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5808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 项目总论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112 开发公司 113 承担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单位 1 .1. 4. 研究工作依据1. 1 .5. 项目建设和内容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 市场预测 122 项目建设进度 12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4 项目综合评价结论二、 项目投资环境和市场研究21 市场宏观背景211 全国投资环境212 深圳市投资宏观背景213区域发展及前景预测214 宏观市场与本项目发展借鉴 22 区域市场分析 221 区域市场界定 222 供给分析 223需求分析 224 典型物业调查 225 市场分析有关结论 三、 项

2、目分析及评价31 地块解析311 交通条件312 地形、地势313 规划限制条件32 项目SWOT分析33 项目评价四、 市场定位及项目评估41 项目定位42 方案评估意见五、 项目开发建设进度安排51 有关工程计划说明52 施工横道图六、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1 项目总投资估算 62 资金筹措 七、 销售及经营收入测定71 各类物业销售收放估算72 销售利润八、 财务与敏感性分析81 赢利能力分析82 社会效益和影响分析九、 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91 拟建方案的结论性意见92 项目风险及防范建议一、 项目总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本项目位于深圳市宝安区龙华镇,北临东环二路,南临

3、龙华国土所,西临新华中学,地块编号为A82-0041,项目一期已于二OOO年成功开发建设,现进行二期的开发,项目名称为“新华苑”(二期)。. 1.1.2. 开发公司新华苑(二期)将由深圳市源发实业有限公司全资独立开发。源发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已独立或合作开发了乐景花园、源发大厦、源胜大厦,龙胜大厦,新华苑一期等多个项目,有丰富的地产项目开发经验和较强的资金实力。1.1.3. 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 由于本项目规模较小,总投资额不足3000万元,因此,由源发实业有限公司策划部担任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由于源发实业有限公司尚有几十万平方米的商住面积待开发,因而加强了公司人才建设,现

4、已组建完善了一支专业的房地产市场研究和开发管理队伍。1.1.4. 研究工作依据 本项目可性行研究依据为:深圳市特别是龙华房地产现状、深圳市工程造价信息、本项目的地块价值。1.1.5. 项目建设和内容 新华苑(二期)占地面积8384.80平米,规定计容积率面积29344.43平米,容积率为3.5,其中住宅27945.18平米,商业1399.25平米。 1.2. 可行性研究结论1.2.1. 市场预测结论 目前龙华房地产市场价格情况,住宅售价在3300元-4000元/M , 一层临街商铺售价在10000元-15000元/M 。根据本项目所在地段优势和周边环境的优势,本项目住宅售价可达3500元/M

5、,临街铺面售价可达10000元/M 。保守估计,本项目的利润可达_1489万元。况且,随着地铁四号线的动工,龙华地产市场又掀起一轮热潮,许多在售项目的销售速度应于深圳市的平均水平,而且房价的增幅也大于全市平均水平。总之,本项目风险极小,利润可观,前景看好。1.2.2. 项目建设速度 本项目已在二OO三年即开始进行市场研究和方案设计,经过近一年的工作,现已基本完成方案工作。计划本项目于二OO四年七月动工,二OO五年十二月份通过竣工验收,并全部实现销售。1.2.3.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本项目的建设资金,完全使用开发商源发实业有限公司的自有资金。1.2.4. 项目综合评价 新华苑(二期)本身具有地

6、处龙华中心广场的地段优势和景观优势,又处在龙华这个升值潜力最大的热点片区市场,加上对项目的准确市场定位和优秀的方案设计,可以说,这是一个“短、平、快”的精品项目,风险极小,利润可观、前景乐观!二、 项目投资环境和市场研究2.1. 市场宏观背景2.1.1. 全国投资环境宏观经济环境状况2003年中国经济运行的形势,是亚洲金融危机以来最好的一年,不仅因为数据上出现高速增长,更需要注意的是经济运行中,出现了四个比较突出的亮点: 第一个亮点: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加快的同时,微观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民间投资大幅度低于国家投资的局面得到改观。值得注意的是,微观层面的增长不是靠行政干预,像当年国企脱困时实施

