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3265858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3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河北省政协财政经济委员会二0一二年六月目 录一、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一)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和分类(二)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二、河北装备制造业SWOT分析(一)优势(S)(二)劣势(W)1、规模相对偏小2、产业集中度低3、产业层次不高4、创新能力不强(三)机会(O)(四)威胁(T)三、我省装备制造业劣势形成原因(一)投入不足,发展潜力难以有效发挥(二)开放带动不足,发展活力难以有效激发(三)技术创新不足,核心竞争力难以有效增强(四)效率引导不足,整体实力难以有效提升四、 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经验及趋势展望(一)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装备制造业发展经验(二

2、)国内装备制造业发达地区做法(三)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新趋势1、装备制造业分工全球化2、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化3、装备制造业信息化4、装备制造企业由单纯制造向系统集成商和服务商转变5、自主创新的迫切性越来越强烈五、我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目标(一)在全国坐标系中选择标杆地区(二)目标比较中不退位的增长速度测算(三)第二大战略性支柱产业要求的装备制造业增长速度测算(四)我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目标的确定(五)目标实现的可行性论证1、理论依据2、国内装备制造业发达地区经验3、我省实际六、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思路(一)做好我省发展战略与国家振兴规划的对接(二)做好钢铁产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对接(三)做好生产性服务业

3、与装备制造业的对接(四)做好自主创新与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对接七、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一)瞄准国际前沿,着力培育新能源装备等战略先导产业(二)挖掘发展潜力,积极开发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三)利用既有基础,努力做实风力发电装备制造业(四)发挥已有优势,充分做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五)延伸产业链条,尽快打造钢铁装备制造业优势(六) 营造崭新亮点,切实做大零部件产业八、加快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对策与建议(一)创造性地用足用好政策,切实提高政策的有效性1、不折不扣地抓好已有各项政策的落实2、大力发展“飞地”经济3、提高政策实施的针对性(二)建立多元投资机制,加大对装备制造业投入力度1、财政要加大对装

4、备制造业的支持强度2、引入风险投资与担保机构3、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三)创新金融支持途径,拓宽装备制造业融资渠道1、发放商业银行贷款2、利用资本和债券市场3、创立产业基金(信托计划)(四)选择好发展路径,尽快壮大装备制造业整体实力1、通过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2、通过加快园区建设提升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3、通过培养高素质产业工人增强行业竞争力(五)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掌握竞争的主动权1、建设一批省级技术创新平台2、形成官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3、实施河北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六)进一步扩大开放程度,带动装备制造业提档进级1、努力优化发展环境,为招商引资、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创造有力条件2、充

5、分发挥区位优势,为招科引技、吸收京津技术外溢做好充足准备(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1、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2、进一步完善行业管理体制3、切实加强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振兴装备制造业,既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力举措,也是我国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必然选择。河北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更是现实需要。张云川书记指出:“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装备制造业既是国民经济能否挺立的脊梁,也是高新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载体和桥梁。因此其发展状况直接衡量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的竞争实力。而对河北这样一个原材料生产大省来说,发展装备制造业可以

6、带动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意义更加深远。”继国务院公布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后,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实际,及时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意见,并提出: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把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继钢铁产业之后我省又一个支柱产业。这是落实展科学发展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构建具有河北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大决策。因此,对我省装备制造业必须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剖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加快发展。 一、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一)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和分类 目前,世界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尚无“装备制造业”的概念。我国提出装备制

7、造业这个概念,主要是为了区别于一般的加工制造业。通常而言,装备制造业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界定,一是从其重要性出发,装备制造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和资源能源消耗低等特点;二是从其本质特性出发,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生产工具的制造部门的总称。 装备制造业的分类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划分。一是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等7大类中的投资产品。二是

8、按照装备的功能和重要性,装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重大的基础机械,即工作母机;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如液压、气动、轴承、模具、微电子和电力电子器件、仪器仪表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等;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如采矿设备、电力成套设备、化工成套设备、大型环保设备、大型军事装备等。三是按照装备的含量和技术密集度,装备制造业可以分为通用类装备、基础类装备、成套类装备、安全保障类装备和高技术关键装备。 比较上述三种分类方式,本研究采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数据按照7大行业统计,研究范围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二)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情况从纵向看,我省装备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均有所增长。2008年,全

