路走向及建筑物布置,合理采用分区、分压供水,尽可能大的实现重力供水,降低运行费用,建筑物位置尽量选择在路边,方便施工和运行管理。6.4供水系统根据工程水源及实际用户地形条件,供水采用重力式自流供水方式,自小溪沟修建截渗坝式过滤池,进行简易过滤后通过引水管道自流至高位水池,再自流到用户,无需加压。主管、支管,入户管道根据管线最短的原则布置,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