7、债转股、划账、降低利率等手段得到的,这些利润的增长是实实在在的。 第二个亮点:通货紧缩的趋势基本结束。在1998年2002年5年多的时间里,4年物价指数都很低。国家制定扩大内需的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都是为了解决通货紧缩问题。在2003年,生产制造价格指数和消费价格指数,双双终于出现上升。应该说物价指数出现上升的原因主要是经济增长内在的需求动力开始增长,市场的活力也逐渐增长。 第三个亮点: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中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从2000年前后开始,汽车业、钢铁业、石化行业,以及数码产品、通信、旅游、餐饮服务等行业,都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且,从目前掌握的数

8、据来看,这轮经济回升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各个行业的增长将是可以持续的。未来中国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以上,(上海已经超过5000美元),中产阶级在不断扩大,这是可以形成竞争力的。 第四个亮点:我们保持了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人民币汇率稳定,这说明我国金融系统抗风险的能力在加强。年,中国经济成功抵御了伊拉克战争和非典的两大冲击,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初步预测,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比上年提高个百分点。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持续、稳定发展并呈现十大趋势。l 现实经济接近潜在经济增长水平,有望增长l 社会总供求关系有所改善,物价水平小幅回升l 经济增长对就业带动作用增强,城乡就业有所增加l 外汇储备

9、增长减缓,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l 消费需求明显回升,消费结构继续升级l 投资增速高位回落,市场导向型企业投资依然活跃l 进出口恢复平稳增长,贸易顺差减少l 税制调整稳步推进,积极财政政策功能转型l 货币政策强化微调预调,货币信贷适度增长l 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各项改革向纵深发展2004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前瞻经济繁荣带动房市平稳增长 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是 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按季度统计, 去年一季度 增长, 二季度增长 ,三季度由原先发布的 修订为增长 ,四季度增长 。这表明连续6 年的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起了很大

10、的促进作用,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 一直困扰我国的通货紧缩压力的问题将进一步缓解, 我国连续6 年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取得了良好成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在2003 年即转负为正,2004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社会零售价格指数都将转入上涨趋势。 中国经济内在的自主成长的机制和能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运行正处于新一轮周期的上升期, 政策环境有利经济发展,同时外部环境改善,世界经济将走出低谷等因素都将促进2004 年国民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2003 年房地产市场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力量,同时高速发展的国民经济,不断提高的居民收入水平以及居民对改善居住条件的巨大需求的潜在,也必然成为支撑房

11、地产市场平稳发展的基础力量, 2004 年我国将把扩大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着力点, 作为我国近年来消费主要增长点的住房消费,2004 年将继续升温。 房产投资增长速度将趋于平稳 2003 年是我国房地产业自1998 年以来投资增幅最快的一年,在连续5 年年均增长近20%的基础上,2003 年前11 个月,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额达到8285 亿元,同比增长了32.5% 。据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局公布的数据,2003 年,中国房屋销售价格比上年上涨4.8% 。 2003 年上海房价涨幅超过20%,成为全国增长速度最快的城市,对于2004 年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市场出现各种预测。上海市已在土地供应、房地

12、产交易制度和交易方式、供应结构等方面采取等措施,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增长。 导致我国房地产投资增速过快的原因主要包括: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导致国民经济总投资的高增长,也影响了房地产市场;居民住房需求的上升以及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的放宽;房地产业的高利润率吸引大量资金涌入,造成房地产投资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成为总投资需求增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过三次经济过热,即1984 年-1985 年、1988 年-1989 年和1993 年-1994 年的经济过热, 这三次经济过热都是由于投资过高增长造成的。如果现在这种投资趋势进一步上升的话,可能会再一次引发经济过热。 针对这种危险,2003