9、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为3114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7.8%,比2005年提高2.4个百分点;共完成工业增加值873.4亿元,比重为14.3%,比2005年提高1.4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192.4亿元,比重为14.3%,比2005年提高1.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08.0亿元,比重为16.1%,比2005年提高3.5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63.4万人,比重为20.6%,比2005年提高2.1个百分点。从横向看,河北装备制造业总体规模在全国大坐标系下居第二方阵,2007年各省装备制造业规模和位次见表1。表1 2007年各省装备制造业规模和位次地区 工业增加值 企业

10、个数 总资产绝对值(亿元)位次绝对值(家)位次绝对值(亿元)位次广东6322.92 116371217323.15 1江苏5142.51 215797315619.46 2山东3721.52 31027847080.92 5上海2751.71 47106510197.42 4浙江2622.22 520180110468.04 3辽宁1233.28 6586865368.85 6天津1170.03 7290992974.64 10湖北1035.26 82411143457.96 8河南993.85 92861102129.79 12四川949.15 102620122976.14 9福建926.

11、78 112839112548.80 11北京925.39 12302974352.26 7河北719.59 13301082034.59 13安徽714.10 142439131895.50 14吉林704.85 15955181876.51 15重庆575.50 161529161719.84 17湖南515.87 171911151559.22 18陕西439.88 18785201860.52 16江西321.70 191034171017.96 20广西285.65 2081119777.50 22黑龙江255.23 21713211264.63 19山西176.16 2260522

12、839.79 21内蒙古139.45 2330524398.08 23贵州74.78 2422926368.02 24云南64.22 2531023348.32 25海南58.70 2612428318.06 26甘肃55.82 2729225255.81 27新疆31.10 2815627195.60 28宁夏25.33 2910329115.63 29青海11.84 30463042.09 30西藏0.04 314311.40 31分行业看,过六成主营业务收入来自三大行业。装备制造业的七个行业大类中,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三个行业所占比重较大,共完成主营业

13、务收入1992.0亿元,占装备制造业的比重为62.4%,比200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所占比重最大,完成主营业务收入720.3亿元,占装备制造业的比重为22.6%,比2005年提高5.0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58.1亿元,比重为28.0%,比2005年提高5.9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8.6万人,比重为19.7%,比2005年提高8.6个百分点。分企业看,全省前十名装备制造企业拉动作用明显。2008年,前十名装备制造企业共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16.4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的比重为16.2%,比2005年提高0.5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36.1亿元,比重为17.4%

14、,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4.2万人,比重为6.6%,比2005年降低0.1个百分点。二、河北装备制造业SWOT分析 (一)优势(S)经过多年发展,我省装备制造业具有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一是产业基础较好。形成了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和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7个大类,55个中类,162个小类,近万种产品,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产业体系。二是在局部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如大型输变电设备、风电设备、动车组、皮卡车、冶金轧辊、工程机械、管道装备等方面处于国内外同行业领

15、先水平,形成了保定天威、长城汽车、天威英利、华洋线缆、戴卡轮毂、中钢邢机、巨力索具、新兴铸管等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企业。三是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发展潜力较大。如轨道交通、新能源、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装备等领域开发了一批适应市场需求、技术先进、发展空间广阔的产品,成为我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二)劣势(W)1、规模相对偏小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为3010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27.7%,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个百分点;共完成工业增加值719.6亿元,比重为14.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6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538.7亿元,比重为14.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

16、18.3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175.0亿元,比重为13.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4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为60.4万人,比重为19.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9个百分点。2、产业集中度低缺少实力雄厚、能够支撑和带动行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企业、大集团。2007年,我省装备制造企业户均总资产值为6759万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1.5%。比广东低3822.6万元;比山东低130万元,只相当于广东的63.9%、江苏的68.4%;户均增加值2391万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7.05%。比广东低1471.6万元,比山东低1230.2万元;只相当于广东的61.9%、江苏的73.4%;户均

17、利润666 万元,只有广东的45.2%、江苏的77.5%(见表2)。我省主营业务收入超过100亿元的装备制造企业仅保定天威1家(广东有17家、山东9家、江苏13家、辽宁8家)。超过50亿元的只有长城汽车、天威英利和华洋线缆3家。表2 2007年各省装备制造业户均规模比较地区 户均增加值 户均利润户均 总资产绝对值(亿元)河北/各省(%)绝对值(家)河北/各省(%)绝对值(亿元)河北/各省(%)广东3862.3 61.9 1474.3 45.2 10581.6 63.9 江苏3255.4 73.4 859.2 77.5 9887.6 68.4 山东3620.9 66.0 706.9 94.3 6

