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326791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酸碱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酸碱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酸碱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酸碱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酸碱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酸碱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酸碱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酸碱灼伤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制水车间水处理过程中需使用液碱、盐酸等腐蚀性化学品,车间内有液碱和盐酸储罐、打料泵及相应管线。在卸车、输送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喷溅等事故,与人体接触可发生灼伤事故,一旦进入眼睛中,若处理不及时,严重时可造成失明。2应急组织与职责组长:主管副总负责统一指挥调度酸碱灼伤事故处理,监督执行规程措施,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负责召集有关部门,就事故影响范围、发展过程、抢险进度、预计恢复时间等内容及时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汇报,使指挥部对事故有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副组长:电力运行部负责人,协助组长紧急处理酸碱灼伤事故,组长不在现场时,代替组长行使组长的应急自救指挥权力。成员:电力

2、运行部各车间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等,统一在组长或副组长的指挥下,按岗位职责分工立即行动,按照方案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理工作。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应同部门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成员负责在事故初期对酸碱灼伤事故以及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维护现场秩序,安抚受伤员工,事故报警等工作。3应急处置公司中控操作员接到酸碱灼伤事故消息后,立即通知生产值班领导和车间负责人,并根据值班领导的指令,首先通知电力运行部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处理,迅速控制事态的扩大。3.1应急处置要点(1) 处理酸碱灼伤事故时,应急人员须正确穿戴劳动保护用品,如面罩、防腐蚀工作服、 防腐蚀

3、手套、 耐酸碱鞋等。(2)操作工应熟悉酸碱的危害特性和应急处理措施。(3)呼吸道吸入大量盐酸气体时,应先将伤者脱离现场,移至空气新鲜处,解开衣领和腰带,保持呼吸道畅通。(4)在现场急救的同时,应迅速将事故情况向车间及公司应急救援办公室汇报。3.2应急处置措施3.2.1盐酸灼伤应急措施(1) 立即脱去或剪去污染的工作服、内衣、鞋袜等,迅速用大量的流动水冲洗创面,至少冲洗1020分钟。(2)初步冲洗后,用5碳酸氢钠液湿敷1020分钟,然后再用水冲洗1020分钟。(3)清创,去除其他污染物,覆盖消毒纱布后送医院。(4)对呼吸道吸入并有咳嗽者,雾化吸入5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冲洗眼眶内,伤员也可将面部侵

4、入水中自己清洗。(5)口服者不宜洗胃,尤其口服已有一段时间者,以防引起胃穿孔。可先用清水,再口服牛乳、蛋白或花生油约200毫升。不宜口服碳酸氢钠,以免产生二氧化碳而增加胃穿孔危险。大量口服强酸和现场急救不及时者都应急送医院救治。(6)盐酸溅入眼内时,应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进行冲洗至少1020分钟。3.2.2液碱灼伤应急措施(1)皮肤碱灼伤脱去污染衣物,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20分钟或更久。(2)眼睛灼伤立即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伤员也可把面部浸入充满流动水的器皿中,转动头部、张大眼睛进行清洗,至少洗1020分钟,然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并滴入可的松液与抗生素。(3)确认是否有其他

5、作业人员受到伤害,并报告部门(车间)负责人,迅速报告公司办公室(5588906)和公司应急值班室(5588520),安排车辆把伤员送至医院实施救护。3.2.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根据员工灼伤程度确定响应级别,发布命令,启动相应应急预案,应急救援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2.4发生严重酸碱灼伤事故时,必须立即汇报部门值班领导及公司值班领导。生产部值班领导迅速赶到现场指挥现场事故抢险救援工作。在医务人员未到之前,根据伤员情况采取相应急救措施。3.2.5扩大应急(1)如果受伤人员伤势严重或受伤人员较多,必须立即联系拨打120急救电话。(2)在应急抢险救援过程中,根据需要动员、调动、征用