13、 年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2004 年经济政策环境将保持平稳,政府将逐步加快土地市场,房地产金融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制度建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统计局预测2004 年第一季度房地产业企业景气将略有回调,不过仍会高于上年同期水平或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 2004 年政府在肯定和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同时,将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通过加强土地市场建设, 压缩房地产信贷,加快和完善房地产信息收集系统等,抑制部分地区增长过快的房地产投资,适当控制房地产市场价格, 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防止泡沫经济产生危害国民经济和社会安定。 房地产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l 中低价房将逐步成为市场主

14、体 目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部分高档、大户型住宅空置,而可供老百姓挑选的房子少而又少的现状。2004 年,建设部将通过房地产项目规划、土地供应等调控手段压缩单位和个人自建住房的比重,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进行调控,从而提高我国房地产的市场化程度,发展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商品住宅,以满足更多普通百姓的购房需求。 2004 年,建设部将继续加大对各地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力度和管理,满足更多普通百姓的购房需求。建设部住宅与房地产业司副司长沈建中说:“我们国家中低收入家庭是我们房地产市场里面消费的主体。所以从结构调整的目标来看主要是要更多的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要更多的来提

15、供一些中低价位、中小户型的产品,来供应市场,来满足中低收入家庭的需求。” l 房地产二级市场进一步发展 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住房品质成为消费者新的置业观念。二手房的大量入市为消费者提供了极大的选择空间,2004 年房地产二手市场将得到将受到更多消费者的推崇。“置业升级”不仅提高了百姓的住房品质,也为实现房地产一、二、三级住宅市场的联动起到了极好的作用。,据个人状况从低到高的梯级消费模式不仅活跃了整个房地产市场,也为处在不同生活阶段的百姓提供了安居的最佳选择。 被称为一级半市场的“空置房”市场将因政策及市场等因素而大幅放量,空置房因其具备价格便宜、无期房风险、投资及自住价值

16、较高等优势而受到购房者的格外青睐,“有人没房住,有房没人住”的空置房现象将得到有效改善。空置房的大量上市,将成为促进社会经济机制正常运转,解决百姓住房问题的有效途径。同时,与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相比,投资房地产的收益率和稳健性着实对投资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并且地产保值、增值的功能最为明显,投资性置业将使一部分投资 客趋之若鹜。年,住房改革制度成效将逐渐显露,百姓在满足居住需求后,会在投资意识的引导下投资房产。随着几年来一手商品房投资回报率的下降,二手房将因其价格低、地段好、物业配套成熟而成为重点投资对象。 l 商铺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2003 年全国各地普遍出现商铺的投资热潮。多家外地、外籍大型商

17、家已经或计划入驻北京; 天津商铺投资市场也开始启动,外来投资者逐步增加;上海市10 月初的投资型房产展示交易会上,黄金地段的商业用房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杭州商铺投资市场走势依然活跃;深圳也有更多的中小投资者开始密切关注商铺市场的投资。随着2003 年开发量的增长,商铺的供求关系正趋于缓和, 商铺资源的稀缺性开始弱化,但专未来几年,商铺市场的总体状况将是铺源充足,但仍然需求大于供给。这种供求不平衡的状态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的需求:一是国内商业企业的需求;二是外资进入中国的需求;三是国内其他投资者的需求。 目前上海商铺的平均回报率则达到8到10 。由于平均回报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因

18、此商铺的供应量持续增长。相关统计显示,未来3 年中上海新增商铺面积将达700 万平方米。从整个房地产市场来看,已经形成梯级型消费市场。商铺是一种好的投资工具,大部分的商铺会越用越升值,而商铺的抗跌性和抗波动性优于住宅房,商铺的投资趋势将加强。 另一方面,对于商铺结构不同的业态现在提出了越来越多的特殊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发展商在总体布局上进行详细论证,在规划阶段就趋于理性。 然而商业地产发展的速度应与城市区域商业发展相协调。目前中国中小城市商业发展有失衡的趋势,由于普遍缺乏消费能力,商铺市场的快速发展将带来较大的市场风险,因此对于中小城市的商业地产开发应持谨慎态度。 l 房地产金融市场进一步