18、889.4 98.1 上海3872.4 61.7 922.2 72.2 14350.4 47.1 浙江1299.4 184.0 302.5 220.2 5187.3 130.3 辽宁2101.7 113.7 476.0 140.0 9149.4 73.9 天津4022.1 59.4 788.6 84.5 10225.7 66.1 湖北4293.9 55.7 543.7 122.5 14342.4 47.1 河南3473.8 68.8 932.9 71.4 7444.2 90.8 四川3622.7 66.0 627.6 106.2 11359.3 59.5 福建3264.5 73.2 877.9

19、 75.9 8977.8 75.3 北京3055.1 78.3 851.0 78.3 14368.6 47.0 河北2390.7 100.0 666.2 100.0 6759.4 100.0 安徽2927.9 81.7 460.1 144.8 7771.6 87.0 吉林7380.6 32.4 1148.1 58.0 19649.4 34.4 重庆3763.9 63.5 731.8 91.0 11248.1 60.1 湖南2699.5 88.6 812.9 82.0 8159.2 82.8 陕西5603.6 42.7 850.6 78.3 23700.9 28.5 江西3111.3 76.8

20、448.6 148.5 9844.9 68.7 广西3522.2 67.9 678.1 98.2 9587.0 70.5 黑龙江3579.6 66.8 813.6 81.9 17736.7 38.1 山西2911.7 82.1 399.6 166.7 13880.8 48.7 内蒙古4572.2 52.3 1126.0 59.2 13051.8 51.8 贵州3265.5 73.2 307.6 216.6 16070.7 42.1 云南2071.5 115.4 326.0 204.4 11236.0 60.2 海南4733.8 50.5 745.7 89.3 25649.9 26.4 甘肃19

21、11.5 125.1 162.9 409.0 8760.7 77.2 新疆1993.6 119.9 686.0 97.1 12538.4 28宁夏2459.6 97.2 509.1 130.9 11225.8 29青海2573.1 92.9 186.5 357.2 9150.8 30西藏100.0 2390.7 25.0 2665.0 3500.0 313、产业层次不高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产业整体呈低端化,集中表现为“五低”:深加工产品比重低、最终消费产品比重低、高技术装备比重低、成套装备比重低、产业配套水平低。从金属制品业看,我省是全国重要的管道装备制造基地,年生产能力2500多万吨。但由于我

22、省钢铁产品与装备制造业原材料需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业“断点”,我省作为“钢铁大省”的优势并末充分体现出来,管道装备所需绝大部分钢材原料仍需外购。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看,产业链条短、配套能力弱的问题也非常突出。我省是国内最大的皮卡车生产基地,但70以上的配件仍需从外省配套。表3列示了按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行业构成及全国同行业的比重。可以看出:在我省装备制造业中技术含量低的金属制品业占18.72%,居全国首位,比全国装备制造业中金属制品业所占份额高出9.68个百分点;而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仪器仪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所占份额仅为1.77%和3.92%,比全国平均值低

23、1.72个百分点和19.88个百分点。从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看,金属制品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明显高于装备制造业总体占全国的比重(2.16%),而仪器仪表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业占全国同行业的比重明显偏低。我省装备制造业总体上与广东、江苏等先进地区呈倒置结构。表3 2007年河北邻省及部分沿海省份装备制造业构成及占全国同行业比重(%)地区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制造业

24、全国9.04 15.34 9.21 20.94 18.18 3.49 23.8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北京4.44 9.15 9.16 21.06 9.27 7.63 39.29 1.36 1.66 2.76 2.79 1.42 6.07 4.59 天津7.18 11.85 5.70 20.37 8.99 2.00 43.91 2.79 2.71 2.17 3.42 1.74 2.01 6.48 河北18.72 20.98 16.07 17.65 20.89 1.77 3.92 4.47 2.96 3.77 1.82

25、 2.48 1.09 0.36 辽宁12.62 34.41 15.85 3.08 17.57 2.86 13.61 5.17 8.31 6.37 0.54 3.58 3.03 2.12 上海8.11 18.71 6.83 22.87 14.02 3.91 25.55 7.41 10.08 6.13 9.02 6.37 9.25 8.87 江苏9.84 15.85 7.53 11.73 18.74 3.71 32.61 16.81 15.95 12.63 8.65 15.92 16.41 21.16 浙江11.38 22.72 8.20 17.04 24.07 4.78 11.82 9.91 1