6、有关人员、物资、设备、器材、以及占用场地。有关部门和个人应当给予支持、配合并提供便利条件,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拖延、阻拦和拒绝。3.2.6应急恢复(1)当发生一般事故时,事故车间应立即组织本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处理;(2)发生酸碱大量泄露,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或严重损坏事故时,除应急启动、救援行动、扩大应急外,必须保护好现场,不得擅自处理,以备调查分析。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安全保卫部应当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3)发生事故后,必须认真地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分清责任,吸取教训,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4)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现场指挥部根据应急救援实际情况,在报总指挥或上级

7、主管部门同意后宣布事故应急救援结束:受伤人员已经查清;事故危害得以控制;次生事故因素已经消除;受伤人员基本得到救治;紧急疏散人员恢复正常生活。 4注意事项(1)事故发生后,公司各部门应积极实施抢救工作或协助上级部门进行事故应急救援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不同情况随机处理。(2)各有关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结识员工学习、熟悉掌握内容和相关措施。(3)部门(车间)负责人和技术人员在组织安全活动时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贯彻本预案,并对职工进行培训考试,没有学习或考试不合格者及不熟悉本计划有关内容的职工一律不准上岗作业。九 车辆伤害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特征1.1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公司内机动车辆在作

8、业时,行驶在生产经营区的道路,进入原料储存区、发货区等场所车辆发生故障、驾驶员违章行驶作业等原因,可导致车辆对周边人员的伤害的事故,造成人员受伤,严重者可死亡。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车辆伤害事故主要可能发生的区域为原料储存区、发货区以及相应的厂内行车路线,生产区域在有机动车辆行驶时,也有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1.3预防措施1)严把司机进场准入关,司机须持有与其驾驶车型相符的合格驾驶证。2)行驶车辆车牌、行驶证和年度检验合格证齐全、有效。3)每日出车前检查车辆的转向装置、刹车装置、信号灯具、喇叭和轮胎等,保持车况良好,严禁带“病”车辆上路。4)施工陆段设置限速牌,限制施工路段车速

9、,临海路段、急转弯或作业人员密集区域设减速标志和警示标志。5)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严禁违规驾驶。6)严格控制车辆的载重,禁止车辆超载行驶。7)施工道路须平整、通畅,减少急转弯,道路须由专人维护,及时清理车辆漏卸的物料,路面经常洒水,减少扬尘。8)超长、超宽的物件运输,应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制定专项运输方案。2应急组织与职责组长:主管副总负责统一指挥调度车辆伤害事故处理,监督执行规程措施,防止连锁事故的发生。负责召集有关部门,就事故影响范围、发展过程、救援进度、预计恢复时间等内容及时向应急救援总指挥汇报,使指挥部对事故有客观地认识和了解。副组长:生产运行部负责人,协助组长紧急处理车辆伤害事故,组长

10、不在现场时,代替组长行使组长的应急自救指挥权力。成员:生产运行部、电力运行部、技术部、安全保卫部相关人员等,统一在组长或副组长的指挥下,按岗位职责分工立即行动,按照方案开展应急救援和处理工作。应急自救组织机构、人员的具体职责,应同部门或车间、班组人员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相关岗位和人员的应急工作职责。成员负责在事故初期对车辆伤害事故以及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维护现场秩序,安抚受伤员工,事故报警等工作。3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根据事故类别及现场情况,明确事故报警、各项应急措施启动、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事故扩大及同企业应急预案的衔接的程序。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报告、报警3.2.1

11、.1当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员应立即向车间负责人进行报告,报告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造成的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再由车间负责人向安全保卫部报告。事故发生单位应当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车辆伤害的事故情况;3.2.1.2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报救援部门(急救电话:120)进行联络。3.2.2伤员救护与求援救助1)现场受伤人员抢救: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就近医院进行抢救治疗。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3)视情况拨打122报告交警大队,协助事故现场的清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