19、多元化改革 2003 年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使房地产金融途径单一的弊端受到了广泛质疑,房地产金融市场中银行所占比例过大对于银行自身、房地产业以及国民经济,都存在极大的不安全隐患。 房地产开发属资金密集型产业,在成熟的房地产业中开发商的主要资金来源不是银行贷款,也不是上市发行股票,而主要通过债券、不动产基金和互助会等形式来自行筹资, 国内地产业的一个软肋就是资金途径单一化。 2003 年,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开始了多元化改革,房地纷纷拓展融资渠道,由于受当前各种因素的影响,各地主要采用了信托产品的形式,2003 年年末,全国出现了房地产信托热,但由于信托产品先天有一定的局限性,又受到严格的政策限制,并

20、不能完全满足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创新需要。 在今年股市转暖、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金融大背景下,出于比价效应,投资人在参照其它金融产品的收益率时,对信托产品的收益预期必然会大大提高,进而拉升了房地产项目投资的财务成本。一部分资金将会在股市投资收益预期提高的情况下,进入证券市场,从而分散对房地产的投资。 2004 年, 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将进一步进行多元化改革, 我国近3 个月以来房地产信托基金数量增幅达500%,房地产上市公司普遍提出或是正在进行大规模融资;另一方面,央行存款准备金上调、社会资金收紧;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发展多样化的金融机构,发展机构投资者和债券市场, 尤其是资产证券化、利率市场化

21、等等手段和措施,改变现在“一刀切”式的金融监管制度,同样也是房地产对金融行业提出的时代要求。 2.1.2. 深圳市投资宏观背景宏观面持续向好2003年,GDP:2860.5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7.3%;固定资产投资:946.4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73.77亿元,比上年增长29.1%。2003年,深圳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本市生产总值(GDP)达到2860.51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7.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46.49亿元,比上年增长20.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5073.77亿元,比上年增长29.1%。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影响下,2003年深圳房地产业继

22、续保持健康发展,房地产投资经过2002年的高速增长后,已开始呈现增速回落;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供求总量基本均衡、供求结构基本合理、房地产价格基本平稳的运行特征;各级房地产市场景气程度高,且需求持续旺盛。总体来看,2003年深圳房地产市场呈现健康、平稳、理性的发展局面。2.1.3. 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状况2003年,深圳房地产市场经历了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年初的SARS风潮、二十四小时通关,年中的CEPA的签署、国务院18号文下发,年末的宝安、龙岗城市化提速、加快国际化城市建设等等利好或不利因素,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年度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从整体来看,外部因素对深圳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并不显著,年度

23、房地产市场在需求持续旺盛的引导下,保持着快速、平稳、理性的发展,供求总量基本均衡,供求结构基本合理,房地产价格基本平稳。 房地产市场需求持续旺盛,需求增长势头趋于平稳,住宅、商铺需求持续增长 根据市规划与国土资源局网上备案预售合同资料显示,2003年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868.46万平方米,与去年的791.70万平方米相比增加了9.7%,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但增长势头已从去年23%高增长回复到1998年以来的平均水平,房地产市场需求增长势头已开始趋于平稳。 从销售商品房的类型来看,2003年我市住宅销售面积为806.56万平方米,比2002年同期增加11.34%,住宅销售面积占商品房销售总面积的

24、93%;办公楼销售面积为15.73万平方米,比2002年减少12.32%,办公楼销售面积占商品房销售总面积的1%;商铺销售面积为43.99万平方米,占商品房销售总面积的11%,比2002年同期减少5.11%。 从2003年各月份的住宅销售情况来看,住宅需求持续旺盛,销售面积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市住宅市场一直保持着 “一二季平稳、六九月飘红、年末劲涨”的销售规律;而2003年9月1日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发【2003】18号),使房地产行业及消费者的信心明显增强,促进了年末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并使全年住宅销售保持较高的增长。 根据1998年以来的销售统计,非住宅物