26、1.66 7.01 6.41 10.42 10.76 3.91 福建7.66 9.49 7.37 15.21 16.93 4.13 39.20 2.36 1.72 2.23 2.02 2.59 3.29 4.58 山东10.19 23.05 12.89 16.85 19.26 2.36 15.40 12.59 16.80 15.64 8.99 11.84 7.54 7.23 河南9.35 25.00 24.41 18.82 14.80 4.35 3.28 3.09 4.86 7.91 2.68 2.43 3.72 0.41 湖北6.36 11.50 4.89 48.95 8.67 2.60 1

27、7.03 2.19 2.33 1.65 7.27 1.48 2.31 2.22 广东10.13 4.30 4.26 12.90 24.12 4.42 39.87 21.29 5.32 8.77 11.70 25.19 24.05 31.81 4、创新能力不强装备制造业研究开发费用仅为15.8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6,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3的投入比例,而且明显低于全国1%的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为1.77%,低于全国1.97%的平均水平。科技投入不足直接导致我省大部分企业主要靠外来技术维持生产,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并通过创新形成自己的产业投入不足、重视不够,造成主

28、要机械产业很多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和自动控制系统要从国外进口,缺少大型成套设备产品,原创性的技术和产品较少,高附加值产品普遍低。全省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为10.1,低于全国3.6个百分点。(三)机会(O)一是从宏观层面分析,正如硬币的正反面,危机的背面是生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为我国提供了参与产业再分工的机遇,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二是从我国经济运行实际看,目前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发电和输变电设备、大型煤炭综合采掘设备及深层石油钻井设备、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数控机床及集成电路关键设备等领域的市场需求将骤增,

29、装备制造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三是从我省的比较优势看,钢铁大省以及钢铁产业升级将形成装备制造业丰富的原材料供给源;京津产业转型升级为河北装备制造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创造了条件;沿海区域的开发为大型装备的组装、集成和运输提供了便利。四是从政策环境看,省政府制定的贯彻国家规划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的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及政策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为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四)威胁(T)20002008年,我省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年均增长22.9,低于全国3.1个百分点。占全国份额从2.57下降到2.16。在全国位次由12位退至13位。一方面,与先进省市的差距愈拉愈大,实现

30、赶超目标越来越难;另一方面,与我省水平相当的地区发展势头强劲,我省面临被赶超、在全国位次再度后移的可能,发展形势十分严峻。三、我省装备制造业劣势形成原因造成我省装备制造业劣势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经济角度分析,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不足,直接制约着潜力、活力、核心竞争力及整体实力的有效提升。(一)投入不足,发展潜力难以有效发挥一是投资规模小。2007年,装备制造业完成投资724.5亿元,占全部城镇投资比重为12.7%,相当于广东的89%,山东的44.8%,江苏的37%和辽宁的73.5%。二是改建和技术改造投入不足。投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

31、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比重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仅占全省城镇投资比重的3.4-6.2%之间。三是投资结构不优。高技术、高附加值行业投资比重偏低。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四个增加值率相对较低的行业投资比重较高,而增加值率相对较高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等行业投入明显不足。见表4。表4 2008年河北、广东、山东、江苏、辽宁五省装备制造业投资情况区域投资绝对值及占城镇投资比重装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

32、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河北绝对值(亿元)724.5156.3168132.6123.487.945.510.9占城镇投资比重(%)12.72.732.32.21.50.80.2广东绝对值(亿元)814.787.333.650.4137.1112.3368.825.2占城镇投资比重(%)11.11.20.50.71.81.550.3山东绝对值(亿元)1615.7321.4405.4291.8282.8177.6110.825.9占城镇投资比重(%)18.73.74.73.43.32.11.30.3江苏绝对值(亿元)1981.5218.9314.6219.5298.7257.1604

33、.368.4占城镇投资比重(%)21.62.43.42.43.32.86.60.75辽宁绝对值(亿元)985.7131.8274.7160.8175133.990.618.8占城镇投资比重(%)1524.22.42.721.40.3(二)开放带动不足,发展活力难以有效激发一是利用外资水平低。2008年河北装备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9.3亿美元,仅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27%,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外商投资的主要行业,但主要集中在电子器件和和元件的制造商。二是出口市场规模小。2007年河北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值仅相当于广东的1.8%、山东的13.9%、江苏的3.2%和辽宁的24.8%,仅

