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调查报告惠州.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5774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调查报告惠州.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社会调查报告惠州.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社会调查报告惠州.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社会调查报告惠州.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调查报告惠州.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调查报告惠州.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XXXXXXXXXXXXXXXX社会调查报告题目 惠州的文化建设 班号 XXXXXXXXXXXXXXX 姓名 XXXXXX 学号 XXXXXXXXXX 专业 XXXXXXXXX 内 容 简 介惠州是南粤的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源远流长的历史。宋代时期苏东坡曾寓居惠州,近代又出现了廖仲恺、叶挺、邓演达等历史名人。廖仲恺先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我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和近代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廖仲恺先生祖籍家乡就位于我市惠城区陈江镇幸福村。廖仲恺先生曾追随孙中山多年,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崛起立下了丰功伟绩,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仲恺精神。仲恺精神就是廖仲恺先生为拯

2、救中华而不断图强进取的革命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为民,其内涵主要包括:爱国为民、图强进取,执着追求、矢志不移,勤奋实干、廉洁奉公,坚韧不拔、勇于牺牲。而为了纪念廖仲恺,更是建立了仲恺大学,进一步学习和弘扬廖仲恺先生的革命精神,充分挖掘惠州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宣传和利用历史名人的综合价值,对促进惠州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文化惠州有着深远的意义。报告内容一、 调查背景2003年,中共惠州市第八次代表大会作出了建设文化大市的战略决策,明确要求充分挖掘和利用惠州历史文化名人的效应,推进惠州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随后召开的全市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和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也把文化建设纳

3、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四东文化”(即东坡寓惠文化、东征文化、东纵文化和东江客家文化),并要求在各项经济活动中,注意把历史文化名人贯注其中,充分发挥其在各项经济活动中的拉动和影响效应。惠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是从当前广阔的社会背景出发对城市发展定位和发展道路做出的必然选择,有充分的依据。二、 调查资料1、 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惠州的建设是以经济为基础的,经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文化又推动经济的发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惠州的建设,必将大大地改善惠州市经济运行的质量,使历史文化古城的文化优势逐渐转化为巨大的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在优化结构

4、布局,提高运行水平,增强总体实力方面取得质的进步。直接推动惠州市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惠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进步首先是直接推动惠州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惠州是一个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融人文景观和生态景观于一身,1.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中了山、海、林、湖、泉、瀑、岛等自然资源和众多的人文历史古迹达900多处,属景点高密度分布区,是广东旅游资源大市之一;其次是推进文化事业的全面繁荣,加快惠州文化产业的发展。参照国内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经验,历史文化资源可供挖掘利用的附加值很多。丰富的人文历史资源不仅为影视戏剧的创作和出版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而且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和

5、可能性。除了直接推动城市文化设施等标志性建筑的落成,进一步丰富城市的文化产品,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促进文化人才群落的形成,增强文化对外开放的优势外,还将推动城市演艺娱乐、广电出版、科技教育、信息服务及体育卫生等产业的竞相发展,最终成为惠州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柱。2、 实施文化定位推动战略文化定位推动战略,指的是惠州市的文化建设要有一个合理、明确的定位,使之凸显惠州的文化特色,进而扩大惠州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推动惠州市的文化建设与全面发展。文化定位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其实质就是要打造城市的品牌,形成城市的品牌效应。城市的科学定位,为城市的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正确导向,也使城市的文化建设

6、有了扎实的根基,而且会产生一定的波及效应,推动城市文化产业的兴起和扩张。目前,关于惠州市的城市定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从惠州未来经济发展的态势将惠州定位于国际石化与数码名城;二是根据惠州的生态环境与资源,将其定位于南中国海的生态城市,强调要将惠州打造成国际生态文化走廊;三是根据惠州城市文化的底蕴,将其定位于“四东”文化汇聚的城市。上述定位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惠州的特色,有利于惠州今后的发展,但从惠州历史文化的渊源及相互联系看,我们认为,将惠州的文化定位为东江客家文化城市有利于扩大惠州在海内外客籍华人中的影响,有利于打造惠州的城市品牌首先,从“四东”文化的联系看,客家文化始终是源。惠州的居民大部分

7、是客家人,讲客家话,吃客家饭,受客家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东江客家菜就是东江客家文化的代表作。东坡寓惠文化主要是苏东坡在惠州居住期间留下的,从本质上讲也是客家文化,而在以后早已融入东江文化之中。而东征文化和东纵文化是当时的大革命与东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一定程度上说,也是岭南文化的结晶,其中也蕴涵着东江客家文化的影响。其次,从东江客家文化的发展看,惠州地区在近百年中涌现了一批像廖仲恺、叶挺这样的历史名人,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是惠州人的骄傲,是客家人的光荣和自豪,实际上是东江客家文化直接熏陶培育的结果。所以,打廖仲恺和叶挺等历史名人的牌,实际上是打东江客家文化的牌;弘扬仲恺精神,实际上

8、是弘扬东江客家文化精神。再次,从客家人南迁的历史联系看,赣州是客家摇篮,梅州是客家之都,惠州则是客家人走向海外,走向鼎盛的汇聚地,是客家之流。惠州市应充分利用这一优势,争取承办世界客属恳亲大会,以扩大惠州在海外客家华人中的影响。3、 历史文化保护工作文化既是国家的魂,同时也是民族的根;文化可以化人,艺术可以育人;有什么样的文化根系,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什么样的艺术理念,就有什么样的人格品德;历史不仅是人民创造的,同时也是人民推动的;文化艺术不仅是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同时也是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越是自然的、传统的文化艺术,就越有人类共生共享的文化品位;保护和挖掘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9、不仅是后人们的历史责任,同时也是后人们的政治使命。近几年来,我市文艺创作工作立足惠州,突出特色,取得了喜人成绩,具体体现在:清晰的工作思路已经确立;响亮的品牌已经树立;良好的机制已经创立;超前的地位已经建立。我市精心打造全国儿童剧创作基地、弘扬客家山歌、发展龙门农民画、保护惠州渔歌等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艺工作思路,及在这一思路指导下的文艺创作的日益繁荣发展,使我市文艺创作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三、 分析资料近几年,我市充分的意识到了保护惠州渔歌的重要性,并秉承着“保护好历史文化,不断创作时代精品,繁荣我市文艺创作”。我市主要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要以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载体,增强文化的影响力

10、;二要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为抓手,增强文化的支撑力;三要以发展文化事业产业为突破,增强文化的创造力;四要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重点,增强文化的创新力;五要以提升文化惠民水平为目标,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当前,要尽快启动重建东坡祠,抓紧开展水东街二期项目论证工作,着手制订宾兴馆修建方案和开展惠州美术馆选址工作。同时,启动全市历史文化资源调查,将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纳入市级文物保护清单并依法给予保护,加快修订完善古村落、古街区修复计划。四、 总结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文化事业让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和发展提供了智力的支撑和不竭动力,并且对一个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提供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我市较为突出的象棋文化来说,由于本市的国际象棋大师吕钦的影响,我市的文化广场主要以象棋文化广场为主,并且象棋的文化和精神在本市中得到大力的宣传和推广。让本土市民茶余饭后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活动的同时,并且让社会更加关注我市的文化。我们应该要继续发展下去。让我们的城市变成一个品牌。让这城市文化这个品牌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在本次的社会调查中,我发现我对本市的文化还不是非常了解,正因此我才从中获益良多并且对本市的文化的了解再加深了一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