25、业中,写字楼销售总体呈现98年以来的平均水平,表明其买卖需求并非因宏观因素的利好而出现较大变化,除极个别写字楼能做到大部分出售外,多数写字楼继续呈现租、售并重的局面。商铺物业尽管今年有所减少,但仍保持着去年的销售规模,实际销售量高于19982001平均销售水平近两倍,表明商铺物业买卖需求继续旺盛。 图1 2003年各月份住宅销售面积图(单位:平方米)住宅新增供给明显下降,住宅市场整体呈现“供”小于“求”的局面 2003年,我市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854.3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19.27%,其中住宅批准预售面积为694.42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下降27.77%,供给下降幅度较大。 总体来看,

26、刚刚过去的2003年是深圳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大调整的一年。针对2002年商品房供给增长过快的趋势,政府加大了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尤其是土地市场的宏观调控取得了显著效果。2003年,政府采取了特区内停止新批房地产用地、继续控制全年房地产用地供应(100公顷以内)、将存量土地纳入计划、取消特区外“购房入户”、启动房地产预警系统等等调控手段。随着系列房地产调控措施的出台,商品房供给增长过快的势头于年初得以遏制,房地产供给得到有效控制,并直接引至年度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从供求对比来看,2003年住宅批准预售面积比住宅销售面积少112.14万平方米,新增供求比为0.86:1,求略大于供。从2002年

27、全年住宅批准预售面积与住宅销售面积对比来看,2002年新增商品住宅尚有206万平方米未销售,因此2003年的市场供求状况有利于消化前年过剩的商品住宅,使房地产市场总量更加趋于平衡。 从各区域住宅新增供求对比来看,南山区和盐田区新增供给大于需求,龙岗区、福田区、罗湖区、宝安区均新增供给小于需求,尤其是龙岗区、福田区新增供求比分别达到0.58:1和0.66:1,这两区新增住宅供不应求现象较为突出,极有利于消化2002年的存量。表1 2003年各区住宅供求关系分析批准预售面积(万m2)比例(%)实际销售面积(万m2)比例(%)新增供求比罗湖区71.2810.2791.4911.340.78:1福田区

28、111.4716.05168.6020.900.66:1南山区270.9339.02215.9326.771.25:1盐田区22.833.2920.232.511.13:1宝安区132.6319.10163.1220.220.81:1龙岗区85.2812.28147.2018.250.58:1合计694.42100.0806.56100.00.86:1南山、宝安、龙岗区住宅销售面积所占比例上升较大,房地产市场热点西移和向特区外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 从各区的住宅销售来看,宝安、南山、福田、龙岗四个区的住宅销售面积分别占全市住宅销售总面积的20%、27%、21%、18%,南山区住宅销售面积仍然稳居首

29、位。从2002年和2003年各区住宅成交面积所占的比例对比来看,2003年南山区、宝安区、龙岗区所占的比例有较大增长,房地产市场热点西移和向特区外转移的趋势十分明显。随着特区内用地的日益减少,西部通道、地铁线的开通,宝安、龙岗两区全面城市化的启动,这种发展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 图2 2002年与2003年各区域住宅成交面积所占的比例图(外圈为2002年数据)各区住宅价格均有一定上涨,总体价格水平继续保持平稳 从价格来看,2003年按照建筑面积计算的住宅销售均价为每平方米5680元/平方米,与2002年相比上涨了2.55%。 从各区住宅销售价格来看,2003年各区住宅价格均有所上涨。2003年福

30、田区、罗湖区、南山区住宅均价为8211元/m2、7746元/ m2、6282元/ m2,分别比2002年上涨6.5%,16.1%,4.3%,而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住宅价格分别为3768元/ m2、3487元/ m2,分别比2002年上涨2.3%和3.23%。虽然各区价格都有所上涨,但由于特区外住宅价格较低、交易量所占比例大且价格增长幅度小,导致全市房地产总体价格水平上涨幅度不大。 近年来,特区内的罗湖区、福田区土地资源日益减少,房地产开发用地基本用尽,土地供不应求,导致2003年这两区住宅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由于近两年供应的房地产开发用地绝大部分集中在特区外,今后几年房地产市场热点必将继续向