34、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的31.1%,分别比山东、辽宁低5.3和12.7个百分点。三是出口结构不优。我省规模较大的装备制造业产品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切削制品业等行业,出口产品主要是汽车、钢铁铸件、金属丝绳及其制品、电池等;而广东、山东、江苏、辽宁等省主要集中在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山东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分别是河北的5.5倍和13.4倍。河北邻省及部分沿海省份装备制造业出口情况见表5。表5 2007年河北邻省及部分沿海省份装备制造业出口情况地区装备制造业出口交货总值(亿元)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

35、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全国44,946.602,744.702,769.401,422.703,814.705,722.8026,386.902,085.40广东15920.6998.8252.1304.95432,490.7010,297.601,033.50江苏8650.1395.9541.3222.7645.3726.45,697.30421.2上海5880.8257.9455.3133.1430.4494.33,985.90123.9浙江4189.5495.2739.7203.2632.4855.11,087.40

36、176.5天津201899.471.633.8133.5204.71,396.6078.4山东1995.9143.7233.4123.1272.9289.6851.681.6北京1635.719.560.258.337.840.21,384.8034.9福建1597.6104.360.921.9144.4223.1971.471.6辽宁1125.1112.6147.664.5331.9109.7338.720.1河北279.154.756.332.873.849102.5湖北2207.712.29.757.324.3107.81河南100.54.49.624.534.415.43.19.1(三

37、)技术创新不足,核心竞争力难以有效增强设计和研究开发能力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河北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是制约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一是研发费用投入不足。2007年装备制造业的研发费用仅占管理费用的12%,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为0.6%,明显低于工业化国家制造业3%的平均投入水平。二是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河北装备制造业新产品产值不足辽宁和山东的20%。新产品产值率金属制品业只有0.5%。通用设备制造业为4%,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5.4%。三是受体制机制束缚,多数企业缺乏研发能力,设计研发机构又独立于企业之外,造成研发、生产和市场相互脱节。(四)效率引导不足,整体实力难以有效

38、提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通常向生产效率高的行业倾斜,而河北装备制造业需求不强、效率不高,发展内在动力不足。突出体现是劳动生产率低。2007年河北装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为人均11.9万元,分别低于山东7.1、江苏2、辽宁0.5个百分点,见表6。表6 2007年河北邻省及部分沿海省份装备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地区装备制造业合计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机械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制造业全国13.31112.11217.113.510.913.5天津22.511.519.114.620.819.71635.3山东1918.515.

39、815.719.925.31622.6上海18.81319.614.428.815.417.919湖北18.213.610.911.919.717.619.438.1北京17.89.612.811.717.916.720.825.1河南14.616.213.913.315.416.514.713.3江苏13.913.71211.715.117.215.213.5辽宁12.417.313.715.11.717.413.717.5福建12.18.911.312.613.310.8516.1河北11.912.98.711.811.120.111.110.5广东10.28.19.28.624.79.5

40、8.110浙江8.67.28.19.3108.97.68.9四、 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经验及趋势展望 (一)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装备制造业发展经验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主要有分别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两种发展模式。美国装备制造业走的是“研发与生产-出口-进口”的路径,依靠对基础科学研究的大投入和世界一流的研发力量,率先进行新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在国内形成规模生产和市场销售,再开拓国际市场,并输出资本和技术,然后随着原先进口国的大量生产,产品开始逆向进口到美国。日本作为赶超型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其装备制造业主要走的是“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发展路子,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创新和替代进口

41、,形成比较成本优势,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升级换代,同时在少数高技术领域加强研发,努力接近美国的发展水平。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做法值得借鉴: 第一,把装备制造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采取多方面政策措施加以扶持。美国针对上世纪70年代政策失误造成的竞争力衰退,重新强调制造业仍是美国的经济基础,并提出要促进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先后制订并相继具体实施先进制造技术计划等6大跨部门科技计划,以及民用工业技术等9大战略计划。日本政府自1956年起就将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产业予以重点扶植。 第二,加强技术创新与研究开发。即使是以技术引进为特色的日本,在振兴装备制造业过程,也始终以大力提高技术水平为基本内容,在已有技术基础上引进必要技术和关键设备的“嫁接方式”。从1950年到1979年,日本共花费100亿美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