31、特区外转移。随着特区外住宅销售面积所占的比重的加大,全市房地产市场平均价格仍将保持稳定。 目前,特区内商品住宅价格基本高于特区外一倍,且不同区域住宅价格差距较大。随着深圳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通关进一步便利、地铁的开通等,特区内外的差别将逐渐减少,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差距也将逐渐减小。住宅市场继续以三房、二房、四房为主力,居民居住水平不断提高 从销售住宅的户型来看,三房、二房和四房继续为住宅市场的主力户型,占住宅市场交易总量八成以上。其中,三房住宅的销售面积占住宅销售总面积的42%,二房住宅占住宅销售总面积比例为23%,四房住宅占住宅销售总面积的17%。从主力户型的价格来看,三房住宅的均价为每平方米

32、5006元,为成套住宅中最低的;二房住宅次之,达到5340元;四房住宅均价达到6464元。总体来看,主力户型价格比上年上涨2.5%左右。 从2003年和2002年销售住宅的户型结构对比来看, 2003年销售的住宅中四房的比重略有增加,三房的比重稍有减少,表明购房者消费水平和居住水平都有一定程度提高。 图3 2003年与2002年销售住宅的户型结构对比(上图为2002年数据)住宅销售价格分布基本保持稳定,价格结构基本合理从新增住宅的销售价格梯度分布来看,具有以下特点: 单价在4000元以下的住宅,均价3208元,占住宅销售总面积的29%; 单价在40006000元的住宅,均价5029元,占住宅销

33、售总面积的30%; 单价在60008000元的住宅,均价6917元,占住宅销售总面积的22%; 单价在800010000元的住宅,均价8846元,占住宅销售总面积的13%; 单价在10000元以上的住宅,均价12219元,占住宅销售总面积的6%。 由上述数据看,2003年住宅价格分布结构与2002年具有一定的差距,即8000元以下的中低价位住宅占总交易量的比例比2002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8000元以上的高价位住宅则上升5个百分点。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与今年特区内各个区域高价位住宅的热销有关,但是总体来看低价位和中等价位住宅仍占绝大多数,住宅价格结构基本合理,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 图

34、4 2003年与2002年住宅销售价格分布结构对比(上图为2002年数据)2.1.3. 区域发展及前景预测 龙华镇位于深圳市北部,毗邻福田区,全镇面积98万平方公里。 龙华作为深圳市的“后花园”,以超前的眼光,高起点,高标准进行全面规划,全镇城区面积52平方公里,已开发25平方公里,功能齐全,配套合理,获得“广东 省规划先进镇”称号。龙华被省、市、区分别定位为“广东省首批中心镇”“深圳市五个次中心之一”“深圳卫星城第一站,”“深圳物流园区”。今年,龙华撤镇改为街道办事处,再次揭开了龙华发展历史的篇章。龙华的各项经济指标多年均列宝安各镇前列,人均收入大幅增长。龙华交通四通八达,已发展成为连接特区

35、内外 ,珠三角地区的“黄金走廊“。现从龙华至皇岗口岸仅需十五分钟。地铁四号线的启动,更缩短了龙华与市区的时间距离,使龙华真正成为深圳的“后花园”。龙华的文教卫生也有较好的基础。全镇已有中学两所,小学20所,幼儿园19所,龙华中心小学民治小学分别是省一级学校和市一级学校。龙华医院和龙华人民医院具有先进的医疗设备和医疗水准。市政府将龙华镇靠近中心区一侧的19.38平方公里的土地规划为中心区后备住宅基地,使龙华与中心区已是血肉相连。地铁四号线进入实质阶段,使龙华的“城区”面目更为清晰。而相对于中心区约800元/M 的住宅价格。龙华仅每平米3000多元的住宅价格,显然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这也是众多房地产

36、商争相“屯兵”龙华的诱因所在。2.1.4. 宠观市场与本项目发展借鉴近年全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是否存有“泡沫”,是否过热的争论已进行了两年,然而房地产投资仍在稳步加大,房价仍大稳步上升。除杭州、温州等个别城市的房地产热度偏高外,全国房地产市场可以说是健康良性地发。国家对房地产信贷的严控也正是防止“泡沫”的有力手段。因此,本项目是在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中开发的。深圳市房地产市场相比全国更为健康,市场化程度更成熟,也更理性,近两年的“豪宅大比拼”“海湾大决战”“小户型大塞车”,看似刀光剑影,全都安全着陆。这说明,关键是你的适合做什么样的产品,你的产品针对何种目标市场。这种重市场研究,重产品创新的科

37、学态度,是本项目发值得借鉴的财富。2.2区域市场分析2.2.1. 区域市场界定: 本项目属于龙华片区市场,大致上与龙华街道办事处的辖区范围一致。而目标客户群则是龙华街道辖区人口,以福田区为主体的首次置业者和龙华街道办周边的城镇人口共同组成。2.2.2. 供给分析:龙华的商品房开发量在宝安区不算最大,但销售额和销量却一直排在前列。就发展形式而言,龙华片区是当前深圳市较为活跃且最有发展前景的片区之一:二线关扩建,地域上的优势共享,深圳市新中心区的优质配套(六大市政工程),成为新中心区“后花园”最大的居住区之一;地铁四号线开通在即;龙华镇是深圳市乃至全国的卫星镇,良好的生态环境、交通、市政配套加上人

38、才配备,使龙华的发展一天比一天好;表现在外资、台资、港资、中资大型企业的进驻;在房地产方面,最为明显的是到今年上半年为止,已有近100万的土地被各大名牌发展商成功圈走(城建圈40万,泰华圈13万,金地圈26万,龙华经济发展公司圈18万),加上万科和深圳物业集团及上海凯城集团等大型房地产开发商现有的土地发展量,龙华未来楼市定会是深圳市继福田区后的又一热点区域。但是就现状而言,梅林关外除万科四季花城、风和日丽、丰泽湖山庄、锦绣江南花园、美丽365等几个大盘外,其余项目的开发水平都比较粗放。不管从前期的规划设计、环境设计、户型设计,还是从后期的营销执行和物业管理,都未能做到规范化,更不用说超前意识;

39、而另一方面,许多项目在开发过程中未能站在消费者角度考虑问题,社区日常生活配套设施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小区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由于龙华片区是社区,一方面商业配套及市政设施不够,另一方面居民尚未建立在本片区消费的良好习惯。由于没有大型商场,居民若购买大件或耐用品要到市内购买,令这里中小型商家没生意或生意淡薄,导致这里的商品房面积未能进一步放大,价格也不能得到相应的提高。应该说,随着龙华地区居住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里商业用房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多,价格也会逐步稳定提高,尤其对于一些位处新旧商业中心、人流量密集的生活社区及交通便捷的大面积商铺,其价值将会首先被挖掘出来。龙华片区是当前深圳市较为活跃且最有发展

40、前景的片区之一,未来将会是深圳市继福田区后的又一热点区域。目前龙华房地产的开发、规划、设计、营销、社区配套尚处初级阶段。随着龙华地区居住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里的商业用房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多,价格也会逐步稳定提高2.2.3. 需求分析: 龙华的开发量在宝安各镇不算最大,但销售量却一直位居前列,二OO三年全年销售面积达80万平方米。从对龙华置业者的抽样调查中,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对社区规模的需求:51%的受访者倾向于居住大规模社区,46%的倾向于中等规模的社区,只有3%的受访者倾向于小规模社区 ,大中型社区是大多数置业者的偏好。对建筑类型的需求:受访者中30%愿意选择高层物业,42%偏好小高层物业,

41、15%选择多层物业,13%回答无所谓。目前龙华市场以多层为主,二OO二年开始出现部分小高层和高层物业。从调查中显示,小高层和高导的 潜在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对小区的配套的需求,调查显示:在龙华的置业者中对居住环境和完善成熟的生活配套区这两方面要求较突出,进而也成为影响其选择楼盘的重要因素。会所、泳池为置业者最重视的设施。商业配套、学校、交通车也受到了较大关注。对户型的需求,置业者对二房两厅的户型需求占85%。四房、五房及一房一厅、单身公寓的需求为15%,其中最受欢迎的是三房,尤以三房两厅两卫需求量最大。二房两厅面积需求在65%-75M,三房两厅的面积需求在85-105 M。对价格的承受力:

42、价格方面3000-3500元/ M是消费者普遍能接受的区向。但考虑到地价,建材的上涨因素,及消费者的实惠心理,超出10%即3300-3800元/ M就是理性价格区向。调查客户中,95%的客户选择银行按揭付款方式,70%的业主希望朋代在1500元-2000元之间,对物业的总价希望在30万元左右。2.2.4. 典型物业调查山湖林海物业名称山湖林海位置梅林关口发展商深圳丰泽湖山庄有限公司代理商上海聚仁物业公司物管公司戴德梁行承建商戴德梁行物管收费多层0.8元园林规划不详开盘时间2002.9.20.入伙时间2003.8.楼宇状况部分封顶建筑面积/占地面积30万m销售阶段开盘期户型面积套数比例实用率销售

43、情况及分析22175-8916167%89%认购三房的客户相对较多一些房322105-1187732%自身配套会所、泳池、幼儿园、小学、超市、住户专车售楼电话83122888装修标准住宅毛坯折后均价4300区域配套该项目地处梅林关口,周边基本无完善配套交通状况410、508、302、370、F2楼盘主要卖点及突出营销方式大社区与关内物业相比的价格优势投资客户群深圳市的白领、附近换房的本地人、附近工业基地的科技人员及管理人员楼盘总体评价:山湖林海目前一期已基本售罄,山水大盘是其吸引客户购买的主要因素,待外墙建筑包装拆除之后,市场的认可程度更好,现价格已上涨。其实该项目有许多不利因素,位置较为偏僻

44、,周围环境差,二期开发对一期住户带来的影响等。惠 宁 阁物业名称惠宁阁位置梅龙公路与民治公路交汇处发展商深圳潜龙实业有限公司代理商自售物管公司深圳潜龙物业管理公司承建商不详物管收费1.8园林规划不详开盘时间2002.4.入伙时间2003.3.楼宇状况封顶售楼电话83761533建筑面积/占地面积/销售阶段中后期折后均价3600户型面积套数比例实用率销售情况及分析11157201485%一房销售70%左右,两房约65%,三房销售不理想,约30%左右22179-856042322105-1146344自身配套泳池、幼儿园、专车装修标准住宅毛坯区域配套商业:农村信用社教育:民治小学、星星幼儿园、潜龙

45、幼儿园服务:南北药行、龙华人民医院、佳旺超市、酒楼交通状况410、508、302、F2、621、620楼盘主要卖点及突出营销方式交通便利价格优势成熟的社区投资客户群关内外的工薪阶层、本地部分投资客户及换房的农民楼盘总体评价:本楼盘的定位是面向工薪阶层的低价物业,但实际价格在龙华处于高端市场,并且户型面积偏大,柱位结构不合理。在销售过程中出现了部分朝向的户型和面积偏大户型滞销。此楼盘的交通极为便利,但位于主要交通干道的交叉口,对日后的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影响。风和日丽物业名称风和日丽位置人民路与工业东路交汇处发展商深圳市物业工程开发公司代理商世联物管公司深圳市国贸物业管理公司承建商不详物管收费0.8园林规划不详开盘时间2003/4入伙时间2004/9楼宇状况脱外墙售楼电话28125888总建筑面积360000总占地面积17万平米销售阶段中后期折后均价3600户型面积套数比例实用率销售情况及分析22168-781723787三期已销售95%左右32180-884293229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